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技术综述_陶玉柱
软件无线电的灵活体系结构实现

软件无线电的灵活体系结构实现一、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是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而不是传统的硬件电路。
这种技术允许无线电设备通过软件更新来支持不同的通信标准和协议,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通信行业的进步,还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1.1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核心特性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核心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灵活性:软件无线电能够通过软件更新来适应不同的通信标准和协议,提供高度的灵活性。
- 可扩展性: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软件无线电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支持新的功能和性能。
- 成本效益:由于硬件部分的通用性,软件无线电减少了专用硬件的需求,从而降低了成本。
- 快速部署:软件无线电可以快速部署新的通信服务,满足市场对快速变化的需求。
1.2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场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事通信:软件无线电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通信环境,满足事通信的多样化需求。
- 公共安全:软件无线电可以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为公共安全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 商业通信:软件无线电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其成为商业通信的理想选择。
- 个人移动设备: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集成到智能手机等个人移动设备中,提供更丰富的通信服务。
二、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的实现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的实现是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的关键。
一个有效的体系结构应该能够支持软件无线电的核心特性,包括灵活性、可扩展性等。
2.1 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的组成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硬件平台:硬件平台是软件无线电的基础,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射频前端等。
-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接口,以支持上层软件的运行。
- 中间件:中间件是连接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桥梁,提供信号处理、协议处理等通用功能。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探讨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探讨1. 引言1.1 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利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实现无线电信号处理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硬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功耗低、易于升级和维护等优势。
通过软件定义无线电,可以实现信号处理和通信协议的灵活配置和改变,从而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和环境。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使得通信设备可以更加智能和多功能化,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是使用软件代替传统的硬件电路来实现无线电功能。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用处理器(CPU)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技术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滤波、编解码等功能。
软件无线电技术使得通信系统可以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频段、带宽、调制方式和多址接入技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卫星通信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通信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1.2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重要性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硬件无线电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灵活性高、可重构性强、易升级等优点,能够适应不同频谱、不同通信标准和不同通信环境的需求,为通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中,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拓展通信的范围和应用领域。
从智能手机到物联网设备,从卫星通信到移动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都在不同的领域展现出其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软件无线电技术,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通信,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它的应用为通信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PPT课件

整理人:吴玉成
主要内容
一、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 二、软件无线电的关键和难点 三、软件无线电研究 四、软件无线电的应用 五、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
一、 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
改变未来世界之技术 软件无线电的由来、发展及研究机构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
软件无线电主要特点 软件无线电优势
改变未来世界之技术
无线漫游的革命
• 无线通信领域是一个标准混乱的世界。手机通信、无线局 域网、军用无线通信、以及公共安全无线网络各自在特定 的频段工作,这一工作频率是相关硬件在工厂生产时就已 经设定的。所以美国的CDMA手机在欧洲不能用,而欧洲 的许多GSM手机在日本也没法用。
• 用软件替代相关硬件,从而能够与不同标准、不同工作频 段的无线通信网络兼容。这种技术称为软件无线电 (softwareradio)。
• 军事应用中,软件无线电技术将使海陆空各级指挥官和士 兵能够在激烈战斗的时候保持无线通信。
• 软件无线电技术进入消费市场还要再过一段时间。不过几 年之内,你就可以买一个能够在各种不同标准无线通信网 络工作的手机,从此无线漫游再无障碍。
•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崛起走的是从军用到民用的老路。无线 通信中CDMA(码分多址)本来是军用卫星通信技术,后来 用到民用移动通信,并因此出现了高通这样的企业。所以 就是在今天,军用领域的需求仍然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无线电的由来
软件无线电最初是在军事通信中提出的,软件无线电作 为军用技术已有30年以上的历史,但是由于不同部队用 于不同目的的无线电台在工作频段、调制方式上存在差 异而无法互通。如果需要互通,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如美国推出的JTRS(战术合作无线系统)的意向合同,其 目的就是能实现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可以互操作、互 工作的系统。
软件无线电技术介绍及应用

软件无线电技术介绍及应用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中。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指以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为基础的一种通信方式,是无线电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将传统无线电技术中的硬件集成电路(IC)的结构改成利用软件设计,使得通用处理器可编程实现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系统。
这种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程序裁剪,实现灵活的无线电设备,以便适应当前不同的系统需求。
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实现软硬一体化,是将通信的各种功能单元封装到软件的模块中,使其形成一个统一的、可编程的通信系统。
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软件向设备发出指令,机器则运行一些类似固件的指令,并将结果返回给软件。
因此,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科学技术等领域。
军用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作用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因为这种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运行速度。
在军事领域中,需求时间是最关键的因素。
无线电频段的设备可以根据需求来大幅度缩短装配时间,同时可以在安全性和机密性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善,保证了取得胜利的可能性。
民用领域无线电技术在民用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潜在地影响任何一个生活领域,无论是网络电视、智能电话、还是无线宽带接入都离不开软件无线电技术。
例如,现代对于物联网的亟需,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可以屈就这个需求,支持大量高速数据通信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连接、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
科学技术领域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最近,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 Voyager 太空探测器已离开太阳系 20 多年,还能够保持其功能,这就是使用了具有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其主要收发设备的原因。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这些领域,还包括天气预报、电力传输、卫星通信、物联网等,未来将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
荔枝FM音频广播,请来听一下这里有精彩的内容。
无线电数字信号处理与软件无线电技术综述

1 1 有关 数 字信号 速率 的整 数倍抽 取 .
整数倍抽取的定义 , 就是把原始采样序列 (,每 / / )
隔 D一2 数据 取 一个 , 而形 成一 个全 新 的序列 , 个 从 也
就是
D
( m)= r ( D) o
() 1
3, G 再到最近讨论的4 G通信技术 , 这些都体 现了无线 电技术 的 发展 , 以及 在实 际 中 的应 用 , 更体 现 出无 线 电
p o e sn r c si g,a d a ao - ii o v rin a e te k y tc n lge . T erc mb n t n c n a he e d sg o s a d n n lg d gt c n eso r h e e h oo is l a h i o i ai a c iv e i g a n o n l
奄a 叶拭 22 第 5 第 期 0 年 2卷 6 1
Ee to i c. T c . Jn . 5.2 1 lcrnc S i& e h / u e 1 02
无 线 电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与 软 件 无 线 电 技 术 综 述
桑亚楼 ,阮郑 兴
( 中国人 民解放军 海军 9 6 8部 队,福建 宁德 17 摘 要 3 20 ) 5 12 在 软件无线 电技术 中,宽带、多频段 天线、高速数 字信号处理 、模数转换 对于软件无 线电技 术 而言都是
关键技 术 ,通过 组合使用 ,达到设计 目的 以及应 用要 求。文 中通过 对数 字信号 处理 以及 无线 电关键技 术的 处理 两部
分 ,分 别论 ;数 字 信 号 ;软 件 无 线 电 ; 关键 技 术
中 图分 类 号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自1990年代初以来,移动通信范畴的一场新技术革命悄然呈现,这是以软件无线电为特征的新一代通信系统的研讨与开发。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军用无线电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引见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的使用以及软件无线电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信号处理;频谱管理一、软件无线电的概述软件无线电具有现有无线通信系统所不具有的许多优点,因而具有宽广的使用前景。
在军事使用中,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完成各种军用无线电台的互联互通,软件无线电系统可以衔接到各种军事移动通信网络;在民用中,多频段多形式手机通用手机,多频段多形式手机通用基站,无线局域网和通用网关都是软件无线电的应用领域。
软件无线电的各种通信功用是经过软件完成的,因而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新产品的开发将逐步转向软件,并且无线通信产品的价值将越来越表现在软件中。
在从固定到移动,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范畴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它必将构成一个相当于计算机和程序控制交流的宏大产业。
即运用的开放性,消费的开放性和开发的开放性。
这些功用将同时为用户,制造商和科研部门带来益处。
可以经过软件编程来更改灵敏的任务形式,包括可编程射频频带宽带信号拜访形式和可编程调制形式。
因而,可以随意改动信道拜访形式,改动调制形式或接纳来自不同系统的信号。
软件工具可用于扩展效劳,剖析无线通信环境,定义所需的加强效劳和实时环境测试以及轻松升级。
集中的多个通道共享一个公共的RF前端和宽带A/D/A 转换器,以取得每个通道绝对廉价的信号处理功能。
开放式软件无线电采用开放规范总线,只要采用先进的规范总线,软件无线电才干充分利用其普遍顺应和晋级等特点。
二、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一)宽带/多频带天线这是软件无线电的不可替代的硬件门户,只能由硬件自身来完成,不能与软件一同加载以完成其一切功用。
这部分的要求包括:天线可以掩盖一切任务频段;功用和参数可以经过程序控制的办法进行设置。
通信电子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电子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其中,软件无线电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概念、发展史以及应用领域。
一、什么是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Software Defined Radio,简称SDR)是一种利用软件实现的、可重构的、数字化的无线电技术。
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替代传统的电路结构,实现信号的处理和调制。
软件无线电技术将无线电系统中的硬件功能转化为软件程序,因此可以实现快速重构和灵活的信号处理,具有极高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SDR是一种基于软件的无线电技术,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无线电信号的生成、处理和解析,具有灵活性强、部署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历程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
当时,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突破,全数字式信号处理开始应用于军用通信中。
在90年代初期,SDR技术在美国国防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不断完善,SDR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商业领域。
21世纪初期,随着数字电视广播和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SDR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新的通信波段的开放也促进了SDR技术的发展。
目前,软件无线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领域。
三、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领域1、军事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和雷达系统中。
由于SDR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快速重构调制方式,因此可以实现快速的通信和高精度的雷达探测。
同时,在战争环境中,信息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SDR技术提供了更好的加密和解密方式,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2、卫星通信SDR技术可以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控制、信号处理、带宽分配等方面。
卫星通信系统需要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SDR技术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信号处理方案。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综述

2.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软件无线电论坛的定义:软件无线电一种新 型的无线体系结构,它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 合使无线网络和用户终端具有可重配置能力。 软件无线电提供了一种建立多模式、多频段、 多功能无线设备的有效而且相当经济的解决 方案,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功能提升。
18
2.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23
2.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软件无线电的特点
4、结构的开放性
软件无线电的结构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
分。这两大部分都具有模块化和标准化的 特点,是一种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得研 制、生产和使用各环节可以共享已有成果, 共同推进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24
2.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硬件无线电
所谓硬件无线电,是指无线电设备的功能由 硬件结构确定,系统的工作没有软件参与或 只有很少一部分有软件参与,它们在功能上 是固定的。
1、可多频带/多模式/多功能工作:(M3, Multiband/Multimode/Multirole)。
多频带是指软件无线电可以工作在很宽的
频带范围内;
多模式是指软件无线电能够使用多种类型
的空中接口,其调制方式、编码、帧结构、 压缩算法、协议等可以选择;
20
2.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软件无线电的特点
软件无线电终端通过软件下载方式就可以进 行重新配置,适应不同体制、不同标准的通 信需求,获得新的服务。因此,软件无线电 将是一个解决全球无线通信需求的最佳方案, 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设备设计的核心。 42
15
2.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无线电发展过程的困扰
其中心思想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01期,第44卷 通 信 技 术 Vol.44,No.01,2011 总第229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29,Totally软件无线电技术综述陶玉柱, 胡建旺, 崔佩璋(军械工程学院 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03)【摘 要】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体系结构 ,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之后的第三代无线电通信技术。
在无线电应用领域,软件无线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特别是在信息成为主导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军事斗争成败等重大问题的关键因素后,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有利于技术体制改革创新、有利于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关键技术,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关键技术等问题,同时阐述了软件无线电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高速DSP;认知无线电【中图分类号】TN9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02(2011)01-0037-03An Overview of Software RadioTAO Yu-zhu, HU Jian-wang, CUI Pei-zhang(Department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3, China)【Abstract】Software radio is a recently proposed system in realiz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is regarded as the 3rd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following the analog communication and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radio applica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information becomes the key factor to dominating th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e victory of a military warfare, SDR, as a technology in favour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system an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ility, has already achieved fas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its concept, function structure and some key techniques, including its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 words】software radio; high-speed DSP; cognitive radio0 引言伴随着通信系统由模拟体制向数字体制的逐步转变,无线通信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传统的通过硬件设备改造升级来完成无线通信新技术改革的方法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不同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差、互联互通互操作程度低、浪费成本不利于新技术的普及推广等,大大制约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在信息成为主导通信领域的关键因素后,如何有效的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以及适应新情况即使做出技术升级与改造,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关键问题[1]。
在这种情况下,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实现通信的新概念和新体制应运而生。
1 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1.1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5月由Jeo Mitola首次提出的,即可编程或可重构电台当时提出的这个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来随着技术发展和研究深入,软件无线电论坛对软件无线电进行了重新定义,即软件无线电是指能够实现充分可编程通信,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覆盖多个频段,支持大量波形和应用软件的通信设备。
也就是说,一个无线电系统中,天线以后就数字化,对信号的所有的必要的处理都由存放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中的软件来完成。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一个通用、标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为依托,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从基于硬件、面向用途的电台设计方法中解放出来。
功能的软件化的实现方法势必减少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的硬件电路,尤其是减少模拟环节,把数字化处理(宽带模数变换器收稿日期:2010-06-08。
作者简介:陶玉柱(1986-),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战场信息处理及信息应用;胡建旺(1967-),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设备检测、自动化测试;崔佩璋(1972-),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报指挥系统及无线通信。
3738 (A/D)及数模变换器(D/A))尽可能地靠近射频天线,建立一个具有“A/D-DSP-D/A ”模型的、通用的、开放的硬件平台,在这个硬件平台上尽量利用软件技术来实现电台的各种功能模块,系统的升级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2]。
1.2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特性(1)可重构性可重构性是软件无线电最根本的特性,软件无线电必须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都支持系统重构,才具有通过改变所运行的软件来定义系统功能的能力。
可重构性可以是系统级的,支持系统在整体功能和各个层次上模拟各种虚拟设备;也可以仅仅是无线接口的重构,也可以是改变其中的某个算法。
具备可重构性是作为软件无线电的必要条件。
(2)灵活性灵活性是指系统在不改变软/硬件结构的条件下,对可重构性的适应能力。
软件无线电不仅能够被精确配置成各种不同的虚拟设备,还要支持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功能。
没有灵活性,系统可重构的优越性就会随之丧失,也就不能称作是软件无线电。
(3)模块化模块化就是将定义系统的各个任务分解为相互独立的软件和硬件模块,这些模块通过接口以逻辑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所需要的系统功能。
从理论上讲,软件无线电即使不按模块化设计,也能够支持各种重构,但是系统设计和重构的过程变得十分复杂,以至于难以实现,而且由于配件之间相互关联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基本丧失了新技术和新功能嵌入的能力。
因此,模块化也被视为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特性。
2 软件无线电的功能结构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平台主要包括:天线、多频段射频转换器、宽带A/D 和D/A 转换器和DSP 处理器几部分。
理图1 理想的软件无线电系统结构其常用结构基本可以分为射频低通采样数字化结构、射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和宽带中频数字化采样结构[3]。
2.1 射频低通采样数字化结构这种结构是一种理想的软件无线电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射频低通采样数字化结构它将数字化程度扩展到最大,从天线进来的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后就由A/D 进行采样数字化,特别符合软件无线电概念的需要,但它对A/D 转换器的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后续DSP 的处理速度要求也特别高,目前还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射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作为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被提到了发展研究的日程上来。
2.2 射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这种结构与低通采样数字化结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A/D 前采用了带宽相对较窄的电调滤波器,如图3所示。
然后根据所需的处理带宽进行带通采样,大大降低了对A/D 采样速率以及DSP处理速度的要求。
图3 射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2.3 宽带中频数字化采样结构此软件无线电结构与目前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结构类似,都采用了多次混频体制或叫超外差体制,如图4所示。
图4 软件无线电的中频数字化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中频带宽更宽(比如20 MHz),所有调制解调等功能全部由软件加以实现。
中频带宽比较宽是这种软件无线电与普通超外差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本质区别。
显而易见,这种宽带中频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是上述3种结构中最容易实现的,对器件的性能要求最低。
但它离理想软件无线电的要求最远,可扩展性、灵活性也是最差的。
3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能够普及使用在技术上至少要做到三点:A/D 转换器要尽量的靠近天线;用软件处理取代硬件处理;数字信号处理要尽量用通用微处理器替代专用集成电路,以降低成本。
这就要求软件无线电系统要采用一些关键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3.1 宽带/多频段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台覆盖的频段从2~2 000 MHz ,就目前水平而言研制出一种全频段天线是不可能的。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必要全频段覆盖,而只需覆盖不同频段的几个窗口,因此可以采用组合式多频段天线。
3.2 宽带A/D 部分决定宽带模/数性能的关键因素是采样速率和位数,采样速率是由信号带宽决定的,量化位数则要求满足一定的动态范围和数字信号处理精度,目前的A/D还不能同时满足速率和采样位数的要求。
解决的办法是用多个高速的采样保持电路和ADC,然后通过并串转换将量化速度降低,以提高采样分辨率。
此外,适合于低分辨率、高采样率的A/D编码调制方案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3.3 高速DSP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部分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核心,高速DSP 的运算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软件无线电系统性能的好坏。
模拟信号经A/D转换至数字信号后,进入高速DSP处理模块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包括信号编解码、调制解调、加解密形式、载波频率生成、工作模式转换等功能。
该模块的功能实现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水平。
3.4 中频处理技术发射端中频处理部分是实现已调基带信号与中频信号之间的变换,这种变换通过离散时间点运算来实现;接收端中频处理部分包括宽带数字滤波,可从可用的业务波段中选出一个来,恢复出中等带宽的用户信道,同时将信号转换到基带。
频率变换和滤波的复杂程度决定了中频段对处理能力的需求,其功能完成要求用数字处理方法来实现[4]。
4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展望4.1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参考文献[5]。
在军用方面,最早的三军软件无线电台是由美国率先研制开发的“易通话”系统。
“易通话”计划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由空军Rome实验室管理,三军联和国防高级计划局资助。
它采用了模块化结构,符合开放标准的物理电气接口。
工作频段为2 MHz~2 GHz,能够同时处理4种不同的信号波形,兼容美军15种以上的在役或在研电台,战场适应性较强。
美军联合指挥无线电系统(JIRS)是美军为适应三军联合作战的需要,在多频段多功能电台MBMMR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战术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