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仪器分析真题及答案(全)

合集下载

《环境分析与监测》八套试题与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八套试题与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八套试题与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观测、调查和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监测环境变化的趋势。

下面,我们将介绍八套环境分析与监测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领域。

第一套试题:1. 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意义和目的。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意义在于了解环境质量,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其目的是为了评估环境质量,对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取样分析和实验室检测。

3. 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技术有哪些?答案:常用的环境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以及电化学分析等。

4.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环境分析与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举例来说,环境分析与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空气污染。

同时,通过对水体的监测与分析,可以评估其水质,保护水资源。

第二套试题:1. 请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原理是通过观测、采样和分析,得出环境因素的数据,以便评估环境质量。

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方面。

2. 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答案: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现场采样时的手法规范、实验室分析时的仪器校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措施。

3. 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存在的挑战有哪些?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存在的挑战包括样品的获取与保存的困难、复杂样品的处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方面的问题。

4.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环境分析与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案:例如,在工业园区中,利用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相关污染物的浓度,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

第三套试题:1. 请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基本步骤。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基本步骤包括目标的确定、采样方案的设计、现场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以及数据处理与评价等。

仪器分析试题-有答案

仪器分析试题-有答案
3.狭缝宽度与单色器倒线色散率的乘积。
4.由于试液的成分、浓度、溶剂等的变化,使试液粘度、密度及表面张力发生
变化从而影响试液的提升量乃至原子化效率的效应。
27. 5分(4417)
4417
[答]单扫描极谱法的灵敏度一般可达10-7mol/L,比经典极谱法要高两个数量级,它
灵敏度高的原因有3点:
(1)电压扫描速度快.在相同浓度下,单扫描法的峰电流比极限扩散电流大4倍
灵敏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分(2882)
2882
在极谱分析中,若溶液中有微量重金属离子存在,引起残余电流较大,此时可采用
底液__________除去杂质。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是电重量分析法用
的配位比为7.5×10-5/ 2.5×10-5=3,此配合物为CoR32+
(2)Co(Ⅱ)+3R→CoR32+
考虑到配合物的解离度α,由图可得
=(A’-A)/A’A’=0.529A=0.486
=0.0813
K稳=[CoR32+] / [Co2+][R]3
[CoR32+]=(1-)×c
[Co2+]=×c
(1) 87%
(2) 2%
(3) 49%
(4)98%
9. 2分(1736)要改
1736
发射光谱法定量分析用的测微光度计,其检测器是( )
(1)暗箱
(2)感光板
(3)硒光电池
(4)光电倍增管
*. 2分(1061)
1061
在色谱法中,任何组分的分配系数都比1小的是( )
(1)气-固色谱

环境监测仪器考试试题

环境监测仪器考试试题

环境监测仪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A 气相色谱仪B 分光光度计C 颗粒物监测仪D 离子色谱仪2、水质监测中,用于测量化学需氧量(COD)的仪器是()A 溶解氧测定仪B COD 快速测定仪C 电导率仪D 浊度计3、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气象参数测量仪器?()A 风速仪B 雨量计C 辐射计D 电子天平4、测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时,常用的仪器是()A 原子吸收光谱仪B 红外分光光度计C 荧光分光光度计D 气质联用仪5、噪声监测中,测量等效连续声级的仪器是()A 声级计B 频谱分析仪C 示波器D 万用表6、用于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仪器是()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红外气体分析仪C 原子荧光光谱仪D 原子发射光谱仪7、以下哪种仪器可用于测量水中的氨氮含量?()A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B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C 离子选择电极法D 以上均可8、监测水质中的总磷含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是()A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B 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分光光度法C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D 以上都不是9、在环境监测中,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B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C 原子荧光光度计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10、测量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时,常用的方法是()A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环境监测仪器的准确性通常用_____和_____来表示。

2、常见的水质采样器有_____、_____和_____。

3、大气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

4、测量土壤酸碱度时,常用的仪器是_____。

5、噪声监测中,A 声级的单位是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简述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量元素浓度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离子化的方法不包括()。

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热解吸D. 电喷雾答案:C3. 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是()。

A. 样品的物理状态B. 样品的化学性质C. 样品的生物活性D. 样品的热稳定性答案:B4.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于识别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是()。

A. 指纹区B. 特征区C. 组合区D. 吸收区答案:B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是()。

A. 化学位移B. 耦合常数C. 信号强度D. 弛豫时间答案:A6.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7.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电极电位的方法是()。

A. 电位滴定B. 循环伏安法C. 电导分析D. 极谱分析答案:B8. 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挥发性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A9. 液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C10. 质谱仪中,用于确定分子质量的参数是()。

A. 离子化能量B. 碎片离子C. 分子离子峰D. 同位素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测量元素浓度的关键参数。

答案:吸光度2. 质谱仪中的_________可以提供样品分子的质量信息。

答案:分子离子峰3. 色谱法中的_________是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

答案:分配系数4. 红外光谱分析中,_________区的特征吸收峰用于识别官能团。

答案:特征区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_________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环境分析与监测》试卷及答案(F)

《环境分析与监测》试卷及答案(F)

《环境分析与监测》试卷及答案(F)《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F)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放射性检测仪器中,最常用的检测器有三类,即、、检测器。

2、简要表述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PM10 DO BOD5 COD TSP 。

3、“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种化学类别,共种有毒化学物质。

4、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SO2、NO2的一小时浓度采样时间不得少于分钟;其日平均浓度采样时间,每天不得少于小时。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II类水BOD5的浓度限值为。

7、植物样品采集时应注意样品的“三性”是:;;。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监测河流水质的对照断面应设于距本区第一个排污口()A、下游1000~1500m处B、下游500~1000m处C、下游100~500m处D、上游100~500m处2、在下列液体中滴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的是()A、普通电热蒸馏水B、全玻二次蒸馏水C、已被固定的测氰废水D、已被固定的测氨氮废水3、大气采样时,多孔筛板吸收管气体入口应是()A、球形上部的导管口B、球形旁边的长导管口C、上述两个导管口都可以D、随便哪一个导管口4、未经任何处理的清洁水样最长存放时间为()A、24hB、48hC、72hD、96h5、采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其采样工具应为()A、铁制B、铅制C、不锈钢制D、塑料制6、Saltzmain系数一般是()A、理论值B、经验值C、实验值D、其他7、采集溶解氧水样应在现场固定,固定方法是()A、加入MnSO4溶液B、加入碱性 KI溶液C、加入MnSO4和碱性 KI溶液D、只要塞紧瓶塞8、为便于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布点方法是()A、同心圆B、螺线C、扇形D、功能区法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A、3类B、五级C、Ⅲ级D、五类10、动物体内各器官对吸人的污染物都有转化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哪一器官()A、肝B、肾C、胃D、肠三、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2分,共10分)1、环境质量标准:2、垃圾高热值:3、优先污染物:4、精密度:5、加标回收法: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是矿物质、有机物、无机物和有机质。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池(比色皿) 、 检测器 和信号显示系统。
26、光电池受光照时间太长或受强光照射会产生 疲劳 现象,失去正常响应,因此一般不能
持续使用 2 小时以上。
27、已知含 Fe3+浓度为 500ug/L 的溶液用 KCNS 显色,在波长 480nm 处用 2cm 吸收池测得 A=0.197,计算摩尔吸光系数。 解:C(Fe3+)=500×10-6÷55.85=8.95×10-6(mol/L)
B、400nm~800nm
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
( C )12、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中,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A、钨灯 B、卤钨灯
C、氘灯
D、硅碳棒
( B )13、用分光光度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分析测定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吸收池外壁有水珠
B、手捏吸收池的毛面
C、手捏吸收池的光面
23、某化合物 λ =220nm,ε =14500,b=1.0cm,c=1.0×10-4mol·L-1,则其吸光度为 1.45 。
max
max
24、分光光度计在测定被测溶液的吸光度时,应选用该物质的 最大吸收波长 作为入射光波
长。
2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主要由五大部件组成,依次是光源、 单色器 、 吸收
t0
lgτ 。 21、朗伯-比尔定律的公式为 A=Kbc ,说明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通过均匀、透明的 吸光物质的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的程度与 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 的乘积成正比。
22、一般分光光度分析,使用波长在350nm 以上时一般用 玻璃 比色皿,用 钨灯 作光源;
在 350nm 以下时应选用 石英 比色皿,用 氘灯 作光源。

环境监测与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环境监测与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环境监测与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94小题.每题1.0分,共94.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某底泥的风干样重为4.00g,烘干后重3.80g,其样品中水分含量(烘干基)为百分之( )。

A 5.26B 7.50C 5.48D 7.20【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4-3.8)/3.8×100%。

第2题在水样中加入(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 H2SO4B NaOHC CHCl3D HNO3【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3题SO2采样时最好选用( )作为采样管。

A 气泡吸收管B 多孔筛板吸收管C 冲击式吸收管D 滤性材料过滤夹【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4题对测定重金属的水样最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

A 现场加入醋酸锌和氢氧化钠,并在2~5℃情况下保存B 现场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冷暗处保存C 加硝酸调pH=1~2D 加HCl调pH≤2【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防止金属沉淀。

第5题在水环境监测分析中,用得较普遍的浓缩试样的方法是( )。

A 萃取B 离子交换C 蒸发D 沉淀【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6题准确度是指( )的差值。

A 测量值-真值B 测量值-测量均值C (测量值-真值)/真值D 最大测量值-最小测量值【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准确度:某单次重复测定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第7题《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指( )。

A 任何一次瞬时浓度B 任何一小时浓度平均值C 8h浓度平均值D 24h浓度平均值【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指处理设施后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或指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环境仪器分析的判断题附答案

环境仪器分析的判断题附答案

环境仪器分析的判断题附答案1.仪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要比化学分析法高得多()2.分析仪器一般较为复杂,但通常是由信号发生器、信号处理器、检测器、显示与处理等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3.仪器分析实验过程是一个获取试样化学信息、降低体系不确定度的过程。

()4.待测组分能被仪器检出的最低量程称为仪器的灵敏度。

()5.仪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就一定具有很低的检出限。

()6.电化学分析、光分析与色谱分析构成了仪器分析的主题。

()7.仪器分析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分析化学的三次大变革。

()BAABBAB8.电化学分析法仅能用于无机离子的测定。

()9.电位测量过程中,电极中有一定量电流流过,产生电极电位。

()10.液接电位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种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

()11.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两相界面处存在着电阻层。

()12.参比电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只对特定离子有响应。

()13.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不随温度变化是其特征之一。

()14.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随电极内K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15.参比电极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且电极电位的大小取决于内参比溶液。

()16.Hg电极是测量汞离子的专用电极。

()17.晶体膜电极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这是因为晶体膜只让特定离子穿透而形成一定的电位。

()18.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只能作为参比电极使用。

()19.具有不对称电位是膜电极的共同特性,不同类型膜电极的不对称电位的值不同,但所有同类型膜电极(如不同厂家生产的氟电极),不对称电位的值相同。

()20.玻璃膜电极使用前必须浸泡24h,在玻璃表面形成能进行H某离子交换的水化膜,故所有膜电极使用前都必须浸泡较长时间。

()21.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与待测离子活度成线性关系。

()22.改变玻璃电极膜的组成可制成对其他阳离子响应的玻璃电极。

()23.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可以通过使用前在一定pH溶液中浸泡消除。

()24.不对称电位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电极制作工艺上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分配色谱法B、排阻色谱法C、离子交换色谱法D、吸附色谱法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中被分离。

A、检测器B、记录器C、色谱柱D、进样器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A、0.5μmB、0.45μmC、0.6μmD、0.55μm4.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D、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5.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A、甲醇/水(83/17)B、甲醇/水(57/43)C、正庚烷/异丙醇(93/7)D、乙腈/水(1.5/98.5)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7.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范围内。

A 、10~30cm B、 20~50mC 、1~2m D、2~5m8.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A、组分与流动相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组分与组分9.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的操作A、改变柱长B、改变填料粒度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1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A、紫外吸收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C、热导池检测器D、氢焰检测器1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A、荧光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C、电导检测器D、吸收检测器1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A、提高柱温B、降低板高C、降低流动相流速D、减小填料粒度1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A、改变固定相种类B、改变流动相流速C、改变流动相配比D、改变流动相种类1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A、紫外吸收检测器B、红外检测器C、差示折光检测D、电导检测器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A、恒温箱B、进样装置C、程序升温D、梯度淋洗装置16.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A、贮液器B、输液泵C、检测器D、温控装置1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水A.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 B.国标规定的三级水C.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D.无铅(无重金属)水18.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A、流通池B、光源C、分光系统D、检测系统19. 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安培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2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A、贮液器B、高压输液泵C、过滤器D、梯度洗脱装置E、进样器二、判断题:2.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效果不好,可引起色谱柱堵塞。

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应用范围比气相色谱分析的大。

4. 反相键合相色谱柱长期不用时必须保证柱内充满甲醇流动相。

6.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减小填料粒度9.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可以不用恒温箱,一般可在室温下操作。

10. 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前面的预置柱会降低柱效。

1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称为正相色谱法。

14. 在液相色谱法中,约70-80%的分析任务是由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来完成的。

15.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所有溶剂在使用前必须脱气。

18. 检测器、泵和色谱柱是组成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三大关键部件。

20. 应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获得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色谱光谱图。

三、简答题1. 为什么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过滤、脱气?2. 高效液相色谱有哪几种定量方法,其中哪种是比较精确的定量方法,并简述之。

选择题1.D2.C3.B4.C5.A6.D7.A8.C9.C 10.B11.A 12.D 13.B 14.B 15.D 16.B 17.A 18.A 19.D 20.E简答题1. 高效液相色谱仪所用溶剂在放入贮液罐之前必须经过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溶剂中的机械杂质,以防输液管道或进样阀产生阻塞现象。

所有溶剂在上机使用前必须脱气;因为色谱住是带压力操作的,检测器是在常压下工作。

若流动相中所含有的空气不除去,则流动相通过柱子时其中的气泡受到压力而压缩,流出柱子进入检测器时因常压而将气泡释放出来,造成检测器噪声增大,使基线不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这在梯度洗脱时尤其突出。

2. 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与气相色谱定量方法类似,主要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和内标法。

其中内标法是比较精确的定量方法。

它是将已知量的内标物加到已知量的试样中,在进行色谱测定后,待测组分峰面积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等于待测组分的质量与内标物质量之比,求出待测组分的质量,进而求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质谱分析习题一、简答题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A 1和4B 2和3C 5和6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A 100:1.1B 100:2.2C 100:3.3D 100:4.4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A C6H6B C6H5NO2C C4H2N6OD C9H10O2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A 化学电离源B 电子轰击源C 高频火花源D B或C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A 醚B 醇C 胺D 醚或醇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A (CH3)2CHCOOC2H5B CH3CH2COOCH2CH2CH3C CH3(CH2)3COOCH3D CH3COO(CH2)3CH3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A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A m/z 15B m/z 29C m/z 43D m/z 7110.溴己烷经β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A m/z 93B m/z 93和m/z 95C m/z 71D m/z 71和m/z 73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A MB M+1C M+2D M及M+2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I 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 R1-(CH2)3-COOCH3B R1-(CH2)4-COOHC R1-CH2(CH3)-CH2-CH-COOHD B或C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A 2B 8C 22D 4614.在质谱图中,CH 3C 1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A 1/3B 1/ 2C 1/4D 相当15.在裂解过程中,若优先消去中性分子如CO2,则裂解前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数()。

A 发生变化B 不变C 不确定16.在裂解过程中,若优先消去游离基如OH,则裂解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数()。

A 发生变化B 不变C 不确定17.某芳烃(M=134),质谱图上在m/z91处有一强峰,其结构可能为()。

18.在辛胺(C8H19N)的质谱图上,出现m/z30基峰的是()。

A 伯胺B 仲胺C 叔胺19.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奇数的是()。

A C8H6N4B C6H5NO 2C C9H10O220.C、H和O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的质荷比()。

A 为奇数B 为偶数C 由仪器的离子源所决定D 由仪器的质量分析器决定21.含C、H和N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m/z的规则是()。

A 偶数个N原子数形成偶数m/z,奇数个N原子形成奇数m/zB 偶数个N原子数形成奇数m/z,奇数个N原子形成偶数m/zC 不管N原子数的奇偶都形成偶数m/zD 不管N原子数的奇偶都形成奇数m/z22.某含氮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其分子离子峰m/z为265,则可提供的信息是()。

A 该化合物含奇数氮,相对分子质量为265B 该化合物含偶数氮,相对分子质量为265C 该化合物含偶数氮D 不能确定含奇数或偶数氮23.一个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57(100%),m/z29(27%)及m/z43(27 %)均有离子峰,可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应是()。

A (CH3)2CHCOOC2H5B CH3CH2COO(CH2)2CH3C CH3(CH2)3COOCH324.在磁场强度保持恒定,而加速电压逐渐增加的质谱仪中,最先通过固定的收集器狭缝的是()。

A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B 质量最高的负离子C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D 质量最低的负离子25.在质谱图谱中,CH3Br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A 1/3B 1/ 2C 相当三、填空题1.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8O2,M=88,质谱图上出现m/z 60的基峰。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虑到12C和13C的分布,乙烷可能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同位素分子的分子离子值m/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