最新整理中药熏洗操作规程学习资料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课件

中药熏洗(足浴)已风靡全球,与其同 理的“足反射区健康法”也在世界各地 广为传播。人体各器官在足底,足内、 外侧,足背,甚至小腿部都有特定反射 区,这些相应的区域一旦得到刺激,便 可激发入体潜能,调整失衡状态,提高 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防 衰老。
10
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 病等,均忌用全身熏洗。 2.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
6
内经((灵枢·动输》篇说,“夫四末阴阳 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就是说手足是 阴阳经脉气血汇合联络的部位。《素问·厥 论》篇说,“阳气起于五趾之表,阴气起 于五趾之里”,这就是说明双足与周身阴 阳、气血、经络的密切联系。
中国医学认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 经之终。足踝以下有66个穴位分布在双脚 上,占了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它们是五 脏六腑精气输注、会聚之处,经一定时间 浸浴,对其产生刺激,并通过经络传到内 脏相关部位,使全身气血畅通、津液输布 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 (足浴)
1
何谓中药熏洗(足浴)?
中药熏洗(足浴) ,就是按一定处方 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腾后, 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沐洗、浸浴全 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 种防治疾病方法。
2
基本技术
中药熏洗(足浴):把煎好的 药汤倒入木 桶内,桶内安置一小木凳,略高出水面, 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放在小木凳上, 用布单将腿及桶口盖严密,进行熏蒸, 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把患足 及小腿浸于药汤中泡洗。根据病情需要, 药汤可浸至躁关节部或膝关节附近。
7
民间有一歌谣,“春天洗脚,升阳固 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 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由于 很多疾病会导致经络阻塞,气血淤滞, 脏腑失调,所以每天坚持足浴可刺激足 部的反射区,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 和通气活血作用,从而对慢性病起到很 好的疗效。
中药熏洗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项目考核内容分值评分要求评估10分1、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
2、评估患者①体质及熏洗处皮肤情况。
②既往病史,目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
③心理状态和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3、评估环境 是否整洁、舒适、安静。
关好门窗,调节室温22℃—24℃。
352一项未核对或核对不准确扣2分,扣完为止。
一项未评估扣1分,扣完为止。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计划15分1、预期目标①局部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2、准备(1) 护士自身准备①衣;②帽;③鞋;④剪指甲;⑤洗手。
(2)用物准备:治疗盘、中药(温度50-70℃)、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可备坐浴椅、有孔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温度计、浴巾或布单、干毛巾、必要时备屏风。
(3)患者准备 缓解紧张情绪,排空大、小便。
2472回答不正确全扣,不完整酌情扣1—1.5分。
前4项不到位每项扣1分,未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确扣2分,扣完为止。
每缺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实施60分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治疗卡,与患者交流、解释。
2、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注意防寒和保护患者隐私。
3、将药液倒入熏洗盆内,测药液温度,根据部位不同进行熏腾。
眼部熏洗时:将煎好的药液趁热倒入治疗碗,眼部对准碗口进行熏腾,每次15~30分钟;四肢熏洗时:将药物趁热倒入盆内,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或布单围盖后熏腾;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熏腾。
薰腾一般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视病情也可以1日2次。
4、待药液冷却至40 ℃以下,或者患者自觉温度适宜时,用清洁纱布51020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未与患者解释交流全扣,解释不到位酌情扣1-4分。
体位不合适扣5分,未注意防寒和保护患者隐私酌情扣3-5。
扣完为止。
未测药液温度扣2分,温度不合要求扣1-3分,熏洗部位放置不正确扣5-10分、未围盖好熏洗部位3-5分,扣完为止。
中医熏洗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中医熏洗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熏洗疗法是中医外治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治疗跌打损伤治疗效果好,但是具体要如何操作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那么就好看看这篇文章的介绍了。
以下是小编推荐中医熏洗疗法操作方法知识,欢迎阅读!中医熏洗疗法的操作方法1、四肢部位熏洗法(1)床上铺好橡皮单,将盛有中药液的盆放于橡皮单上。
(2)将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盖住患肢及盆,使药液蒸汽熏蒸患肢。
(3)待药液不烫时,将患肢浸泡于盆内,约10分钟。
(4)泡毕,擦干患肢,撤去橡皮单,药液可留至下次再用(一般每剂药液可泡2~3次)。
2、眼部熏洗法(1)将盛有药液之治疗碗上盖一带孔纱布,将孔对准患眼熏蒸。
(2)待药液不烫时,用镊子夹取纱布蘸药液擦洗眼部。
(3)洗毕,根据需要用无菌纱布盖住患眼,胶布固定或戴上眼罩。
3、坐浴法(1)将盛有煎好的中药液的盆放入坐浴架上,上盖一带孔的木盖。
(2)让病人暴露臀部,若有创面覆盖,则揭去敷料,将患处对准盖孔,坐于木盖上熏蒸。
(3)待药液不烫时,撤去木盖,让病人将臀部坐于盆内泡洗。
(4)洗毕,擦干臀部。
如需换药,则上药后敷盖无菌敷料。
中医熏洗疗法的偏方1、跌打暖筋洗方材料:地鳖虫、续断、骨碎补、五加皮、川牛膝各15克,红花、藿香、艾叶、防风、桂枝各10克,伸筋草30克做法:所有材料放锅中,加适量清水煎汤,趁热熏洗患处。
2、邓氏浴足基本方材料:生姜6片,生葱根茎6条,川芎、枳壳、升麻、柴胡、红花各10克,桃仁12克,牛膝和赤芍各15克,桑寄生30克,黄芪或五爪龙60克做法:所有材料放锅中,加适量水煎汤,煎好后加米醋、米酒各50克。
熏洗方法:熏洗后泡患足,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中医熏洗疗法注意事项1、熏洗前。
在熏洗前要先清洗患处皮肤,这样熏洗后的药水可以进行二次熏洗,不必倒掉、不会浪费药材。
2、温度要适宜。
熏洗时要趁热熏洗,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药汤的温度,如果温度太高会烫伤我们的皮肤,可以在熏洗前先试一试,如果温度不能忍受就等稍凉时再熏洗。
培训学习资料-中药熏洗_2022年学习资料

概述-(定义)-熏洗法-一“熏”为熏蒸之意,即将药物煎成汤剂,-产生温热蒸汽熏蒸患部。-洗一“洗”为淋洗、 洗之意,即药液熏蒸-后,待液温降至合适温度,再以药液淋洗、浸-泡机体全身或局部或患处。
概述-(作用)-熏洗法-药物有效成分经皮肤的细胞、汗腺、毛囊、粘-膜吸收渗透进入人体,结合经络的沟通、脏腑 -调节、局部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概述-(分类)-熏洗法-手部熏洗法-局部熏洗-足部熏洗法-眼部熏洗法-坐浴熏洗法-全身熏洗-药澡水
概述-(应用范围)-熏洗法-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骨科疾病-皮肤疾病-五官科、眼科疾病
概述-(适应症)-熏洗法-①皮肤科疾病:湿疹、手足癣、脓疱疮、皮肤瘙痒病、银屑-病、扁平疣等。-②外科疾病 疖、痈、急性蜂窝织炎、痔疮、肛裂等;-③骨科疾病:骨折、脱臼、肩周炎、骨质增生等;-④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 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⑤内科疾病:感冒、中风、失眠、高血压、头痛等。-⑥眼科疾病:麦粒肿、急性结膜炎 睑缘炎、砂眼急性发等。-⑦妇科疾病:闭经、痛经、阴部瘙痒病、急性女阴溃疡、滴-虫性阴道炎、子宫脱垂等。
熏洗-注意事项-熏洗法-·伤口部位应按照无菌技术规程进行;-·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完毕后更换消毒料 -·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避免交叉染;-■-餐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年老,心、肺、脑病,体-质虚 ,水肿患者熏洗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虚脱;-·颜面部熏蒸者,操作后半小时才能外出,以防感冒。
局部熏洗-操作重点步骤-熏洗法-9、整理: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取舒适卧位,清理用物。
局部熏洗-成效标准-熏洗法-1、患者/家属对操作效果满意。-2、过程安全,无发生意外情况。-3、关节疼痛、 胀症状及妇女会阴部瘙痒、带下过-多等症状缓解,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4、影响成效的因素:适应症、药液配 、药液温-度、熏洗时间等。
中药熏洗法

中药薰洗操作流程图中药薰洗操作评分标准单位科室姓名主考教师考核日期[物品准备]治疗车1、治疗盘1、中药液、胶单、中单、大毛巾、小毛巾、水温计、治疗卡、擦手液、渭良伤科由[概念]:薰洗法—是利用中药煎汤趁热在患难与共处进行薰洗、热洗或浸泡的方法。
[目的]:止痛消炎、利水消肿、活血祛瘀、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操作方法](一)熏法熏法是采用加热后的药物热气熏蒸肌肤(患处和特定的部位),使皮肤毛孔扩张,药气自毛孔而入,加上热气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治疗、预防疾病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二)洗法洗法是用中草药的药液直接清洗或浸泡患处体表及特定部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被表皮吸收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三)蒸法蒸法是利用中草药在煎煮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熏蒸患处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四)气雾吸入气雾吸人法是将制成气雾状的药物直接通过口、鼻吸人呼吸道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五)浸泡法浸泡法是指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
[操作要领]1.注意水的温度:40-45度,薰时大于45度,待40-45度后再用洗。
2.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太大力引起疼痛。
3.皮肤有伤口、有皮肤病的禁用薰洗法,以免引上伤口感染和传染。
4.每日1-2次。
5.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关门窗;要保持病人的自尊,必要时要加屏风。
6.操作时间为全过程30分钟。
[病情观察]1.注意病人的反应,如皮肤有无红肿,有无过敏。
21、为什么要注意面色和呼吸的变化呢:答:有些人对某些中药液有过敏反应,出现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为:(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气促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
[相关知识]佛山中医院中药洗剂的作用:1.皮肤洗药:凉血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等。
外用,第次1包,1-2次/日,每包用1000毫升开水溶解后薰洗患处。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流程- 环境准备很重要啦。
要找一个安静、整洁、温暖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哦。
可不能在那种又冷又脏还乱糟糟的地方做这个熏洗,不然多影响心情和效果呀。
物品准备也不能马虎。
首先得有中药包,这可是关键呢。
然后要有合适的熏洗容器,像那种专门的熏洗盆之类的。
再就是毛巾啦,要干净柔软的,毕竟是要接触皮肤的。
还有水温计,得准确测量水温,可不能把皮肤烫伤了。
患者准备也有讲究。
要跟患者好好沟通,让患者知道这个熏洗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作用,可能会有什么感觉,这样患者心里就有底啦。
让患者排空大小便,换上宽松舒适的衣服,这样熏洗的时候才方便又舒服。
2、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过程(1)调配中药。
根据医嘱把中药包放到熏洗容器里,然后加入适量的水。
这个适量可就需要经验啦,水太多了药效可能就淡了,水太少了又可能熏洗不完全。
一般来说呢,能把中药包完全浸泡,再稍微多点就差不多啦。
(2)测量水温。
用水温计测量一下水温,一般水温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比如40 - 50摄氏度左右。
如果水温太高,会烫伤皮肤,那就不好啦;如果水温太低,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3)开始熏洗。
让患者把需要熏洗的部位放到熏洗容器上方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要既能感受到蒸汽的热度和药力,又不会被烫伤。
可以先让患者适应一下温度,再慢慢调整距离。
熏洗的时候可以跟患者聊聊天,让患者放松心情,比如问问患者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舒服之类的。
(4)清洗。
熏洗一定时间后,可以把需要熏洗的部位放到水里清洗一下,让药物更好地作用于皮肤。
清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就像对待小宝宝的皮肤一样。
3、中药熏洗技术操作后处理皮肤护理。
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熏洗部位的皮肤,然后可以适当涂抹一些润肤霜之类的,保持皮肤的滋润。
物品整理。
把熏洗容器清洗干净,中药包如果还能再次使用就妥善保存起来,毛巾也要清洗干净晾晒好。
患者观察。
要再观察一下患者的情况,看看熏洗后患者有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比如皮肤有没有发红、瘙痒之类的。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草药的熏蒸和水洗,可
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
药熏洗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料,如黄芪、当归、川芎、红花等。
然后将这些中药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以备使用。
2. 熏蒸过程。
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点燃
炉火,待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煮沸20分钟左右,使中药材料的有效
成分充分释放到水中。
接着,将砂锅放置在患部附近,让患者靠近
砂锅,让热气和药气充分渗透到患部。
3. 水洗过程。
熏蒸一段时间后,将患者的患部用温水清洗干净,以去除中药
残留和患部的污垢。
注意水温不宜过热,以免烫伤患者的皮肤。
4. 擦干患部。
水洗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干患部,以保持患部干燥。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熏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
熏蒸的火候和时间,以免烫伤患者的皮肤;其次,要注意中药材料
的选择和比例,以确保药效的达到;最后,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以便调整熏洗的方法和时间。
中药熏洗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
肤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
在进行中药熏洗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
程进行,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的中药熏洗操作流程对
您有所帮助。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规程最新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规程最新中药熏洗是中医药治疗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中药的熏蒸和水洗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是指在中药熏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疗效的达到。
下面是最新的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规程,共计1200字。
第一部分:准备工作(200字)1. 操作环境准备:选择通风良好、无异味的房间作为操作场所。
保持空气流通,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2. 工具材料准备:准备好中药熏盅、紫外线灯、温度计、计时器、洗涤用具等工具和材料。
确保工具材料的清洁和无损坏。
3. 中药配制:根据所需的治疗方剂,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并按照比例进行配制。
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比例的准确性。
第二部分:操作步骤(700字)1. 洗护准备:首先,准备好患者需要洗护的身体部位,如病患的腿部、背部等。
确保洗护部位的清洁和无异味。
2. 中药熏蒸准备: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熏盅中,并将熏盅放置于合适的位置。
使用紫外线灯对中药材进行照射,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3. 熏蒸操作:打开中药熏盅,等待熏气的产生。
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控制熏蒸时间和温度。
通常情况下,熏蒸时间为15-30分钟,温度为40-50摄氏度。
4. 患者进入:待熏蒸时间结束后,将患者引导至操作场所,并让患者适应环境。
确保患者舒适、安全。
5. 洗护操作:将准备好的洗涤用具浸泡于温水中,让患者就位。
将温水等温浸泡于患者需要洗护的身体部位,轻轻按摩,保持水温恒定。
6. 洗护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掌握洗护时间。
通常情况下,洗护时间为15-30分钟,但不超过40分钟。
7. 洗护细节:在洗护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呼吸平稳,不宜过度活动。
同时,护理人员需轻柔、有耐心地进行洗涤,并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8. 洗护结束:待洗护时间结束后,将温水放出,并将患者擦干。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度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9. 患者离开:让患者适应一段时间后,引导患者离开操作场所,确保患者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程
1.目的: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以达到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疼痛、肢体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闭合性损伤,及肛肠疾病术前及术后等。
3.禁忌症:
⑴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
⑵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4. 注意事项
⑴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⑵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⑶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⑷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5、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
(二)一般在药中加水适量,沸后20分钟,在将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三)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患处置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四)无菌纱布擦干。
(五)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以7~10天为1疗程。
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6、应急预案
(一)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二)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