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化工设备设计_换热器结构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摘要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冶金、交通、国防等工业部门重要工艺设备之一,其正确的设置,性能的改善关系各部门有关工艺的合理性、经济性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对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换热器的型式繁多,不同的使用场合使用目的不同。
其中常用结构为管壳式,因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选材广泛、清洗方便、适应性强,在各工业部门应用最为广泛。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典型结构,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的特点,并且生产成本低、选用的材料范围广、换热表面的清洗比较方便。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能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其占有绝对优势。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换热管束、管板、前端管箱(又称顶盖或封头)和后端结构等部件组成。
管束安装在壳体内,两端固定在管板上。
管箱和后端结构分别与壳体两端的法兰用螺栓相连,检修或清洗时便于拆卸。
换热器设计的优劣最终要看是否适用、经济、安全、运行灵活可靠、检修清理方便等等。
一个传热效率高、紧凑、成本低、安全可靠的换热器的产生,要求在设计时精心考虑各种问题.准确的热力设计和计算,还要进行强度校核和符合要求的工艺制造水平。
关键词: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Author : Chen Hui -juanTutor : Li HuiAbstractHeat exchang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quipments which is used in the fields of chemical, oil, power, metallurgy, transportation,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Its right setting and the improvements of performan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ationality o technology, economy, energy utilization and saving, 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y.The type of heat exchanger is various, the different use occasions and the purpose is are commonly used for the tube shell type structure, because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wide selection, easy to clean, strong adaptability, themost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y departments.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is a kind of typical structure of tube and shell heat exchanger, also is a kind of heat exchanger is applied more widely. This kind of heat exchanger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high reliabil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adaptabil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low cost, wide range 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heat exchange surface cleaning more convenient.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can operate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refore, the heat exchanger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and large in its possession of absolute advantage.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shell, heat exchange tube bundle, tube plate, the front tube box (also known as the roof or head) and the back-end structure parts. Tube bundle is installed on both ends of casing, which is fixed on the tube plate. Tube box and the back-end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flange bolts at the ends of the shell structure, maintenance or cleaning for easy disassembly. The merits of the heat exchanger design ultimately depends on whether applicable, economic, safe, flexible and reliable running, convenient maintenance cleaning, etc. A high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compact, low cost, safe and reliable production of heat exchanger, requires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all sorts of problems. The accurate thermal design and calculation, but also for intensity and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 of process manufacturing level.Keywords: Heat exchanger,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Structure,Design目录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XX大学XX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____二零一X年X月X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水冷却煤油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课程:化工原理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设计资料一、设计简介 (5)二、设计任务、参数和质量标准 (7)第二章工艺设计与说明一、工艺流程图 (8)二、工艺说明 (8)第三章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与设备选型一、物料衡算 (9)二、能量衡算 (11)三、主要设备选型 (13)第四章结论与分析结论与分析 (15)第五章设计总结设计总结 (17)参考文献 (17)第一章设计资料一、设计简介换热器是许多工业生产部门的通用工艺设备,尤其是石油、化工生产应用更为广泛。
在化工厂中换热器可用作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
进行换热器的设计,首先是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当的类型,同时计算完成给定生产任务所需的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工艺尺寸。
根据操作条件设计出符合条件的换热器,设计方案的确定包括换热器形式的选择,加热剂或冷却剂的选择,流体流入换热器的空间以及流体速度的选择。
本课程设计是根据任务给出的操作目的及条件、任务,合理设计适当的换热器类型,以满足生产要求。
1、固定板式换热器(代号G)设备型号内容有:壳体公称直径(mm),管程数,公称压力(×9.81×104 Pa),公称换热面积(m2),如G800I-6-100型换热器,G表示固定板式列管换热器,壳体公称直径为800mm,管程数为1,公称压力为6×9.81×104 Pa,换热面积为100m22、浮头式列管换热器(代号F)设备型号内容有:壳体公称直径(mm),传热面积(m2),承受压力(×9.81×104 Pa),管程数,如F A600-13-16-2型换热器,F代表浮头是列管换热器,B表示换热器为管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热水冷却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热水冷却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列管式换热器(热水冷却器)课题性质工程设计类班级应用化学(一)班学生姓名 XXXXXX学号 20090810030117指导教师 XXXXXX目录目录 ------------------------------------------------------ 2 任务书---------------------------------------------------- 4一(设计题目 ------------------------------------------ 4二(设计的目的 ---------------------------------------- 4三(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 4四(设计内容 ------------------------------------------ 5 符号说明 -------------------------------------------------- 5 确定设计方案---------------------------------------------- 61.选择换热器类的 -------------------------------------- 62.流程的安排 ------------------------------------------ 6 确定物性数据---------------------------------------------- 6估算换热面积 ------------------------------------------ 81. 热流量 ----------------------------------------- 8 工艺结构尺寸---------------------------------------------- 91. 管径和管内流速 ------------------------------------ 9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 9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 9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 105.壳体内径 ------------------------------------------- 106.折流板---------------------------------------------- 117.其它附件 ------------------------------------------- 118.接管------------------------------------------------ 11 换热器核算----------------------------------------------- 121.热流量核算 ----------------------------------------- 12(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 12(2)关内表面传热系数 ------------------------------- 13(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 13(4)传热系数Kc ------------------------------------- 14(5) 传热面积裕度 -------------------------------- 142.壁温核算 ------------------------------------------- 15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 16(1)管程流体阻力 --------------------------------- 16(2)壳程阻力 ------------------------------------- 17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 18 参考文献 ------------------------------------------------- 19 设计结果评价--------------------------------------------- 20 总结 ----------------------------------------------------- 22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热水冷却器的设计二(设计的目的通过对热水冷却器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换热器设计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换热器设计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常用于化工工艺中。
换热器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并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换热器设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确定热量传递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工艺中所需的热量传递量,即冷热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和传热面积。
2.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根据工艺要求和特定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换热器类型。
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等。
3. 确定传热介质和流体参数:确定冷热流体的物性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并选择合适的传热介质,如水、蒸汽、油等。
4. 计算传热面积:根据热量传递需求和换热器类型,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换热器的尺寸和成本。
5. 设计换热器结构:根据换热器类型和传热面积,设计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如管束布置、管道直径、板间距等。
6. 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工艺要求和流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造换热器,确保其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7. 进行强度计算:对换热器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确保其能承受工作条件下的压力和温度。
8. 进行传热和流动阻力计算:通过传热和流动阻力计算,评估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流体流动特性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9. 进行换热器的工艺模拟和优化: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换热器的工艺模拟和优化,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和设备性能。
10. 编制设计报告和施工图纸:最后,根据设计结果编制详细的设计报告和施工图纸,作为生产制造和安装的依据。
换热器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工艺要求、设备特性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并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换热器选型姓名:学号:10091693班级:工092指导老师:袁萍前言1.换热器的设备简介传热是热能从热流体间接或直接传向冷流体的过程。
其性质复杂,不但要考虑经过间壁的热传导,而且要考虑到间壁两边流体的对流传热,有时还须考虑到辐射传热。
在化学工业中常遇到的热交换问题,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
其中间壁式换热器詹用量最大,据统计,这类换热器占总用量的99%。
间壁式换热器又可分为管壳式和板壳式换热器两类,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的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设计资料基本齐全,在许多国家都有了系列化的标准。
因此,作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业设备,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管壳式换热器按结构特点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双重管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和双管板换热器等。
前3种应用比较普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顶盖(又称封头)等部件构成。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没有壳侧密封连接,相同的壳体内径排管最多,在有折流板的流动中旁路最小,管程可以分成任何管程数,因两个管板由管子互相支撑,故在各种管壳式换热器中它的管板最薄,造价最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换热器的缺点是:壳程清洗困难,有温差应力存在。
这种换热器适用于两种介质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及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的场合。
在满足工艺过程要求的前提下,换热器应达到安全与经济的目标。
换热器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传热计算及压降计算等。
设计主要包括壳体形式、管程数、换热管类型、管长、管子排列、管子支承结构、冷热流体的流动通道等工艺设计和封头、壳体、管板等零部件的结构、强度设计计算。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要紧是针对给定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设计条件,以及换热器的传热运算、壁厚设计和强度校核等设计,差不多确定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
通过分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条件,确定设计步骤。
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筒体、封头、管板等部件的材料选择、壁厚运算和强度校核。
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前端管箱、后端管箱、传热管和管板等结构进行设计,对换热器进行开孔补强校核。
绘制符合设计要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图纸,给出相关的技术要求;在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参考相关的标准进行设计,比如GB-150、GB151……,使设计能够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要是设计的结构满足生产的需要,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通过设计过程达到熟悉了解换热器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的目的。
关键词:换热器;固定管板;设计;强度名目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1)1.2固定管板换热器介绍 (2)1.3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1.4换热器的进展历史 (4)2产品冷却器结构设计的总体运算 (6)2.1 产品冷却器设计条件 (6)2.2前端管箱运算 (8)2.2.1前端管箱筒体运算 (8)2.2.2前端管箱封头运算 (10)2.3后端管箱运算 (11)2.3.1后端管箱筒体运算 (11)2.3.2后端管箱封头运算 (12)2.4壳程圆筒运算 (13)3各部分强度校核 (15)3.1开孔补强运算 (15)3.2壳程圆筒校核 (18)3.3管箱圆筒校核 (19)4换热管及法兰的设计 (20)4.1换热管设计 (20)4.2管板设计 (21)4.3管箱法兰设计 (22)4.4壳体法兰设计 (25)4.5各项系数运算 (27)5 产品冷却器制造过程简介 (34)5.1 总则 (34)5.2零部件的制造 (34)结论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4)1绪论1.1换热器的作用及分类在工业生产中,换热设备的要紧作用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过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过程上的需要。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换热器1. 引言换热器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在流体之间进行热量传递,以实现温度控制、能量回收等目的。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换热器的设计过程和要点。
2. 设计目标在进行换热器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设计的目标。
设计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确定需要传热的流体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确定传热后流体的温度变化范围;•确定换热器的热传导面积;•确定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3. 设计步骤换热器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流体的性质参数在设计换热器之前,需要明确流体的性质参数,包括流体的密度、比热容以及传热系数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查阅相关文献获得。
3.2 计算流体的传热量根据热传导定律,可以计算流体的传热量。
传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m * c * ΔT其中,Q表示传热量,m表示流体的质量,c表示流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流体的温度变化。
3.3 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根据热传导定律,可以计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A = Q / (U * ΔTlm)其中,A表示传热面积,U表示换热器的传热系数,ΔTlm表示对数平均温差。
3.4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和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和结构。
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包括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3.5 进行换热器的细节设计在确定了换热器的类型和结构之后,进行换热器的细节设计,包括管道的布置、流体的流动方式以及换热器的材料选择等。
3.6 进行换热器的性能评价完成换热器的设计之后,进行性能评价,验证设计结果是否满足设计目标。
性能评价主要包括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压降以及经济性等方面。
4. 实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换热器的设计过程。
实例:管壳式换热器假设需要设计一个管壳式换热器,用于将流体A的温度从40℃降至20℃,同时将流体B的温度从70℃升至90℃。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出流体A和流体B的传热量,然后根据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出传热面积,从而确定换热器的尺寸。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解析

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台换热器二、操作条件:1、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5℃。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105Pa。
4、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四、处理能力:114000吨/年煤油五、设计要求: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的工艺尺寸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
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第1章设计概述1、1热量传递的概念与意义[1](205)1、1、1 传热的概念所谓的传热(又称热传递)就是间壁两侧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问题。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差存在时,就必然发生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技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1、1、2 传热的意义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和单元操作,都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如:化学反应通常要在一定的温度进行,为了达到并保持一定温度,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输出热量,又如在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都要向这些设备输入或输出热量。
所以传热是最常见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
无论是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等部门中都涉及到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
此外,化工设备的保温,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等都涉及到传热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普遍的存在于化工生产中,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化工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经常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换热设备中的传热。
②削弱传热过程,如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1、2 换热器的概念与意义[2]1、2、1 换热器的概念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设备,简称为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形管式换热器
U形管式换热器
动画
(四)U形管式换热器
U型管式换热器的二维图
1.只有一个管板,结构简单; 2.管子可以抽出,管间易清洗; 3.管子可以自由膨胀; 4.管内不便清洗,不易更换; 5.结构不紧凑。
图7-6 U形管式换热器 图 7-7 U型管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承受能力强,不会产生热应力。 缺点:布板少,管板利用率低,管子坏时不易更换。 适用场合:特别适用于管内走清洁而不易结垢的高温、高压、腐蚀
教学难点: 管、壳程的分程及隔板
第一节 一、定义
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是用来完成各种不同传热过程的设备。 1、如:开水锅炉、水杯、冰箱、空调等。 2、是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通用工艺设 备。通常,在化工厂的建设中,换热器约 占总投资的11%~ 40% 。
那么衡量一台换热器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呢?
二、衡量标准
(二)规格
(外径×壁厚),长度按规定决定
φ19×2、φ25×2.5和φ38×2.5mm无缝钢管
换热管尺寸
φ25×2和φ38×2.5mm不锈钢管
标准管长1.5、2.0、3.0、4.5、6.0、9.0m等
换热器的换热管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一般在 4~25
之间,常用的为6~10。立式换热器,其比值多为4~6。
换热管型式
多用光管,因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为强化传热,也采用强化传热管。
常用管子形式:
图7-9 几种异形管
(a)扁平管 (b)椭圆管 (c)凹槽扁平管(d)波纹管
图7-10 纵向翅片管
(a)焊接外翅片管
(c)镶嵌式外翅片管
(b)整体式外翅片管
(d)整体式内外翅片管
图7-11 径向翅片管
图7-12 螺纹管
管板 换热管
d0
间隙
d0
图7-15 焊接间隙示意图
(a)
(c)
图7-14 焊接接头的结构
图7-14
焊接接头的结构
(b)
图7-14 焊接接头的结构 (d)
图7-16 焊接接头的结构
(三)胀焊并用
克服了单纯的焊接及胀接的缺点, 主要优点是: • 连接紧密,提高抗疲劳能力; • 消除间隙腐蚀和应力腐蚀; • 提高使用寿命。
表7-4 常用换热管中心距/mm
换热管外径do
12
14
19
25
32
38
45
57
换热管中心距
16
19
25
32
40
48
57
72
最外层换热管中心至壳体内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换热管外径的一半)+10mm]。
六、管箱与管束的分程 (一)分程原因 当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较大,而管子做得太长时, 就得增大壳体直径,排列较多的管子。此时,为了增 加管程流速,提高传热效果,须将管束分程,使流体 依次流过各程管子。 管箱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利用管箱来实现管束分程。管箱位 于换热器两端,便于拆装。隔板安装在管箱内。
三角形排列紧凑,传热效果好,同一板上管子比正方形多 排10%左右,同一体积传热面积更大。适用于壳程介质污 垢少,且不需要进行机械清洗的场合。
(二)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排列
流 体 流 动 方 向 流 体 流 动 方 向
正方形排列
转角正方形排列
图7-18 正方形排列的管子
管间小桥形成一条直线通道,便于机械清洗。要经常 清洗管子外表面上的污垢时,多用正方形排列。
图7-14 胀管连接结构及尺寸
(二)焊接 优点: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 焊接连接能保持连接的紧密 性,管板加工要求可降低, 节省孔的加工工时,工艺较 胀接简单,压力较低时可使 用较薄的管板。 缺点:在焊接接头处产生的 热应力可能造成应力腐蚀开 裂和疲劳破裂,同时管子、 管板间存在间隙,易出现间 隙腐蚀。
(三)组合排列法
在多程换热器中多采 用组合排列方法。即 每一程中都采用三角 形排列法,而在各程 之间,为了便于安装 隔板,则采用正方形 排列法,如图7-19。
图7-19 组合排列法
五、管间距 (一)定义
管间距指两相邻换热管中心的距离。
(二)要求
管间距≥1.25d0,符合表7-4规定,便于管子 与管板间的连接,因为对于胀接或焊接来 讲,管子间距离太近,那么都会影响连接 质量。最外层管壁与壳壁之间的距离不应 小于1/2换热管外径加10mm,主要是为折 流板易于加工,不易损坏。
管箱结构:
(二)分程原则
①各程换热管数应大致相等; ②相邻程间平均壁温差一般不应超过28℃;
③各程间的密封长度应最短;
④分程隔板的形状应简单。 (三)分程隔板
封头 隔板 管板 管板 隔板
图7-22 双层隔板与管板的密封
图7-21 单层隔板与管板的密封
(四)分程方式 表7-5 管程布置表
管程数 流动顺序 管箱隔板 介质返回 侧隔板 图序 a b c d e f g 1 2
二、管子与管板的连接
(一)胀接
利用胀管器挤压伸入管板孔中的管子端部,使管端发生塑性 变形,管板孔边缘同时产生弹性变形,取去胀管器后,管板 边缘弹性恢复与管子产生一定的挤压力,贴在一起达到密封 紧固连接的目的。
(a)胀管前
(b)胀管后
图7-13 胀管前后示意图
胀接工具:
液压 胀管器
液压胀接
机械胀接
结构三维图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能承受较高的压力,造价低,管 程清洗方便,管子损坏时易于堵管或更换。 缺点:不易清洗壳程,壳体和管束中可能产生较大的 热应力。
适用场合: 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管程需清
洗以及温差不大或温差虽大但是壳程压力不大的场合。 为减少热应力,通常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中设置柔性元 件(如膨胀节、挠性管板等),来吸收热膨胀差。
注意:
要求管板硬度大于管子硬度,否则将管端退火 后再胀接。
胀接时管板上的孔可以是光孔,也可开槽(开槽 可以增加连接强度和紧密性)。
为什麽? 如何实现?
保证紧密性的方法: •管板孔开槽;
•胀接周边保证清洁;
•管子硬度低于管板孔周边 硬度。
保证管端硬度较低并且低 于管板硬度的方法:
•管端退火处理。 •选材考虑。
图7-3
图7-3 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带补偿器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二)浮头式换热器
图7-4 浮头式换热器 优点: 管内和管间清洗方便,不会产生热应力。
缺点: 结构复杂,设备笨重,造价高,浮头端小盖在 操作中无法检查,影响传热。 适用场合:壳体和管束之间壁温相差较大,或介质易 结垢的场合。
图7-4 浮头式换热器
废热锅炉(waste heat boiler)
四、换热器的基本类型
按传热方式或工作原理分类
热流体
冷流体
1、直接接触式
热流体
传热效果好,但不能 用于发生反应或有影 响的流体之间
冷流体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2、蓄热式
冷流体
热流体
温度较高的场合, 但有交叉污染, 温度波动大
热流体
冷流体
蓄热式换热器
3、间壁式
浮头结构
(三)填料函式换热器
特点: 1.一端可自由伸缩— 不产生热应力; 2.管束可以抽出,管内外均易清洗; 3.填料将壳程介质与外界隔开,易外 漏,介质受限制;
填料函式密封
填料函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造价低,管内和管间清洗方便。 缺点:填料处易泄漏。 适用场合: 4MPa 以下,且不适用于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及 贵重介质,使用温度受填料的物性限制。
(三)材料 由压力、温度、介质的腐蚀性能决定。常用管子材 质有:碳素钢(10,20)、合金钢(1Cr18Ni9Ti)、 低合金钢(16Mn,15MnV)、铜、钛、塑料、石墨等。
碳素钢 低合金钢 不锈钢 金属材料 铜 铜镍合金 非金属材料 石墨 陶瓷 聚四氟乙烯等
铝合金
钛等
(四)结构型式
光管 翅片管(在给热系数低侧) 强化传热管 螺旋槽管 螺纹管
优点:工艺简单方便; 消除间隙——避免间隙腐蚀。
缺点:温度升高时,管端会发生松弛
——泄漏。 适用范围:换热管为碳素钢,管板为碳素钢 或 低 合 金 钢 , 设 计 压 力 ≤ 4 MPa, 设 计 温 度 ≤300℃,且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原因:温度升高,残余应力减小,使管子与管板 间的胀接密封性能、紧固性能都下降,故设计温 度≤300℃ 。
管板是管壳式换热器的重要零部件之一。
二、管板材料
管板材料选择既有力学的上考虑,又有耐介质腐蚀的考虑。
三、管板结构
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减少管板厚度。
四、换热管排列方式 (一)正三角形和转角正三角形排列
流 体 流 动 方 向 流 体 流 动 方 向
正三角形排列
转角正三角形排列
图7-17 正三角形排列的管子
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方法
内压、外压(中、低压)
几类常用化工设备
换热设备、塔设备、搅拌设备
第三篇
典型化工设备的机械设计
塔设备 搅拌设备
换热器
第七章 管壳式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教学重点 (1)典型管壳式换热器的选型 (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3)管子的选用及管板的连接 (4)温差应力产生的原因及补偿措施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管壳式换热器
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说序号 2、3、8、12、21各代表什么零件?
图7-1 换热器构件名称
1-管箱(A,B,C,D型);2-接管法兰;3-设备法兰;4-管板;5-壳程接管;6-拉杆;7膨胀节;8-壳体;9-换热管;10-排气管;11-吊耳;12-封头;13-顶丝;14-双头螺 柱;15-螺母;16-垫片;17-防冲板;18-折流板或支承板;19-定距管;20-拉杆螺 母;21-支座;22-排液管;23-管箱壳体;24-管程接管;25-分程隔板;26-管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