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

合集下载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跟腱是由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

此肌有三个头,两个头构成此肌的前部及腓肠肌,比目鱼肌在深层,所有三个头向下组成一个总的弓腱,止于跟骨节间。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跟腱的延长愈合,严重者会导致不能提脚后跟,甚至跛行。

一、跟腱断裂主要症状和体征(一) 主要症状跟腱部疼痛;有棒击感;患者受伤时,自己或别人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

(二)主要体征1、患足不能提踵,即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2、跟腱外形消失,触之有凹陷感;3、跟腱部皮肤有敏锐的压疼,肿胀不显著;4、休息位时,跟腱延长;5、捏小腿三头肌试验呈阳性,试验方法为病人俯卧,两足置于床沿外,用手捏小腿三头肌的肌腹,正常侧踝关节出现跖屈,而跟腱断裂侧不动。

二、跟腱断裂的治疗伤后早期处理正确,体疗与训练安排恰当,完全可以恢复原运动项目的正规训练与原有成绩,甚至对跟腱负担最重的某些体操或武打动作也能完成。

1)非手术治疗:在无条件进行手术或局部皮肤有感染,不宜手术的情况下,可用长腿石膏将踝固定于自然跖屈位8周,再垫后跟走路4周,这种方法治疗跟腱全断裂非常有效。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将断端的跟腱缝合后,再行腱瓣加固。

对陈旧性的跟腱断裂,如果缺损较多,可将腱瓣嵌接断端的断腱中,腱瓣折成索条状。

术前护理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前,足部皮肤的护理对预防术后感染至关重要,术前应协助患者做好泡脚、备皮等工作。

同时要教会患者持拐的方法,以便术后患者的活动。

(一)心理护理患者发生跟腱断裂后,一般心理都非常紧张,因此要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以消除恐惧心理,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二)皮肤护理为患者做好足部皮肤的护理是预防跟腱术后感染的关键之一。

因为足部皮肤粗糙,常可隐藏霉菌,因此需要对足部皮肤进行彻底消毒。

术前备皮的范围由足尖至膝关节,备皮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皮肤刮破,一旦发生皮肤破损,会拖延手术时间。

备皮后,要剪足趾甲,用肥皂水刷脚5分钟,刷脚时,要特别注意足趾缝内。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护理措施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护理措施

一、引言跟腱断裂是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尤其在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高强度运动中较为常见。

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运动能力、降低复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术后护理、康复训练、日常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1. 伤口观察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术后第2天开始,可适当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避免用力擦拭。

3. 术后抗感染治疗根据医生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 术后休息术后需卧床休息,避免患肢负重,以利于伤口愈合。

5. 术后饮食术后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三、康复训练1. 术后0-1周此阶段以被动活动为主,包括足踝关节的跖屈、背屈、内翻、外翻等。

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

2. 术后1-2周继续进行被动活动,同时增加主动活动,如足踝关节的跖屈、背屈、内翻、外翻等。

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4-5次。

3. 术后2-4周逐渐增加主动活动范围和强度,如足踝关节的跖屈、背屈、内翻、外翻等。

每次训练20-30分钟,每天5-6次。

4. 术后4-8周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直腿抬高、侧抬腿、后抬腿等。

每次训练30-40分钟,每天6-7次。

5. 术后8-12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如慢跑、游泳等。

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周3-4次。

6. 术后12周后恢复正常运动,注意控制运动强度,避免再次损伤。

四、日常注意事项1. 术后1-2个月内,避免患肢负重,穿特制鞋具。

2.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跑步等。

3. 术后6个月内,避免参加高强度运动,如篮球、足球等。

4. 术后康复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治疗。

5. 定期复查,了解康复进度,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五、总结跟腱断裂术后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跟腱断裂患者的护理及康复

跟腱断裂患者的护理及康复

跟腱断裂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甘肃会宁730700)目的了解跟腱断裂患者伤后术前,术后康复的护理要点,为跟腱断裂患者的术后康复及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甘肃省某高校体育教师2006—2012年10例跟腱断裂患者为例,通过病历分析,护理经验总结,跟踪调查,提出跟腱断裂患者护理的重点问题及术后康复要点。

结果跟腱断裂的发生与职业,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直接关系,术后的康复与患者本身的健康状况及日常工作性质关系密切,且术前术后护理工作起重要作用。

结论正确完善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前提,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标签:跟腱断裂;护理;康复Abstract:Understanding of patients with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injury before operation, nursing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recovery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after operation and function,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The method of a university in Gansu province in 2012-2006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 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 history,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nursing, rehabilitation of follow-up survey, puts forward major problems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after operation. Resultsthe occurrence and occupation of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atient’s health, closely related to rehabilitation and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health status and daily work,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correct and perfect nursing work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rrectly is the key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Key words:Achilles tendon rupture; rehabilitation nursing;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甘肃省某高校体育教师2006-2012年10例跟腱断裂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4.5岁。

跟腱断裂重建或修补手术护理常规

跟腱断裂重建或修补手术护理常规

第二十一节跟腱断裂重建或修补手术护理常规疾病概述跟腱为小腿三头肌的肌腱,位于踝的后方,止于跟骨结节后端,市人体最长和最强大的肌腱,协助跳跃、奔跑和负重等运动,能承受很大的张力。

跟腱断裂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发生,但运动外伤中较多见,常见于体操、技巧、球类、田径等跑跳项目。

跟腱断裂在患者多为青壮年,跟腱断裂常常为完全断裂,患者于受伤当时突感跟腱部疼痛,有被打击感,受伤当时多数患者或在场的其他人会听到“啪”的响声,随即足踝运动失力,不能提重或行走,腓肠肌部位疼痛或伴有麻木、发胀感,小腿肌肉萎缩,踝背屈角度比对侧小,足跟较突出,单足提重试验(+),Thomposon(+)。

一般护理(一)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卧床休息,减轻疼痛。

(三)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四)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解除思想顾虑。

(五)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压疮、便秘、呼吸道和泌尿系并发症。

(六)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

专科护理(一)皮肤护理术前1d将小腿及足用温水及皂液彻底清洗,术前晚及术晨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泡足30min,术晨泡足后用无菌巾包扎。

(二)患肢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疼痛、肿胀、皮温、颜色、感觉及运动等情况,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如剧烈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妥善处理。

(三)局部护理术后小腿前侧短腿石膏托固定于踝跖屈30°位,以使腓肠肌及跟腱处于松弛状态,减少术后跟腱粘连,并对伤肢起到保护作用,患肢抬高20cm,易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

观察踝关节使否跖屈位,跟腱部位是否松弛,足背部及胫骨前缘皮肤是否被石膏压伤等,石膏固定的松紧度要适宜。

(四)切口护理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渗液等情况,切口有渗出则及时更换敷料。

(五)康复锻炼分为一般性身体锻炼和患肢功能锻炼。

前者是指每天在床上练习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肌肉力量,以保证扶拐行走稳定。

后者是专门针对患肢的循序渐进式康复方案。

(附注一)健康教育(一)加强饮食指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跟腱断裂后的康复与护理

跟腱断裂后的康复与护理

跟腱断裂后的康复与护理(断友“6+1”网络搜集整理)2008年12月日跟腱断裂后的康复与护理作者 --“6+1”(2008.12.6网络整理)前言跟腱是人体最强有力的肌腱之一,就是武侠片里所说的脚筋。

由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

此肌有三个头,两个头构成此肌的前部及腓肠肌,比目鱼肌在深层,所有三个头向下组成一个总的弓腱,止于跟骨节间。

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他。

跟腱若是完全断裂就会寸步难行。

传说古时候有过把人的两侧跟腱砍断作为一种刑罚,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跟腱的延长愈合,严重者会导致不能提脚后跟,甚至跛行。

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一种是:锐利的东西直接割伤,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或骨折,经伤口就可看到断裂的肌腱,这种叫做开放性跟腱断裂。

第二种是:当跟腱处于紧张状态时,受到横向砸伤,或由于肌肉突然猛力收缩而引起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演员。

此时,皮肤常常保持完整,称为闭合性跟腱断裂。

还有一种:就是跟腱由于长期慢性损伤或经过可的松注射导致肌腿营养不良,跟腱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钙化,削弱了跟腱的强度而易受牵拉而断裂。

运动员、练武的人和演员,进行强度很大的跳跃、蹬腿等动作。

超过耐受能力,可使跟腱劳损,周围发生无菌性炎症,强度降低。

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跟腱可被肌肉拉断。

一、跟腱损伤的机制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主要成分是胶元蛋白。

能承受很大的张力,除个别疾病外,日常生活中很少发生断裂。

损伤的主要原因:①跟腱患有退行性病变,变得脆弱,易断裂。

②跟腱部位过度疲劳。

③热身活动不足。

④技术动作不合理。

⑤跟腱的退行性变化提前于肌肉造成的软组织活性不协调。

⑥可能的原因:近几年来吃的转基因食品较多或所含激素成分较多.造成肌腱脆性增加。

二、跟腱断裂主要症状和体征(一) 主要症状第一,跟腱部疼痛;第二,有棒击感;第三,患者受伤时,自己或别人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

(二)主要体征第一,患足不能提踵,即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第二,跟腱外形消失,触之有凹陷感;第三,跟腱部皮肤有敏锐的压疼,肿胀不显著;第四,休息位时,跟腱延长;第五,捏小腿三头肌试验呈阳性,试验方法为病人俯卧,两足置于床沿外,用手捏小腿三头肌的肌腹,正常侧踝关节出现跖屈,而跟腱断裂侧不动。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程序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程序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程序
1、早期(术后0-3周)
此时一般为石膏固定期,踝关节固定跖屈30°位或足踝固定支具固定。

这种固定,下肢长时间无法活动,易导致下肢肌肉萎缩,以及脚趾关节粘连挛缩的情况,因此需适当进行下肢可活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及脚趾的屈伸活动锻炼;
此阶段目标:保护修复的跟腱,避免被动活动收缩跟腱;控制水肿和疼痛;减少跟腱断裂处瘢痕形成;增加下肢近端各组肌力到5级;
2、中期(术后4-6周)
此时重点为康复锻炼,主要是可以行踝关节屈曲90°位的石膏托或支具外固定(跟腱靴),在此期间可以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踝关节旋转等功能锻炼;根据恢复情况以及患者身体自身情况,可选择撤出支具或者石膏托,行踝关节的轻度屈伸活动;
此阶段目的:增加踝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度;减少水肿和疼痛;尽量减少瘢痕粘连和关节僵硬;继续强化大腿肌肉力量,预防大腿肌肉萎缩;提高负重能力;开始进行负重训练
3、后期(术后6-12周)
此时已恢复下地负重行走能力,患者需要恢复正常步态,逐步脱离跟腱靴。

非负重时,可继续行踝关节内外翻训练、踝泵训练-负重踝泵训练、足底按摩球训练、抓毛巾训练、跨步训练、提踵训练-负重提踵训练、膝盖顶墙训练、功能自行车训练、半蹲训练、下肢本体感觉训练等。

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

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

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跟腱断裂是最常见的肌腱断裂之一,常见于中年人及运动员[1],对其工作、学习、运动及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2]。

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比中,两种方法效果相当,但非手术治疗再断裂率较高。

Pajala等针对409例跟腱断裂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再断裂的患病率为5.6%,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多与患者意外摔伤及未按要求术后康复有关。

因此,术后护理水平也对跟腱再断裂率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针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共26例跟腱断裂患者进行护理评估,1.1 一般资料本组跟腱断裂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为30岁。

左侧15例,右侧11例。

开放性6例,闭合性20例。

新鲜损伤17例,陈旧损伤9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在CSEA麻醉下,采用Krackow法缝合,术后行长腿石膏固定于屈膝30°,踝跖屈20-30°,使跟腱处于无张力位。

3周后改为短腿石膏固定,继续固定至术后6周逐渐负重活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定义优为:行走基本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提踵有力,肌力基本正常,跖屈角度或踝背伸减少小于5°,小腿周径减少小于1 cm。

定义良为:走略有不正常,稍有不适,行肌力略减弱,提踵略无力,踝背伸角度减少5~10°,小腿周径减少2~3 cm,踝跖屈角度减少5~15°。

定义差为:有较为明显不适、跛行,提踵无力,小腿周径减少大于3cm,肌力明显减弱,踝背伸角度减少大于10°,踝跖屈角度减少大于15°。

2.护理方法:2.1术前护理患者由于对麻醉及手术过程缺乏了解,对术后恢复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较大的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紧张、焦虑、急躁等情绪反应。

所以,患者入院后,负责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与其进行沟通,向其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和康复过程,对其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安慰,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及治疗工作。

跟腱断裂手术后康复护理

跟腱断裂手术后康复护理

跟腱断裂手术后康复护理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康复治疗跟腱断裂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9.6-2021.6期间我院收治的跟腱断裂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随访10~20个月,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将运动康复治疗运用在跟腱断裂术中,不仅可以降低出现再次断裂的风险,还能使疗效得到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跟腱断裂;手术后;康复;护理;引言:跟腱断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好发于30~50岁人群,并且与女性相比,男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与外力、动脉硬化、肥胖以及高血压等诸多因素有关。

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跟腱断裂时,手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疗效较好,但是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导致跟腱再次断裂,所以术后康复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与跟腱功能的恢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本文对运动康复治疗跟腱断裂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跟腱断裂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观察组52例。

对照组中37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为(35.4±6.2)岁,其中30例为右侧,23例为左侧,致伤原因:10例为玻璃割伤,30例为瓷片割伤,3例为刀割伤,10例为铁片割伤;观察组中39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为(35.6±6.3)岁,其中32例为右侧,20例为左侧,致伤原因:11例为玻璃割伤,32例为瓷片割伤,2例为刀割伤,7例为铁片割伤。

两组的受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采用局麻、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患者取俯卧位,待麻醉满意后,上气囊止血带,对于46例新鲜开放性跟腱断裂患者,因部分患者为车祸致伤,伤口污染,采用对创面彻底清创后重新消毒铺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
跟腱断裂是最常见的肌腱断裂之一,常见于中年人及运动员[1],对其工作、学习、运动及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2]。

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比中,两种方法效果相当,但非手术治疗再断裂率较高。

Pajala等针对409例跟腱断裂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再断裂的患病率为5.6%,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多与患者意外摔伤及未按要求术后康复有关。

因此,术后护理水平也对跟腱再断裂率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针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共26例跟腱断裂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1.1 一般资料
本组跟腱断裂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为30岁。

左侧15例,右侧11例。

开放性6例,闭合性20例。

新鲜损伤17例,陈旧损伤9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CSEA麻醉下,采用Krackow法缝合,术后行长腿石膏固定于屈膝30°,踝跖屈20-30°,使跟腱处于无张力位。

3周后改为短腿石膏固定,继续固定至术后6周逐渐负重活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定义优为:行走基本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提踵有力,肌力基本正常,跖屈角度或踝背伸减少小于5°,小腿周径减少小于1 cm。

定义良为:走略有不正常,稍有不适,行肌力略减弱,提踵略无力,踝背伸角度减少5~10°,小腿周径减少2~3 cm,踝跖屈角度减少5~15°。

定义差为:有较为明显不适、跛行,提踵无力,小腿周径减少大于3cm,肌力明显减弱,踝背伸角度减少大于10°,踝跖屈角度减少大于15°。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患者由于对麻醉及手术过程缺乏了解,对术后恢复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较大的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紧张、焦虑、急躁等情绪反应。

所以,患者入院后,负责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与其进行沟通,向其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和康复过程,对其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安慰,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及治疗工作。

2.2足踝部皮肤护理
足踝部皮肤护理对于预防跟腱术后感染十分关键。

由于足踝部皮肤粗糙,且受汗液潮湿环境影响可隐藏较多细菌,所以需要对足踝部皮肤进行较为彻底的消毒。

急诊患者手术前建议使用0.02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三天,每日两次用0.02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足部20分钟。

术前备皮的范围由膝关节至足尖,备皮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刮破皮肤,一旦发生皮肤破损,会拖延手术准备时间。

备皮结束后要剪足趾甲,用肥皂水刷洗,尤其注意足趾缝及跟腱部皮肤皱褶处。

之后用碘伏消毒包扎,送手术室进行手术。

2.3术后护理
(1)肢体护理患者返回病室后,应立即给予抬高患肢,下肢垫下肢垫,膝下也应垫高,以利与淋巴和静脉的回流,踝关节按照石膏固定跖屈20°-30°,膝关节屈曲30°左右,以使腓肠肌和跟腱位于松驰状态。

在石膏未干燥之前,应告知患者不可活动膝关节。

(2)患者术后当日以平卧位为主,应注意防止骶部皮肤压疮。

同时,尽量避免向患侧长时间侧卧,注意腓骨小头处石膏有无卡压,避免长时间卡压腓总神经,产生腓总神经瘫,注意观察足趾活动情况、足部皮肤感觉、皮肤温度以及末梢循环的充盈度有无异常。

(3)术后需使用长腿石膏固定3周,然后更换短腿石膏固定3周,从而促进跟腱的愈合。

为保证固定可靠,石膏层数需14-16层,重量较重,活动不方便,因此在术后卧床期间,要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基础生活护理,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鼓励其在病床上不负重功能锻炼,并进一步指导其下床拄拐活动以减少下肢肌肉萎缩。

循序渐进的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减轻术后的肿胀,防止关节的僵硬。

(4)持拐行走是下肢手术病人功能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拐杖对于跟腱愈合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示范拐杖的正确使用方法,使其掌握。

持拐杖应使用双手负重,而非靠腋窝被动支撑体重,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因此要注意把握持拐下地的时机。

一般跟腱术后患者下地时机应选择在术后24小时。

拆除石膏后鞋后跟垫高,高度约3cm,然后逐渐降低,随着跟腱恢复降至正常。

结果
我们针对26例跟腱断裂患者均于住院期及出院后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对其进行功能评估:结果如下:优共20例,占76.9%;良共5例占19.21%;差有1例,系术后再断裂,二次手术后效果良。

讨论
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有较强的张力承受力。

[3]断裂与跟腱止点处2-6cm血供较少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腱系膜血供减少,肌腱胶原交联硬度增加而粘弹性降低,从而容易受损。

跟腱断裂多见于运动员和运动损伤,受损机制系跟腱于紧张状态时肌肉突然猛力的收缩或受到垂直方向的暴力打击所致。

[4]查体时可触及跟腱部凹陷,Thompson挤压试验阳性。

一般采取手术治疗,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及康复锻炼,防止其再断裂。

跟腱修复术后的最佳康复计划的争论与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一样复杂,双方的争议在于是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和长程采用支具或石膏制动保护。

Kangas等对比了早期距小腿关节在支具内活动锻炼和6周持续石膏固定的两组患者,发现两组在疼痛、僵硬度、主观肌肉无力、足背部活动限制、距小腿关节活动度以及整体感受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从术后即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指导,术后3周观察伤口,拆除缝线或皮钉,再以短腿石膏固定3周,在以后的2周内将足逐渐恢复至跖行位,在此期间逐渐恢复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鞋后跟垫高可减轻跟腱牵拉所致的疼痛,同时保持适当张力,有助于跟腱的恢复。

整个康复护理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应适中,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跟腱再断裂。

通过规范护理,优良率达96.2%,极大限度地恢复了跟腱的功能。

结论
对跟腱断裂患者进行规范、系统、循序渐进康复护理,有利于跟腱功能的恢复,防止了跟腱粘连及再损伤,减少再断裂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Fox JM,Blazina ME, Jobe FW,et al.Degenerationand rupture of the Ac
2 刘立明.完全性跟踺断裂缝合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Journal ofNursing Science,2003,18:58.
3 陈秀云,刘瑞兰,王莉,等.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426-428.
4 杜克,王守志主编.骨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