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和烯烃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教学内容:乙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2. 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2. 案例分析;3. 课堂讨论。
四、教学内容: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化学式为C2H4,结构式为CH2=CH2。
乙烯的键长度较短,键能较高,稳定性较弱。
2. 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易燃。
其密度小于空气,可以溶解在水中。
乙烯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3. 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是一种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特殊的活性。
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卤素加成反应等。
4. 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生产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胶、合成衬里等。
此外,乙烯还可用于制备醋酸乙烯酯、氯丙烯等有机化合物。
五、教学过程:1. 讲授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实验演示乙烯的物理性质;3. 分析乙烯的化学性质;4. 讨论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5. 案例分析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乙烯初中化学教案

乙烯初中化学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乙烯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2.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能够描述乙烯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2. 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乙烯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使用乙烯制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乙烯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乙烯是什么吗?”
2. 理论学习(15分钟):
a. 讲解乙烯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b. 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 分析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展示(15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乙烯的制备方法。
4. 练习与讨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四、教学方法:
1. 演讲结合实验的教学方法;
2. 学生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五、教学资源:
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
六、评估方式:
1. 课堂练习;
2. 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乙烯 教学设计[必修](3)
](https://img.taocdn.com/s3/m/cd0ec7660b4e767f5acfceb1.png)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饱和烃与不饱和烃概念,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
2. 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 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
4. 了解烯烃的性质,了解烯烃类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判断饱和烃与不饱和烯的方法。
2. 通过乙烯性质的科学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从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到单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推导分析,初步学会用官能团分析有机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相互联系的分析能力。
4. 联系烷烃和烯烃性质的变化规律,提高对同系物性质和结构的把握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催熟水果等实践活动,了解乙烯在自然的作用;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而提高学化学、爱化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加成反应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 简单讲述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石油资源的争夺,引入学习课题――乙烯。
2. 介绍石油的形成与分布。
[提出问题]石油裂解后生成各种短链气态烃,如乙烯、丙稀、丁二烯等不饱和的烃。
乙烯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它和甲烷有什么不同?[创设学习情景]通过以下活动,使学生对乙烯产生了解的兴趣和欲望。
1. 观看乙烯催熟果实的彩图。
2. 观看乙烷、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3. 介绍乙烯的重要用途:制造乙醇、聚乙烯塑料等。
[实验探究]阅读教材第67页“科学探究”,按照图3-7完成石蜡油分解实验,将生成的气体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 生成的气体通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 生成的气体通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情况。
[归纳小结][思考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可以知道乙烯的性质与甲烷(烷烃)的性质是不同的,由结构决定性质,可知乙烯与烷烃的结构是不同的,乙烯和烷烃的结构有何差异呢?阅读教材第67页“学与问”。
乙烯烯烃

3、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命名: 与烷烃命名类似,但不完全相同。 与烷烃命名类似,但不完全相同。 ①确定包括双键在内的碳原子数目最多的碳链为 主链。 主链。 ②主链里碳原子的编号依次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 开始。 开始。 ③双键的位置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标在某烯字样的 前面。 前面。 CH3CH=CHCH-CH3 如: CH3 4-甲基 戊烯 甲基-2-戊烯 甲基
思考: 思考: 1)碎瓷片的作用? )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爆沸 2)迅速升温至1700C目的? )迅速升温至 目的? 目的 1400C乙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副产品乙醚。 乙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副产品乙醚。 乙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副产品乙醚 3)温度计水银球所在的位置? )温度计水银球所在的位置? 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因为温度计 指示的是反应液的反应温度。 指示的是反应液的反应温度。 4)能否用排空法收集乙烯? )能否用排空法收集乙烯? 不能,因为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不能,因为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5)实验结束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 )实验结束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 先撤导管,防止倒吸。 先撤导管,防止倒吸。
CH2=CH-CH=CH2 乙炔
CH
CH
所有碳碳键碳氢键之间的键角均为1200 所有碳碳键碳氢键之间的键角均为
空间结构:
平面(矩形 平面 矩形) 矩形
小结: 小结: 乙烯和乙烷的比较: 乙烯和乙烷的比较:
名称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分子 键 结构 型 特点 极 性 乙烷 乙烯
乙烯的化学性质
乙烯分子的结构特点: 乙烯分子的结构特点 C=C双键所具有的能量并不是 双键所具有的能量并不是C-C单键的 倍, 单键的2倍 双键所具有的能量并不是 单键的 而是小于2倍 双键的键长也不是C-C单键的 而是小于 倍;C=C双键的键长也不是 双键的键长也不是 单键的 一半,而是大于C-C单键的一半,所以乙烯分子中 单键的一半, 一半,而是大于 单键的一半 C=C双键中的两个键是不一样的,其中一个键容 双键中的两个键是不一样的, 双键中的两个键是不一样的 易断裂不稳定,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易断裂不稳定,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初中化学教案乙烯

初中化学教案乙烯
主题:乙烯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乙烯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一、知识点介绍
乙烯,是一种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H4,属于烯烃类化合物。
它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二、习题讨论
1. 请描述乙烯的结构。
2. 乙烯的分子式是什么?
3. 乙烯的性质有哪些?
4. 乙烯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三、实验
通过实验演示乙烯的裂解反应:将少量乙烯气体通入装有铜粉的试管中,用火炬加热试管底部,观察实验现象。
四、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乙烯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并能够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作业
1. 完成课堂上的习题讨论。
2. 调查一种乙烯的应用领域,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希望本节化学课的内容能够为同学们加深对乙烯的理解,激发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祝大家学习进步!。
乙烯 烯烃

乙烯 烯烃知识再现知识点1、乙烯的结构: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化学式为C 2H 4,结构式为: 是平面型结构,键角为120°结构简式为CH 2=CH 2根据乙烯的结构,可以推测其他烯烃的结构,如C 6H 12中6个C 在同一平面上的结构为知识点2、乙烯的性质: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 ·L -1乙烯分子中碳碳原子间的共价健是双键,其中有一个键易断裂,因而能发生加成或加聚反应,能使溴水和KMnO 4溶液(酸性)褪色。
(1)氧化反应:乙烯不仅能够燃烧,也能使酸性 KMnO 4溶液褪色。
22222322CH CH O CO H O =++u u u u r 点燃注意:a :在100℃以上时,乙烯燃烧前后体积不发生变化。
b :利用乙烯能使KMnO 4溶液褪色可区别CH 4和C 2H 4c :乙烯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
(2)加成反应:22233CH =CH +H NiCH -CH u u r注意:a :22CH Br CH Br -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液体b :聚合反应CH 2=CH 2+Br 2→CH 2-CH 2 Br │ Br │ CH 2=CH 2+HCl CH 3—CH 2Cl△ C=C H ╲ H ╱ H ╱ ╲ H C=C CH 3 ╲ CH 3 ╱ H 3C ╱ ╲ H 3C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其中22CH CH =称为单体, 中的22CH CH ---称为链节,几称为聚合度,聚乙烯中由于n 不同聚乙烯属于混合物。
知识点3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22(2)n C H n ≥(1)物理性质:烯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其熔点、沸点一般增加,并由气态变化为液态固态,其中C 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是气态。
(2)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32232CH CH CH Br CH CHBr CH Br -=+→-- (2)氧化反应:烯烃与酸性KMnO 烯烃被氧化的部位 CH 2= RCH= 氧化产物 CO 2燃烧通式:222232n n nC H O nCO nH O ++u u u u r 点燃(3)加聚反应:知识点4:乙烯的实验定制法:(1)实验装置(2)浓H 2SO 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加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受热暴沸。
高中化学新教材烯烃教案

高中化学新教材烯烃教案
教学内容:烯烃的特点、结构及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烯烃的结构特点;
2. 掌握烯烃的命名方式;
3. 了解烯烃的性质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烯烃的结构特点及命名方式;
2. 烯烃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烯烃的结构特点及命名方式
- 介绍烯烃分子中含有双键,结构比烷烃更为不饱和;
- 讲解烯烃的命名方式,以及根据双键位置、数量进行命名的规则。
2. 烯烃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 探究烯烃的化学性质,比如易发生加成反应、裂解反应等;
- 讲解烯烃的应用领域,比如生产聚乙烯等化学品的原料。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介绍烯烃的结构特点及命名方式;
2. 实验演示:展示烯烃的化学性质,比如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的实验;
3. 讨论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烯烃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烯烃在生活中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
1.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烯烃结构及性质的掌握情况;
2.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烯烃命名及化学性质的题目,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烯烃的特点、结构及性质,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第二课时 乙烯和烯烃

第二课时乙烯和烯烃课前检测:一、乙烯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空间构形:二、乙烯的用途和工业来源1、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2、乙烯的工业来源:新课内容探究认真阅读教材P50——P51,看视频,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一:实验室制备乙烯1:实验室制备乙烯用到那些的药品,体积比是多少?2: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原理(写出方程式)3:为什么要迅速加热到170摄氏度,且稳定在170摄氏度左右?4: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以使乙醇脱水,实验室制备乙烯加热温度过高,时间太长往往会混合液会变黑且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分析可能发生的副反应?5、实验室怎样收集乙烯?6、分析课本上装置,指出每个装置的作用。
思考交流:请写出乙烯、丙稀、1—丁烯、1—戊烯的结构简式,总结什么是烯烃?二、乙烯和烯烃1、烯烃的定义及通式:2、烯烃的官能团:烯烃的化学性质(1)写出乙烯和氯化氢的反应写出丙烯和氯化氢的反应:(2)写出乙烯的加聚反应写出丙烯的加聚反应:阅读教材P31—32,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三、烯烃的顺反异构1、什么事实说明2—丁烯的两种结构是同分异构体?2、顺反异构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顺反异构体性质怎样?4、怎样的结构可能产生顺反异构体?5、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分子式C5H10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强化训练:1、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A、通入足量溴水中B、与足量的液溴反应C、在导管中处点燃D、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2、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容器(烧瓶)加入少许碎瓷片;B、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 H2SO4混合液;C、温度计不应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下,以便控制温度D、反应完毕后先熄灭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3、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D、能发生加聚反应4、某烯烃氢化后得CH3—CH2—CH2—C(CH3)3,这个烯烃可能的结构式有()A、2种B、3种C、4种D、5种5、.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的烷有两种结构;含相同碳原子数,主链上也有4个碳原子的单烯其可能的结构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6: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乙烷与氯气混合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乙烯与氯气混合D、乙烯通入浓盐酸7: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剂的位置应该在液面以下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浓硫酸的作用是氧化剂C、实验室制备乙烯时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D、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是取代反应8、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通入溴水中B、乙烯使KMnO4(H+)溶液褪色C、乙烯燃烧D、乙烯和水的反应9、下列物质中不能产生顺反异构的是()A、1,2-二氯乙烯B、1,2-二氯丙烯C、2-甲基-2-丁烯D、2-氯-2-丁烯10、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11、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的甲苯(Br2水、分液)B、甲烷中的乙烯(溴水、洗气)C、乙醇中的水(CaO、蒸馏)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12、已知和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化学式为C3H5Cl的链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13、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A 2B 3C 4D 614、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CH3—CH2Cl B.CH3CH===CHBr C.CH3C≡CCH3 D.CH3CH≡C(CH3)215、丁基有4 种形式, 不试写, 试推断化学式为C5H10O的醛有()A.2种B.3种C.4种D.5种16、些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聚乙烯B、丙烷C、氧化铝D、2—丁烯17(1)某烯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0,这种烯烃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生成有三个甲基的烷烃,其化学式为_______ ,其可能的结构简式可能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乙烯和烯烃
教学目标:
1.乙烯的分子结构。
2.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氧化、聚合)。
加成反应的概念,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的概念
3.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装置、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4.乙烯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5.烯烃的概念,烯烃的性质。
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
第一课时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乙烯是一个平面型分子,即“六点共面”:二个
单键,它们彼此之间HC-C=CC原子和四个H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双键和四个 o。
的键角约为120 乙烯共价键参数:
乙烷乙烯-10-10 1.33×10101.54×键长(m)28' o 约120o109键角
348
kJ/mol键能()615
通过乙烯与乙烷分子中键长、键能等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乙烯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C=C)键长小于碳碳单键(C-C);键能大于单键键能,但小于单键键能的两倍,结合乙烯的性质可认为双键中,两个键并不等同,其中一个键较稳定,另一个键较不稳定。
从而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这是乙烯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的理论根据,这就在本质上加深了烯烃重要性质—
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另外由于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结构,双键不能扭曲、旋转,这一点与乙烷有很大差异。
二、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1.药品: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
2.装置:根据反应特点属于液、液加热制备气体,所以选用反应容器圆底烧瓶。
需要控制反应物温.
度在反应物170℃左右,所以需要用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液面以下,但又不能与烧瓶底部接触。
由于有气体生成,所以需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应原理:
浓HSO作用: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在有机物制取时,经常要使用较大体积比的42浓硫酸,通常都是起以上两点作用。
4.收集:乙烯难溶于水,且由于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仅比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29略小,故不用排气取气法而采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5.气体净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有机物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使生成的气体中混有SO、CO,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因22此收集前应用NaOH溶液吸收SO、CO。
226.注意事项:要严格控制温度,应设法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
因为温度过低,在140℃时分子间脱水而生成过多的副产物乙醚(CH-CH-O-CH-CH)。
温度过高,浓3322HSO使乙醇炭化,并与生成的炭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生成CO、SO等气体。
2422三、乙烯的重要性质
1.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溶液褪色,这是检验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方法。
但两4者的反应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有二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C=C键上,双键中的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不饱和的C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乙烯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烷烃的取代反应)。
乙烯通过溴水,现象:溴水褪色
1,2一二溴乙烷(液态)
乙烯与氢气加成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溴乙烷.
乙烯与水加成:
2.可燃性:
2CO+2HO(H C+3O液)+141kJ
22242现象:火焰较明亮,略带黑烟(与甲烷相比较)
3.加聚反应,C=C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然后,分子里的C原子互相结合成为高分子长链。
这种聚合反应是通过加成而聚合,所以习惯上也称为加聚反应,其实质是加成反应,断的是
C=C双键中的一个键。
第二课时
四、烯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随分子量的增大,烯烃的物理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加大。
均难溶于水。
2~4个碳原子的烯烃,常温下为气态。
2.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易于起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a.氧化反应:
燃烧反应: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生成CO和HO。
22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一一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b.加成反应:可与H、X、HX、HO等发生加成。
222 CH-CH+H-CH 如: CH=CH-CH323223 CHBr-CH- CH=CHCH-+Br CHBr-CH-CH 3322222烯烃的加成反应有一个对称问题:如CH=CH—CH(丙烯)是不对称烯烃,若与不对称32分子加成时:
原子多的那个碳原H”主要加在丙烯双键碳原子中带H中显正电性的“HCl也就是说
子上。
而显负电荷的“Cl”加到带氢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此规则称为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c.聚合反应:把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向两端伸展加上括号和“n”,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写在该C原子的上或下方,如:
五、烯烃的通式:
CH (n≥2);与C原子数相同的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2nn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情况要比烷烃复杂得多,所以判定是不是同分异构体应注意:如
①CH=CH—CH—CH与CH—CH=CH—CH是由于双键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32323象。
烯烃分子的最简式均为CH,所以不同烯烃的C、H元素质量分数都是一样的。
2
六、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命名原则与烷烃基本相同,但又有差异,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定的主链必须包括C=C在内的最长碳链。
②碳原子编号应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
③双键的位置必须写在母体名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