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报告-江帆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报告-江帆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报告-江帆

宽带直流放大器

江帆、胡斌、王泽强

摘要: 本系统采用宽带压控增益放大器VCA810来实现增益可调,由前级放大模块、增益控制模块、带宽预置模块、后级功率放大模块、键盘及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具有宽带数字程控放大功能。在前级放大电路中,用宽带电压反馈型运算放大器OPA690和宽带压控运算放大器VCA810放大输入信号,再经后级

THS3091功率放大电路将电压放大十倍,并增大输出电流,增强负载驱动能力,提高输出电压有效值X围。经验证,本方案完成了全部基本功能和部分扩展功能。关键字:压控增益放大器;功率放大;宽带数字程控

一.系统方案论证

1.1可控增益放大器部分

方案一:采用场效应管或三极管控制增益。只要利用场效应管的可变电阻区(或三极管等效为压控电阻)实现程控增益,本方案由于采用大量分立元件,电路复杂,稳定性差。

方案二:为了易于实现最大60dB增益的调节,可以采用高速乘法器型D/A实现,比如AD7420。利用D/A转换器的VRef作为信号的输入端,D/A的输出端做为输出。用D/A转换器的数字量输入端控制传输衰减信号实现增益控制。此方案简单易行,精确度高,但经实验知:转化非线性误差大,带宽只有几kHz,而且当信号频率较高时,系统容易发生自激,因此未选此方案。

方案三:根据题目对放大电路增益可控的要求,考虑直接选取压控增益运算放大器VCA810实现,其特点是以dB为单位进行调节,可调增益-40dB至+40dB,

可以用单片机方便地预置增益。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知,方案三电路集成度高、条理较清晰、控制方便、易于数字化程控处理。所以本系统采用方案三。

1.2滤波部分

为了达到题目要求的5M和10M带宽,需制作两路低通滤波器电路。

方案一:由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构成八阶椭圆滤波器,电路比较简单,成本低,不需要直流电源供电,可靠性高;缺点是:通带内的信号有能量损耗,负载效应比较明显,使用电感元件时容易引起电磁感应。

方案二:为达到通频带内增益起伏≤1dB,采用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斯滤波器特点是通频带内频率响应曲线最大限度平坦,虽然阻带内缓慢下降,但可以增加阶数来加快阻带内的衰减。

由于用Tina仿真软件设计出来的八阶椭圆滤波器需用的器材(电阻、电容、电感)很难找到或组合成相近的值,而用Tina仿真软件设计出的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幅频特性较好,所以选择了方案二。

1.3功率放大部分

方案一:用分立元件,此方案元器件成本低,易于购置。但是设计、调试难度太大,周期很长,尤其是手工制作难以保证可靠性及指标,故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高输出电压运放作为功率输出部分的第一级,对信号进行电压放大;第二级采用推挽射级跟随器进行电流放大。由于采用分立元件,通频带内信号可能出现较大失真,线性度不好。

方案三:直接使用高电压输出、低失真、电流反馈型的运算放大器THS3091,可以大大提高输出电流,驱动50欧的负载。

综上分析可知,方案三简单易行,而且由于采用单芯片,系统体积大大减小,完全满足题目要求。所以本系统采用方案三。

二.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2.1 带宽增益积

带宽增益积(GBP)是这是用来简单衡量放大器的性能的一个参数,这个参数表示增益和带宽的乘积。按照放大器的定义,这个乘积是一定的。

题目中要求放大器最大电压增益AV≥60dB,即Gain≥1000V/V。

放大器的通频带0~10MHz,所以本放大器的带宽增益积为

GBP = 1000 * 10M = 10G

单个放大器是很难达到10G 的GBP,所以我们考虑多级放大器级联。

经过查阅手册,VCA810的带宽为35MHz,OPA690 的GBP 为500M,THS3091的带宽为210 MHz (G = 2, RL = 100 Ω),足以达到题目要求。

2.2 通频带内增益起伏控制

题目中要求通频带内增益起伏≤1dB,本设计采用的是四阶巴特沃斯滤波器,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特点是通频带内的频率响应曲线最大限度平坦,没有起伏,虽然在阻频带内缓慢下降为零,但可以通过增加滤波器阶数来加快阻带内的衰减,符合题目要求。经过滤波器设计软件Tina,发现四阶巴特沃斯滤波器可满足题目要求。

如图1所示电路是由低通R

1-C

1

级,以及后面由R

2

,C

2

的积分器和运算放大

器组成,可得

H OLP=- ,

1

图1 多重反馈低通滤波器

2.3 放大器稳定性分析

1、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原因:设多级点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函数

A f (s) = A(s) /[( 1+ A(s)B(s)] = A(s)/ [( 1+T(s)]

令 s=j ω,则稳态频率响应

A f (j ω ) = A(j ω ) /[( 1+ A(j ω )B(j ω )] = A(j ω )/[( 1+T(j ω )] (1-1)

上式中,若在某一频率ωosc 上,满足环路增益T(j ωosc ) = - 1 ,则

T(j ω )= T(j ωosc ) ? e jyT ( ωosc )= - 1

式中

T(ωosc ) = |T(j ωosc )| = 1 (1-2)

y T ( ωosc ) = ±π (1-3)

由式(1-1)可知,当T(j ωosc ) = - 1 时,环路增益函数A f (j ωosc ) → ∞ 。这说明

及时输入信号为零,仍有某一频率的信号输出,因而反馈放大器出现自激。其中式(1-2)称为自激的幅度平衡条件,而式(1-3)称为自激的相位平衡条件。幅度平衡条件与反馈的深度有关,而相位平衡条件决定于反馈系统的附加相移。由此可见,反馈系统必须同时满足幅度和相位的平衡条件才能自激。

2、定性理论分析:上式结论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放大电路不满足自激的

幅度条件或相位条件,就不会自激或成为正反馈电路,即电路是一稳定的放大电路。但实际应用当中,要保证放大器稳定工作,仅仅满足上述不自激条件是不充分的,若放大器处于接近自激条件的状况下,一旦外界因素发生变化导致T(jω )变化,就有可能满足自激条件使电路不稳定,因此要保证放大器远离自激状态。这种远离程度用稳定裕度来表示,两种表示方法,即相位裕量γψ或者增益裕量γg(两种判断稳定性的准则是等价的),别定义为

γψ=180°-ψT(ωg) 和γg=20lg[1 / (ωψ) ]

其中ω

g 为增益交界角频率,ωψ为相角交界频率,显然,γψ和γ

g

为正值,且其值

越大放大器越稳定。在工程上γ

g

大于45°即认为电路是稳定的。

2.4抑制直流零点漂移理论分析抑制直流零点漂移理论分析

零点漂移是指当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零时,由于受温度变化,电源电压不稳等因素的影响,使静态工作点发生变化,并被逐级放大和传输,导致电路输出端电压偏离原固定值而上下漂动。放大电路级数愈多、放大倍数愈大,输出端的漂移现象愈严重。抑制零点漂移的措施,除了精选元件、选用高稳定度电源以及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外,在实际电路中可采用补偿的方法。补偿是指用另外一个元器件来抵消放大电路的漂移,把漂移抑制在较低的限度之内。在器件的选择方面,前级放大尽量使用低噪声、低失调电压的运放;在整个系统中尽量使用高稳定度的电源供电,器件的正负供电端均并上一个电解电容和一个瓷片电容滤波;在系统三级放大中对零漂比较明显的地方采用补偿的方法来抑制零漂的传输,实际中即通过手动调节VCA810输入反相端滑动变阻器分压网络的方式对放大器引入的直流进行补偿。

2.5增强放大器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1、放大器板上所有运放的电源线均并接一个10uF 电解电容和一个104瓷片电容,滤除电源线路上的噪声信号干扰,焊接时尽量靠近芯片的电源端。

2、数字电路部分和模拟电路部分的电源严格分开,同时数字地和模拟地之间用0欧电阻连接,防止干扰。

3、在两个焊接板之间传递模拟信号时用同轴电缆,信号输入输出使用SMA-BNC 接头以使传输阻抗匹配,并可减少空间电磁波对本电路的干扰,同时避免放大器自激。

三.电路设计

3.1 整体系统描述

本系统主要由由前级放大电路、增益控制模块、滤波带宽限制模块、后级功率放大模块、键盘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图2系统框图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

第29卷第1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9No.1 2011年3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Mar.2011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 刘三军,樊江川,宴佳治,廖红华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宽带直流放大器在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是发射机的末级有重要的用途.通过各种方案的比较,系统采用运放OPA690作为前级和中间级放大,输出级采用?15V供电的视频运放AD811,辅以相应的偏置电路和程控可调电阻实现增益的调节,以单片机MSP430为控制核心;设计出电压增益A V范围为0 60dB,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V o ≥10V,3dB通频带为0 10MHz的宽带直流放大器.人机接口采用红外遥控及LCD液晶显示器,控制界面直观、简洁,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 关键词:宽带放大器;带宽增益;MSP430;OPA690 中图分类号:TP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423(2011)01-0103-05 Design of Wideband DC Amplifier LIU San-jun,FAN Jiang-chuan,YAN Jia-zhi,LIAO Hong-hua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Enshi445000,China) Abstract:Wide band DC Amplifier can be widely used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field,especially in the output side of a transmitter.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various methods,the system uses OPA690as front and middle amplifiers and AD811as the output amplifier,and uses the adjustable resistors to change gain of wide band DC Amplifier.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voltage gain ranges from0dB to 60dB.The maximum output sine voltage is more than10volts.The3dB pass band is from0to10MHz. The whole system is controlled by MSP430which is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and the infrared remote module is used as interface,LCD is used as display module that is convenient for interaction. Key words:wideband DC amplifier;pass band gain;MSP430;OPA690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迫切地要求能够远距离、迅速而准确地传送多媒体信息.于是,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而宽带放大器是上述通信系统和其它电子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之,人们对它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宽带放大器广泛应用于A/D转换器、D/A转换器、有源滤波器、波形发生器、视频放大器等电路;例如在通讯、广播、雷达、电视、自动控制等各种装置中,宽带放大器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市场前景[1]. 放大器是能把输入信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电器元件组成.宽带放大器可以作为高频功率放大器使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因而可以用宽带放大器作为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2]. 收稿日期:2010-10-20.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DZ0101903). 作者简介:刘三军(1980-),男,硕士,主要从事嵌入式、SOPC技术的研究.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任务 1、基本要求 (1)频带范围 200Hz —— 10KHz,失真度 < 5%。 (2)电压增益 >= 20dB。 (3)输出功率 >= 1 W (8欧姆负载)。 (4)功率放大电路部分使用分立元件设计。 发挥部分 (1)增加音调控制电路。 (2)增加话筒输入接口,灵敏度 5mV,输入阻抗 >> 20 欧姆。 (3)输出功率 >= 10W (8欧姆负载)。 (4)其他。 目录 1 引言····························································· 2 总体设计方案·····················································2.1 设计思路······················································· 2.2 总体设计框图··················································· 3 设计原理分析·····················································3.1设计总原理图 3.2设计的PCB电路图 ··· 1 引言 在现代音响普及中,人们因生活层次、文化习俗、音乐修养、欣赏口味的不同,令对相同电气指标的音响设备得出不同的评价。所以,就高保真度功放而言,应该达到电气指标与实际听音指标的平衡与统一。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领域,几十年来,人们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无论从线路技术还是元器件方面,乃至于思想认识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次设计旨在熟悉设计流程,达到基本指标。 2 总体方案 根据实验要求,本次设计主要是也能够是用集成功放TDA2030为主的电路 一、电路工作原理 图1所示电路为音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其中TDA2030是高保真集成功率放大器芯片,输出功率大于10W,频率响应为10~1400Hz,输出电流峰值最大可达3.5A。其内部电路包含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且有短路保护和过热保护,可确保电路工作安全可靠。TDA2030使用方便、外围所需元器少,一般不需要调试即可成功。 RP是音量调节电位器,C1是输入耦合电容,R1是TDA2030同相输入端偏置电阻。 R2、R3决定了该电路交流负反馈的强弱及闭环增益。该电路闭环增益为 (R2+R3)/R2=(0.68+22)/0.68=33.3倍,C2起隔直流作用,以使电路直流为100%负反馈。静态工作点稳定性好。 C4、C5为电源高频旁路电容,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R4、R5称为茹贝网路,用以在电路接有感性负载扬声器时,保证高频稳定性。VD1、VD2是保护二极管,防止输出电压峰值损坏集成块TDA2030。 2.电流反馈 电流反馈是指在一个反馈电路中,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通常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来判断。 从概念上说,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压,而是取样处的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流,而是取样处的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在判断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时,除了上述方法外,也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负载短路法实际上是一种反向推理法,假设将放大电路的负载电阻RL短路(此时,),若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详解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5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 条件下,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 1、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M≥8W。 2、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3、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3%。 4、输入阻抗R i≥100kΩ。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 音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二、设计方案分析 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该音频功率放大器可由图所示框图实现。 下面主要介绍各部 分电路的特点及要求。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器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

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 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

课程设计高功放

课程设计高功放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初始条件: 1、可选元件:晶体管、高频磁环、电阻、电容、开关等 2、仿真软件:EWB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 1.输出功率Po≥125mW 2.工作中心频率fo=6MHz 3. >65% 时间安排: 1.理论讲解,老师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选题开始查找资料;2.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 (1)确定技术方案、电路,并进行分析计算,时间1天; (2)选择元器件、安装与调试,或仿真设计与分析,时间2天; (3)总结结果,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时间2天。 指导教师签名: 2010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1) 1.1 基本原理电路 (1)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关系和效率 (3)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4)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4)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4) 2.3 放大器工作状态的调整 (6) 3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8) 4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仿真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摘要 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为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我们对高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共同要求是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但由于两者的工作频率和相对带宽相差颇大,就决定了他们之间有根本的差异。基于两种放大器的不同特点,使得这两种功率放大器所选的状态有所不同:低频功放工作于甲类、甲乙类或乙类(限于推挽电路)状态,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工作于丁类的低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则一般工作于丙类(某些特殊情况可工作于甲类、乙类、丁类、戊类等)。 高频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增益、带宽和谐波抑制等。这几项指标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在设计功率放大器时,总是根据该放大器的工作特点,突出其中一些指标,然后兼顾另外一些指标。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

宽带直流放大器(C题) 摘要 本系统以两级直接耦合的可控增益放大器AD603为核心,外加跟随器OPA642和电压放大器AD811配合,实现了增益可调的宽带直流放大器。系统主要由四个模块构成:前置放大电路、可控增益放大电路、后级功率放大电路、单片机显示控制模块。可控增益放大电路由两级直接耦合的可控增益放大器AD603构成,可实现-20dB到40dB的增益调节范围,配合AD811的固定增益实现0dB到60dB的增益调节范围;后级功率放大电路由高速缓冲器BUF634扩大输出电流,提升放大器的带负载能力。第二级AD603与固定增益模块间加入直流偏移调零模块,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整个放大器的直流偏移。为解决宽带放大器自激问题及减小输出噪声,本系统采用多种形式的抗干扰措施,抑制噪声,改善放大器的定性。 关键词:宽带放大器,可控增益,调零电路,固定增益,功率放大

一、系统方案 1. 方案比较与选择 (1)可控增益放大 方案一:采用可编程放大器的思想,将输入交流信号作为高速DAC 的基准电压,用DAC 的电阻网络构成运放反馈网络的一部分,通过改变DAC 数字控制量实现增益控制。理论上讲,只要DAC 的速度足够快、精度足够高就可以实现很宽范围的精密增益控制,但是控制的数字量和最后的20dB 不成线性关系而成指数关系,造成增益调节不均匀,精度下降,因此不选用此方案。 方案二:选用两级集成可控增益放大器直接耦合作为增益控制,集成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控制电压由单片机控制DAC 产生。单级集成可控增益放大器AD603具有-10dB 到+30dBdB 的增益控制范围,两级级联后理论上可达到-20dB 到+60dB 的增益控制范围,精度达到0.5dB,带宽90MHz ,可以满足题目指标要求。 采用集成可控增益放大器AD603实现增益控制,外围电路简单,便于调试,而且具有较高的增益调节范围和精度,故采用此方案。 (2)功率放大电路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实现宽带功率放大器,可以实现较大输出电压,但需采用多级高频放大电路,受电路分布参数影响,调试难度大,带宽难以保证,所以不选用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单片集成宽带运算放大器提供较高的输出电压,再由高速缓冲器 BUF634实现扩流输出,提升放大器带负载能力。此方案电路较简单,容易调试,故采用此方案. (3)低通滤波器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有源滤波器,通带内没有可以没有能量损耗,电路相对有源滤波复杂,需要直流电源供电。 方案二:采用无源低通LC 滤波器,它是利用电容和电感元件的电抗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构成的。无源LC 滤波器的优点是电路比较简单,不需要直流电源供电,可靠性高,为了使通带尽量平坦,选用了通带比较平坦的巴特沃斯滤波器。同时在滤波器后加入固定增益放大器,弥补信号通过滤波器时幅度的衰减。 2. 方案描述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五个模块构成:前置放大电路、可控增益放大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后级功率放大电路、单片机显示控制模块。系统增益调节范围为0~60dB ,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说明书要点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任务书 1 设计指标 (1)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10W,负载阻抗8Ω;(2)具有频响宽、保真度度、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 (3)采用分立元件设计; (4)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 设计要求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确定元器件及元件参数; (3)进行电路模拟仿真; (4)S C 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 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4 答辩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叙述并回答问题。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摘要:这款功放采用了典型的OC L 功放电路,为全互补对称式纯甲类DC 结构,功放的每一级放大均工作于甲类状态。输入级和电压放大级采用线性较好的沃尔漫电路,差分管及电流推动管分别为很出名的K170、J 74(可用K389、J 109孪生对管对换)对管和K214、J77中功率M OS 管,功率输出级为2SC 5200和2S A1943大功率东芝管并联输出,功率强劲,驱动阻抗2Ω的喇叭也轻松自如,毫不费力。综合运用了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设计完全符合要求。 关键字:沃尔漫电路 T IM 共源-共基电路 共射-共基电路 1 引言 在现代音响普及中,人们因生活层次、文化习俗、音乐修养、欣赏口味的不同,令对相同电气指标的音响设备得出不同的评价。所以,就高保真度功放而言,应该达到电气指标与实际听音指标的平衡与统一。 2 设计思路 甲类放大器作为一种最古老,效率最低,最耗电,最笨重,最耗资,失真最小的放大器它有吸引人的音质。甲类放大器输出电路 本身具有抵消奇次谐波失真,且甲类放大器管子始终工作在线性曲线内,晶体管自始自终处于导通状态。因此,不存在开关失真和交越失真等问题。甲类放大器始终保持大电流的工作状态。所以对猝发性声音瞬间升降能迅速反映。因而输出功率发生急剧变化时,电 输入音 频信号 前置放大级电路 共射-共基电路 共射-共基电路 恒压源电路 推动级 反馈电路 至末级 功放 沃 尔漫电路 图1 前置放大电路框图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郭二珍 学生学号:1008220107 系别: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届别:2015年 指导教师:廖晓纬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2014年3月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郭二珍 指导老师:廖晓纬 电气学院10级自动化 1、绪论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 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 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的功率放大器。采用了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输入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大的输出频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得到扩展。OCL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还具有输出功率大、外围元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收音机、电视机、扩音器、伺服放大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功率放大器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1)甲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的中点,输出的是一种没有削波失真的完整信号,但效率较低。(2)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和IB=0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界处,放大器只有半波输出,存在严重的失真。(3)甲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高于乙类工作点处,克服了乙类互补电路产生交越失真,提高了效率。

因此,本设计可采用甲乙类互补电路。 2、容摘要 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Ui等于200mV,负载电阻R L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2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80Hz~10KHZ 功率放大电路实质上是能量转换电路,它主要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的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要小,功率器件的散热较好。 本设计选用的是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 此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甲乙类,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交越失真”。 由于两管的工作点稍高于截止点,因而均有一很小的静态工作电流I CQ。这样,便可克服管子的死区电压,使两管交替工作处的负载中电流能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克服了交越失真。 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一般包括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前者为后者提供一定的电压幅度,后者则向负载提供足够的信号频率,以驱动负载工作。

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本电路设计采用前置放大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相结合的放大模式,前者采用TL072对电压进行放大,后者采用性能优良的TDA2616对电压和电流放大,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形失真尽可能的小,效率尽可能的高。在前置放大和功放之间加上一个滑动变阻,就保证了音量可调,在滑动变阻器之前再加上一足够大电阻,这样保证了信号不失真。除此之外,加上相应的旁路电容又使得电路具有杂音小,有电源退偶,无自激等优点。根据实例电路图和已经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im11软件模拟电路,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 关键词: TL072 TDA2616 性能优良音量可调杂音小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要求 (2) 1.1设计任务 (2) 1.2设计要求 (2) 2 系统设计 (3) 2.1系统要求 (3) 2.2方案设计 (3) 2.3系统工作原理 (4) 3 单元电路设计 (6) 3.1前置放大电路 (6) 3.1.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6) 3.1.2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9) 3.1.3 前级放大电路仿真 (10) 3.2后级放大部分 (10) 3.2.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3.2.2电路仿真 (13) 3.2.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5) 3.3音源选择电路 (15) 3.3.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5) 3.3.2电路仿真 (16) 3.3.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6) 3.4电源 (17) 4系统仿真 (20) 5 电路安装、调试与测试 (21) 5.1电路安装 (21) 5.2电路调试 (23) 5.3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23)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

宽带直流放大器地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陈朝霞指导老师:许岳兵 摘要:本文以TI 公司地压控放大器VCA810 为核心,外加ADI 公司地运算放大器AD806 5 作前级,采用ST 公司地89C52 单片机控制系统增益,通过按键实现对小信号放大增益± 6 dB 步进可调,并通过1602 液晶实时显示.系统主要由前级缓冲模块,程控放大模块,人机交换模块,显示模块组成.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可靠. 关键词:程控放大;VCA810 ;STC89C52 1 引言 宽带放大器在自动控制系统,电子测量技术,智能仪表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传统放大 器由分立元件器搭建而成,且有地采用电容级间耦合方式,因此不具有直流放大能力,但在仪器仪表地应用中,也需要对直流信号或者偏置信号进行采集和还原,因此设计一款具有直流放大功能地宽带直流放大器是很有必要地.而宽带直流放大电路地发展中,为了满足 电路地更高性能与控制地便捷性,准确性,程控宽带直流放大电路应时而生.本文就是对程 控宽带直流放大器进行研究. 2 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文所设计地宽带直流放大器基本要求是3dB带宽为OHz?6MHz ;最大增益>40dB (100倍),增益值6dB步进可调,并实时显示增益;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3V负载电 阻600 Q.根据设计功能要求,系统分为信号放大模块,控制模块和人机交换模块 2.1 方案比较与选择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构成,利用高频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差分对构成多级放大电路,通过负反馈电路来确定增益.但电路比较复杂,且零点漂移严重,难以实现直流信号地放大. 方案二:采用集成运放芯片级联.集成运放芯片使用比较简单,但精度高,且集成运放具有高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等优良性能.而对于实用地放大电路,通常要求 其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集成运放刚好能满足上述要求. 方案选定:比较上述地两种方案,决定采用方案二. 2.2 系统方案描述 系统框图如图 1 所示,系统分为信号处理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由前级缓冲模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组成.前级缓冲模块采用AD8065 电压反馈型芯片.可变增益放大器采用可控增益放大器VCA810. 系统通过STC89C52 实现控制,通过STC89C52 和按键控制DAC0832 地输入数字量,并在LCD1602 上实时显示该放大器地增益.

宽带直流放大器开题报告 -

HEFEI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与研究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09 级通信工程( 2 )班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3 —03 —29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汪皖春班级:09通信工程 2 班论文题 目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与研究导师姓名李翠花 可行性方案分析 要求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不少于1500字) 研究背景、主要内容、设计方案、技术路线、关键问题、时间安排 见附页 参 考 文 献 [1]黄智伟.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06. [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汇编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沈伟慈. 通信电路(第2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高吉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模拟电子线路设计[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开 题 小 组 及 教 研 室 意 见 开题小组签名: 年月日

研究背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迫切地要求能够远距离随时随地迅速而准确地传送多媒体信息。于是,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而宽带放大器是上述通信系统和其它电子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可知,宽带放大器在通信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人们也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宽带直流放大器在科研中具有重要作用,宽带运算放大器广泛应用于A∕D转换器、D∕A转换器、有源滤波器、波形发生器、视频放大器等电路。例如在通讯、广播、雷达、电视、自动控制等各种装置中。因此宽带直流放大器应用十分广泛,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宽带直流能够放大直流信号或变化极其缓慢的交流信号,它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仪表,医疗电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目前在无线通信、移动电话、卫星通信网、全球定位系统(GPS)、直播卫星接收(DBS)、ITS通信技术及毫米波自动防撞系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光传输系统中,宽带直流放大器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内容: 本系统利用 C8051F120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一宽带直流放大器,通过三级直接耦合放大和一级功率放大,放大倍数为0~40dB,通频带为0~10MHZ可预置。通频带内增益起伏≤3 dB;由外置键盘实现增益可控预置,步距为5dB;由LCD12864同步显示增益预置值和增益步进值;利用单个元器件的零点漂移特性,巧妙采用放大级正向、反向输入端,有效的抑制了零漂。整个系统实现简单,操作界面友好。 设计方案: 方案一:集成运放和分立元件相结合。宽带集成运放级联构成前置放大电路,实现小信号的前置放大及增益要求;运算放大器加分立器件三极管构成功率扩展型电路实现末级功率放大。 方案二:采用分立元件,利用高频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差分对构成多级放大电路,末级采用大功率器件来保证输出功率,通过负反馈电路来确定增益。该方案可实现的放大器工作频率高、功率大,但其电路比较复杂,且零点漂移严重,难以实现直流信号的放大。此外,由于电路采用了多级放大,其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自激现象。 方案三: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级联构成。集成运放芯片使用简单,精度高,但是采用这种方案,放大器可能会出现输出功率不够,因此我们采用两个功率集成运放并联的方式实现增大输出功率。 方案选定:经三种方案比较,考虑到集成运放高增益、低直流漂移的优点和增益容易控制,决定采用方案三。 技术路线: 1、设计框图 以单片机为控制器,输入信号通过前置放大、中间级放大,再经过通频带选择网络完成对通频带带宽的选择,由末级放大器输出。通过键盘控制选择通频带带宽、电压增益等参数,并由显示器同步显示增益预置值和增益步进值。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一. 设计理念及实现方式 (1)能推4Ω、2Ω等双低音的“大食”音箱以及专业类大粗音圈的各类专业箱。 (2)要省电、噪声小,发热量小。 (3)音质要好,能适合家居使用和专业使用。 第一点的实现就是要有大的推动功率。由于目前居室客厅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100W ×2以下功放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本功放设计为4ΩQ 时360W ×2,2Ω时720W ×2。 第二点的实现就是电路工作在静态时的乙类小电流,靠大水塘级电容和电阻进行滤波降噪,使功放级噪声极小。而电路的工作状态又决定了电路元件的发热量很小,与一般乙类电路相当。配备的大型散热系统是为了应付连续大功率、低阻抗输出时的安全、可靠。 第三点的实现是本功放板的主要目标。目前公认的是:甲类、MOS、电子管音质好,所以本功放要达到甲类、MOS、电子管的音质。 二.大功率输出的实现 要实现大功率,首先是电源容量要大。本功放配置的电源是在截面积为35mm ×60mm的环形铁心上绕制的环牛。一次侧为1.0mm线绕484圈,二次侧为1.5mm双线并绕100圈。 整流为两只40A全桥做双桥整流,滤波为4只47000 uF电容 2只2.7kΩ电阻并接在正负电源上,使电压稳定在±62V。如电压过高可减小电阻到2.2kΩ,过低可加大电阻到3kΩ,功率用3W以上的。 除电源外,要实现大功率输出,特别是驱动“大食”音箱,要求功放输出电流能力要强,本功放每声道选用6对2SD1037管做准互补输出,可驱动直流电阻低达0.5Ω的“大食”音箱。所以4Ω时360W×2、2Ω时720W×2是有保障的。 三. 甲类、MOS、电子管音质的实现 目前人们公认的甲类、MOS、电子管的音质最好,所以本功放电路设计动态时工作于甲类的最佳状态,偏流随信号大小而同步增减,所以音质是有技术保障的。而在此工作状态下,即使更换几只一般的MOS管,对音质的提高也不明显。下面给出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上可见到本原理图相当简洁,比一般乙类或甲乙类准互补电路还节省元件。而通过在电路板上改变一只电阻的接法就可方便地在本电路与准互补乙类或甲乙类之间变换。 四.绿色环保概念的实现 对本功放来说,实现低耗电、低噪声污染、低热辐射污染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1)本功放空载时只有小电流级工作,而功率管基极电压只有0.45V,基本上是截止的,所以比一般乙类耗电少,属节电型功放。

模电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张浩学学号:201130903013 7 学 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 级: 电自1116(实验111) 题 目: 模电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张光烈职称: 2013 年 7月 4 日

1、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设计任务目的与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 指标:频带宽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模电这门课程主要讲了二极管,三极管,几种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频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OTL电路和OCL电路。有用继承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专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本实验设计的是一个OTL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复合管无输出耦合电容,并采用单电源供电。主要涉及了放大器的偏置电路克服交越失真,复合管的基本组合提高电路功率,交直流反馈电路,对称电路,并用multism软件对OTL 功率放大器进行仿真实现。根据电路图和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m 软件模拟电路,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 3、整体电路设计: ⑴方案比较: ①利用运放芯片 LM1875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分别接+30v和-30v并且电源功率至少要50w,输出功率30w。 ②利用运放芯片TDA2030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只需接+19v,另一端接地,负载是阻抗为8Ω的扬声器,输出功率大于8w。 通过比较,方案①的输出功率有30w,但其输入要求比较苛刻,添加了实验难度。而方案②的要求不高,并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选取方案②来进行设计。 ⑵整体电路框图: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报告-江帆

宽带直流放大器 江帆、胡斌、王泽强 摘要: 本系统采用宽带压控增益放大器VCA810来实现增益可调,由前级放大模块、增益控制模块、带宽预置模块、后级功率放大模块、键盘及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具有宽带数字程控放大功能。在前级放大电路中,用宽带电压反馈型运算放大器OPA690和宽带压控运算放大器VCA810放大输入信号,再经后级 THS3091功率放大电路将电压放大十倍,并增大输出电流,增强负载驱动能力,提高输出电压有效值X围。经验证,本方案完成了全部基本功能和部分扩展功能。关键字:压控增益放大器;功率放大;宽带数字程控 一.系统方案论证 1.1可控增益放大器部分 方案一:采用场效应管或三极管控制增益。只要利用场效应管的可变电阻区(或三极管等效为压控电阻)实现程控增益,本方案由于采用大量分立元件,电路复杂,稳定性差。 方案二:为了易于实现最大60dB增益的调节,可以采用高速乘法器型D/A实现,比如AD7420。利用D/A转换器的VRef作为信号的输入端,D/A的输出端做为输出。用D/A转换器的数字量输入端控制传输衰减信号实现增益控制。此方案简单易行,精确度高,但经实验知:转化非线性误差大,带宽只有几kHz,而且当信号频率较高时,系统容易发生自激,因此未选此方案。 方案三:根据题目对放大电路增益可控的要求,考虑直接选取压控增益运算放大器VCA810实现,其特点是以dB为单位进行调节,可调增益-40dB至+40dB,

可以用单片机方便地预置增益。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知,方案三电路集成度高、条理较清晰、控制方便、易于数字化程控处理。所以本系统采用方案三。 1.2滤波部分 为了达到题目要求的5M和10M带宽,需制作两路低通滤波器电路。 方案一:由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构成八阶椭圆滤波器,电路比较简单,成本低,不需要直流电源供电,可靠性高;缺点是:通带内的信号有能量损耗,负载效应比较明显,使用电感元件时容易引起电磁感应。 方案二:为达到通频带内增益起伏≤1dB,采用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斯滤波器特点是通频带内频率响应曲线最大限度平坦,虽然阻带内缓慢下降,但可以增加阶数来加快阻带内的衰减。 由于用Tina仿真软件设计出来的八阶椭圆滤波器需用的器材(电阻、电容、电感)很难找到或组合成相近的值,而用Tina仿真软件设计出的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幅频特性较好,所以选择了方案二。 1.3功率放大部分 方案一:用分立元件,此方案元器件成本低,易于购置。但是设计、调试难度太大,周期很长,尤其是手工制作难以保证可靠性及指标,故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高输出电压运放作为功率输出部分的第一级,对信号进行电压放大;第二级采用推挽射级跟随器进行电流放大。由于采用分立元件,通频带内信号可能出现较大失真,线性度不好。 方案三:直接使用高电压输出、低失真、电流反馈型的运算放大器THS3091,可以大大提高输出电流,驱动50欧的负载。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2) 二、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 三、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 (4) UA741介绍 (4) 前级电路原理图及仿真结果 (5) (6)TDA2030介绍·················································· 音频功放电路原理图及仿真结果 (7) 结果与分析 (8) 总原理图 (9) PCB图 (10) 四、总结及心得 (12) 五、附录 (14) 六、参考文献 (15)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一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 (1)、输出功率为1W---2W; (2)、输出阻抗8-16欧姆; (3)、带宽:100Hz—10KHz; 2、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指标,确定电路的理论设计; (2)、学会合理的选择电路的元器件; (3)、利用multisim软件完成对相关电路模块的仿真分析; (4)、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画出设计电路图,交一份A3的图纸,完成相 应的答辩; 二、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音频功率放大器,简称音频功放,该设备主要用于推动扬声设备发声,因而,在很多电子设备上均有应用,比如,手机、电脑、电视机、音响设备等,是我们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际上就是对比较小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后输出。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使用一个同向放大电路对输入的音频小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得到后一级所需要的输入。后一级的主要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够驱动电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频。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设计 0 引言 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半导体器件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进程。射频功率放大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设计好坏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无线系统需要设计性能良好的放大器。而且,为了适应无线系统的快速发展,产品开发的周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各种无线系统中由于不同调制类型和多载波通信的采用,射频工程师为减小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尤其是设计无线基站应用的高功率放大器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采用EDA工具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可以掌握设计电路的性能,进一步有环设计参数,同时达到加速产品开发进程的目的。 功率放大器(PA)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决定了通信距离的长短,其效率决定了电池的消耗程度及使用时间。 1 功率放大器基础 1.1 功率放大器的种类 根据输入与输出信号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功率放大器可分为线性放大器与非线性放大器两种。属于线性放大器的有A类、B类及AB类放大器;属于非线性的则有C类、D类、E类、F类等类型的放大器。 (1) A类放大器是所有类型功率放大器中线性最高的,其功率元件在输入信号的全部周期内均导通,即导通角为360°,但其效率却非常低,在理想状 态下效率仅达到50%,而在实际电路中,则仍限制在30%以下。 (2) B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元件只在输入正弦波之半周期内导通,即导通角仅为180°,其效率在理想状态下可达到78%,但在实际电路中所达到的效 率不会超过60%。 (3) AB类功率放大器的特性介于A类和B类放大器之间,其功率元件偏压在远比正弦波信号峰值小的非零直流电流,因此导通角大于180°但远小于360°。一般情况下,其效率介于30%~60%之间。 (4) C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元件的导通时段比半周期短,即导通角小于180°。 其输出波形为周期性脉冲,必须并联LC滤波电路后,才可得到所需要的正弦波。在理论上,C类放大器的效率可达到100%,但在实际电路中仅能

OCL功放课程设计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3电气学号:姓名:张华宾 2015年1月9日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OCL音频功率放大器二 专业班级:13电气 学生姓名:张华宾 学号: 指导教师:曾祥华 设计时间:2014.12-2015.1

OCL音频功率放大器二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集成功放块设计OCL功放电路; 2.输入信号为vi≤10mV, RI≥100KΩ;额定输出功率Po≥1W;负载阻抗RL=8Ω; 3.频率范围f=(3-5)KHz; 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至少二个方案比较) 题目目要求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集成功放块实现电路设计,集成运算放大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包括选频(f=(3-5)kHz)信号放大(Ui≤10mV),输入电阻(RI≥100KΩ),集成功放块实现输出功率Po≥1W和信号放大作用,由要求Po≥1W,负载阻抗RL=8Ω可求得Uo≥2.84V,即总电路输入Ui≤10mV时应放大284倍以上,总体电路组成情况如下 如上图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很大而且要进行信号放大可设计一个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且要求频率范f=(3-5KHz)可选择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通滤波电路,ocl 集成块可选择tda1521双声道功放块和tda2030a功放块,直流电源可设计成可调式和不可调式。

1.方案一 方案分析: Tda1521 2.5¥,可调电源部分 24¥其它部分相差不大。 查阅数据手册可知双声道tda1521OCL双电源工作电压10~20V其经典应用电路为16V,芯片在±15V电源下不能发挥其最佳性能。 TDA1521主要特点: 1.电路设有等待、静嘈状态,具有过热保护,低失调电压高纹波抑制,而且热阻极低,具有极佳的高频解析力和低频力度。 2.TDA1521在电压为±16V、阻抗为8Ω时,输出功率为2×15W,此时的失真仅为0.5%。 方案二 方案分析: TDA2030A 2¥;±12V电源部分20¥其它部分相差不大。 由题意可求得由±12V电源提供的电压完全能够实验要求所需要的电压,因此用±12V电源是完全可行的。不会影响其实验性能。

宽带直流放大器(国赛报告)

宽带直流放大器 摘要: 本系统采用FPGA和AT89S52单片机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个输入电压有效值小于10mV的宽带直流放大器。其3dB通频带为0~10MHz,在0~9MHz通频带内增益起伏不超过1dB。系统的基本放大器部分主要由前置放大、可控增益放大和后级功率放大构成,其中前级放大采用高速低噪声电压反馈型运放芯片LM6172实现;可控增益放大以AD600为核心,通过12位串行DAC给予不同的控制电压的方式来达到增益步进5dB (手动连续可调),总增益从0dB到60dB的目的;后级功率放大由3个电流反馈型放大器AD811构成,其输出电压正弦波有效值V o不小于10V,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通过键盘输入控制、人为预置放大器的带宽值和 64*128点LCD显示,本系统界面友好美观,控制方便。 关键词:程控放大,AD600,功率放大

正文: 一、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 1.程控放大方案比较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三极管搭接实现。为了满足增益60dB的要求,可以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实现。对电路输出采用二极管包络检波产生反馈电压调节前级电路实现自动增益的调节。本方案由于大量采用分立元件,如三极管等,电路复杂,设计难度大,增益可控、高带宽均难以实现。而且不可控因素多,电路稳定性差,调试难度也大。故不采用。 方案二:采用可编程放大器的思想,将输入的交流信号作为D/A的基准电压。理论上讲,只要D/A的速度够快、精度够高就可以实现很宽范围的精密增益调节。但是,由于控制量和增益呈指数关系,会造成增益调节不均匀。 方案三:使用控制电压与增益成线形关系的可编程放大器PGA,用控制电压和增益成线性关系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来实现增益控制。采用可控增益运放AD600实现。AD600的增益范围为0dB到40dB可调,具有低输入噪声、低失真、低功耗的良好,另外具有直流到35MHZ的高带宽范围,极能满足题目直流宽带放大器各方面的设计要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电路集成度高,条理清晰,控制方便,易于用单片机处理,能实现系统要求。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采用方案三。 2、直流偏置调零方案比较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连接补偿电路来实现调零的功能,但偏置电压是随温度而变化的,无法自动实现电压偏置的调零。 方案二:采用一个加法电路,通过AD不断对加法器输出值进行采样,采用搜索算法,再通过DA输出,反馈到加法器的反相端与输入信号相加,直到输出的直流偏置为零,或者是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变化。 方案三:可以采用低通滤波器,将直流偏置电压滤除,但由于设计的是直流宽带放大器,本系统还需对直流进行放大,因此不能采用该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采用方案二。 3、功率放大部分方案比较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三极管等分立器件实现。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调节放大倍数、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但实际的调试过程比较复杂,而且由于分立元件的分布参数较大,会引入较大噪声和干扰。 方案二:采用驱动电流较大的放大器实现,如ADI公司生产的AD811、AD844等芯片。该方法电路简单,增益可调,且只要芯片性能优良可以达到很高的信噪比。 两种方案都可以达到题目的要求,但方案二实现较简单,方便调试,故采用方案二。 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框图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方案的选择,本系统主要由三个模块电路组成:可控增益放大电路、偏置调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单片机显示和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以AD600作为核心,通过12位串行DAC给予不同的控制电压实现增益范围为0~40dB。前置放大采用由高速低噪声电压反馈型运放芯片LM6172、带宽为100M的运放LM6172构成的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