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加成反应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乙烯》教学设计

《乙烯》教学设计
教师引出加成反应概念,对比分析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问题探究:
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受轻伤时,用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向伤口喷射,运动员马上就可以奔跑了。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请讨论制备氯乙烷的最佳方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方法一:用乙烷与氯气取代。
方法二: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纯净的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取代产物为多种混合物。故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好。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师追问:乙烯能和很多物质加成,那乙烯能和乙烯加成吗?引出乙烯的加聚反应。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设疑、讲解、对比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合作”、“活动-参与”、“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背景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等基本知识,为学习乙烯打下了一定基础。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重点是取代反应)以及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结构等基础知识。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垫了基础。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就能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教学内容:乙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2. 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2. 案例分析;3. 课堂讨论。

四、教学内容: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化学式为C2H4,结构式为CH2=CH2。

乙烯的键长度较短,键能较高,稳定性较弱。

2. 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易燃。

其密度小于空气,可以溶解在水中。

乙烯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3. 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是一种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特殊的活性。

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卤素加成反应等。

4. 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生产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胶、合成衬里等。

此外,乙烯还可用于制备醋酸乙烯酯、氯丙烯等有机化合物。

五、教学过程:1. 讲授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实验演示乙烯的物理性质;3. 分析乙烯的化学性质;4. 讨论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5. 案例分析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10分钟教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②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②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XX的科学态度。

②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③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内在美。

二、教学重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四、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五、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乙烯的有关性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乙烯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褪色。

[播放课件中课本的插图]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这说明乙烯的性质比较活泼,从而得出乙烯是含有不饱和C=C的平面结构。

看似十分普通的乙烯分子,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乙烯到底用来干什么的呢? 生:[思考]师:其实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恰恰就是乙烯的产量。

那么乙烯有哪些用途呢? 乙烯的用途CH 2=CH 2二氯乙烷化工器材塑料产品乙醇溶剂化工原料卫生用品化妆品高密度聚乙烯管子渔网低密度聚乙烯瓶子薄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齿轮乙烯可以生产二氯乙烷,继而生产塑料产品,化工器材;乙烯还可以生产我们很熟悉的乙醇,以生产出各种用品;乙烯还可以生产高密度、低密度、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讲解]师:看到乙烯有那么多的用途,相信大家开始惊讶了吧!同学们也许会产生疑问:很普通的乙烯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用途呢?其实这和乙烯的C=C 结构是紧密联系的。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乙烯 教学设计[必修](3)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乙烯 教学设计[必修](3)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饱和烃与不饱和烃概念,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

2. 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 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

4. 了解烯烃的性质,了解烯烃类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判断饱和烃与不饱和烯的方法。

2. 通过乙烯性质的科学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从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到单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推导分析,初步学会用官能团分析有机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相互联系的分析能力。

4. 联系烷烃和烯烃性质的变化规律,提高对同系物性质和结构的把握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催熟水果等实践活动,了解乙烯在自然的作用;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而提高学化学、爱化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加成反应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 简单讲述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石油资源的争夺,引入学习课题――乙烯。

2. 介绍石油的形成与分布。

[提出问题]石油裂解后生成各种短链气态烃,如乙烯、丙稀、丁二烯等不饱和的烃。

乙烯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它和甲烷有什么不同?[创设学习情景]通过以下活动,使学生对乙烯产生了解的兴趣和欲望。

1. 观看乙烯催熟果实的彩图。

2. 观看乙烷、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3. 介绍乙烯的重要用途:制造乙醇、聚乙烯塑料等。

[实验探究]阅读教材第67页“科学探究”,按照图3-7完成石蜡油分解实验,将生成的气体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 生成的气体通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 生成的气体通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情况。

[归纳小结][思考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可以知道乙烯的性质与甲烷(烷烃)的性质是不同的,由结构决定性质,可知乙烯与烷烃的结构是不同的,乙烯和烷烃的结构有何差异呢?阅读教材第67页“学与问”。

乙烯加成反应的教案

乙烯加成反应的教案

乙烯加成反应的教案篇一:乙烯的教案第二节乙烯一、教学设计1、知道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3、了解乙烯的用途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和加成反应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

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过渡】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探究实验】投影教材P67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并点燃气体,分别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观看视频并思考:1、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2、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生成的物质与甲烷的性质比较有什么异同?3、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归纳】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烯烃【学与问】投影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思考与交流】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由教师补充【归纳】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1、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其中一根键不稳定。

2、原子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3、乙烯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板书】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质呢?【投影】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板书】二、乙烯的物理性质【过渡】由于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那么乙烯都能发生哪些反应呢?【讲解】在探究实验中体现了乙烯的氧化反应【板书】三、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1)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燃烧:C2H4+3O22CO2+2H2O现象: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第七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乙烯》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乙烯》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乙烯》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学习乙烯的结构、性质与应用一、教材分析“乙烯”是《新课标》中必修课程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中二级标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典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认识乙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帮助学生构建有机物的认知模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体会物质结构对性质和用途的决定作用;二是对比乙烯和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并总结异同,锻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在新人教版教材中位于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与旧人教版相比,新人教版在知识点设置上会有所变化,如:删除了关于乙烯的用途的讨论,删除了石蜡油分解制乙烯的实验,增加了乙烯参与的聚合反应和加聚反应的介绍,增加了聚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局部)示意图,对乙烯参与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了更详细的介绍等等。

这意味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乙烷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对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流程已经建立了模糊的认知模型。

因此,课堂学习活动可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问题可集中在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初中化学曾简单介绍过小分子相互连接形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因此教材在这里侧重通过化学方程式、结构式和分子结构模型具体展示化学键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在聚合反应前后的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成反应与聚合反应的关系,了解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深化对结构决定性质这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

同时,教材还以聚乙烯为例介绍了链节、单体、聚合度等高分子基本概念,以利于接下来学习合成高分子与生物高分子。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以不饱和烃的代表物—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为模型,帮助学生认知不饱和烃的结构和性质。

2.通过介绍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和乙烯的加聚反应,让学生知道合成新物质是有机化学研究价值的重要体现,也让学生体会到合成高分子材料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高中化学加成反应整理教案

高中化学加成反应整理教案

高中化学加成反应整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加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了解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概念讲解
- 引入加成反应的概念,解释加成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过程。

- 讲解加成反应的特点,包括双键或三键中的π 电子与试剂中的亲电氢原子或亲电氢离子结合,形成新的化学键。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 以乙烯和溴水为例,演示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C2H4 + Br2 → C2H4Br2。

3. 实例分析
- 通过实际有机合成的例子,展示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如烯烃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烷烃。

4. 操作训练
- 提供学生练习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成反应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板书设计:
- 加成反应: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化学反应
- 加成反应的特点:双键或三键中的π 电子与试剂中的亲电氢原子或亲电氢离子结合,形
成新的化学键
- 示例:C2H4 + Br2 → C2H4Br2
五、教学反馈:
1. 学生回答问题
2. 学生对习题的解答
六、作业布置:
完成习题集中相关练习题。

七、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加成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答相关问题。

《乙烯》教案最全版

《乙烯》教案最全版

《乙烯》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乙醇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产物不同,即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渗透“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科学品质:通过乙烯用途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学习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的方法。

重点、难点乙烯的结构和实验室制法;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了烷烃,请大家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物质命名:【引入】不饱和烃:分子里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分子里的这种碳原子还可以结合其他原子或原子团,这类烃叫不饱和烃。

做命名练习,但对后两个物质感到诧异。

阅读课本第84页,理解概念。

记笔记。

温故知新,诱导学生进行对比,从而引出新概念。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第四章第四节乙烯【提问】同学们常见塑料,大家想想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制作的?【设问】大家知道我手中这些塑料物品是用什么制造的吗?思考并举例。

回答:是乙烯。

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乙烯不仅可以制塑料,还可以制橡胶、纤维等。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的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就是用“乙烯的年产量”衡量的。

我国乙烯产量逐年迅猛增长,1997年乙烯产量为359万吨,比1996年增长18%。

【提问】乙烯的用途如此广泛,请大家想想这与乙烯的什么因素有关?【再问】那么乙烯的性质又是由它的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引入】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乙烯的结构。

【板书】一、乙烯分子的结构【设问】乙烯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是怎样结合的呢?【讲述】请大家根据原子趋于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试着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10分钟教案)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②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②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
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
辩证认识。

③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内在美。

二、教学重难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乙烯的有关性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乙烯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褪色。

[播放课件中课本的插图]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这说明乙烯的性质比较活泼,从而得出乙烯是含有不饱和C=C的平面结构。

看似十分普通的乙烯分子,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乙烯到底用来干什么的呢?生:[思考]
师:其实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恰恰就是乙烯的产量。

那么乙烯有哪些用途呢?
乙烯可以生产二氯乙烷,继而生产塑料产品,化工器材;乙烯还可以生产我们很熟悉的乙醇,以生产出各种用品;乙烯还可以生产高密度、低密度、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讲解]
师:看到乙烯有那么多的用途,相信大家开始惊讶了吧!
同学们也许会产生疑问:很普通的乙烯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用途呢?
其实这和乙烯的C=C结构是紧密联系的。

C=C结构的存在,使得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而这个结构就决定了乙烯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乙烯的加成反应。

[板书]
而我们在前面看到可以用乙烯制取其他化工产品,最基本的是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而来的。

那什么是加成反应?我们先以乙烯和溴的CCl4溶液作为例子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

[板书]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乙烯可以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化学反应。

那么其中具体的化学反应是怎样的呢?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又是怎样的呢?带着问题和思考,我们来看一段模拟动画演示。

[动画演示]
生:[观察]
师:首先,乙烯分子不饱和双键中一个键比较容易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上,生成1,2—二溴乙烷。

由现象和烷烃的知识,我们知道产物是无色的液体。

像这样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师:现在同学们能否系统地总结出加成反应的定义呢?
请同学们看到书上第60页对加成反应的定义:
有机物分子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作加成反应。

在定义中,我们尤其注意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字眼:
C=C
+ Br —Br H H
H H
①不饱和键: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实质上是C=C的一个键比较
容易断裂,这样才能够分别与原子或原子团结合。

②原子或原子团:以Br为例,是Br原子,而不是整个Br分子。

而所谓的原
子团,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甲基等,还有后面学到的羟基。

③生成新的物质:生成的产物比反应物还要饱和。

[扩展]
师:乙烯不仅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氢气、氯气、水等反应。

请同学们动手完成下面的反应方程式:
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乙烯与氢气的反应:
乙烯与氯气的反应:
乙烯与水的反应:
CH 2—CH 2+H 2催化剂
△CH 3—CH 3
CH 2—CH 2+Cl 2CH 2Cl —CH 2Cl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乙烯还可以…….
师: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播放课件]
生1:第一题选择C
因为KmnO 4与乙烯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生2:第二题应选B
A 项的氢氧化钠不吸收乙烷和乙烯。

C 项的条件要求高,要催化。

D 项的KmnO 4与乙烯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有CO 2生成,带来新的杂质。

精品资料
[小结]
师:好,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乙烯的加成反应。

这使我们对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用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学习有机物,不仅要学会分析结构,掌握性质,更要学会将理论结合实际。

今天的作业便让同学们从实际出发,要求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乙烯的主要产地,原料来源,市场价格,讨论乙烯的产量和价格对有机化工生产的
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