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卷及答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蘸水(zhn) 附和(h) 阔绰(chu) 腼腆(diǎn)B、间(jin)或胚子(pēi) 踹一脚(chui) 避讳(hu)C、啐骂(cu) 不省人事(xǐng ) 星宿(xi) 作揖(yī)D、侥幸(jiǎo) 带挈(qi) 恐吓(h) 魁梧(ku)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栩栩如生无精打彩官运享通不屑置辨津津有味唯唯连声平起平坐五彩斑澜3、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和《窗》四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B、《口技》是一篇笔记小说,主要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了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
C、《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孔乙己》侧重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侧重写人物的语言;《窗》主要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4、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在今天举行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徐芳硕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
②这是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体验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通过这一表彰活动,使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大为提高。
5、名著阅读。
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
6、用一句话提炼下面语段表达的主要信息。
老师坐得高一点,不是为了让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使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一些。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与答案2021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与答案2021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八年级语文的同步练习与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贻误(yí ) 不朽(xiǔ ) 热忱(chén ) 消遣( qiǎn )B、灼伤( zhuó ) 嫉妒( jì ) 煎熬( áo ) 要谛( dì )C、同僚( liáo ) 驾驭( yù ) 狭隘( yì ) 萎谢( wěi )D、粗糙( zào ) 洋溢( yì ) 跻身( jǐ ) 焕发( huàn )2、下面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B、最近,周杰伦早期的成名曲之一《蜗牛》这首流行歌曲入选了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3、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汗牛充栋。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新疆启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以来,各族人民群众同仇敌忾,踊跃参与和主动配合严打专项行动。
D、高考刚刚结束,考生们就开始了估分择校的工作,这个学校也好,那个学校也不错,大家见异思迁,都拿不定主意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解析一、字词书写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盏.(_______)登.时(_____)糜.子(_____)油馍.(______)脑畔.(______)眼眶.(_______)二、选择题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
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已经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古今家风的一种生动的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②⑤③①B.④①②⑤③C.④③①②⑤D.④①③②⑤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B.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C.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融化暄嚷赌注B.邀请辨论凋零C.想象枯燥弥蔓D.鸭蹼窥探雾霭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雾霭(ǎi)缄默(jiān)窥探(kuī)B.曲线(qǔ)狩猎(shóu)号角(jiǎo)C.香蒲(pú)沼泽(zhǎo)凋零(diāo)D.雉鸡(zhì)黑鹂(lí)迁徙(x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
B.《大雁归来》运用了大量清新灵动的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C.文中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了全文。
D.《大雁归来》侧重在介绍知识而不在抒发情怀。
4.制作送别礼物、布置个性房间、安排朋友聚会、规划全家出游……生活处处需要付出热情。
温馨的设计,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
请以“温馨的设计”为题,写一个小片段,文体不限。
(250字左右)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
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
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
待万物sū xǐng,鸟雀归来,空气中又mí màn起生命的活力。
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轮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sū xǐng mí màn(2)给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雾霭缄默6.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鸟类,你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
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
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
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目录专题训练一字音字形专题训练二词语理解与运用专题训练三辞与仿写专题训练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专题训练五汉语基础知识与传统文化专题训练六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专题训练七诗文积累与名句默写专题训练八文言文知识梳理专题训练一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省.()行.辈()挑剔.()亢.奋()闭塞.() 晦.暗()怅惘.()蓦.然()褶.皱()追溯.() 缄.默()雾霭.()捶.击()凋.零()凫.水()目睹.()萦.绕()眺.望()擦拭.()咀嚼.() 龟.裂()2.根据拼音写汉字。
沟hè()chù()立演yì() 瑕cī() xuàn()丽jiā()锁fù()予xiè()怠驰chěng() 告jiè()束fù()chóu()谢jī()绊wò()旋huì()星潮xī() huò()然俯kàn() 卑bǐ()撺duo() qióng()顶3.补全下面的词语。
人情()故叹为观()()然而止销声()迹周而()始草长()飞天衣无()目()一切()如此类难以()信挑()离间若无其()理()气壮打()不平如()中天出类拔()多多()善阳()阴违招摇()骗强词()理不修边()分()离析暴风()雨行将()木相辅相()前()后拥怒不可()安营扎()接()而至风云变()()流不息漫不()心络()不绝轻歌()舞()息万变纷至()来名()其实和颜()色自()其说()耳欲聋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襁.褓(qiǎng)羁.绊(jī)瞬.息万变(shùn) B.蓦.然(mò)缄.默(jiān)戛.然而止(jiá) C.俯瞰.(kān)雾霭.(ǎi)五彩斑斓.(lán) D.潺.潺(chán)羹.匙(gēng)目眩.神迷(xuàn)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污蔑.(miè)卑鄙.(bǐ)挑拨.离间(bá) B.彷.徨(páng) 抉.择(kuài) 不知所措.(cuò) C.堕.落(zhuì) 浩劫.(jié) 不修边幅.(fú) D.襁褓.(bǎo) 枷.锁(jiā) 行.将就木(xíng)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凫.水(jī) 演绎.(yì) 销声匿.迹(nì) B.漩涡.(wō) 寒噤.(jìn) 怒不可遏.(yè) C.懈.怠(jiě) 凄.凉(qī) 历.历在目(lì) D.棱.角(léng) 虔.诚(qián) 接踵.而至(zhǒng)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缭.绕(liáo)龟.裂(guī)天衣无缝.(fèng) B.雾霭.(ǎi) 怅.惘(chàng) 戛.然而止(jiá) C.亢.奋(kàng) 晦.暗(huì) 草长.莺飞(chánɡ) D.偏僻.(pì) 屹.立(qǐ) 叹为观止.(zhǐ)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挑剔.(tī)污蔑.(miè)难以置.信(zhì) B.翌.日(yì) 穹.顶(qióng) 漫.不经心(màn) C.彷.徨(fāng) 矗.立(chù) 纷至沓.来(tà) D.苍劲.(jìn) 束缚.(fù) 轻歌曼.舞(màn) 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叹为观止天衣无缝B.强词夺理不修边幅C.怒不可遏慢不经心D.目眩神迷海枯石烂10.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担惊受怕亭台楼阁B.袖手旁观格物至知C.斗方大字自圆其说D.震耳欲聋霓裳羽衣教师详解详析1.xǐng háng ti kàng sèhuìwǎng mòzhěsùjiānǎi chuídiāo fúdǔyíngtiào shìjuéjūn2.壑矗绎疵绚枷赋懈骋诫缚酬羁斡彗汐豁瞰鄙掇穹3.世止戛匿复莺缝空诸置拨事直抱日萃益奉撞夺幅崩骤就成呼遏寨踵幻川经绎曼瞬沓副悦圆震4.[解析] C“瞰”应读“kàn”。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试题一、基础知识(共19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宽恕(sù) 蜿蜒(wān) 眼翳(yí) 颔首低眉(hàn)B. 睥睨(pì) 彷徨(páng) 酷肖(xiào) 长吁短叹(xū)C.锃亮(zéng) 瞥见(piē) 绯红(fěi) 广袤无垠(mào)D.污秽(suì) 姮娥(Héng) 鞭挞(tà) 脂粉奁(lián)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懊秘轩昂馈赠藏污纳垢B.愚钝酒肆凛冽冥思暇想C .烂漫迁徒抱怨花团锦簇.D托辞企盼执拗正襟危坐3、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马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朝著名作家韩愈,文章借千里马不能被发现和重用,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和愤懑。
B《再塑生命》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师帮助海伦认识了水、自然、爱等事物。
C《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作者是俄国的高尔基,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D《我的母亲》中母亲是一位严师、慈母,母亲以她的“言传”、“身教”使“我”在走上社会后获得一定的成功。
4、下列句子语言连贯顺畅的一项是 ( )(2分)A.这家工厂就像一座很大的煤球铺子,天是黑的,地是黑的,还有黑的墙壁。
B.在通往牛奶公司的一条僻静的路上,一辆汽车被大雪覆盖着,旁边立着一个雪人,车前部的顶盖和后备箱打开着,他手里紧握着修理工具。
C.我回来一看,他笼着手,缩着脖子,眼睛眯着,不住的打盹。
D.车马都新油饰过,马虽然依然清瘦,但车辆体面了许多,好做一夏的买卖呀!5、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仿写: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23522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1. (10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通史。
B.“轩”指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指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C.传记中凡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必须是准确的。
D.茅盾的代表作有《子夜》《茶馆》《林家铺子》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2. 解释下列词语。
(1)且:________。
(2)迂:________。
(3)惩:_______________。
(4)塞:________。
(5)汝:________。
(6)毕:_______________。
(7)阴:________。
(8)杂然:________。
(9)献疑:_______________。
(10)如……何:_______________。
(11)焉:________。
(12)置:_______________。
(13)荷:________。
(14)叩:________。
(15)反:_______________。
(16)惠:________。
(17)残年余力:_______________。
(18)毛:_______________。
(19)长息:________。
(20)彻:________。
(21)不若:_______________。
(22)苦:________。
(23)已:________。
(24)断:_______________。
(25)感其诚: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三、默写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4.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题(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题(全册,含答案)《社戏》分层练习◆基础题一、基础知识1、辨字形,注音组词。
蓬()篷()棹()撮()博()搏()膊()桕()2、多音字,组词。
哄hōng:()更gēng:()喝hē:()吓xià:()哄hǒng:()更gèng:()喝hè:()吓hè:()哄hòng:()省shěng:()省xǐng:()3、依拼音写汉字。
dài()慢蕴zào()háng()辈撺duo()mí()散宛zhuǎn()xù()叨朦lóng()tǎng()若家juàn()fú()水飘miǎo( )◆能力题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黑夜。
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分别用一句话概述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1)(2)2、仔细阅读第一段,体会作者从中传达出什么感情?并试作分析。
答:3、仔细阅读第二段指出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有何作用?答:4、两段文字,把月夜归航的景物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
你有没有过“人在画图中”的经历?描绘给同学听听。
写成400字的短文,在同学中交流。
◆提升题三、课外阅读。
阿庆丰子恺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训练卷第一课藤野先生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芦huì___________ nì______名托cí______ 绯.红________ 不逊.________ 诘.责________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恰切解释。
①除下帽来,油光可鉴.____________。
②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____________。
③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____________④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____________⑤一段落已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部时事的片子。
____________⑥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____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③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___________似的喝采……4.“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一下(30字左右)。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5.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6.“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
“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7.“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8.“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你怎么理解?9.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二)第十一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
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
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
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
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
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
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
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
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
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
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
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
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0.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11.“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2.“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13.“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问句为:____________。
14.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15.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16.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17.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三、写作18.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恩师。
在鲁迅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是藤野先生给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
恩师难忘。
在你近八年的求学生涯中,有没有令你感念的恩师呢?在班里和同学交流一下。
答案:一、1.荟匿辞fēixùnjié2.①照②即“模糊”,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③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④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⑤这里是动词,放映。
⑥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3.①油光可鉴标致刻画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用反语表明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和嘲讽。
②物以希为贵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
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照,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
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自尊心。
③酒醉“酒醉”是形容人处于高度兴奋、迷狂以致难以自已的状态。
这里说的是国人“闲看”枪毙犯人时的表现。
看客们不但对自己受剥削受压迫麻木不仁,而且对他人受残害而抱围观、鉴赏、兴奋不已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
作者对黑暗政治的压迫下和落后封闭的文化熏染下的国民的劣根性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4.略(答案能联系课文内容,模仿藤野先生口吻,说些鼓舞鲁迅奋进的话语即可)二、(一)5.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6.只不过对东京的失望“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7.“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8.“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
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9.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答对大意即可)(二)10.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始终没有教师肯留下,一位代课的女大学生为了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了永远的第十一位。
11.“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12.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
13.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呢?14.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
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15.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16.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17.“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
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三、18.提示:学生可以口头作文也可以书面作文,可选取老师的典型事例,学习《藤野先生》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也可以记某个比较难忘的片断,等等。
尽由他们自己发挥。
第二课我的母亲一、积累与运用1.请按原文填空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____________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过我。
____________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____________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这些词你陌生吗,试试标出它们的正确读音。
宽恕.____________ 庶.祖母____________ 筹.备____________ 吹笙.____________ 摹.画____________ 翳.____________3.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怎样解释更恰当。
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____________②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____________③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这比打骂更难受。
4.考考你:①“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诸葛亮、刘备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几个:____________,你还知道里面哪些文角的名字吗?____________②“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史文恭、花荣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试说出与他们有关的回目或典故:____________。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