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
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

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一、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满足国家制定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以及加强对健康服务业宏观管理,科学界定健康服务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康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
二、定义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健康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借鉴国际分类标准。
本分类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卫生核算体系(2011)》对健康服务的定义和有关方法,将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确定为与改善人类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发生等紧密相关的服务业。
四、分类结构本分类将健康服务业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疗卫生服务,第二部分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第三部分为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第四部分为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前三部分是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以维护与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状况或预防健康状况恶化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活动;第四部分是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产业,包括了相关健康产品的批发、零售和租赁服务。
各部分内容标有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小类的对应关系。
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本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对应的行业类别的具体范围可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本分类中的“*”表示该健康服务业类别仅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部分活动,具体内容见“说明”。
健康服务业分类标准

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一、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满足国家制定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以及加强对健康服务业宏观管理,科学界定健康服务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康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
二、定义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健康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借鉴国际分类标准。
本分类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卫生核算体系(2011)》对健康服务的定义和有关方法,将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确定为与改善人类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发生等紧密相关的服务业。
四、分类结构本分类将健康服务业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疗卫生服务,第二部分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第三部分为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第四部分为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前三部分是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以维护与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状况或预防健康状况恶化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活动;第四部分是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产业,包括了相关健康产品的批发、零售和租赁服务。
各部分内容标有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小类的对应关系。
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本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对应的行业类别的具体范围可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本分类中的“*”表示该健康服务业类别仅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部分活动,具体内容见“说明”。
健康服务业的名词解释

健康服务业的名词解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服务业逐渐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那么,什么是健康服务业?本文将以详细的阐述和案例分析探讨这一主题。
1. 健康服务业的定义健康服务业是指为了提供个体或群体健康需求而提供的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包括医疗保健、健康促进、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各方面。
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医疗服务,还包括健康咨询、体验活动、健康教育等。
2. 医疗保健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是健康服务业的核心。
它包括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
在传统医疗保健服务中,医生和医院是提供者,患者是接受者。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医疗保健服务也在不断创新。
比如,远程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和通讯技术让患者和医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诊疗交流,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3. 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促进服务是指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种服务可以包括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发布健康知识、提供健康咨询等。
比如,一些大型医院会邀请专家在社区进行健康讲座,为居民提供最新的健康知识和建议,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4. 康复护理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是针对疾病或伤害后的康复阶段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心理疗法等。
比如,一些专门的康复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5. 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是为了帮助人们维持和管理健康状态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包括健康评估、健康风险评估、疾病管理等。
比如,一些健康管理公司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通过健康评估和监测,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和指导。
6. 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健康服务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的应用也为健康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国家统计局

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一、分类目的为加快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健康产业的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健康产业发展状况,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有关健康产业发展要求,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概念界定和分类范围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
本分类将健康产业范围确定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健康人才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和采集等13个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各细分领域政策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确定健康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健康产业特征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保留了《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的主体内容。
结合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和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补充健康产业所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内容,丰富调整健康服务业内容。
(四)以国际标准为参考。
本分类在充分考虑我国健康产业特点和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吸收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统计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编制的《卫生核算体系2011》中医疗卫生服务的分类方法,借鉴了泛美卫生组织(PAHO)《卫生卫星账户手册》的分类方法。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健康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3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58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2个小类。
保健服务业分类

保健服务业分类
随着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保健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众多创业者重视的领域之一。
那么,保健服务业到底分为哪几个类别呢?
第一类是健康咨询服务。
这类服务主要针对那些需要了解保健知识、咨询健康问题的人群。
他们可以通过电话、在线咨询、咨询热线等方式向专业人士咨询问题和听取建议。
如医药咨询服务、健康咨询服务等。
第二类是医疗保健服务。
这类服务主要提供各种医疗保健服务,如体检、治疗、康复、牙科、中医等。
随着保健业的不断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也不断推陈出新,如心理咨询、美容整形等。
第三类是养老保健服务。
这类服务主要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如养老院、老年社区、家庭护理、医疗保障等。
养老保健服务也是未来保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四类是保健品销售服务。
这类服务主要销售各种保健品、药品、营养品等,以提供健康保健功能为主要目的。
第五类是健身保健服务。
这类服务主要提供各种健身运动、体验项目及健身咨询服务。
健身保健不仅有益于身体的健康,还有助于增强心理素质。
保健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人们的健康很有帮助,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各类别保健服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
健康服务业分类标准

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一、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满足国家制定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以及加强对健康服务业宏观管理,科学界定健康服务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康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
二、定义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健康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借鉴国际分类标准。
本分类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卫生核算体系(2011)》对健康服务的定义和有关方法,将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确定为与改善人类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发生等紧密相关的服务业。
四、分类结构本分类将健康服务业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疗卫生服务,第二部分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第三部分为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第四部分为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前三部分是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以维护与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状况或预防健康状况恶化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活动;第四部分是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产业,包括了相关健康产品的批发、零售和租赁服务。
各部分内容标有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小类的对应关系。
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本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对应的行业类别的具体范围可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本分类中的“*”表示该健康服务业类别仅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部分活动,具体内容见“说明”。
健康服务业分类

健康服务业分类
1.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是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它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如医院、诊所、牙科诊所等。
这些机构提供各种专业医疗服务,如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医疗机构还可以包括研究机构,进行医学研究和开发新的医疗技术和药物。
2.保健机构
4.健康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
5.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评估等服务,帮助人们解决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服务还可以提供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训,帮助人们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6.健康技术和信息服务
健康技术和信息服务提供各种健康相关的技术产品和信息服务,如远程医疗、健康监测、健康数据管理等。
这些技术和信息服务可以帮助人们更方便、更及时地获取医疗和健康信息,提高健康管理的效果。
7.健康旅游和养生机构
健康旅游和养生机构提供结合旅游和养生的服务,为人们提供身心放松、康复和调养的机会。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各种放松疗法、健身活动、养生饮食等服务,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健康服务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行业。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健康服务业的不同方面,并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不同类型的健康服务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促进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doc

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一、分类目的为加快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健康产业的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健康产业发展状况,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有关健康产业发展要求,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概念界定和分类范围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
本分类将健康产业范围确定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健康人才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和采集等13个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各细分领域政策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确定健康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谢谢观赏业分类》中符合健康产业特征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保留了《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的主体内容。
结合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和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补充健康产业所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内容,丰富调整健康服务业内容。
(四)以国际标准为参考。
本分类在充分考虑我国健康产业特点和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吸收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统计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编制的《卫生核算体系2011》中医疗卫生服务的分类方法,借鉴了泛美卫生组织(PAHO)《卫生卫星账户手册》的分类方法。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健康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3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58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2个小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
一、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满足国家制定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以及加强对健康服务业宏观管理,科学界定健康服务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康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
二、定义和范围
本分类规定的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健康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借鉴国际分类标准。
本分类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卫生核算体系(2011)》对健康服务的定义和有关
方法,将健康服务业分类范围确定为与改善人类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发生等紧密相关的服务业。
四、分类结构
本分类将健康服务业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疗卫生服务,第二部分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第三部分为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第四部分为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前三部分是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以维护与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状况或预防健康状况恶化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活动;第四部分是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产业,包括了相关健康产品的批发、零售和租赁服务。
各部分内容标有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小类的对应关系。
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
本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对应的行业类别的具体范围可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本分类中的“*”表示该健康服务业类别仅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部分活动,具体内容见“说明”。
六、健康服务业分类表
注:“*”表示该健康服务业类别仅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部分活动,具体内容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