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1992年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大全

中国传媒大学09年考研新闻真题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责任论2.媒介公信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
三、论述题〔20分〕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职业道德标准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
新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约翰•威克斯2、反“客里空〞运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奉献。
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分〕论述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新闻业务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专业要那么。
2、简述新闻评论的根本类型。
二、论述题〔15分〕谈谈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根本类型〔试结合实例〕三、应用题〔15分〕分析以下时评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篇幅不超过800字。
标题:时评需要更多样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
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
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无视。
时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局部,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局部。
不管是传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人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欢迎。
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开展的新趋势。
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响,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例出发对于社会趋势的分析。
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影响。
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打通〞的成果。
一些互联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为了报刊争相转载的对象。
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
传播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
A. 信息B. 媒介C. 受众D. 效果答案:D2.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拉斯韦尔C. 诺依曼D. 施拉姆答案:C3. 以下哪一项不是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A. 政治传播B. 健康传播C. 国际传播D. 教育传播答案:B4. 传播效果研究中,传播者对受众的影响被称为()。
A. 个人差异B. 传播效果C. 传播动机D. 传播策略答案:B5. 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人际媒介D. 网络媒介答案:C6. 传播学研究中,以下哪个概念与“议程设置”理论无关?A. 新闻框架B. 新闻价值C. 媒体偏见D. 媒体控制答案:D7. 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是指()。
A. 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B. 在某一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人C. 媒体的编辑和记者D. 政府的决策者答案:B8.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是指()。
A. 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程度B. 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方式C. 受众认为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D. 受众认为媒介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于对他人的影响答案:C9. 传播学中,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关于受众的?A. 两步传播理论B. 选择性接触理论C. 媒介依赖理论D. 传播效果理论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是传播学研究的定量方法?A. 内容分析B. 深度访谈C. 焦点小组D. 案例研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文献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传播学研究的定性方法?A. 深度访谈B. 焦点小组C. 内容分析D. 案例研究答案:ABD3. 以下哪些理论是传播学研究中关于受众的理论?A. 认知一致性理论B. 选择性接触理论C. 意见领袖理论D. 议程设置理论答案:BC4. 以下哪些是传播学研究中关于媒介的理论?A. 媒介依赖理论B. 媒介效果理论C. 媒介偏见理论D. 媒介使用与满足理论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传播学研究中关于传播效果的理论?A. 议程设置理论B. 沉默的螺旋理论C. 两步传播理论D. 选择性接触理论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新闻传媒考研试题及答案

新闻传媒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项?A. 新闻传播的技巧B. 新闻传播的媒介C. 新闻传播的过程D. 新闻传播的效果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传播媒介的类型?A. 报纸B. 电视C. 互联网D. 广播答案:D3.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及时性B. 重要性C. 接近性D. 趣味性答案:D4.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不是新闻来源的类型?A. 第一手资料B. 第二手资料C. 匿名消息源D. 虚构消息源答案:D5. 新闻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新闻真实性B. 新闻客观性C. 新闻公正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新闻传播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教育公众D. 娱乐大众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环节?A. 采集B. 编辑C. 发布D. 反馈答案:A, B, C, D8. 新闻报道的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真实性B. 客观性C. 中立性D. 独立性答案:A, B, C, D9. 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速度加快B. 信息量增大C. 互动性增强D. 传统媒体的消亡答案:A, B, C10.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历史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新闻传播的四个基本要素。
答案:新闻传播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信息、渠道和受众。
传播者是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发布者,信息是传播的内容,渠道是信息传递的途径,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
12. 描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答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包括:即时性,即新闻可以实时更新和传播;互动性,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的讨论和传播中;个性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新闻内容;多媒体性,新闻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
新闻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新闻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媒体技术B. 新闻传播活动C. 社会文化现象D. 政治经济结构答案:B2.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真实性B. 客观性C. 时效性D. 娱乐性答案:D3. 新闻报道的“5W”指的是()。
A. Who, What, When, Where, WhyB. What, When, Where, Who, WhyC. Who, When, Where, Why, HowD. What, Where, Who, How, Why答案:A4. 新闻采访的第一步是()。
A. 采访对象的选择B. 采访提纲的准备C. 采访问题的设置D. 采访地点的确定答案:A5. 新闻写作中,导语的作用是()。
A. 总结全文B. 引导读者C. 详细描述D. 补充信息答案:B6. 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不包括()。
A. 观点鲜明B. 语言生动C. 信息全面D. 逻辑严密答案:C7. 在新闻报道中,数据新闻的特点是()。
A. 以数据为基础B. 以故事为核心C. 以情感为纽带D. 以观点为主导答案:A8.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主要变化是()。
A. 传播速度变慢B. 传播渠道增多C. 传播内容减少D. 传播方式单一答案:B9. 新闻伦理的核心是()。
A. 追求利润B. 保护隐私C. 维护公信力D. 追求点击率答案:C10.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证研究B. 历史研究C. 理论研究D. 经验总结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闻传播的功能包括()。
A. 传播信息B. 教育引导C. 娱乐消遣D. 监督社会答案:ABCD2.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公正性D. 创新性答案:ABC3. 新闻采访的技巧包括()。
A. 观察B. 倾听C. 记录D. 思考答案:ABCD4. 新闻写作的步骤包括()。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历年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新华日报》2.《纽约时报》3.伯明翰学派4.社交媒体5.沉默的螺旋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
3.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并论述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新闻实务公共部分一、名词解释1.解释性报道2.新闻敏感3.编辑方针4.提要题5.金字塔式结构6.社论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报道中选择角度的意义2.简述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重要性3.简述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异同三、论述题请谈谈,我们目前传统报纸中言论版的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言论版改进的看法。
指定选作一一、综合应用题请根据下列材料(新闻发布会内容6日),改写一篇用于7日“早间中国”广播《新闻与新闻摘要》节目的广播稿,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二、应用写作题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现象,有专家表示,这与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过度开发破坏导致。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200字。
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5 分/个)1.民生新闻2.新闻出版自由二、简答(10 分/道)1.简述新闻批评的原则;2.简述新闻媒介开展受众调查工作的意义。
三、论述题(20 分)结合现实,如“窃听门”事件、英国凯特王妃事件等,谈谈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新闻史一、名词解释(5 分/个)1.进奏院状2.《大清报律》3.“红色中华通讯社”二、简答(10 分/道)1.谈谈黄远生的记者“四能说”的意义;2.说说美国政党报业的特点。
三、论述(15 分/道)材料内容:主要是关于“范长江新闻奖”,“邹韬奋新闻奖”与两奖合并成的“长江韬奋奖”的简介。
问题:结合范长江和邹韬奋的新闻实践,谈谈评定“长江韬奋奖”的意义。
传播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哈罗德·拉斯韦尔B.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C. 麦克库姆斯和肖D. 库尔特·卢因2.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程度最高的传播形式是:A. 大众传播B. 小群体传播C. 人际传播D. 组织传播3. 下列哪项不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传播效果B. 传播媒介C. 传播控制D. 传播受众4.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尔·诺依曼B. 马克斯韦尔·麦克库姆斯C. 伊莱休·卡普兰D.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5. 在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探讨的是:A. 媒体内容的选择B. 媒体的传播效果C. 媒体使用的原因和动机D. 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属于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A. 直线模式B. 互动模式C. 系统模式D. 反馈模式7. 传播学中的“知识鸿沟”理论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将:A. 逐渐缩小B. 保持不变C. 逐渐扩大D. 先扩大后缩小8. 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的“把关人”理论认为:A.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被筛选和过滤B. 媒介机构是信息传播的唯一把关人C. 个人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D. 把关行为只发生在媒介机构内部9.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播效果?A. 信息的内容B. 传播渠道的选择C. 接收者的背景D. 传播环境10. 在传播学中,传播的“双重行动模式”包括:A. 信息的编码B. 信息的解码C. 信息的传播D. 信息的反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传播学中的“螺旋效果”理论。
12. 描述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理论的适用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新闻传媒考研试题及答案

新闻传媒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传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代B. 中世纪C. 文艺复兴时期D. 工业革命时期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传媒的主要功能?A. 传播信息B. 娱乐C. 教育D. 政治宣传答案:C3. 新闻传媒的“第四权”是指什么?A. 立法权B. 行政权C. 司法权D. 新闻监督权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传媒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娱乐性D. 公正性答案:C5. 新闻传媒的“5W”模式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Who, What, When, Where, WhyB. Who, What, When, Where, HowC. Who, What, When, Why, HowD. Who, Where, When, Why, How答案:A6. 以下哪项是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A. 盈利最大化B. 社会监督C. 个人利益D. 政治倾向答案:B7. 新闻传媒的“把关人”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马歇尔·麦克卢汉B. 沃尔特·李普曼C.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D. 卡尔·马克思答案:B8. 新闻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马歇尔·麦克卢汉B. 沃尔特·李普曼C. 麦克库姆斯和肖D. 卡尔·马克思答案:C9. 新闻传媒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马歇尔·麦克卢汉B. 沃尔特·李普曼C. 诺尔-诺依曼D. 卡尔·马克思答案:C10. 新闻传媒的“框架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马歇尔·麦克卢汉B. 沃尔特·李普曼C. 戈夫曼D. 卡尔·马克思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闻传媒的传播模式包括以下哪些?A. 线性模式B. 互动模式C. 循环模式D. 反馈模式答案:ABD2. 新闻传媒的传播效果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魔弹论B. 有限效果论C. 两级传播论D. 传播效果递减论答案:ABC3. 新闻传媒的传播媒介包括以下哪些?A. 报纸B. 广播C. 电视D. 互联网答案:ABCD4. 新闻传媒的传播策略包括以下哪些?A. 信息筛选B. 信息加工C. 信息包装D. 信息传播答案:ABCD5. 新闻传媒的传播伦理包括以下哪些?A. 真实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隐私权原则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一)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以上内容由凯程集训营保录班学员回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
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综合科目(新闻传播学)一、名词解释:金圣叹笛福平定准葛尔北美独立战争二、填空:1.补全下列成语:不落(窠)臼、言简意(赅)、给下列词语注音:自怨自(艾)、命运多(舛)、时乖运(蹇)、身陷囹(圄)。
2.古人以籍贯相称:柳河东指谁、汤临川指谁、康南海指谁3.看对联写人名: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挂弓扶桑,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白居易)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李清照)4.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一共有60个这样的纪年,每60年称为一甲子,历史上有许多以这样的纪年称呼的大事件,如“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
三、简答1.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意义。
2.简述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
3.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意义。
四、文言文说难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
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此不可不察也。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选择题(每题 0.5 分,共 7 分,请将所选答案写在题末的括号内) a?
1、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琴南)自己不懂外文,却通过别人口述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 其中,大部分篇名现在都有新译名,如: 《黑奴吁天录》现译为 A: 《汤姆叔叔的小屋》B: 《飘》 C: 《汤姆·索亚历险记》D: 《三个火枪手》E: 《唐吉诃德》F: 《浮士德》 。
4、下面系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的片断,请加标点,并说明其寓意(7 分) 漒 頊!┼產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见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 无愧鬼神王晒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亩偶于堂并水 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语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
4、将下列我国古代著名科技著作与作者、作者所处朝代用线连接起来: A 蟕诇 ~钑 n (1)《伤寒论》 (2)《农政全书》 (3)《天工开物》 (4)《齐民要术》 (5)《水经注》 (6)《梦溪笔谈》 (7)《千金要方》 (1)贾思勰 諠 0??? (2)宋应星 E?c1A? (3)孙思邈 }挳棈蕤 N 绢 (4)张仲景 N 渮 JX>懚 2? (5)沈括 / S (6)徐光启 /? (7)郦道元 ? B$肁
2、我国现在通用的标点符号共十四种,其中冒号(:)有两种主要用法,一种用来提示下文,另 一种则用来 A:标示引语 B:代替破折号 C:总结上文;破折号(——)也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来 表示底下的注释性内容,另一种则用来表示 D:意思的转折,E:并列成分,F:代替连接号。 譝
3、1909 年,四川各界在成都成立保路同志会,推举 A:蒲殿俊 B:赵尔丰 C:李烈钧为会长, 发动罢市罢课。后四川总督 D:蒲殿俊 E:赵尔丰 F:李烈钧开枪镇压,酿成“成都血案” ,这 就是著名的 G:护法运动 H:二次革命 I:保路运动。+笘"Q
2、简述“土木之变” 。(7 分) 赂 --明朝正统年间,明朝军队大战蒙古族瓦剌军于今河北省土木堡,结果明朝的皇帝被俘,50 万 明军全军覆没,史称“土木之变”。 --明英宗时,蒙古族的瓦剌部迅速强大,经常侵扰明朝北部边境。宦官王振力主明英宗亲自率 军迎战,企图侥幸取胜。明英宗不顾大臣反对,率领 50 万大军出击。最后明军退至土木堡, 被瓦剌军包围,明英宗成为瓦剌的阶下囚,祸首王振死于乱军之中。
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流派,即以歌德、雨果、雪莱等人为代表的 积极浪漫主义 和以华兹华斯、 拉马丁为代表的 消极浪漫主义。 G|8?╠? 4、四十年代一些解放区作家努力从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中吸取营养,运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民 族、民间文学形式进行创作,如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采用信天游的形式,而
4、荷马史诗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的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 。 --这两部史诗分别选取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集中叙述了阿喀琉斯的愤怒和奥德修斯在海上漂 游了十年后终于回到故乡这两段。 --荷马史诗既是古老民间传说的流传,又是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无论在艺术技巧上 还是在历史、地理、考古、民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3、简述“淝水之战” 。(7 分) --东晋击败前秦苻坚的重大战役,因发生于肥水一带而得名,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弱 胜强的战争。--苻坚统一北方之后,国力强盛,不顾反对,试图南下灭晋。东晋宰相谢安主战, 派谢石、谢玄等出击。秦军虽众,但战线过长,战斗力不强,且军心不齐,存在民族矛盾。而 晋军虽少但富有战斗力。两军大战肥水,秦军大败。之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陷入分裂混战, 东晋趁机收复大片失地。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中国人民政治、民主、自由等等基本情况的准确概括。中国的人权现状,是符合现阶段 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由于未看过该书,故只能空对空) 1、中国的人权状况,是中国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必然。中国有其特有的国情:A.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 “三纲五常” 、 “唯上”等封建思想残余还有待彻底 清除(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 ;B.人口整体素质较低,人们的参政议政能力相对较弱;C.“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还有待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思想意识深处真正确 立;D.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与西方国家仍有相当差距。 综上所述,显然,逐步推进政治改革,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从而为加快经济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一个最佳环境,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 益,也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的最佳选择。因为,也只有在此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建设,才真正具 有实质上的意义。 2、西方的所谓人权,其实也是弊端多多。比如,人们可以随意上街游行,阻断交通,这 就必然会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破坏;再比如,公民可以合法拥有枪支,表面上看来, 这是对公民拥有枪支愿望的尊重,可在另一方面,这又是对其他公民安全、平静生活愿望的极 大威胁。难怪在美国的许多社区乃至校园,会经常发生枪击死人事件。两相比较,相信绝大多 数中国人宁愿要中国严格的枪械管理。 “看似无情实有情” ,其实这也正是中国基本上没有黑社 会的又一重要原因。 3、各国情况不同,其人权状况当然也就不同,任何国家都无权对他国指手划脚。因此, 就美国对中国所谓人权问题的攻击,我们当然有必要严加驳斥。每一个中国人,都必定会支持 中国政府的这一严正立场。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
中国传媒大学 1992 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并列名词须说明其关系) I 摱 H2?] 1、词牌、词题 --词牌:指填词用的曲调名。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词制调,有的按调填 词。 曲调的名称即词牌, 一般根据内容而定。 后来大多依调填词, 曲调名与内容不一定有联系。 --词题:指一首词的题目,概括词的内容,最初的词牌与词题大多相关联,后词牌与词题毫不 相干。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马烽、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和孔厥、袁静合著的《新儿女英雄传》采用了章回小说的形 式。 噹炯? 薿?
5、在我国境内发现的著名猿人遗存有云南的元谋猿人、陕西的蓝田猿人和北京周口店猿人 6、秦代“三公九卿”制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三公为 丞相 、 太尉 、 和御史大夫。 屏] 7、唐代杜佑所著的《通典》 ,宋代郑樵所著的《通志》和元代马瑞临所著的《文献通考》合称 “三通” ,是我国政体史书中的重要著作。 )"窻鞧 q儩 ?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某事繁重而不举非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促局锋棱顿减„„ 【 《郑苏仙之梦》 : 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注:审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有邻村一媪至殿前,王改 容拱手,赐以杯茗,命冥吏速送生善处。郑私叩(注:偷偷询问)冥吏曰:“此农家老妇,有 何功德?”冥吏曰:“是媪一生无利己损人心。夫利己之心,虽贤士大夫或不免。然利己者必 损人,种种机械(注:巧诈) ,因是而生,种种冤愆(注:qian 一声,罪过) ,因是而造;甚至 贻臭万年,流毒四海,皆此一念为害也。此一村妇而能自制其私心,读书讲学之儒,对之多愧 色矣。何怪王之加礼乎!”郑素有心计,闻之惕然而寤。 郑又言,此媪未至以前,有一官公 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哂(注:shen 三声,音审,微笑)曰:“设 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注:驿是古时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设丞以管理。驿丞是个小官;闸官,管水闸的官) ,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 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辨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生处 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 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踧踖(cu 三声、ji 二声,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锋棱顿减。 王徐顾笑曰:“怪公盛气耳。平心而论,要有三四等好官,来生尚不失冠带(注:官员的衣帽, 代指官职) 。”促命即送转轮王(注:俗传地狱有十殿阎罗,第十殿为转轮王,主管鬼魂转生 阳世的事情) 。 观此二事,知人心微暧(ai 三声。微,隐蔽;暧,昏暗,不明) ,鬼神皆得而 窥,虽贤者一念之私,亦不免于责备。“相尔在室”(注: 《诗经.大雅.抑》有“相尔在室, 尚不愧于屋漏”句,意思是反省一下你自己(的行为) ,应该无愧于屋里的鬼神) ,其信然乎!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5、谥号
哚
--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 贬善恶。 --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 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6、两税法 --唐代后期的赋税制度。 --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分夏秋两次收税,征税对象开始从以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财产 为主。 --是中国土地、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扩大了征税面,增加了政府收入,在短期内减轻了 人民的负担。但在实行中也出现不少弊病,如加剧了土地兼并,地主转嫁赋税负担给农民等。 --两税法是后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税制之一。 二、填空(每空 0.5 分,共 10 分) 1、语义指语言所表示的意义,汉语中的许多词除本义外,往往还有 引申义、 比喻义,它们 合称为 转义。 2、我国汉民族的现代共同语为普通话,与普通话并存的还有许多方言,如吴语、湘语、赣语、 客家语、粤语、闽语,其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方言是 北方方言。 +肚 N? 3、 浪漫主义是 19 世纪 (时代)在欧洲发生的文学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 由于作家的立场不同,
M 妥?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四、问答题(共 25 分,2、3 题选一题,其余必答) YC- p 铀? 1、 “文革”后曾出现一种文学现象,被称为“伤痕文学” ,请对这种文学现象作简要评述。 (7 分) --是一批深刻地控诉十年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作品。 --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 遇。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代表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 。 --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揭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害,宣泄积郁心头的痛恨。 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并不高,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斧凿的 痕迹较明显。但他们以以写真实为原则,掀起了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潮头,显示了新时期文学 的第一批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