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课程概况(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外科护理学》教案

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
、营养状况、认知能力等。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准备计划,如调整药物、
改善营养等。
02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和药物剂量。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避免低体温对老年患者造成不良影
响。
03
术后护理
加强术后疼痛管理,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式。预防并发症的发
外科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
外科患者心理特点
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手术和治疗的担忧;对术 后恢复和疼痛的恐惧;对自我形象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心理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心理支持;进行术前教育和指导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 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提高自我认知和生活质 量。
生,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提供心理支持,帮助老年患者度过术
后恢复期。
儿童患者外科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与儿童患者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减轻其焦虑情绪。根据 儿童患者的年龄和发育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术前准备,如禁食时间、药物调整等。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儿童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使用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避免对儿童患 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术后护理
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 性状和量,预防尿路感染 。
并发症预防
注意预防尿瘘、尿道狭窄 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 理异常情况。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
术前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方案,协助 完成术前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和生命 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_21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外科领域病人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促进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和强化遵循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利用所掌握的本课程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临床及社区整体护理服务。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2.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救护原则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对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3.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4.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的处理原则。
5.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6.了解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有关疾病的概述。
7.能够应用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础护理技术及外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初步解决外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常见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8.具有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1/ 20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9.培养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在外科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尊重、爱护护理对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情耐心、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一、绪论 1 0 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2 0 三、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2 0 四、麻醉病人的护理 2 0 五、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2 0 六、手术室护理工作 3 0 七、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2 0 八、损伤病人的护理 2 0 九、肿瘤病人的护理 1 0 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十一、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 0 十二、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三、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7 0 十四、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 0 十五、泌尿及男生殖系疾病病人的护理 6 0 十六、肾上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十七、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八、皮肤疾病病人的护理 5 0 十九、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护理 3 0 合计 56 0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四、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外科护理学的范畴,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外科护理学》是高职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临床必修课程,是一门从基础理论、实践操作到临床治疗的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专业核心课程。
其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评估及实施护理措施,为日后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地位《外科护理学》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护理学等知识为基础,与同期的《内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课程一起,为护理专业的专业临床课程。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培养学生扎实的外科理论基础、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应用外科护理知识和技术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运用外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来指导临床,为广大基层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护理专业医务工作者。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基本思想,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1)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依据我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要求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章节(项目任务)课程为主题,以护士执业资格标准为教学依据,扎实临床思维辩证和操作能力,以适应临床岗位为目标,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2)本课程以护理临床需要为目标,以外科知识的层次为基础。
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教学中尽可能的模拟临床情景。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知识,为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课程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理论课48 学时,实践课24 学时4. 学分:2 学分5. 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外科疾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护理方法;(3)熟悉外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措施。
2. 能力目标:(1)具备外科患者的基本护理能力;(2)具备外科患者专科护理能力;(3)具备临床决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素质目标:(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基本理论: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外科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等;2. 外科护理基本技能:外科患者的评估、外科患者的护理操作技术、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等;3. 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外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4. 外科急症患者的护理:外科急症的特点、急救措施、护理要点等;5. 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手术前的护理、手术中的护理、手术后的护理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传授外科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案例分析法:用于讨论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和制定护理措施;3. 情景模拟法:用于训练外科护理操作技能和应对外科急症的能力;4. 小组讨论法:用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5. 临床实习:用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2. 实训成绩:包括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临床实习报告等,占总评的40%;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3. 教学视频:外科护理操作视频、临床案例视频等;4. 模拟人:用于护理操作技能训练;5. 临床实习基地:提供临床实践机会。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DOC)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Teaching Syllabus for Surgical Nursing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外科护理学(surgery nursing)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如何从现代护理观点出发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及普通外科、周围血管外科、颅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男性生殖外科、骨关节外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和病人的护理等。
其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护士素质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能运用上述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较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灵活运用地讲授、自学、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动态,反应学科发展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外科病人的护理中,能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要,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具有较强的临床外科护理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护理等)。
4、对紧急和危重病人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
5、对手术治疗病人进行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在指导下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6、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常见外科护理操作。
7、具备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有关知识与方法,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8、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和勤快的工作作风。
外科护理学课程简介

“外科护理学”课程简介课程编码:NURS3012学分:8.5授课学时:96 实验学时:80 课外学时:8课程内容简介《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必修的护理专业课程,包括总论及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的内容包括水电解制酸碱代谢失衡、休克、麻醉、重症监护、手术前后、感染、损伤、烧伤、显微外科、器官移植、肿瘤等病人的护理。
在此基础上,各论部分介绍普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及骨科疾病及其护理。
在临床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先修课程: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课程水平(适合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三年级教学手段:讲授多媒体参考书目: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ISBN 7-117-04878-6 2.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ISBN 7-117-05648-7“外科学(5)”课程简介课程编号:CLIM3020课程名称:外科学(5)学分:11课程内容简介: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
重点学习外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
通过课堂讲授、见习、实习及自学能力的培养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临床技能并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掌握外科常见及多发病诊治原则。
课外实践内容:可通过病历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观看录像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后期通过临床见习、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及处理一般急重症的能力。
先修课程:解剖、诊断、病理、病生、药理、微生物等适合年级:三、四年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参考书目: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ISBN7-117-03896-9“外科学(7)”课程简介课程编号:CLIM4015课程名称:外科学(7)学分:11.5课程内容简介: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研究对象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它多种疾病,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知识。
外科护理学课程概况

外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如何从现代护理观点出发,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及普通外科、周围血管外科、颅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男性生殖外科、骨关节外科、小儿外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病人护理等;其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护士素质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并能运用上述有关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较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实验、见习、实习、多媒体和电化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成就和新进展,以反映现代科学水平;教学中应采用课堂提问、操作考核、实习检查、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外科病人的护理中,能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要,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2.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护理;3.对紧急和危重病人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4.对手术治疗病人进行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在指导下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5.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常见外科护理操作;6.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和勤快的工作作风;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涉及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护理等知识;其目的是通过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的知识,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营养需求,能实践外科疾病的评估、观察和整体护理,具有初步的对各种疾病的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应急救护的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具有能够为患者提供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知识进行外科护理操作,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具有严谨、热情的工作态度;为从事临床外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护理提供理论和时间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外科护理学课程内容

外科护理学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将涉及外科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旨在教授学生有关手术室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各个方面。
课程大纲
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
- 外科手术室护理
- 手术前期准备
- 神经外科手术和心脏手术护理
- 麻醉和麻醉后护理
- 围手术期护理
- 外科器械和清洁消毒
- 手术室安全和紧急情况处理
- 护理文献和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经过本门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获得以下技能和知识:
- 掌握外科手术室的设备、仪器和消毒技术
- 熟悉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和不同类型的心脏手术,并能提供相应的护理支持
- 理解麻醉的原理、类型和作用,学会在手术后协助患者恢复- 掌握围手术期护理的技能,了解如何处理并发症和风险
- 熟悉手术室的安全标准和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 了解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有能力进行护理文献的筛选和综述。
本课程将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支持,以备日后的临床实践之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如何从现代护理观点出发,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及普通外科、周围血管外科、颅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男性生殖外科、骨关节外科、小儿外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病人护理等。
其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护士素质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并能运用上述有关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较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
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实验、见习、实习、多媒体和电化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成就和新进展,以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教学中应采用课堂提问、操作考核、实习检查、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外科病人的护理中,能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要,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护理)。
3.对紧急和危重病人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
4.对手术治疗病人进行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在指导下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5.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常见外科护理操作。
6.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和勤快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它涉及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护理等知识。
其目的是通过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的知识,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营养需求,能实践外科疾病的评估、观察和整体护理,具有初步的对各种疾病的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应急救护的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具有能够为患者提供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其任务是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知识进行外科护理操作,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具有严谨、热情的工作态度。
为从事临床外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护理提供理论和时间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