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合集下载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王宏昕 郭艳蕊
W n o g i O oY n u a g H nx n u a 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
存 由


问 题
( 濮阳职业 技术学 院数学 与信息工程系 ,河南 濮 阳
470) 500


(e a t e t o a h ad E g n e i g ua gV c t o a n t t t ,H n n P y n 5 0 0 D p r mn f M t n n i e rn ,P y n oa in l Is i u e e a ua g4 7 0 )
的权力就一 目了然, 让群众 看得见, 把权力放 到阳光下运行
[ 4 1
建设 , 仅可 以降 低政府管理 成本 , 不 而且 能进一步 提高政府 管理效率 ,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 通过实施 电子政务, 可 以加快政府部 门间、 政府 与企 业间以及政府与群众之 间的 信息沟通 , 转变政府职能, 提供优质服务 , 使政府 的工作 更加
透 明, 成为真正的 “ 阳光政 府” 。 1 电子政务的含义
在 网上 办理 。然而就 目前的情况看 , 在实 现这 一计划 的过程
我 国电子政务的进一 步发展 。
中我们确 实碰 到了一些不容忽视 的问题 , 比如一些网站无法
2 1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使 用 .
正 常为 老百姓提供 政务信息, 他们办什么样 的事需要 多长的
4g

时间 、 怎样办理, 家并不知情, 大 无法及 时为 民排忧解难 。群 众 的知情权 、 参与权和监督权 没有 发挥作用。
关键词 : 电子政 务; 信息公开 ; 网络安全

电子政务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 了政府 的廉政建设; 第三 , 改善政府 决策 的质量。 通过网络问政 23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到 目前为止 , 我国仍没有一部法律 专门系统地规 定电子政 使 政府及时了解社 情 民意 , 促进 决策 的民主化 , 同时辅 以决策 当前唯一明确提 到电子政务 的法律是是行政许可法第3条: 3 支持系统 , 保证了决策 的科学性 ; 四, 第 降低政府管 理成本。 据 务。
最 新统计,“ 金税”工程建 设后, 全面提高 了税 收征 收率 , 增值 “ 行政 机关应 当建 立和完善有关制度 , 推行 电子政务, 在行政 方便申请人采取数 据电文等 税增收率 由2 0 年 的6% 00 1提高N2 o 年 的8 % o8 6 以上 , 而国税 系统 机关 的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 事项, 应 税收 成本大幅 下降, 年节约税收成 本上百亿元 。 每 根据 中国互 方 式提 出行政许可 申请; 当与其他行政机关共享有关行政许
2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实施中的问题
在我国近 十年 的电子政 务建 设及应用过: 程中, 电子政务建 设取得了很大进步, 同时也存在很 多问题 , 里归纳为四个方 但 这
面主要问题 :
题 , 存在许 多法律 空 白。 仍 有悖于当前 我国大力推行 电子政务 的要求, 影响了电子政务建设 的有序进行。
相互促进和发展, 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 。 是
3 我 国电子 政务发展 的对 策
我 国目前 电子政务 的发 展很大 程度 上是一 种低水平上量
22组织机构方面的问题 .
而不 是从一个 阶段 到另外一个阶段质 的飞跃 , 真正体 我国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电子政务领导小组 , 但是在实际工 的进 步, 现 电子政务核心服务的 “ 网上办事 ” “ 和 互动交流 ” 并未全面启 作 中, 它们更倾向于协助政 府工作 目 标的完 成, . 主要是配合 制订 动。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 出 “ 以信息共享、 互联互通 为重 点, 大力 推 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 合提 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 整 力 。 保基础 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 统安全 ” 为进 一步推进 确 。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1. 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难以共享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互联互通程度低。

设备和软件存在重复购置,网络设施和传输通道分配不尽合理,内网、专网和外网的隔离方式还不明确,部分单位没有自己的内部局域网和政府网站,没有开发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部门之间网络差距和信息差距较大。

缺乏区域性的政务统一基础网络信息平台。

电子政务现行建设和管理体制导致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部门之间相互封闭,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拥有情况互不熟悉,资金和设备比较分散,信息沟通和管理协调难度增大,形成了网络上的“纵强横弱”和不同程度的“信息孤岛”,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共享程度低,导致整合范围广,整合难度大。

缺乏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框架和相互关联的部门规划。

一些单位和部门过分夸大本部门局域网的特殊性和工作信息的保密性,提出独立建设网络平台、数据中心、容灾中心、安全认证中心等,很少考虑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互操作。

部分单位在推进自己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中,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发展定位,也没有与其他相关业务来往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没有和市信息化办协调,各自为政,盲目投资,导致一些资源的重复建设。

电子政务信息网络资源的标准规范尚未统一,条块分割,整合程度差,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造成了信息资源难以共享。

2. 办公自动化和应用系统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当前电子政务应用处于个别政务流程信息化阶段,流程整合和服务创新刚刚起步,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的程度较低。

对业务管理系统和网络应用有迫切的需要,但多数政务部门的信息中心独自成功开发具有较高适用性和易用性的业务应用系统的能力有限。

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撑、应急指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应用系统的本地特色不足,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缺乏结合本地实际的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

浅谈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 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背景 近 几年来 , 随着 国内信息化 建设速度 的不断 加快 以及 国家对 电子 政务 工作重 视程度 的 日渐加深 , 电子政 务呈现 出强劲 的发 展势头 。从 目前 的发展情 况看 , 国 内各政 府职能部 门的 网络 基础建设 已经初具 规 模, 不 同部门的局域 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 。从具 体应用效果看 , 政府 内 部通过 网络 化沟通和信息共享 , 办公效率 大有提高。 2 O O 1 年1 2 月2 5 E l 召开 的第一次会议 做出了“ 建设信息化政府 要先 行” 的重 要决策 ; 2 0 0 2 年7 月 3日召开的第 二次会议讨论通过 了《 国民经 济 和社 会信息化专项 规划》 和《 关于我 国电子 政务建设 的指导 意见 》 ( 以 下简 称《 指导意见 》 ) ; 其中《 指导意见》 更 是将 电子政务建设纳 入一个全 新 的整体规 划 , 非 常明确地提 出 了“ 十五” 和今 后一段 时期 我 国电子政 务 的具 体建设任务 。 2 0 0 7 年9 月, 中央级传输骨 干网正式开通 , 可以统一为 中央国家机 关各 单位 提供 网络 服务 。国家 电子政 务外 网也 投入运行 , 可承载 中央 和地方部 门的部分 政务业 务 , 为进一 步整合 内 、 外 网及专 项网资 源 , 实 现国家 电子政务 网络的互联互通 和政务 业务系统的协 同互 动奠定 了基 础。各 省市普遍通 过 电子 政务 内网建 立 了横 向网络 , 许 多垂直 系统通 过电子政务专 网建立 了纵 向网络。 2 0 1 1 年我 国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 纲要提 出 : 大力推 进国家 电子政务 建设 , 推 动重要政 务信息 系统互联互 通 、 信息 共享和业 务协 同, 建 设和 完善 网络行政 审批 、 信息公开 、 网络信访 、 电子监察 和审计 体系 , 为我 国 电子政务快速发展提供 了政策保证。 二、 我 国电子 政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1 、 管理体制不完 善 电子政务 管理体制 目前没有 理顺 , 我 国电子政务组 织机构不健全 , 已经成立 的信 息化部 门行政地位 也相对较低 。许多地 方政府没有专 门 的信息 化管理机 构 , 仍 然停 留在 当地发改 委下属 的事 业单位 。 由于缺 乏强有力 的组织管理体制 , 导致 电子政务建设缺乏 统一 规划 、 缺乏统一 标准 。部 门之间各 自为政 , 重 复建设 就难 以避免 , 今后 进行“ 信息整合 ”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导读: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化生活方式逐步由梦想变为现实,人类社会开始跨入信息化时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勇立潮头,秉承与时俱进之精神,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决策能力全面提升。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存在问题,对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化生活方式逐步由梦想变为现实,人类社会开始跨入信息化时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勇立潮头,秉承与时俱进之精神,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决策能力全面提升。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络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运作效率,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政府是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只有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极大地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实施电子政务发展的意义1、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优化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提升政府的沟通效率和行政运作效率,简化行政运作程序,降低行政运作成本,从而节约政府经费与开支。

2、加强监管,促进政务公开。

实施电子政务,能够电子政务,能够加强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各权力机构业务运行的监管,并可实现政府相关信息和业务处理流程的公开化。

实施电子政府后,政府的业务流程通过电子政府平台自动实现,其处理的过程、处理的时间、处理的依据、对于上级领导、相关公众、政务工作人员都是公开的,从而减少了传统政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实现了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

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近年来,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之迅速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自身安全问题也随着科技的进步点的更加的突出。

本文就电子政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信息孤岛、缺乏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字】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发展趋势电子政务市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分割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一、概述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在西方国家,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被称作“电子政府”我国的政府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与国外有很大差别,除政府首脑机关国务院之外,还有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为了反映我国政府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我国将“电子政府”称作“电子政务”。

电子政府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

相传于传统行政方式,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在于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高效快捷的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

政府机关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将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政府部门实行电子政务的效益在于:1.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2.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3.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4.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

5.提高了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政务作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的主要运作和实现形式应运而生。

在世界各国为促进各国的国家信息化,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名列第一位。

从当前电子政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电子政务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利剑,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良性发展的有力后盾和加速器,是文化信息传播和普及的撒种机,是国家军事国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力剂,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是在信息时代构成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

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工作之一。

但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众的信任度。

本文将分析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安全问题电子政务涉及到大量的政府机密信息和个人信息,因此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旦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策:强化安全体系建设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息的安全保护。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预防信息泄露和安全问题。

问题二:信息孤岛电子政务配合政务资源现有部门进行系统集成管理,存在信息孤岛,如无法共享政府信息或职能相对较弱的系统往往不能与大系统接入,信息孤岛造成了信息的烟囱式间接流转、数据统计不够精确的问题。

对策:强化信息共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建立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把不同部门的信息统一整合,使政府的各个部门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访问,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服务质量。

问题三:服务内容不够满足公众需求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效率的提高,有些政府网站仅仅提供了基础的政务服务,对于更加深入的服务内容存在较大的欠缺,也有些政府网站在使用上有着较大的门槛,公众的使用体验不够友好。

对策:打造精细化政务服务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公众需求,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对于政务服务的类型和内容进行精细化打造,注重提升用户体验,实现真正的用户服务共创。

问题四:网络安全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中国网络安全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这一点也是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处理跨境数据流转和网络金融等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

对策: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法规体系,制定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更完善的电子政务合规机制,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而构建的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1.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

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缺乏认识。

2.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

但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

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

事实上,电子政务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否则,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标准规范无法统一,系统无法一体化,资源(包括信息)无法共享,重复建设无法避免。

因而,把电子政务落到实处的关键还是在“政务”上,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

提高电子政务水平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研究和改进。

3.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制定或修改了相关法律。

然而,我国在保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电子政务立法一直是滞后的。

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

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如缺少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北京时代远景信息技术研究院庆怀韬
一、缺乏顶层设计的指导和规范
我国地市和县区制定电子政务规划的比例分别约为6%和1%,在制定电子政务规划和电子政务发展方式、深化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地市和县区政府在规划设计方面
严重不足。

中央机关和省级政府分别是60%和36%,72%的中央国家机关和83%的省级政府明
确提出电子政务发展以业务应用建设为主、突出成效,其中,已经开始实施电子政务
以应用发展为主,突出成效的中央国家机关占80%,省级政府占79%。

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对于方向和目标、任务和项目等已经建
立共识,弄清楚了要“做什么”,。

但是,还缺少顶层设计这一重要步骤,也就是弄
明白“怎么做”,尤其是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对信息技术在
地方政府的大规模、深层次、跨组织应用,提出适度超前、先进适用的总体架构,还
做得很不够。

缺乏顶层设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顶层设计缺乏方法论的支撑。

中国电子政务是一个包含了党委、人大、政府、
政协、法院、检察院六大系统在内的大系统,不管是国家层级,还是省、市、县,或
是具体行业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面对的都是极其复杂的纵横关系,涉及众多部门和
机构,考虑战略目标、业务、数据、技术等诸多方面内容,因此,需要有统一方法论
的指导和支撑。

国外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主要以EA(Enterprise Architecture,总体框架)为理论支撑。

20世纪90年代,随着EA理论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广泛应用,美国政府将EA理论应用在电子政务领域,在政府机构内部开展EA规划,并基于EA开发出了新的理论方法——FEA,英国的xGEA也是采用EA理念,加拿大采用了EA最早的框架——Zachman框架,韩国也是在美国FEA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总体框架。

很多国
家在对顶层设计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后提出了适合本国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而目前我
国尚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

(二)顶层设计能力不足。

主要体现在设计人员能力不足,例如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的
实施单位中,全国只有50多个接受过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的培训,普遍对顶层设计的内涵和内容了解还不够不深入。

二、规划和设计未结合地方发展实际
部分地区在做区域电子政务(或信息化)发展规划时,并未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将已经完成或已有成效的工作继续列入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当中。

如《××市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中说明“‘十五’期间,全市信息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入超过××亿元”、“基础通信网络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全省前列”、“信息化基础基本覆盖全市”,但又将“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力争到2010年末,基本形成宽带、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宽带接入基本覆盖全市”列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造成电子政务发展方向错误,建设目标定位不准确、重点偏离,人员、资金、技术等资源没有在提升本地区电子政务水平的关键领域发挥最大作用。

地方政府在做区域电子政务规划时没有根据本地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决定自己电子政务的优先领域,解决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由于规划和设计缺乏指导,设计能力不足,制定规划的部门没有做好区域电子政务发展存在问题的梳理工作,对电子政务发展需求不重视。

三、基层统筹难度大
目前我国地方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主要设置在经信委、发改委、办公厅(室)等,直属部门均有电子政务支撑机构;超过一半的地方政府将电子政务管理职能设在信息化推进处或信息处,如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市、区)。

26%的省级政府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设立了单独电子政务处或电子政务与信息资源处、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处,如北京、天津、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市);超过10%的省级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电子政务管理部门或明确电子政务管理职能。

中央各部门自上而下的纵向专网(条)与地方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块)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机制,形成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纵强横弱、条块分割的局面,特别是各政务部门纵向业务系统垂直向下延伸到县级、乡镇,增加了统筹协调的难度。

从条看,各行业部门都有强化其业务系统和网络向地方基层延伸的要求,使“信息孤岛”的风险进一步加大,造成资源难以共享、协同;从块看,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希望能够通过统一网络平台承载来自上面各部门的业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政策依据和明确规定,使得当地电子政务的网络建设统筹困难,难以形成统一应用和管理。

有的地方虽具备一条和多条省级专网,但仍不能与中央政务内网、外网或部门专网良好对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