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技巧:快慢钟问题

合集下载

2018抚州三支一扶 行测技巧

2018抚州三支一扶 行测技巧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技巧一、什么是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指那些对于解题至关重要的核心信息。

二、怎样找到突破口?常见的突破口有下列特征(一)关联性1、高频词出现次数多的概念。

例1、在某宿舍住着甲、乙、丙三个人,一个出生在长沙市,一个出生在武汉市,一个出生在重庆市。

他们所学的专业,一个是会计、一个是营销、一个是中文。

已知:1. 乙不是学中文的2. 乙不出生在重庆3. 丙不出生在长沙4. 学会计的不出生在武汉5. 学中文的出生在长沙根据以上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 )A. 会计B. 营销C. 中文D. 无法判断答案:C。

中公解析:题干的5个条件中,乙、中文、长沙三者均属于高频概念,梳理三者间关系。

结合1、2得出结论:乙不出生在长沙,由此结论再结合3得出:甲出生在长沙,根据5可知:甲出生在长沙学习中文。

2、多维度一个概念具有多个属性特点、或是在多个属性之间建立联系例2、小王夫妇请了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参加他们的家庭舞会。

舞会上没有一个男人同自己的妻子跳舞。

小王请了小丽跳舞,小李的舞伴是小张的妻子,小英的丈夫正和小兰跳舞。

那么小王夫妇、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分别为:A.小王一小兰,小李一小英,小张一小丽B.小王一小兰,小李~小丽,小张一小英C.小王一小英,小李一小丽,小张一小兰D.小王一小丽,小李一小兰,小张一小英答案:C。

中公解析:对搭伴跳舞情况进行梳理,得如下表格:小英的丈夫是多维度感念,它涉及到了舞伴姓名小英,以及其丈夫两个属性,所以小英的丈夫是此题的突破口。

结合常识分析;男士共计3人,小英的丈夫不可能是小王和小李,故小英的丈夫是小张,排除A、C,又有条件:夫妻二人不搭伴,排除D,所以正确答案为B。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技巧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技巧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技巧朴素逻辑考察的是思维能力,但在考试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方法帮助大家快速解题。

大家都知道,攻城需要从防守薄弱的地方攻破,其实解题也一样,也需要找到题目的“薄弱之处”,即题目的“突破口”,从而帮助我们快速解题。

朴素逻辑中,常见的突破口有以下几种:1、将出现次数最多或最少的信息作为突破口:【例题1】在某高速公路的一段,一字相逢的排列着五个小镇,已知:(1)落霞镇既不临着古井镇,也不临着荷花镇;(2)浣溪镇既不临着紫薇镇,也不临着荷花镇;(3)紫薇镇既不临着古井镇,也不临着荷花镇;(4)落霞镇没有木塔;(5)有木塔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小镇。

由此可见,排在第二的小镇是:A.落霞镇B.荷花镇C.浣溪镇D.紫薇镇【答案】A。

【中公解析】分析题干,其中提到荷花镇3次,出现频率最高,以此为突破口。

由(2)(3)可知,紫薇镇只能临着落霞镇,则落霞镇排在第二或第四;由(4)(5)可知,落霞镇只能排第二,故答案选A。

【例题2】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B.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C.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答案】B。

【中公解析】分析题干,由“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第二名的情况只出现1次,必然正确,即小华第二,直接选B项。

2、将题干中的确定项作为突破口:【例题】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备考:资料分析解题速度提升策略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备考:资料分析解题速度提升策略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备考:资料分析解题速度提升策略三支一扶考试中,行测科目中的判断推理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该类题目题干冗长,选项易混淆,为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三支一扶考试网特意为大家汇总了有效可行的答题方法。

1、心态改变做好资料分析不仅仅要能够在能力上有所突破,心态也必须突破。

一定要在考试过成中培养自己的耐心,因为资料分析有很大一部分题目确实是需要硬算的,并没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

还有人在做一个复杂问题时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所以在破坏自己心情的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明明5分钟时间仍然可以做一个材料,但是由于自己的心态问题导致时间严重浪费的情况也是比较严重。

2、解题能力在能力上主要是列式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首先,对于列式来讲,最关键的就是要能够熟悉掌握我们常考的一些知识点以及要能够理解题目所求,其次还要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读问题和读材料。

对于读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建议大家在读题做题之前能够花1分钟左右的时间整理材料,这样会让你的资料分析获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概念的掌握建议大家一定要对公式多加了解,尤其是公式的变形,公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都要加强。

1其次,对于计算方面。

华图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先通过资料学习或者是面授培训,针对每一种运算去总结一些速算的技巧,对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几个运算的方法进行学习。

并且还应该学习去观察数据之间的差距,选项之间的差距,多去总结估算中常见的错误等等。

最终能够通过总结形成自己的一种速算技巧和方法,让自己,看到一个式子就能够里面想到他的运算方式。

当然即将面临考试,并不是要进行多少的题海战术,而是每一个考生都应该在做题和复习后多总结,不能盲目的做题。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努力,公务员持续的火热,真正想要成为一名公务员的考生都缺少不了认真的准备,一定要再这场战役中舍得付出。

只有足够努力,才能脱颖而出,华图教育在此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原文链接:/2016/1226/1538453.html2。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
一、常用概念及公式
概率的定义: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

古典概率的定义:如果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数有n个,而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m个,A的概率。

特征:(1)有限性:所有基本事件是有限个。

(2)等可能性: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二、解题方法
(1).直接求
1. 枚举法:m和n都是通过枚举的方法数出来的。

2. 排列数和组合数:m和n都是通过排列或组合的方法求出来的。

(2).间接求
一般出现“至少”。

直接求A发生的概率较难,此时,可以先求出事件A不发生的概率
P(B),P(A)=1-P(B)。

三、例题剖析
例1.某单位共有四个科室,第一科室20人,第二科室21人,第三科室25人,第四科室34人,随机抽取一人到外地考察学习,抽到第一科室的概率是多少?
A.0.3
B.0.25
C.0.2
D.0.15
中公解析:
,m为抽到第一科室,即从第一科室20中随机抽一个人考察学习,n为从四个科室中随机抽一个人考察学习,四个科室共20+21+25+34=100人。

,选C。

例2.投掷两个骰子,投掷的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P1,投资的点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P2,问P1和P2的大小关系?
A. P1=P2
B.P1>P2
C.P1
中公解析:
P1=1-P2=0.5,所以P1=P2,选A.。

2018抚州三支一扶 行测内容

2018抚州三支一扶 行测内容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内容一、常考考点要熟悉和逻辑、类比一样,图形推理也有很多常考的考点,比如数点、线、面、角;对称性、直曲性、平移、旋转等等。

对这些考点,同学们必须要非常熟练。

这种熟练,不是简单的了解就可以,而是也能够清楚的知道每一个考点具体都会怎么考,以什么方式呈现。

二、看到图形要有“感觉”对考点熟练之后,面对变化莫测、纷繁复杂的图形,同学们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无从下手的局面中,不知道看什么,往哪里想。

这个时候我们面对图形一定要有“感觉”。

这种感觉就是面对图形,我们的思考方向。

当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先不要着急去选,我们先观察。

看看图形整体上是相似,还是相异。

如果是相似,那我们可以往图形位置上的变化——平移、旋转、翻转、规律叠加方面去考虑,也可以考虑图形的叠加;如果是相异,我们可以考虑图形是否具有一些共性:如对称性、直曲性、封闭开放性等,也可以去数点、线、面、角。

确定了大方向后,根据图形的相似和相异程度,我们再确定具体的考点。

相似程度高,更可能考察位置变化,图形相似,但是彼此还不太一样,更可能考察叠加。

图形相异,但是乱中有序可能考察诸如对称性等的图形自身特性;乱中无序就可能考察让我们去数。

数的画也不是上来就数点,数完之后发现没有规律之后,时间浪费很多,信心也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先从封闭区域、部分数上观察一下,是否有规律,再去数线、点会更快一点。

整个图形推理,我们“感觉”的方式就是这样一种从宏观到微观观察方式和思维方式。

比如下面这道例题:中公解析:看到这个题,我们观察之后发现给出图形彼此都不一样,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而在不同之中又没有什么共性规律,排除图形自身特点,确定应该考察的是数量关系。

然后观察在封闭区域和部分方面无规律,线条数也不存在规律,然后确定可能是数点。

前三个图的交点数分别为1、3、5呈等差数列,后两个图交点数分别为3、5,根据相同规律可知,正确答案应为7个交点数。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技巧:你追我赶之行程问题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技巧:你追我赶之行程问题

2018年江西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技巧:你追我赶之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直是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的常见考点和难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看一下行程问题里面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和题目,保证考试时候能拿到分数。

基本行程问题:路程 = 速度×时间。

,火车过桥:总路程=桥长+车长正反比例: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36千米,乙车所行驶路程为甲车所行驶路程的4/7,则P,Q两地相距()千米。

A.72B.96C.112D.132【中公解析】答案D。

巧用比例法。

根据正反比例,相遇时,乙车所行驶路程是甲车的4/7,所以甲乙两车的路程之比为,故相差3份共36千米,每份12千米,一共是7+4=11份,11×12=132,故本题选D。

相遇与追击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时间;(共同走的用相遇来解) 追及路程=速度差×时间(谁比谁多走的用追及来解)例2.我人民解放军追及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乙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从甲地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追及。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A.3B.4C.5D.6【中公解析】答案D。

由题意得,开始追及是相距60+10×6=120.根据追击公式,120=(30-10)t,解得t=6.例3.一辆动车组列车和一辆快速列车相向而行,动车组列车的车长是260米,快速列车的车长是455米。

坐在动车组列车上的人看快速列车驶过的时间是7秒,那么坐在快速列车上的人看动车组列车驶过的时间是:()A.3秒B.4秒C.5秒D.6秒【中公解析】答案B。

坐在动车组上的人看快速列车,相当于此人不动,快速列车以两车速度和v驶过快速列车长度的距离,v=455÷7=65;坐在快速列车上的人看动车,则相当于动车以两车速度和v驶过动车长度的距离,t=260÷65=4秒,故本题选B。

北京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之钟表问题

北京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之钟表问题

北京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之钟表问题三支一扶:三支一扶网为参加三支一扶考试的考生准备了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考试真题等备考信息,帮助考生全面了解三支一扶考试。

了解更多三支一扶考试信息请点击三支一扶网。

首先,大家要把钟表问题和行测问题的基本模型对应起来。

时钟的表盘被均匀分成12个大格,60小格。

我们知道一圈是360°,那么一个大格是30°,一个小格就是6°。

时针每小时走一个大格,也就是每小时走30°,每分钟走0.5°。

分针每小时走一圈,也就是走360°,换算成分钟的话,也就是每分钟走6°。

钟表问题的考点离不开行程问题的基本题型,即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

如果把钟表问题转化成追及问题的话,时针的速度为0.5°/min,分针的速度为6°/min,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差为5.5°/min;如果把钟表问题转化成相遇问题的话,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和为6.5°/min。

例1. 3点19分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针所构成的锐角为几度?A.14度B.14.5度C.15度D.15.5度中公解析:很明显这是一个追及问题,3点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为90度(顺时针方向,时钟在前,分针在后),3点19分时分针超过时针一定的角度,假设此时所构成的锐角为n度,分针比时针多走的距离为n+90度,则n+90=19×5.5,n=14.5度,故选B。

例2.一部动画片放映的时间不足1时,小明发现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

这部动画片放映了多长时间?A.分钟 B.分钟 C.分钟 D.分钟中公解析:分针和时针走过的路程正好围成整个圆周角360度,因此这是行程问题里面的相遇问题,,解出,故选A。

由上面的两道例题可知,虽然分针和时针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但决定是相遇问题还是追及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分针和时针旋转的“角度和”还是二者旋转的“角度差”。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技巧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技巧

2018抚州三支一扶行测技巧可能性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的普遍问题是:好学难用。

课上讲的每个知识点似乎都能听懂,但是实际用于做题中就发现了问题:有些问题是题目读不懂,没法领会命题人的出题意图;有些问题是选项分析不清楚,容易排除两个,在剩余两个选项的纠结中,准确的选择了错误选项···发现问题总是好的,可以为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引导方向。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今后可能性推理的学习中,务必注意两点:一,缩读题目,分析题目的逻辑主线,只有准确找到了结论论据,才能从根本上读懂题目;二,比较选项,优先选择和原题关联性强的一项。

以真题为例,具体操作如下:【真题再现】近年来,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区市书法家协会中,许多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已为官员或退休官员担任。

几乎在每个省市书法家协会领导名单中,都能看到同等级政府官员的名字。

有专家指出,党政官员热衷于担任各级艺术类人民团体领导,官员与艺术家在身份和职务上相互交叠,会让艺术成为腐败的掮客,使各种肮脏的行贿受贿行为在艺术的光环笼罩下大行其事。

以下哪项不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论断?( )A.某下属向其领导请求墨宝,再付之以一笔可观的“润笔费”B.某些官员高价出售自己的作品,并坦然视之为“公平交易”C.某些官员书法功底颇为深厚,对别人请求题字一般并不推托D.在多项艺术活动中,具有行政职务的官员总能获得特别的优待【答案】C。

选择不能支持专家论断的选项,无关和削弱的都不能支持,专家的论断是:官员可能打着艺术的幌子搞腐败。

A用艺术搞腐败,可观的“润笔费”说明了一切;B用艺术搞腐败,“公平交易”说明了一切;C确实存在部分官员书法功底深厚,艺术是人家的爱好专长;D特别的优待说明了一切,所以答案选择C,C是削弱项,最不能支持专家的论断。

【真题再现】随处可见的榨菜,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一路跌破30%,与此对应的是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与此同时,该地区涪陵榨菜销售额创造了接近50%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技巧:快慢钟问题快慢钟问题属于行测中行程问题的一种,虽然在考试当中出现的概率不大。

但是如果冷不丁的出现势必会让我们猝不及防,实际上快慢钟问题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面对任何类似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例1:小强家有一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3min,有一天晚上10点整,小强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他应该将闹钟的铃定在几点几分?
【解析】从晚上10点整到早晨6点,标准时间经历了8小时,而根据条件,标准时间每一小时快3min,所以8小时应该快24min。

所以此时闹铃的时间为6点24min。

不难发现,我们这道题目用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就能求解
例2:有一只钟,每小时慢5min,早上6点时对准了标准时间,当下午这个钟指向5
点时,标准时间是多少?
【解析】标准时间60min相当于慢钟走55min,而从6点到5点,代表的是慢钟走了11小时,所以可以根据比例关系:
求得x=12h,6点经过12小时为18点
例3:有一只怪钟,每昼夜设计成10小时,每小时100分钟,当这只怪钟显示5点时,实际上是中午12点。

当这只怪钟显示8点50分时,实际上是什么时间?
【解析】怪钟每昼夜一共有10×100=1000分钟,从5点到8点50分经历了3h50min
也即350分钟,所以相当于一昼夜的35%。

按照标准时间一昼夜为24h,24×35%=8.4h。

所以12点过8.4h也即8小时24min,最终时间为20点24min
相信大家经过上述三题不难发现,实际上快慢钟问题核心解题思路就是比例,只要从题干中提取怪钟和标准时间的比例关系,那么这种问题就显得非常容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