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下的居住区建筑(住宅)设计

合集下载

《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全新解读

《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全新解读

《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全新解读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全新解读1. 引言《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全新解读旨在深入剖析修订后规范的内容,为居住建筑设计提供专业、详细的指导。

本文档将重点解读规范中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及对于设计实践的影响。

2. 规范概述《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是在原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建筑实践和技术发展进行修订的。

修订后的规范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措施。

3. 居住环境设计修订后的规范对居住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自然环境、交通、绿化等因素,创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空间。

3.1 自然环境因素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等,合理规划居住区的布局和建筑朝向,以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3.2 交通规划居住区的交通规划应合理、安全、便捷。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规模、地形等因素,合理布局道路、停车位等交通设施,确保居民出行方便、安全。

3.3 绿化设计绿化设计是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充分利用居住区的空间,打造宜人的绿地系统,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4. 住宅建筑设计修订后的规范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室内环境等方面。

4.1 空间布局住宅建筑的空间布局应合理、舒适、功能明确。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合理规划卧室、客厅、厨房等功能空间,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4.2 功能分区住宅建筑设计中,功能分区明确是关键。

设计师需要合理划分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确保各功能空间的独立性和互不干扰。

4.3 室内环境室内环境设计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隔音等因素,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5. 可持续性设计修订后的规范强调了居住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

设计师需要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生态等方面,提高居住建筑的可持续性。

浅谈居住小区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及措施

浅谈居住小区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及措施
住 宅底 层 架空 , 台及 公建 屋 顶 形成 多 层 次 的 , 于邻 里交 往 的外 平 利 部空 间 , 成符 合现 代价 值尺 度 的人际关 系 。 促
2 阳 光 .
我 国政府 根据 国情 提 出了《 中国 2 世 纪议 程 》 制定 了一 系列 的 1 , 可持续 发展 计划 , 业 的可持 续 发展 计划 、 农 工业 的 可持 续 发展 计划 、 经 济 的可持 续 发展 计 划 、 会 可持 续 发 展计 划 、 境 的 可持 续 发 展 社 环 计 划等 等 , 将可 持续 发展计 划 的概 念作 为具体 的工 作 目标 。 于是 “ 可持 续 发展 ” 时 间成 为 了时 尚名 词 ,生 态 小 区” “ 持 一 “ ,可 续 发展小 区 ” “ 色住 宅 ” ,绿 如雨 后春 笋般 在各 地 风起 云 涌 , 有 铺 天 大 盖地 之势 。 是 , 中却 大有 商业 炒作 , 但 其 为生 态而 生态之 嫌 。 以 , 所 什 么是 生态 小 区 , 么是 可持 续发 展 , 什 及其 到底 应 该 以何种 方式 运 作 , 应该 为我们 深入探 讨 。 什 么 是可 持续 发 展 ?尽 管 学术 上还 有 着不 同的认 识 , 公认 的 但
3绿 化 .
概念 是 1 8 9 7年 《 伦 特 兰 报 告 》 出 的定 义 , 是 指 “ 满 足 当代 布 提 即 既
人 的需 要 , 不 损害 后 代 人满 足 需 要 的能 力 的 发展 ” 又 。它有 两个 基 本点: 一是 必 须 满 足 当代 人 的 需 求 , 则 她 们 就 无 法 生 存 ; 是 今 否 二 天 的发 展部 能 损 害后 代 人 满足 需 求 的 能力 。“ 持续 发 展 ” 一 种 可 是 人 类新 的 生存 方式 。可持 续发 展 涉及 可 持续 经 济 、 可持 续 生态 和 可 持 续社 会三 方 面 的协 调统 一 , 要求 人 类 在发 展 中讲 究 经 济 效率 、 关 注 生态 安全 和 追求 社会 公 平 , 最终 达 到人 类 生 活质 量 的提 高 。居住 小 区是人 们 住 居 的基 本 集合 体 ,在居 住 小 区 的涉 及 和实 施 工程 中 贯彻 可持 续 发 展原 则 和 生态 思 想 是必 须 的 ,则 必 须从 以下 三个 层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3文|雷舒雯 王一名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摘要: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

景观设计在居民住宅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配角”过渡到“主角”。

当舒适、便捷不再属于居住区设计的首要要求之后,景观设计的功能与目标被逐渐扩大,成为了商业居住楼盘竞争中的一种关键要素。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并在其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实施方案。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居住区景观设计;平衡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之间密切相关,是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以及国家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居住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进而影响到自然与生态。

鉴于此,本文对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景观设计在居民住宅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配角”过渡到“主角”。

起初,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辅助居住区整体建设,实现居住区建筑的一系列功能,例如舒适的居住环境、便利的教育生活以及其它社会活动等。

因此,景观设计的目标主要围绕着居住区的舒适和便捷等特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设计的功能与目标被逐渐扩大,成为了商业居住楼盘竞争的一大亮点。

景观设计水平是居住区整体形象的象征,同时也是消费者衡量居住区环境的重要依据,这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此可见,居住区景观设计必然会向着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行进[1]。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1、建立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离不开与社会和经济的和谐相处,换句话说,只有实现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强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何雯董亚礼马睿宏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710082摘要: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建筑在人类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的中介地位,建筑设计要注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建筑生态设计必须考虑居民使用的方便、简捷;营造人类与自然环境沟通的合理条件。

本文探讨了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关键词:住宅;生态;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建筑与生态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生态策略也成为21 世纪建筑设计中的主旋律,其必然性的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物是人为的创造产物,其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自然的秩序,而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其需要遵循生态环境的存在规律,因而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不仅仅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而将生态策略融入建筑设计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住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生态城市应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 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和谐。

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 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 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 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 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浅谈绿色住宅建筑设计

浅谈绿色住宅建筑设计

1 . 绿 色文化 绿色 文化 即是 生态文 化 ,它 逐步 成为 遍布全 球 的人类文 化 。 “ 绿 色 ”是 生命 的原色 ,植 物正 因为 是 “ 绿色 ” ,才有 可能 进行 光合 作 用 ,
使 得能 量 和物质得 到 最充 分 、最经 济 的利用 ,一 切 由 自然 所消 化 和净 化 。绿 色 意味着 生命 和生 长 ,是活 力和 希望 的象 征 。近几 年 ,绿 色文 化日 益 深 入人心 ,逐 渐影 响到 社会 的经 济领 域 ,人们 生态 环境 意 识开
关 键 合 绿 色住
建 筑设 计
设计原则
设 计 要 点

绿 色 住 宅 建 筑 设 计 概 念
绿 色住 宅建 筑强 调要 因地 制宜 ,不 能 照搬 盲从 。例如 :对 于 某些 独立 式 、建 筑 密度 小 ,分布 范 围广 的建筑 而 言 ,可 以利 用 太用 能进 行 自我的能 源补 给 ,但 是 如果 是高 层建 筑 ,那就 不行 了 ,因 为建 筑的 表 面积 有限 ,就 算把 建筑 的屋 顶和 四个 面都 装 上太 阳能转 换 装置 ,也 都 无法供 应该 楼所需 的建筑 能耗 ,因此 , 这 种情况 下多 采用城 市热 网。 4 . 整体 设计原 则 绿 色 建筑 还强 调整 体设 计 原则 ,结合 气候 、文 化 、经 济等诸 多 因 素 进行综 合分 析 ,切勿 盲 目照 搬所 谓的 先进 生态 技术 ,也 不能 仅仅 着 眼于局 部而不 顾整 体 。例如 ,热带 地 区如果使 用 保温 材料 和蓄 热墙 体 就 毫无 意义 了 。对 于寒 冷地 区 ,如 果窗 户的 热性 能较 差 ,那 么用 再好 的墙体 保温材 料也 不会 达 到预 想的 节能 效果 ,因为热 量会 通过 窗 户而 迅 速散 失。 因此 整体设 计的好 坏 ,直 接影 响到了绿 色住 宅建筑 的成本 。

住宅设计的可持续性

住宅设计的可持续性

三 ,环境 的可持续性
综 合运 用 当代建筑学 、生 态学 及其他 科 学技 术 的成 果 ,将 小 区看 成一 个 生态 系 统 , 通过 设计小区内建筑 内外空 间中的 多种物 态因
住 宅设 计也应 当有可持 续 发展 的眼光 。从 大
处 着 想 ,保 护 自 然 资 源 , 节 约 能 源 , 减 少
序地 循 环转 换 ,并 与 自然 生态 相平 衡 ,获得

种 高 效 、低 耗 、无 废 、无 污 染 生 态 平 衡 在具 体 的设计过 程 中要充 分利 用居住 区
的居住环境 。 基地 外部和 内部 的 自然 条件 ,如保 留和利用 原有 地 形 、地 貌 、植 被 和水 系 ,保 护 古树 和 文 物 古 迹 ,继 承 文 化 特 色 。
求 随 着 结 婚 、生 育 、衰 老 、死 亡 的生 命 过
处 在 一 个 追 求 可持 续 发 展 的 社 会 里 , 我 们 的
资 源 ,且 保 温 、隔 音 、隔 热 效 果 更 好 ,用
P C管替代铸铁管,可减少二次污染等。同 V
时 ,应充 分选 用 自然资 源 ,尽可 能采 用太 阳
对环境 的破 坏 ;在住 宅设 计中 ,处处从建 筑 物 的可持 续性考 虑 ,将可持 续性观 念渗透 到 设 计的每 个细 节、每 个步骤 中去 。努 力建 造 出符 合可 持续 发展 社会 需 求的住 宅 来。
可持 续性 ; 质 老化 ; 源再 利 用 物 资
素 ,使 物 质 、能 源在 小 区生态 系统 内部 有次
热 水 系统 ,有 条件 的地方 ,还 要 大力鼓 励采
用新 能 源 和 绿 色能 源 ( 阳能 、风 能 、地 太 热 、其 他 再 生 能 源 ) 。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一、居住区布局规范1.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绿地等,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互补发展。

2.合理分配用地面积,确保每个居住区的功能和容量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3.设置便利的交通网络,包括便捷的公共交通线路、道路系统和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等,以方便居民出行和交通流动。

二、住宅建筑规范1.合理规划和设计楼盘内的住宅户型,注重通风、光线、采光等自然环境因素,提高居住舒适度。

2.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区等,增加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交互动。

3.建立住宅小区卫生管理规定,确保小区的卫生环境整洁,垃圾分类处理和垃圾收运系统的建立。

三、环境保护规范1.植物绿化和景观设计,提高居住区的美观度和生态环保功能。

2.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控制噪音污染,合理设置隔音设施和噪音防护措施,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四、公共服务规范1.设置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2.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体系和居委会机构,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和居民自治的平台。

3.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包括设置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备等,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五、可持续发展规范1.鼓励住宅小区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约能源的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提倡低碳出行,鼓励居民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

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是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安全,保护城市环境和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指导措施。

这些规范使城市的居住区更加宜居、宜人,促进社区团结和居民自治的发展。

同时,规范也为设计师和开发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居住区的建设与管理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浅析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浅析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浅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绿色建筑和设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建筑学的一种新趋势,并且正在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近年来,"生态建设""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等新兴理论概念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但提升了人类的智慧,也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但是近几年由于现代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愈来愈高,绿化生态化住宅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深入探讨绿化生态化住宅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希望对有关的研究者提供些许的帮助。

一、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宅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建筑形式,它旨在通过"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结合自然环境和人工方式手法,营造出一种安全、良好的生活,从而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种将技术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复合系统,它能够高效地运用各种资源,使自然环境更加清洁、优雅、舒服,有效地减少由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调等因素引发的风险,从而提升小区文明水平,实现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二、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性(一)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自从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我国一直注重于增长经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一直不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逐渐变成了人人都在关心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在渴望拥有着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大众节约平时的资源,不要过度消耗能源,保护我们的环境。

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住房发展需要更加合理的规划,以进一步提高房屋利用效益,采取合理的建筑设计系统,有效利用建筑空间,尽量减少消耗,保存无可再生资源,多运用自然材料和地方建筑材料,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从而能够促进有关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居住区设计——关于建筑设计通论方向的节能居住区建筑设计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RESIDENTIAL DESIGN——General theory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direction of energy-saving residence architectural design史成龙(6001114024)Shichenglong摘要/21世纪,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中大量人口涌入,居住建筑需求量持续增长,但大量建设的城市居住建筑存在消耗大、寿命短、质量问题严重等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环境问题突出的城市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居住建筑的不同之处,提出我国居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借鉴国外先进的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方法,推动国内居住建筑向节能设计方向发展。

关键词/城市居住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法,城市,建筑设计ABSTRACT/21st century, China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urban influx, continued growth in demand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t a larg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of urban housing consumption, short life expectancy, quality problems and other problems, do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an er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text, to highlight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for the study of urban housing, at home and abroad differs from residential buildin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hina, analyse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sustainable design method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promote domestic development toward the energy-sav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KEY WORDS/Urban residential building, Sustainable design,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1 背景1.1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概念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其具有两个特征:①发展的可持续,即发展是当代人类和未来人类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当代人类与未来人类的利益统一;②发展的协调性,即必须限制在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私有企业观点 环境保护者观点 可持续发展观点1.2 城市居住建筑的实际使用寿命短《居住建筑建筑规范》(GB50368)规定我国普通居住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少于 50 年,但我国城市普通居住建筑建筑平均使用寿命仅30 年左右。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被拆除,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加重了环境的负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3 城市居住建筑的质量和性能不高我国居住建筑工业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落后,居住建筑技术与部品集成度低,造成居住建筑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环境建筑学时代,城市建筑的可持续转型成为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英国学者肯特指出:“我们的后代关心的是我们带给他们的建筑是改善或破坏了生活质量和环境,而不是关心带给他们的建筑是后现代,还是解构的。

1.4 小有成就的可持续居住建筑设计国内外对于可持续居住建筑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利用技术、材料利用和节材技术、水资源利用和节水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多探索和实践,产生了一批新技术、新设备,为可持续居住建筑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二 各国住宅建筑平均使用寿命比较图片来源:/index.html图三 设计方法发展的内在需要建筑学观念的五个阶段图片来源:《高技术建筑》图一 不同观点下的社会;环境;经济关系可持续居住建筑设计有量化标准可依: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推行的《环境与能源设计向导》居住建筑版本(LEED for Home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推行的《绿色建筑挑战》(GBC )、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委员会推行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中国建设部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等。

并且有行之有效的分析类软件。

2 国外城市居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历程2.1自然环境观影响下的城市居住建筑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6)在其著作《走向新建筑》中对城市居住建筑的论述中充分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公寓的各个面都向空间和光线敞开,望见的不再是现在这种林荫道边病怏怏的树木,而是广阔的草地、游戏场和浓密的绿荫”。

他在设计生涯的早期就提出了现代建筑五个特点,其中底层架空和屋顶绿化的本意就是增加绿化面积,充分接近自然。

底层架空保证了地面绿地的通畅,屋顶绿化的意图是“恢复被房屋所占去的地面”。

他还特别注重空气、阳光、绿地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充分接触自然是柯布西耶在建筑形式和功能之外始终最求的理想。

图片来源:《勒·柯布西耶——型的分析》 图片来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1946—1952年,柯布西耶设计了著名的马赛公寓,又被人们称为“居住单元盒子”。

马赛公寓是一种新型密集型居住建筑以缓解二战后住房紧缺的状况,充分体现了柯布西耶希望将居住建筑群和城市联系起来的想法。

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2.47英亩面积的花园上,主要立面朝东向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柯布西耶把马赛公寓的建筑结构视为一个空架子,每一套型单元像酒瓶一样放在架子中。

套型单位是固定的,但其内部功能组合是多样的,就像一个酒瓶,形状和尺寸虽然不变,但里面装的酒却可以是多样的。

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来选择居住建筑套型,即著名的酒瓶与酒架理论。

图四 多米诺居住建筑体系 图五 别墅大厦图六 酒瓶与酒架理论:图片来源:https://赖特(Frank Lloyd,Wright,1869-1959)将居住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这种思想是他摆脱了建筑固有形式的束缚,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自然气候条件、人文环境条件等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

他的“草原式居住建筑”很好地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相适应的有机原则。

居住建筑常使用砖、石、木、水泥和玻璃五种基本材料,充分体现地方材料的本色,有利于融入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

2.2 资源环境观影响下的城市居住建筑1927 年,富勒开始构思 Dymaxion 居住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方案设计和模型研究。

1946 年,居住建筑构想才最终实现:居住建筑由工厂预制,可整体运到场地中现场装配。

结构上,采用仿生树的受力方式,居住建筑的全部荷载经张拉索传递到中心柱;空间上,结合结构特征,平面呈圆形,空间被软隔断分成若干大小不一的扇形房间,软隔断可绕中心旋转来改变各个房间的大小,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能源利用上,内部通风系统由特殊设计的屋顶通风帽和中心柱内的通风管组成,结合底层架空与近球形的外观使居住建筑内实现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度,实现能量的自我平衡,因此降低使用能耗。

资源利用上,选用了轻质、耐久的铝材等,可回收循环使用。

居住建筑在结构合理性、空间可变性、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方面都体现了较高的可持续性能。

2.3 环境影响下的城市居住建筑英国的 Bed ZED (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居住建筑区由英国建筑师比尔﹒邓斯特(Bill Dunster )设计,占地面积约 1.7h ㎡,包括 82 单元(271 套公寓)和 2369 ㎡的办公和商业建筑。

该居住建筑区的设计理念是为居民提供环保生活的同时并不牺牲现代生活的舒适性。

同英国普通居住建筑相比,Bed ZED 完全不使用矿石能源,能源消耗全部由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提供,实现自给自足,住户总能耗降低 60%,供热能耗降低 90%,交通能耗降低 50%,节水 30%。

除此之外,Bed ZED 还在减少垃圾、废物循环利用、采用本地建筑材料、生物多样化等诸多方面有着突出成就。

图七 罗宾别墅 图八 流水别墅图片来源:https://图片来源:https:// 图九 Dymaxion 居住建筑图片来源:https://加拿大的 Vento 居住建筑区(The Vento Residences )位于卡尔加里市,于 2006 年竣工,是在小投资、小规模居住建筑项目中实现“绿色生活”的典型代表。

项目占地面积约 0.2h ㎡,总建筑面积 3627 ㎡,共计 22 套。

项目配套的绿色节能设施包括传统的节水坐便器、地暖系统、双层 LOW-E 充氩气玻璃窗外,还采用了在小型居住建筑项目中较少使用的热能回收通风设备以及供冲厕和绿化灌溉的雨水回收系统。

图片来源: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了整体环境观和全新发展模式的形成,对城市居住建筑和其所处环境的系统性的全面认识,促使城市居住建筑走向整体可持续转型。

3 国内城市居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3.1 自然环境影响的建筑形态传统居住建筑的空间形态受自然环境、气候 特征、生活习惯、宗教习俗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 特征。

北方寒冷地区民居的空间封闭、相互独立 设置,而南方湿热地区民居的空间开敞通透、相 互联系紧密,由于北方地区为了争取冬季日照, 南方地区为了制造更多夏季阴影区域而造成的结 果。

图十 Bed ZED (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居住建筑区图十一 Vento 居住建筑区(The Vento Residences )图十二 自然环境影响的建筑形态图片来源:https://3.2 气候影响的建筑组合形式 图十三居住建筑形态:3.3 资源环境影响下的居住建筑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城市人口激增,城市新建了大量的居住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