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合集下载

数字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出口二元边际的视角

数字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出口二元边际的视角

数字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的视角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与经济产业的融合,是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应用和发展所带来的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上的经济变革。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出口二元边际的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趋势之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约占GDP 的34.8%。

数字经济不仅在国内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经济中也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一份报告,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在2017年达到了11.5万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3万亿美元。

二、数字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带来的机遇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使消费升级,也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成本更加降低。

这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得到了巨大的优势。

(一)数字经济使得进口贸易更加便捷数字经济为我国的进口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环境。

通过互联网平台,进口商可以直接与国外制造商联系,快速达成合作。

数字技术下诞生的跨境电商平台,更是让商品的流通更加畅通无阻,使跨境贸易更加自由化。

(二)数字经济使得出口贸易更加精准数字经济为我国的出口贸易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环境。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分析,出口贸易商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出口方案。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出口贸易商可以更加便捷的将优质的产品推向海外市场。

三、数字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带来的挑战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数字技术的发展,加剧了产业转移的趋势,也加快了国外企业进军中国市场。

这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一)数字经济加剧产业转移的趋势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是,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产能过剩,以及工资成本不断提升。

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度具有差异性。 关键 词 : 度 边 际 ; 约 边 际 ; 济规 模 ; 易成本 广 集 经 贸 中 图分 类 号 : 70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6—19 (02)l一00 F4 A 10 84 2 1 0 0 5一O 7
近年来 , 国钢铁产业 出口迅速增长 , 我 在这
现象背后寻找 出口快速增长 的途径并分析影 响因素 , 对于保 持钢铁产 品健康 、 快速增长具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次 , 国贸 易 的 扩 张可 以通 过 广 其 一 度边际 、 集约边际以及质量边 际 3种模 式实现 ,
但3 种模式对 贸易条 件 的影 响有较 大 的差异 ,
而根据一般均衡 模 型 ( G ) C E 分析 , 贸易条件对 福利具有重要的影响 , 所以 , 上述 3 出 口模式 种 的福利效应存 在差异 。通过分析我国钢铁 产品 的出口边际 , 寻求 避免 出 口增加较 快 而贸易 利 益获取较少的不 利局 面 ; 再次 , M lz 20 ) 自 e t(0 3 i 以来 , 异质化企业 或产 品成为 国际 贸易研究 的 热点 , 对这一 问题 的研 究不仅 对现在 的 贸易模 式进行合理 的解 释 , 能对 国际贸易 中 出现 的 还 许多悖论 做 出合理 的解 释 , 诸如 “ 离之 谜 ” 距 、 “ 关税 效应之谜 ” 等。

基于上述 原 因 , 文 利用 H 本 S八分 位数 据 计 算我国钢铁 行业 的国家或地 区 出 口边 际值 , 从 出口广度边际 、 集约边 际 以及集 约边 际分解 的数量因子和价格 因子 4个层次对我 国钢铁行
业 出口进行 分析 , 并分 析 出口边 际 的国家差 异 性, 找出我 国钢铁 产 品向特定 国家或地 区 出 口 快速增长的途径 ; 其次 , 本文分析 了出 口边 际的 影 响因素 , 重点分析 国家规模 、 发展水平与贸易 成本对 出 口边 际的影 响 , 出不 同国家或地 区 找 出 口边 际差 异性 的原 因 ; 后 , 现 实 意义 来 最 从 看, 本文从 出 口边际 的角度提 出针对 不 同国家 或地 区采取 的差 异化措施 , 持钢铁 产 品出 口 保 健康 、 快速发展。此外 , 通过计算价格因子发现 同类产 品国家 间的差 异较小 , 为我 国钢铁 企业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

出口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其背后的二元边际结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对中国出口的长期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两种边际的含义、特点以及它们在中国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二元边际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将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进行定义和区分。

集约边际指的是在已有出口市场上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已有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提升;而扩展边际则是指在新的出口市场或新产品的开发上的增长,它反映了中国出口市场的多样性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接着,我们将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相关数据来揭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在中国出口增长中的贡献程度。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出口数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二元边际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我们将探讨影响二元边际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进步、要素禀赋、贸易政策、市场环境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和潜力,为未来的出口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构及其决定因素,以期为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的焦点。

集约边际主要关注已有出口产品或目的地的贸易额增长,而扩展边际则侧重于新出口产品或新目的地的开拓。

这种二元结构对于理解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些研究指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是推动集约边际增长的关键因素。

同时,国内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出口退税等贸易政策也促进了集约边际的增长。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化,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也为集约边际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

成分分析法得出:整体上各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差距明显,北欧、西欧国家得分较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进
而运用 2012—2016 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到沿线 48 个贸易国的面板数据,从出口二元边际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
明:贸易便利化对制造业出口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均表现为显著,并且在各项变量中影响幅度最大;便利化水平对
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发展 现状
(一)对沿线国家制造业出口整体规模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为重要的贸易伙 伴。中国的经济发展、贸易增长为“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产品。沿线国家人 口众多、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与我国互为重要的贸 易伙伴。而当前,“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开放发展战 略 ,其 根 植 于 国 内 产 业 再 上 新 台 阶 ,因 此 要 将 制 造 业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为中国制造业的进 一步发展带来发展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内 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技术手段的革新等贸易便利 化,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出口规模也得到较大的 发展。分析图 1,可见 2016 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 规模高达 9.5 千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四分 之一。其中,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制造业出口总额为 4800 亿美元,占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总额的 85%左 右,相比 1990 年增长了近八十倍。2013 年“一带一 路 ”倡 议 的 提 出 ,使 得 中 国 与 沿 线 地 区 和 国 家 的 进 出口贸易产生极大利好,刺激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制
孙 玉 琴 、苏 小 莉(2018)[1]运 用 中 国 与 欧 盟 国 家 间货物贸易出口额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东欧贸
易 便 利 化 对 出 口 贸 易 发 展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陆 运 、 港口基础及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影 响 显 著 ,贸 易 便 利 化 存 在 明 显 地 域 差 异 效 应 。 刘 镇、邱志萍、朱丽萌(2018)[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 了一套精确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投资贸易便 利化指标体系,借助三维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投资 贸易便利化及其分项指标对沿线贸易的影响。周俊 (2017)[3]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非效率模型分析 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效率的影响,综合分析了 经 济 、地 理 、文 化 纽 带 及 贸 易 便 利 化 等 变 量 对 出 口 规模的影响。刘宇、吕郢康、全水萍(2016)[4]以中哈 贸易为例,运用 GTAP 模型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一 带 一 路 ”沿 线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的 影 响 ,得 出 结 果 显 示 不同产业贸易便利化的经济影响效益呈现差异化。 Hummels D(2013)[5]以清关效率、时长等作为贸易便 利化的代理便利,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的 影响,实证结果证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存在现 在影响。

我国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我国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我国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作者:梁靖怡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10期【摘要】一直以来,出口增长都是国民经济增长关注的焦点问题。

那么,我国出口出口贸易增长究竟是通过何种路径实现的呢?本文首先回顾了贸易增长二元边际的相关文献,并总结了不同贸易理论对贸易增长模式的解释;其次,结合中国出口贸易情况,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的现状;最后,针对我国出口贸易过度依赖集约边际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集约边际;扩展边际;贸易成本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及回顾国外学者对出口的二元边际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第一类文献专注于二元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研究。

比如,基于1990-2005年贸易数据,Amurgo Pacheco and Pierola (2008)对多国之间双边贸易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Hummels and Klenow(2005)分析了1995年126个国家向59个国家的出口贸易数据。

Kang(2004)以及Pham and Martin(2007)也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数据作了分析。

Felbermayr and Kohler(2006)认为贸易增长主要源于集约边际还是扩展边际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施炳展、李坤望(2009)拓展了Hummels and Klenow(2005)的分解方法,将中美出口增长进行三元分解;扩展边际、集约边际的价格增长、集约边际的数量增。

另一类文献主要研究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

Benjamin(2008)认为,贸易成本是影响二元边际的重要因素之一,Benjamin分析了扩展边际之间与运输成本、出口贸易成本和国内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

Bergin and Lin(2008)认为汇率制度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基于1973-2000年间的欧盟贸易数据,Bergin and Lin分析了不同汇率对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的是货币联盟制度时,影响出口流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来自扩展边际的增长,而采用直接汇率盯住制度时,影响出口流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是集约边际的增长上。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基于贸易成本的机理与实证的开题报告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基于贸易成本的机理与实证的开题报告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基于贸易成本的
机理与实证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之一,出口额占全球商品出口总额
的比重逐年增长。

但是,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重了贸易壁垒,世界各国采取了种种贸易限制措施,对中国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此背景下,分析中国出口增长的机理对于制定贸易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基于二元边际分析的框架,探讨中国出口增长的机理。

首先,通过对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综合分析,挖掘中国出口增长的内在机制。

其次,本研究将着重研究贸易成本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包括关税、汇率、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出口增长
进行实证研究。

同时,本研究将采用比较静态的二元边际分析法,以解
释中国出口增长的机理。

另外,本研究将结合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以
更全面地分析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四、预期结果和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预计能够提供有关中国出口增长相关问题的深入认识,掌握
贸易成本对于出口增长的影响,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但是,本
研究局限在样本数据的选择和数据质量的限制方面,可能会对结果产生
一定的影响。

企业异质性_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_钱学锋

企业异质性_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_钱学锋

摘要: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已经由一个区域性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问题。

本文采用一个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分析框架,从企业层面的微观角度出发,将中国出口总量增长分解为集约的贸易边际与扩展的贸易边际,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可变贸易成本和出口固定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2003~2006年间,中国的出口扩张主要源自集约的贸易边际,而贸易成本的变动对中国出口总量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扩展的贸易边际实现的。

由于集约的贸易边际可能导致出口收入波动和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中国的出口增长路径必须由集约的贸易边际尽快转向扩展的贸易边际。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集约的贸易边际扩展的贸易边际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持续的出口繁荣。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出口(11.92%)以年均高于世界总出口(6.26%)近2倍的速度增长,而进入21世纪,中国的出口(24.84%)更是以惊人的年均高于世界总出口(6.81%)近4倍的速度迅猛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也分别由1990年的19.17%和1.79%快速攀升到2005年的37.30%和7.28%。

相应的,中国也于2004年首度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参见图1)。

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已经由一个区域性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问题(Adams et al.,2006)。

众多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

早期的研究主要基于新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从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给予了经典的诠释(林毅夫等,1994),新近的研究则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例如,Rodrik (2006)、Schott (2006)、Xu (2006)以及姚洋等(2007)认为,中国出口产品复杂性(sophistica -tion )的提高和出口技术含量(technology content of export )的提升对于理解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非常重要;另一些学者则强调中国出口扩张的全球化背景,例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课题组(2006)、Dean 等(2007)以及卢锋(2006)等指出,中国在过去20多年里国际贸易总量及其占GDP 比率的大幅度上升与全球范围内的垂直专业化或产品内分工过程密切相关;类似的,刘志彪(2007)强调了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主导的GVC (Global Value Chain,全球价值链)是理解当代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途径。

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与中国工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

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与中国工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
度依 赖集 约边 际转 向扩展 边际 和集约边 际并重是 当前 我 国外 贸发 展转 型面临的重要课 题 。
本文将在 新新 贸易理论框 架基础 之上 ,采用 中国 3 1 个 省份 的 3 9 个 工 业行 业 在 2 0 0 3 年至 2 0 1 1 年 的行 业 面板数据 , 来具体 分析金 融发展 、 资本 配置效 率对我
—■ 魏
金 融 发展 、 资本配置 理 论 探 讨 效率 与 中国工业 出口
增 长 的二 元 边 际
范 激
摘要 : 本文是在新新 贸易理论框架基础 之上 , 利用 中国 3 1 个省份 的 3 9 个工业行业 在 2 0 0 3 年至 2 0 1 1 年 的行业
0 0
面板 数据 , 分析资本配置效率 、 金融发展对工业 出口增长二元边际 的影响 。探究发现 , 金融发展可 以提高工业行业的 资本配置效 率 , 提升行 业 出 口增 长及 其 贸易 量 , 其 中金 融发展效率相 比金融发展规 模 , 前者对 出 口增长二元 边际的 提升效果远大于后者 。工业行业 出 口增 长的扩展边 际和集约边 际在很 大程度上都受资本配置效率 的影响 , 通过促进 国资本 向更高效率 的出口行业流动 , 使得工业行业 出 口的可能性和 贸易量得到 了提高 。
的冲击下 , 过度依赖 于集 约边际的 出 口增 长导致 贸易条 件呈恶化趋势 、 出 口的不稳 定性和 贸易福利 的损失 。因
此, 研究金融 发展通 过优化 资本配置效率对我 国出 口增 长二元边 际的功 能作用 , 利 用和发挥金融发展对 具有核
心竞 争力 和高附加值 的 资本 技术 密集型 产品 以及 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 和 自主 品牌 的高新 技术产 品 出口扩 展边 际的影 响 , 通 过资本 要素配置 的改善实现 出 口增 长 由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
二元边际分析
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出口迅速增长,在这一现象背后寻找出口快速增长的途径并分析影响因素,对于保持钢铁产品健康、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一国贸易的扩张可以通过广度边际、集约边际以及质量边际3种模式实现,但3种模式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而根据一般均衡模型(CGE)分析,贸易条件对福利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上述3种出口模式的福利效应存在差异。

通过分析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边际,寻求避免出口增加较快而贸易利益获取较少的不利局面;再次,自Melitz(2003)以来,异质化企业或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对现在的贸易模式进行合理的解释,还能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许多悖论做出合理的解释,诸如距离之谜、关税效应之谜等。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利用HS八分位数据计算我国钢铁行业的国家或地区出口边际值,从出口广度边际、集约边际以及集约边际分解的数量因子和价格因子4个层次对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进行分析,并分析出口边际的国家差异性,找出我国钢铁产品向特定国家或地区出口快速增长的途径;其次,本文分析了出口边际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国家规模、发展水平与贸易成本对出口边际的影响,找出不同国家或地区出口边际差异性的原因;最后,从现实意义来看,本文从出口边际的角度提出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采取的差异化措施,保持钢铁产品出口健康、快速发展。

此外,通过计算价格因子发现同类产品国家间的差异较小,
为我国钢铁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提供了有力证据。

一、文献综述在理论研究方面,Armington(1969)认为大国出口额比小国更多,但出口的种类不一定更多,即:出口增加主要来自于集约边际的增加;Krugman(1981)说明了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出口广度边际的重要性,大国出口产品种类与其规模同比例增加;Falm and Helpman(1987)、Grossman and Help-man(1991)强调了质量边际的重要性,认为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高质量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出口低质量的产品。

这些研究从理论上解决了国家间出口增长路径的差异,并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生产率差异等角度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

其影响因素的一般性分析,没有进行结构性研究,无法分析特定国家双边出口边际的差异性。

此外,出口边际研究对数据的要求较高,尤其需要行业分类较细的数据,国内外多数使用HS六分位数据,计算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低估广度边际的作用。

(一)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边际分析
根据等式(3),一国出口广度边际(EM)和集约边际(IM)乘积为向该国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即:出口对该国的依存度,表1列出了出口依存度最大的10个国家(地区)。

从次序上来看,集约边际和贸易依存度的完全一致,而广度边际和贸易依存度一致性较差,贸易依存度差异的近90%来源于集约边际,集约边际是造成向不同国家出口差异的主
要因素。

同时国家之间的价格差异较小,数量因子的次序和集约边际的次序完全一致,说明我国钢铁出口集约边际的增加是由于数量因素而非价格因素。

(二)不同类型经济体的出口边际分析
从次序上来看,广度边际、集约边际与贸易依存度一致,向不同经济体出口边际的平均值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无论集约边际还是广度边际,新兴经济体最大,其次为发达国家,最低的为最不发达国家;这一现象说明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贸易成本等因素对出口边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向不同类型国家的出口边际值差异较大,但各类型国家的贸易价格差异较小,集约边际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数量因素。

由于钢铁产品主要作为工业投入品,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出口边际有着重要的影响。

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是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国;而发达国家受到产业结构的限制,在这类国家钢铁行业属于夕阳产业,未来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长乏力,尤其是通过集约边际增加出口,容易遭受贸易保护措施的制裁;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广度边际和集约边际都较低,其对我国钢铁出口的贡献度较低,但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我国钢铁产品的扩张将主要依赖于这类国家,其增长的潜力将是巨大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集约边际对钢铁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广度边际,而集约边际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数量因素;第二,由于钢铁产品主要作为中间投入品,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具有重要的影响,出口边际具有显著的层次性。

四、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出口边际
Armington(1969)、Krugman(1981)、Falmand Helpman(1987)等分析了国家规模、
劳动力生产率等的差异与国家间出口差异的关系,并分析出口边际和集约边际对国家间出口差异的影响,但该模型没有分析上述因素对于特定国家出口边际的影响。

此外,Krugman(1981)说明了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出口广度边际的重要性。

由于模型假定贸易成本为零,大国出口产品种类与其规模同比例增加,但现实必然存在贸易成本,找出贸易成本对出口边际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各类出口边际对各国GDP、劳动力人数(L)和距离(D)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找出国家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成本对各类出口边际的影响。

计量分析时直接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将出口广度边际(EM)、集约边际(IM)、价格因子(P)和数量因子(x)作为因变量对GDP、劳动力(L)和距离的自然对数进行回归。

各国GDP和劳动力人数来源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将距离作为贸易成本的衡量指标,使用上海与其他国家首都的直线距离作为衡量值。

在数据的处理上,GDP和劳动力(L)使用一国占全部国家的比重,距离(D)利用上海与进口国首都或地区的直线距离,回归结果参见表3。

总体上来看,3个因素对出口广度边际和集约边际都有显著的影响,但从影响程度来看,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广度边际,这说明集约边际更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波动性也较大,而广度边际则呈现相对的稳定性,这一结论和Evennett and Venables(2002)相一致。

经济规模对广度边际和集约边际都有显著的影响,集约边际对CDP的弹性为0.52,而广度边际对GDP的弹性仅为O.14;劳动力的增加也会提高出口边际,
由于未来劳动力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说明未来钢铁产品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有所增长;而距离与广度边际和集约边际两者显著负相关,由于贸易成本的存在,一国只能和部分国家在部分产品上进行贸易,贸易成本的降低同时增加集约边际和广度边际。

经济规模、劳动力人数及贸易成本对出口边际影响显著,随着3类因素的动态变化,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在产品和地域上也将动态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我国钢铁贸易健康、快速的发展应动态地调整出口策略。

本文接下来进一步分析了3个因素对价格因子和数量因子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3类因素对数量的影响明显大于对价格的影响,这也说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波动主要来源于数量因素。

GDP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是一致的,经济增长将导致出口集约边际深化,而出口价格的变动较小,出口价格对GDP的弹性仅为0.01。

劳动力(L)增加对两者的影响相反,如果经济增长单纯依赖劳动力要素增加,尽管这类增长模式导致向这类国家出口量的增加,出口价格将小幅下降;距离对贸易量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对贸易品的价格影响不显著,本文使用贸易品价格为FOB价,说明我国钢铁品贸易价格在转嫁运输等贸易成本上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五、结语及建议
基于上述对钢铁行业出口边际及不同因素对出口边际影响差异的研究,找出了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途径及推动力。

为了保证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结合不同类型国家(地区)出口途径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向不同类型国家(地区)的出口应采取差异化的出口路径。

向发展中国家(地区)通过集约边际增加仍有很大的潜力,而对于发达国家的出口要注重广度边际。

集约边际和广度边际前10位的国家(地区)重叠度不高,对于不同国家(地区)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表5可以看出,对于发达国家(地区)而言,出口的增加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由于发达国家(地区)所处的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向这类国家(地区)继续增加出口的能力有限,尤其是通过集约边际的增加来扩大出口容易引发贸易冲突,未来向这类国家(地区)的出口要注重广度边际的扩张。

第二,根据表(2)和表(5),新兴经济体目前是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目前,对这类国家(地区)的出口主要通过广度边际扩张的途径,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新兴经济体仍处于工业化过程,结合经济增长迅速,根据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及贸易成本对不同出口边际影响的差异,未来向这类国家(地区)增加集约边际仍有很大的潜力,其仍对我国钢铁品贸易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未来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更加显著,一方面存在着地缘优势,另一方面,目前向这些国家出口的集约边际较低,因此未来出口更具有扩张潜力。

第三,相对于上述两类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边际都较低,但向这类国家(地区)出口面临着经济总量、经济发展速度及贸易成本等几类因素的制约,这类国家(地区)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未来仍不会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主要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