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9_铝表面镀镍的检测标准
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

目次○、总则................................................................................................................................. 1一、电镀镍检验标准............................................................................................................. 11.1 试样要求.................................................................................................................. 11.2 外观.......................................................................................................................... 11.3 镀层厚度.................................................................................................................. 21.4 结合强度.................................................................................................................. 21.5 耐蚀性...................................................................................................................... 2二、电镀锌检验标准............................................................................................................. 32.1 试样要求.................................................................................................................. 32.2 外观.......................................................................................................................... 32.3 镀层厚度.................................................................................................................. 42.4 结合强度.................................................................................................................. 42.5 耐蚀性...................................................................................................................... 42.6 白色钝化膜的存在性试验...................................................................................... 4三、装饰镀铬检验标准......................................................................................................... 53.1试样要求................................................................................................................... 53.2 外观.......................................................................................................................... 53.3 镀层厚度.................................................................................................................. 53.4 结合强度.................................................................................................................. 63.5 耐蚀性...................................................................................................................... 6四、喷漆检验标准................................................................................................................. 74.1 试片要求.................................................................................................................. 74.2 颜色.......................................................................................................................... 74.3 光泽.......................................................................................................................... 74.4 外观.......................................................................................................................... 74.5 漆层厚度.................................................................................................................. 84.6 附着力...................................................................................................................... 84.7 抗冲击性.................................................................................................................. 84.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8五、粉末喷涂检验标准......................................................................................................... 95.1 试片要求.................................................................................................................. 95.2 颜色.......................................................................................................................... 95.3 光泽.......................................................................................................................... 95.4 外观.......................................................................................................................... 95.5 涂层厚度.................................................................................................................. 95.6 附着力.................................................................................................................. 105.7 抗冲击性.............................................................................................................. 105.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10六、铝合金化学氧化检验标准......................................................................................... 116.1 试片要求.............................................................................................................. 116.2 外观...................................................................................................................... 116.3 耐蚀性.................................................................................................................. 11七、铝合金喷砂光亮阳极化检验标准............................................................................. 127.1 试片要求.............................................................................................................. 127.2 外观...................................................................................................................... 127.3 氧化膜厚度.......................................................................................................... 127.4 耐蚀性.................................................................................................................. 127.5 封闭质量.............................................................................................................. 12八、喷砂及拉丝检验标准................................................................................................. 138.1 拉丝件.................................................................................................................. 138.2 喷砂件.................................................................................................................. 13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总则0.1 零部件表面处理前应去除毛刺、飞边、划痕、氧化层等缺陷,锐边棱角倒钝。
电镀检验规范

电镀检验规范电镀检验规范第一节电镀层外观检验金属零件电镀层的外观检验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检验方。
外观不合格的镀件就无需进行其它项目的测试。
检验时用目力观察﹐按照外观可将镀件分为合格的﹑有缺陷的和废品三类。
外观不良包括有针孔﹐麻点﹐起瘤﹑起皮﹑起泡﹑脱落﹑阴阳面﹑斑点﹑烧焦﹑暗影﹑树枝状和海绵状江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没有镀覆的部位等缺陷。
第二节结合力试验镀层结合力是指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即单位面积的镀层从基体金属上剥离所需要的力。
镀层结合力不好﹐多数原因是镀前外理不良所致。
另外﹐镀液成分与工艺规范不当或基体金属与镀层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县殊﹐均对镀层结合力有明显影响。
评定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通常采用定性方法。
车间定性测量法﹐是以镀层金属和基体金属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不同为基础﹐即当试样经受不均匀变形﹐热应力和外力的直接作用后﹐检查镀层是否有结合不良现象。
具体方法可根据镀种和镀镀件选定﹕(一)弯曲试验﹔(二)锉刀试验﹔(三)划痕试验﹔(四)热震试验第三节电镀层厚度的测量电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有破坏检测法与非破坏检测法两大类。
其中破坏检测法有点滴法﹑液流法﹑溶解法﹑电量法和金相显微法等多种﹔非破坏检测法有磁性法﹑涡流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和光切显微镜法等等。
测量时除溶解法等是镀层的平均厚度外﹐其余多数是镀层的局部厚度。
因此﹐测量时至少应在有代表性部位测量三个以上厚度﹐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厚度结果。
第四节孔隙率的测定镀层的孔隙是指镀层表面直至基体金属的细小孔道。
孔隙大小影响镀层的防护能力。
测定孔隙的方法有贴滤法﹑涂膏法﹑浸渍法等。
1.贴滤纸法﹕将浸有测试溶液的润湿纸贴于经预处理的被测试闰上﹐滤纸上的试液渗入孔隙中与中间镀层或基体金属作用﹐生成具有物征颜色的斑点在滤纸上显示。
然后以滤纸上有色斑色的多少来评定镀层孔隙率。
2.涂膏法﹕将含有相应试液的膏状物涂覆于被测试样上﹐通过泥膏中的试液渗入镀层孔隙与基体金属或中间镀层作用﹐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斑点﹐要据此斑点来评定镀层的孔隙率。
电镀件检验标准规范

●பைடு நூலகம்
4
气泡/剥落
正面只允许有一点,且直径≤0.15mm.侧面允许两点,但两点的距离大于2cm,且直径≤0.2mm。
●
5
刮伤/擦伤/磨伤
正面不允许存在.侧面允许一条L≤1.5mmW≤0.05,且手感无刮手.
●
6
缩水
比对样品或限度样品
●
7
毛边
毛边≦0.10MM,内框四周,卡勾不可有毛边;
8
杂质/压痕同色点/异色点漏电镀
●
包装
1
外箱标签
品名,料号,REV,核对(字体不可模糊不清,标签不可破损,位置及内容正确)
●
2
内装
包装方式,数量核对包装规范(图面及BOM)
●
文件制修订记录
NO
制/修订日期
修订编号
制/修订内容
版本
页次
1
2013-03-01
-
新制订
A0
2
2020-11-26
2020/11/26
新版全面升级
C0
核准
审核
制订
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允收标准
等级划分
CR
MA
MI
外
观
/
结
构
1
电镀材质
电镀镍或依客户要求
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产品的表面分区、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2表面的分区产品在安装之后,按照人们观看产品的习惯,是否容易观察到产品的表面来区分产品的主要外露面、次要外露面和不易看见的面。
(见表1)3表面质量分类(见表2)4产品质量要求合格的电镀产品按表3执行,降级接收的电镀产品表面按表4、表5执行。
表 4 电镀镜光表面的麻点、斑点、小泡点、凸起颗粒点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mm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无论产品上存在的是麻点、斑点,还是小泡点、颗粒点,表中规定了产品允许存在的缺陷点总个数。
3、缺陷点为二个以上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毫米。
4、电镀拉丝表面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陷点。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擦花条数为2条以上时,间距≥50毫米。
3、电镀拉丝表面降级接收标准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擦花线条,沿拉丝纹路方向。
5检验方法电镀层表面外观采用目力测试,视力达1.2以上,目测距离为45±5cm,在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
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电镀件,产品在长度方向先水平放置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用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在水平方向目测完后,将产品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先用手上下倾斜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螺杆、螺孔电镀后,相互配合件的配合性,试配组装检验其符合性。
镀层结合力试验试验仪器百格刀:6个切割刃的多刃切割刀具,刀刃间隔为1mm。
软毛刷、3M胶带采用的胶带宽度为15mm左右。
目视放大镜手把式的,放大倍数为2倍到3倍。
操作方法用刀口宽约10mm-12mm的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100个) 的正方形小网格,以1mm为间隔,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基材。
金属表面电镀检验标准

金属表面电镀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3.2 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需将电镀件偏转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3.3 膜厚:电镀层厚度(须符合图纸规定,未明确规定者,须达5um以上)。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检验方案5.1外观检验方案:一般情况下,产品表面外观检验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喷绘类产品的外观检验可参照样件)。
5.2表面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5.3 性能检验方案:性能检验属破坏性实验,每批次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也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检验。
6、外观不良现象及说明6.1 污渍: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6.2 异色:除正常电镀色泽外,均属之(例如:铬酸皮膜过度造成的黄化,或光亮剂添加不当等)。
6.3 针孔:电镀表面出现细小圆孔直通素材。
6.4 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无手感)。
6.5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用手指摸刮有感觉)。
6.6 电极黑影:指工作在电挂镀时,挂勾处因电镀困难产生之黑影。
6.7 电击:电镀过程中,工件碰触大电流产生异常的缺口。
6.8 白斑:材料电镀前表面锈蚀深及底材时,电镀后因光线折射,产生白色斑纹。
6.9 水纹:烘干作业不完全或水质不干净造成。
6.10 过度酸洗:浸于酸液中的时间过长,造成金属表面过度腐蚀。
6.11 吐酸:药水残留于夹缝无法完全烘干,静置后逐渐流出,常造成腐蚀现象。
6.12 脱层(翘皮):镀层附着力不佳,有剥落的现象。
7、外观检验允收标准8、结合力质量要求和测试8.1 划痕法:用锋利小刀在表面上切割1mm ×1mm 的格子,横纵数的格数不少于 5 格,划痕深度应深及基体。
电镀件检验规范标准[详]
![电镀件检验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7320120db90d6c85ec3ac66b.png)
电镀件检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冲压件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3 定义3.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4 致命不合格品(critical defective)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5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6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注:本规范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7 检验批(inspection lot)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内,按同一规范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8 样本量(sample size)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
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电镀表面及通用检验要求

电镀表面及能用检验要求第3 页,共5 页更新日期:2022/9/2项目要求判定标准缺陷判定CR MAJ MIN漏镀产品表面不允许有镀层未镀上的情况电镀件A面或B面有漏底材现场、不可接受√电镀件A面或B面有相关镀层未镀上、不可接受√电镀件凹位或阴角位明显发黄,组装后又不能够遮盖的,不接受。
√电镀件内部出现发黄面积超过其所在面的1/3或在组装后基本可遮盖,不可接受。
√电镀件内部未镀的地方生锈,不能接受。
√电极点周围有未镀上痕迹,组装不能完全遮盖。
其外露面积不超过2.0mm2,40cm处观察不明显。
√4.2电镀层附着力测试1)划痕法(此法不适合于镀铬件、其余镀层可以)(1)测试工具\设备:百格刀、软刷子、3M透明胶带(宽度15mm)(2)测试方法:a)在镀层有面有百格刀在横向和竖向分别割10x10的格(间距1mm),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基材;b)用软毛刷向格阵图形的两对角轻轻地向后扫刷5次,向前扫刷5次的测试样本表面。
c)将3M透明胶带纸粘贴在100格阵图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
d)用手接住胶带一端,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观察镀层表面。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3)判断标淮:4B(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面积≤5%)及以上为合格表2 百格试验判定标准ASTM等级ISO等级判定标准图例0B 5级脱落总面积大于65%1B 4级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但不超过65%2B 3级边缘有部分剥落或者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整片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15%,但不小于35%3B 2级边缘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5%,但小于15%4B 1级边缘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的实际破损≤5%5B 0级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表面电镀一般检验要求

C)、外观检测的项目:
a)、颜色和光泽
b)、表面的光亮程度(划伤、凹坑、裂纹、凸起、褶皱、亮斑等)
c)、印刷的精确程度(线条、符号、特性、重影等)
d)、边缘表面的清洁程度(磨损、剥落、缺料等)
D)、缺陷描述:
a)
缺陷
描述
表面起皱、气泡
不允许
色泽不均
参照限度样品
细划痕
参照上下限度样品
浇口
残余浇口的高度H≤0.10mm且不影响装配及外观
凹坑
不允许(参照限度样板)
粗糙
参照限度样品
雾状
参照限度样品
细划伤(未见底材)
参照限度样品
轻微水迹及盐迹
允许
毛刺
H≤0.05且不锋利
翘曲/变形
不允许(参照限度样板)
备注:1、L---长(length); W---宽(width); DS---两个缺点之间最短距离; N---数量(number)。
不合格判定:表层上有覆盖层被揭下来。
5.2.3 Rap—抗人造汗水(此项测试应在常温下测试,并是将汗液浸泡后的无纺布贴在产品表面上并用塑料袋密封好,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4h后,将产品表面的汗液擦拭干净,检查油漆的外观)
仅对那些在操作和处理期间经常触摸的地方,如键盘、按钮,和它们的周围电镀部分,便携机外壳。
,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C),,推动铅笔往复滑动10mm(通用标准是6.5mm)行程的5条线(不同位置共划三条,单程算一次,同一位置只划一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迹擦拭干净。
不合格判定:测试后喷涂表面出现剥落痕迹,或有1条以上划痕(划破面漆),普通水电镀为2H。
备注:此项测试对内部电镀件不作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表面镀镍的检测标准
化学镀镍的质量检测主要分为以下六种:
一、外观
按主要表面的外观可为光亮、半光亮或无光泽。
除另有规定,当用目视检查,
表面应均匀,不应有麻点、裂纹、起泡、分层或结瘤等缺陷。
二、表面粗糙度
如果需方规定了粗糙度,应按GB-3505的规定进行测定。
镀层的表面粗糙度
一般不会优于镀前基体的表面粗糙度。
三、厚度
主要表面镀覆的自催化镍合金和底层的最小厚度及测量方法应由需方规定。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
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
0.03mm.
四、弯曲试验
将试样沿直径最小为12mm的或试样厚度4倍的心轴绕180°用4倍的放大镜检
查,有无脱皮,起泡。
五、硬度
如果需方要求硬度值,应按GB 9790规定的方法,在热处理后测量,其结果
应在需方规定的硬度值的±10%以内。
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六、镀层的耐蚀性
参照ASTM-B-117进行,如果需要,需方应规定镀层的耐蚀性及其试验和评
价方法。
七.镀层附着力
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c)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八.高低温试验
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九.盐雾测试
使用温度为35度,浓度5%的盐水,喷雾8小时,共3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
十.耐磨测试
施加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
十一.耐热冲击测试
零下1度的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在常温浸泡2分钟,在70度中浸泡30分钟为
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