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生活感受(包括出国过程和物品清单)更新
加拿大留学衣食住行分享

想要申请加拿大留学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提早对加拿大的留学胜过有一定的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获得(huòdé)学习体验。
赶紧来看看加拿大的衣食住行吧!加拿大留学衣食住行(yī shí zhù xíng)生活一、衣服(yī fu)加拿大的温哥华等地,大衣,皮衣等御寒用品就不是必需的了,常常是一件毛衣便可过冬。
但一旦到北面的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御寒用品就派上大用场啦!另外,纯棉制品穿着舒适,价格(jiàgé)在加拿大又都很贵,所以多带一些内衣裤,长棉毛衫,纯棉T恤,毛巾,袜子,纯棉床上用品是必不可少的。
友谊(yǒuqíng)提示:假设方便,去加拿大留学的同学们还是尽量从中国多带点备用衣物出国。
一方面是价格问题,同样的东西在国内买要廉价得多。
另一方面,中国人个头较外国人矮小,有些尺码不好找,而且设计也不一定合体,或符合习惯。
按照生活习惯,每天洗一回澡,从里到外都要换一身干净的;通常,一周洗一次衣服。
你可以根据以上情况推算出合适你的够一周周转的数量。
二、饮食加拿大人的饮食以肉类、蔬菜为主,面食、米饭为辅。
加拿大人口味清淡,偏甜酸,不喜欢太咸。
和中国餐饮习惯不同的是加拿大的晚餐才是正餐,比拟丰富。
高能量的食品,如鸡、鸭、鱼、肉及蔬菜等都不贵。
每个月吃的方面每人大约需要花费100加元左右,一般的三口之家也只需要200加元左右。
但是,所有中国食品都很贵,如水饺、汤圆等。
友谊提示:1.一般而言,除了制止在餐馆吸烟的城市外,多数加拿大的餐馆都分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所以,当你去用餐时,一定要小心,别坐错了地方。
2.在餐馆用餐后,一般要收百分之七的货品及效劳税,但帐单不加效劳费。
假如顾客觉得效劳很好,通常会给百分之十五的效劳费。
3.假如是几个人一同外出吃饭,通常AA制。
假如你不敢肯定,可以在结账之后问一声,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4.假如想去极隆重或极受欢送的餐厅用膳,事前致电订位,否那么很有可能没有座位。
加拿大留学经验分享在加拿大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加拿大留学经验分享在加拿大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大家在国内做再多的功课,很多事情也只有到了加拿大之后,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接下来就来和看一看加拿大留学经验分享在加拿大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各个超市、商场等消费场所,营业的时间都不长,甚至有些地方五六点就关门了,让一些想要购物的人白跑一趟,还会解释到人们的购买力有效,不需要额外延长时间等待。
所以很多人养成了囤货的习惯,会在好不容易逛一趟商场的时候,将至少一周的东西买够,这样日常的生活才不会受到影响,大家作为学生,也需要有远见。
大家抵达加拿大之后,在办理入学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买医保,学校会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渠道,这样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也会方便一些,购入之后就拥有了自己的账户,每月需要按时缴费。
大家平时生了病,看病是比较贵的,光挂号就要几百块,问诊买药更是不便宜,这些都需要大家先自己支付,后续再进行报销,如果没有买医保,那么大家要花的钱会更多。
在加拿大读书,大家需要交的学费在5-8万元之间,这里面只包括了接受专业教学的费用,大家上课要用到的教材,是需要自己进行采购的,而书本的价格比大家想象中,要贵得多。
一本新书至少需要300元,而大家一个学年至少要上六门课,一门课需要的书基本都在一本以上,如果全买新的,需要1500元左右,大家可以考虑从其他领域购入二手的旧书。
和国内不一样的是,在加拿大读书,如果大家觉得专业不合适、学校不合适的话,是可以直接提出转专业或者转学校的申请的,只要能够满足要求,那么就可以事先目标。
不过转学是建立在本身的能力很优秀的情况下的,大家需要保证自己在本专业中,有着不错的表现,而在再转学前,需要提前进行名额的确认,才能够顺利的开展申请。
留学加拿大的心得体会

留学加拿大的心得体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留学加拿大,追求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作为一名曾在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我深深体会到这段留学经历对我的成长和未来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加拿大留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留学加拿大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
在加拿大的大学,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出问题。
此外,加拿大的教育系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使我在学术上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其次,留学加拿大让我接触到了多元文化和国际视野。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移民。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有机会与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和合作,拓宽了我的视野。
我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了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留学加拿大还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加拿大的大学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我有幸参与了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这不仅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加拿大的大学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支持,包括就业指导、实习资源和职业规划等。
这些资源和支持帮助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增加了我的就业竞争力。
在留学加拿大的过程中,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困扰。
刚开始时,我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上遇到了困难,但通过努力学习和与本地学生的交流,我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
此外,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经济压力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然而,这些挑战和困难让我更加坚强和成熟,培养了我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总的来说,留学加拿大是一段难忘且宝贵的经历。
在这里,我不仅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术成长,还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和人际关系。
高一留学加拿大的衣食住行

高一留学加拿大的衣食住行高一学生留学加拿大的点滴记录。
我的高中在渥太华。
开学的时候,我的英语通过3年的锻炼已经大部分过关了。
但第一天迈进学校的时候我仍然很紧张,站在走廊里,看着那些比我高很多的大同学,我的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恐惧感。
虽然日子已经过去3年了,但那一天的事我却记得格外清楚。
加拿大的高中是四年制,从Gr9到Gr12,每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四门课,因此一个学期里每天上的课都是一样的。
早上9点上课,下午3点15放学,每节课75分钟,加上1小时的午饭时间和课与课之间5分的间隔。
开学第一天是个“试运营”一天的课程被压缩成了半天。
早上8:55,只见我忧心忡忡的拿着我的课程表在走廊里漫无目的地找着我第一节课的教室。
虽然在初中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但是这个高中比我上的初中可大多了,虽然课程表上印着教室号,但像我们这样的新手也要找上一会儿。
我的第一节课是科学(Science),费尽周折后我终于找到了教室,我晕,竟然是在地下一层!不过总算是找到了,赶快进去吧!可是,一进门我就觉得不对劲,怎么同学们都那么高?!不过作为一个亚洲人,我也没怎么大惊小怪。
等到在座位上做好,老师发下来course outline时,我才知道坏了,怎么上面印着个"Chemistry 11"一问老师才知道,原来学校分Day1和Day2。
Day2时课程表是颠倒了的!单数日是Day1,双数日是Day2,而那天正好是个双数日!真够倒霉的,一开学就碰上这种事。
怪不得我觉得有些怪,就算是白人也不可能在14岁时长那么高啊。
在那天之后的日子里我总算是没碰上什么麻烦事。
感觉老师们还行,特别是科学老师,给我的印象很不错。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了我的快乐高中之旅!开学后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在学校里的朋友大概有点稍微那个…少了一点。
主要还是因为我天生比较内向,不能主动去与陌生人交谈。
但是,朋友很稀少,后果很严重。
在加拿大上学有朋友是很重要的,不然严重的话可能你会被列为"Loser"中的一员,到时候你再想交朋友也很少会有人理你了。
回首我的三年加拿大留学生活

回首我的三年加拿大留学生活回想当年我是在国内考完高考就来了,我没经过语言训练就踏上了来加拿大的征程。
坐在飞机上我感到恐惧,因为机舱里只有我粗识的英语和听不懂的法语。
飞机落地了,我一个人走在异乡的机场上,心里空荡荡的,一阵泪水充满我的眼。
我找了半天才找到我的行李,我在国内从来不管这种事,从那时起我知道以后一切都靠自己了。
我挺起胸膛,雄赳赳地买了卡给爸妈打了,报了平安。
刚到加拿大的一段日子里,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家。
我看着家和家里人的照片,我的泪涌出眼底。
我感到人在他乡倍思亲。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对加拿大的熟悉,在学习上我的收获是丰富多彩的,在那里的生活也使我开阔了眼界,甚至我的性格也改变了许多,从内向,被动变成了一个开朗,积极向上的人。
在加拿大经过了半年语言学习和两年半大学的学习,我的兴趣和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我选择了我擅长的高等数学和物理。
再也不用背冗长无味的政治,不用再记变化多端的化学反响式,这简直让我兴奋极了。
小班授课的方式也彻底改变了我对课堂的认识和我的学习方法。
讲台不再是老师一人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走上讲台,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不再是端坐在座位上听,在课堂上讲话不再是违反纪律的表现,老师鼓励学生随时发言,问问题。
不用举手,不用等老师批准,我们只要想到了任何东西,就算与学习无关,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做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老师从不为每日布置的作业定下完成的日期。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进度,自己掌握时间。
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学习是可以这么有趣和自由自在的。
但反而是这种自由,促使我们更及时地完成作业,更积极地表现自己,谁都不愿。
这样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我们对知识掌握的进度和程度,及时调整课程,适当给予辅导。
在这种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的方法的教育中,我如鱼得水。
3年的加拿大生活还改变了我的性格。
以前的我是一个内向的人,面对陌生人,总是不知如何开口去翻开一个话题。
我还是一个很被动的人,很少自己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加拿大一年留学生活总结

加拿大一年留学生活总结
这是来加拿大的第二年了,我的第一年是语言的准备阶段,我的第二年,是大学阶段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悄然过去了。
因为学习生活很充实,所以,平常也没有感觉到孤独或者无聊。
在这一段上学期间,认识了很多在大学读语言的同学。
在闲谈之中,不免会聊一聊英语水平测试的问题。
因为对于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同学来说,通过英语语言测试是顺利进入加拿大大学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将直接影响在加的学习质量。
我的第一年是在多伦多度过的。
因为没有在国内参加任何语言考试,所以我在多伦多的任务就是通过指定语言中心的英语最高级测试,从而顺利地进入大学。
在国内的时候,虽然学习了十几年英语,可是我的语言底子还是一般的。
主要问题就是词汇量小,阅读能力不行,听力和口语也非常一般。
所以对于一年内通过语言测试,算起来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进入阿尔伯塔大学。
算起来,我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通过了语言测试。
和我一同来的一些同学,他们很多人至今还停留在语言阶段。
我从一个语言水平一般的学生,到仅用10个月的学习就通过语言考试,其中还是经历一番历程的。
在此,我想就我学习英语的经验谈一下,给将要来加而还没有语言成绩的同学一些建议。
而且也借我的例子告诉各位同学,即使语言水平不行,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在短时间里完成英语阶段的学习的。
加拿大留学生活感悟分享

加拿大留学生活感悟分享加拿大是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而每年上万中国学生赴加求学。
那么加拿大的留学生活是怎样的呢?想必大家一定很好奇。
下面小编就分享一篇加拿大留学生的真实感悟,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
我来加拿大也有一段时间了。
刚来的时候,可以说百般不适应,除了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其他城市少有国内北上广那样的摩天大厦。
如果按照之前生活的标准,这里似乎连农村都不如。
市中心的面积不大,收容站附近有流浪汉聚集,略显脏乱;城市周边是连片的房屋,整洁有序,却冷清寂寞。
购物游玩远没有国内那样多种多样的选择,甚至由于地广人稀而显得不便。
加拿大的华人里,新一代移民还是占多数,技术移民大多数生活清苦,干一些低端体力工作,很多虽然买了房子却要靠出租房间赚取微薄的租金。
即使这里的博后,普遍收入也不高,养家糊口尤为艰难。
油价暴跌,加元贬值,商店不断关门,公司裁员,每况愈下的经济给这里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愁容。
如今我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后,对它的看法有了很多变化,爱上了这种安静简单的生活。
没有什么丰富的娱乐活动,人很少,自然人际关系也就简单许多,没有国内那种压力与压抑的感觉。
一切平淡如水,波澜不惊。
这里大多数的城市人口不足100万,有些小城只有20万,没有国内一个小镇人口多,自然没有什么可吃喝玩乐的,超市倒是各样蔬菜肉类均有,若是有兴趣培养自己的厨艺,也不会有任何不便。
环境很好,空气清新。
冬天很冷,彤云密布,经常没日没夜的大雪,雪后的路上,行走艰难吃力;秋天是无尽的阳光,蓝天白云与枫叶随风婆娑的沙沙作响。
安大略湖畔,湖水如同一颗切割过的蓝宝石,平整而没有瑕疵,折射着阳光,波特航空公司的螺旋桨飞机在浓重如油墨的夕阳里,从湖心小岛上起飞与降落,无声无息。
湖边游客寥寥,狗儿穿梭于湖水与沙滩,浑身湿透。
某一个新月的傍晚,看见如钩的月牙儿挂在天边,月牙儿尖上是明亮的金星,月亮暗面的阴影清晰可见,黑与白在深蓝色的夜幕下,勾勒出一个完美明亮的圆形。
2024年加拿大留学生活细节小结(2篇)

2024年加拿大留学生活细节小结____年,作为留学生在加拿大的生活细节发生了一些变化和创新。
下面是对这些细节的小结,共计____字。
1. 签证和入境:在____年,加拿大留学签证申请的流程更加便捷和高效。
申请人可以通过在线系统填写申请表,并上传所需的文件。
同时,虚拟面试也成为了常态,取代了传统的面签。
这使得申请过程更加灵活和便利。
入境时,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场开始使用自动化的边境检查系统,为留学生提供更快捷的入境体验。
2. 住宿安排:____年,加拿大的住宿安排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除了传统的学生公寓和寄宿家庭,现在出现了更多的选择,如共享房屋、公寓租赁等。
这些新的住宿形式给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需求和喜好。
3. 学习方式:在____年,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推行了更多创新的学习方式。
虚拟教室成为了主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课堂教学。
这种方式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也可以让留学生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同时,学校也加强了项目型学习和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实地实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社交活动:____年,加拿大的留学生社交活动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
学校和社团组织了更多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嘉年华、文化节等,让留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加拿大的多元文化。
同时,社交媒体也在留学生之间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建立联系和分享生活的点滴。
5. 快递服务:在____年,加拿大的快递服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和改善。
留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收寄包裹,快递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自助服务点和智能快递柜,方便留学生随时取件。
同时,快递速度也提高了,快递到达时间大大缩短。
6. 健康服务:加拿大作为留学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在____年进一步提升了对留学生的健康服务。
学校和政府提供更全面和便捷的健康保险,留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
同时,学校也加强了心理健康支持,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感受我把来加拿大的感受向大家介绍一下,也方便大家在各方面有个准备。
先介绍一下我所在的城市Edmonton:Alberta省的首府,属于加拿大纬度比较靠北的大城市(其实不算很大,比本省南部的Calgary还小得多)。
这里一年中有半年(11月至4月)处于寒冷的冬季,我经历的最冷气温有零下四十度。
这里的夏天感觉和北方差不多,因为干燥,没有南方的那么闷热,但是阳光很足。
在加拿大采购,不要兑换成人民币去算,否则你会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天价。
其实按照实际价格来算,等值的加币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人民币的两到三倍。
介绍分为衣食住行四部分:衣:因为冬天较长,而且室外很冷,所以冬天的衣服一定要准备好;夏天如果怕晒的话,最好带上长袖的衬衣。
简而言之,在国内东北住过的同学知道,东北可以穿的衣服,在这里也可以穿。
具体的建议可以见后面的物品清单。
住:UA的校内学生宿舍很难申请,而且房租也不便宜,所以大多数留学生都选择在外租房。
房子有很多类型,比如House(独立别墅),Townhouse(联排别墅),Apartment(也有叫suite 的,就是公寓),Condo(单户出售的公寓)等等,还有一些类型我都没见过、不了解。
最多的就是House和Apartment。
Apartment是指我们国内那种有一个或多个卧室(bedroom)外加一个大厅(living room)的套房,一般会有一个厨房和卫生间,厨房有些带有抽油烟机,有些没有,卫生间均有淋浴设施。
House的房间要分地上和地下(basement),一般地上、地下的房间都分别有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
地上的房间一般比地下室贵些,但地下室不一定不好,我现在住的就是一个house的地下室。
不要听说地下室就想象成国内那种暗无天日的黑屋子,这里的地下室一般都是半地下室,即有与地面相通的窗户,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地面,所以白天打开窗帘就可以见到阳光,不用开灯。
这里热水供应非常好,一般水龙头都会有冷热水两个开关,热水随时供应,但一般不要饮用,因为热水是循环水,自己喝的水还是用冷水烧最好(电热水壶这边超市卖得便宜,不到20$)。
联系住房一定要早定,要不然下了飞机住在哪里呢?找这边的同学帮你联系不妥,因为个人看法不同,他可能觉得可以,你来了发现不满意,到时候是住还是不住,交不交房租,会让你们两个、房东都为难,我加拿大的同学曾经就碰到过这种事。
所以我建议:来加拿大之前就在网上联系房子,和房东联系好,email、电话都可以,如果可以说服房东不交订金最好,如果不能说服,可以找这边的同学先帮你去看房、替你垫上订金,你来了再还钱。
关键就是要先住下,如果不满意,再慢慢找房子,1个月后再搬。
联系租房的时候,一定要看(问)清楚:有没有家具,房租都包括哪些,保证金交多少,到学校怎么坐车。
这里租房的信息一般都会写是否furnished,如果有最好问明白是否包括了床、床垫、桌椅、柜子等基本家具(一般furnished都会包括这些)。
房间都不会提供任何被子、床单的(就是提供,你会愿意要吗?),所以我觉得需要自己带(用国内超市卖的真空压缩袋可以压缩得比较小)。
如果你嫌麻烦,可以先和这边的同学商量,借用一下,等有空再去超市买(我没注意过)。
房租是否包括供热(heat)、电(power)、网络(internet,很多是无线,所以笔记本一定要有无线局域网卡)、电话(一般是local,有极个别的会提供国际电话,但是这边所有的电话都可以通过买的电话卡打到中国)、有线电视(cable,我觉得这个没必要,网上就可以看不少电视节目)、洗衣机(Washer)、烘干机(Dryer,电热的烘干衣服用)?有些房租是不包括这些的,要和其他房客share,所以这些要问清楚。
保证金(一般都会要)要交多少要问清楚,好预留。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问清楚从住的地方到学校走路有多远,如果走路半个小时以上(如果是冬天会冻死人的!)最好问问坐车方不方便,有没有直达车,我觉得如果没有直达车,而且还需要转车两次以上的就不要考虑了(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根据房子的地址在网上搜到学校的车怎么坐http://www.edmonton.ca/transit/route_schedules_and_maps/day_map_feb08.pdf)。
食:这里学校没有食堂,只有很多卖各式中餐和汉堡的小快餐店,价格不菲:一份平均要6、7$,所以这里的中国学生大都选择自己做饭。
买菜、米、面可以去华人超市(Lucky97、和平99、大统华),加拿大本地人常去的最便宜的地方是Superstore,在城里有好几家,有些时候菜打折非常便宜。
炒锅什么的可以在Superstore买,20$左右,不算贵,从国内带过来占地方又重,完全没必要。
炒勺、菜板、菜刀、碗、筷什么的都可以在Dollarstore买,1$一个,非常便宜。
加拿大的厨房一般都使用电炉(也有少量使用煤气的),上面有多个炉盘(一般四个),下面是电烤箱,所以炒锅和汤锅都是平底的,我煮饭用汤锅,所以感觉电饭煲没必要,好像也比较贵。
很多佐料都可以在华人超市买到。
行:在前面已经介绍了,加拿大是非常偏北的国家,Edmonton基本上和中国东北最北边同一纬度,所以冬天在室外是非常冷的,所以如果在20分钟之内走不到学校的地方冬天必须买月票坐公车,成人月票(Adult Pass)是67$,UA的注册学生可以买很便宜的Upass,除了暑假外(UA暑假是每年的5月到8月,期间没有课上,主要方便本科生去打工挣钱,但是研究生一般都照常去实验室)都是15$/月(我们联合培养都不是注册学生,只能买成人月票)。
月票在手,游遍全城,无论是公共汽车还是轻轨(LRT)都可以畅行无阻,周末去超市买菜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冬天也不用怕冷,因为这里室内一般都有暖气,所以进屋里一般都要脱外套,地下室感觉会比其他的房间要冷些,但也不会太冷,一般会有20度左右(关键看房东好不好,如果锅炉烧得温度不够,可以协商,实在不行可以投诉)。
从机场到城内住的地方怎么接你要提前联系好。
网上有私人提供接车服务(可到爱城华人网查询电话,出国之前打电话联系好),大概30$,包接机、搬行李并送到家。
9月份开学据说学校有志愿者组织接机,坐skyshuttle到市内大概15$,但不包送到家,可以提前与UA 的International Centre联系(http://www.international.ualberta.ca/current/ic.cfm),那里有位Reymond同学还懂中文。
提醒大家一下:我们出国代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不要给中国人丢脸。
像大声喧哗、挤公车(一般都不会挤)、随地吐痰、室内抽烟(加拿大法律禁止)都是很不文明的行为。
另外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出国的过程:我申请签证10月14日左右建的档,11月20日左右接到留服中心的体检通知。
因为我不是亲自去交的材料所以没留快递费,她们要我自己去取体检表,我没在北京,就找了一位北京的朋友帮我去留服中心取(必须要有自己签名的授权委托书传真件),再快递寄给我的。
11月25日左右去武汉体检,过程很简单:提前一两天打电话给医院预约好时间,一定要准时到,否则医生不会等你,体检完后体检表留在医院,由他们负责寄到大使馆,医院如果不通知你就是体检通过了。
12月17日左右接到留服中心老师的电话,告诉我签证下来了,问我什么时候走好帮我订机票(此时的心情大家到时候慢慢去体会,或者说享受!)。
按照国航美加航线的行李规定(具体记不清了,请自己上网去查),可以带两个箱子。
我没带很多东西,所以就在麦德龙超市花300元买了一个大箱子,因为稍微有点儿超重,所以又准备了一个旅行袋(尼龙包)塞在箱子里备用,以防机场差得严(事后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2008年1月7日我到了北京,下午先去指定的银行交了保证金(现金两万,是在附近的工行现提的),拿了收据就直接就打的(20多块)去了位于外国语大学的留学服务中心领了机票、签证、报到证、返回的申请签证的材料和1000加元,10来分钟就办完了。
1月9日中午,朋友带着我打的到了首都机场的国际航班入口(从左家庄出发50多块,一般要求提前三个小时到机场),拖着一个大箱子,背着双肩背的背包和笔记本,来到行李托运处找到国航美加航线的柜台办理托运和登机牌。
把大箱子往传送带上一放,马上就有显示:超重6公斤左右,托运处的那位美女头也不抬直接说,超重,自己处理(太傻网上有人说要看运气好不好,运气好可以混过去,特别是美女对俊男或者帅哥对美女的时候,可惜美女对我不“感冒”,所以奉劝大家还是不要超重为妙)。
赶紧搬到一边,打开箱子,往旅行袋里腾东西。
几公斤的东西装在旅行袋里也塞不满,没办法只能按两件行李托运了。
听走得比我早的同学说,他带了两个箱子,结果超重,只好把腾出来的东西交给陪同到机场的同学带回去寄回家。
我还算幸运的。
好像箱子尺寸倒是没人量,但是感觉如果太大了也不行。
北京机场里有人摆个小柜台卖100元的国际电话卡,奉劝大家不要买,到了加拿大才知道那个卡贵死了,学校这边5$的卡,用任何电话都可以打2个小时到中国的长途。
然后我就排队进了安检口,这里有规定:好像随身带的液态物品不能超过400ml(记不太清了),我带在背包里的牙膏和洗发水都超标了,安检人员给我一个塑料袋子,把超重的东西放进去,又指导我回到托运行李的地方花10元钱买了一个小纸箱子(因为行李已经被传送走了)写好航班等等信息办理免费托运。
所以奉劝带了化妆品的同学:把大瓶的化妆品等等装在托运行李里,以免麻烦。
至于今年关于携带或托运液态物品的规定是否有变化,建议大家提前问问机场,先出国的同学也积极给大家及时提供些重要信息。
安检过后就是进相应的候机厅候机,碰巧碰到了几位同校的同学同行(之前并不认识,由于前一天领签证的时候在登记册上看到他们登记的来自同一学校而且同一天走,所以我估计会碰到他们)。
飞行了大概11个小时(时间记不太准了),1月9日上午10左右(当地时间)到达温哥华机场。
首先跟着人流去海关签章,注意不要走加拿大公民的通道(Citizen),签完之后海关的美女提醒我要到不远处的移民局办手续。
又是一番手续之后,去旁边的传送带上领行李(中间碰到有官员牵着据说很厉害的小狗到处闻行李:检查是否有违禁品),用小推车推到厅外,按照指点就把车停在一处,自有人负责转运,我们就到楼上的候机厅去了。
候机楼里有多个可以换零钱的地方,我用100$的大钞(留服给的都是100$)换了一些零钞和硬币。
去Edmonton的只有我一个,他们都去多伦多,所以就此分别,我去了我的候机厅。
坐上加航的飞机到达Edmonton是晚上7点过,我房东帮我联系的接机的同胞正好也到了出站口,拿到自己的三件行李(还有那个小纸箱子),坐上车到了我的住地,漫长而备受煎熬的旅行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