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的纸张和绢知识

合集下载

【国画技法】工笔画绘画技术基础常识

【国画技法】工笔画绘画技术基础常识

【国画技法】工笔画绘画技术基础常识第一单元工笔画的工具和材料工笔画所用的版面材料包括:各类纸、绢等。

这是传统工笔画的版面材料。

现代工笔画还使用其他版面材料,如水彩纸、高丽纸、皮纸、麻布、树脂布、棉布等。

绢绢的质地光泽细润,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墨画,故延用至今。

绢为纯丝制就,呈平纹,有圆丝、扁丝两种,有生绢、熟绢之分。

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作品中常见。

在这种绢上刷上一层胶矾水后就成为熟绢。

原丝绢因未加捶砸而保持原来丝的形状,故丝与丝之间略有空隙,虽矾过但仍易漏,故目前使用者少。

一般临摹古画时用,但目前也有一些画家利用这种特性,画出别具特色的工笔画。

扁丝绢是捶砸后的绢。

扁丝绢有丝本色和仿旧色两种,亦有未矾过需作者自己刷胶矾水的,矾过的绢质地稍硬挺,熟绢上色后不会渗开,适合工笔画的细线勾勒、多层渲染等技法,尤其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的效果。

绢适合画淡彩法,浓淡相间法亦佳。

选用绢作版面材料,应注意发挥绢的细润有光泽的特点。

绢较之纸,价格稍贵,学生可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用。

此外,在裱绢时,要注意抻平绢的横竖纹,因绢丝极易歪斜,尤其是画人物画,容易造成人物变形。

熟宣纸生宣纸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就会成为熟宣纸,其性能是不渗水,就是不洇,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工笔画。

它的品种较多,如清水宣、冰雪宣、书画笺、云母笺、蝉翼宣等。

这些纸有薄有厚,胶矾水也有浓有淡,薄者适宜画淡彩,厚者适宜画重彩,其中蝉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

云母宣有微小的云母点,一般用于画山水或花卉,另有洒金笺和各种染色纸亦属于熟宣纸类。

此外,熟宣纸还有泥金纸,目前已少见,系用真金涂制。

清末任伯年的巨幅条屏作品《群仙祝寿图》即用泥金纸绘制而成,其效果金碧辉煌,华贵而不失雅丽。

麻纸类皮纸、高丽纸、各类民间手工制纸都属此类。

①特点:纸稍厚,纤维长,略渗水。

⑵高丽纸有条纹,便于做肌理,加之稍渗水,效果较丰富,故现代工笔画家常用。

高丽纸还能吸附厚重颜料,可画重彩法的工笔画,临摹壁画也很适宜。

工笔画基础必学知识点

工笔画基础必学知识点

工笔画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工笔画的起源和发展:工笔画起源于中国,最早出现在宋代,经过明、清两个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笔画风格。

2. 工笔画的画材和工具:工笔画常用的画材有宣纸、毛笔、水彩颜料等,工具有白色蜡笔、石墨笔等。

3. 工笔画的画法和技巧:工笔画注重细腻的表现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颜色的渲染、色调的层次等。

4. 工笔画的题材和表现方式:工笔画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花鸟、山水、人物等,表现方式注重细节描绘和写实性。

5. 工笔画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创新:工笔画有传统的风格特点,如细密入微、色调静谧等,同时也有现代创新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方式。

6. 工笔画的名家和作品欣赏:工笔画有众多的名家和经典作品,如宋代的文同、明代的仇英等,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7. 工笔画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工笔画需要有耐心和细心,多观察、多实践,同时也要学习理论知识和了解相关的艺术史背景。

8. 工笔画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工笔画在文化艺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绘画、装饰、文化创意产品等,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挑战,对于工笔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

“中國繪畫材料史”之一——絹

“中國繪畫材料史”之一——絹

“中國繪畫材料史”之一——絹原始社会中,由弓矢武器的发明,人类游猎生活便开始发达起来。

在寒冷的季节中,穴居而不敢外出,编织与陶器,应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

关于纺织的方法,无疑的是先从草皮的编织上悟得的。

编织的技术演进为织物,这种织物与编织,几乎是无法分别的。

织物也有涂染颜色,而这种各色垩土的涂染,现在半开化民族的所谓蜡染,就是这所原始工艺学校最优良的髙材生的出品。

织物上最初的画是装饰,不是图画。

蜡染最初的画,是在石片、石壁、竹木片上开始的,这一段绘画史的时间相当长。

如拿我们所见的织物上的图画来比,从考古学的年代讲,如絹画的《女史箴图》,它还是属于很新很时髦的图画。

我们可从文献上检点一下这些新繢画的记录:繢字与绘字通,《周书》:“画績之事杂五色。

”古时的画是用规矩等器具的,绘才是自由的绘画。

绩字从丝,即可知绩画的开始是在织物上的。

《虞书·益稷篇》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

”郑注:“会读为绘,凡画为绘。

”孔疏谓:“衣画而裳绣。

”则所谓绘画,是从服装上的装饰,演化为绘画。

原始人最先是身上刺花和涂色,有服装时,衣裳上也将刺花纹饰用色涂染,古代的纹章黼黻等花纹,最初也是绘的,后来才用线绣。

女史箴图局部古代的织物,最初是粗纤维编,到成为织的时候,也是粗如麻袋布那样的东西。

初期的材料应是麻织物,到殷商的时代,产生了蚕丝的织物,但仍属野蚕丝。

野蚕丝生硬,古文古代所用关于织物的字无不言其生硬。

孔子曰:“绘事后素。

”素,《说文》作“口”,“白緻缯也。

” 《礼记》: “大夫以上素带,士练带。

”素与练对称,素是已练的白丝织物,故曰素;练是待练的生丝织物,故曰练。

蚕丝经过练的手续,才合大夫的应用,这应是制丝术的工程记录了。

“缯”也是生丝织物,《越绝书》记《吴王·占梦》条,吴王赐太宰嚭杂缯十匹。

缫丝时凡蚕茧为淡绿、淡红,丝也成为淡绿、淡红,未经漂练,故曰杂缯,在经过制丝工程之后,才成为“白缀缯”。

工笔画

工笔画

工笔画用纸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

其性能是不渗水。

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

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

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

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

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

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

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

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

(1)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

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

工笔画照片集锦(20张)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

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

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

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

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鉴定中国书认识画纸、绢、绫

鉴定中国书认识画纸、绢、绫

鉴定中国书认识画纸、绢、绫三、纸、绢、绫传统的中国书画一般是写在纸绢上的,有很多人称中国画为纸绢画。

所以认识纸绢的时代特点,对于鉴定中国书画具有相当的重要作用。

到目前为止,除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潘吉垦先生对纸作过一些研究外,还没有第二个人对古代纸绢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古代纸绢如何断代的问题,更未有过专门的著述。

如果有晋唐时代的纸绢流传下来,我们就是看见了,恐怕也未必能判断它的年代,相反,古代纸绢一经古人写过字或画过画之后,与书画本身连在一起却反而使我们能断定它的时代了。

(一)绢帛我国的丝织业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除了发现苎布,还出土了一段丝带和一小块绢片。

随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又创造了多种织法和品类繁多的丝织物,以适应社会上各种不同的需要。

这儿仅根据传世和出土的古代书画作品来探讨古代书画用绢帛的时代特点。

作为其它用途的绢帛及其时代特点,不在这里赘述。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画是绘在绢帛上的,出土的晚周帛画、战国楚墓帛画和稍晚些时候的马王堆汉墓帛画,都是画在较为细密的单丝绢上;南北朝时期的书画用绢,王以坤先生在《书画鉴定简述》中说,他“只见过绢地写经一块,也是单丝绢”;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用的绢也是单丝织成的;唐代周昉《挥扇仕女图》卷,所用的经线纬线均不一根,全部是由几根丝合并而织成的,这种织法在书画用绢上是比较少见的。

说明了晋唐以前的书画用绢是由单丝织成的。

直到现在为止,在晋唐以前的书画中,还从未见过有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的绢)。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引江磷几《嘉祐杂志》说,唐贞元以后,诰敕有用花绫的,传世的有咸通二年(861年)的“柱国范隋诰‘”一件。

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从表面上看来,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

这种双丝绢的经线的每两根线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纬线与经线交织时,每组经线中的一根丝沉在下面,另一根丝浮在上面。

书画装裱材料——面粉宣纸绢绫锦锦绫

书画装裱材料——面粉宣纸绢绫锦锦绫

书画装裱材料——面粉宣纸绢绫锦锦绫书画装裱材料——面粉、宣纸、绢、绫、锦、锦绫一点号中国书画装裱技艺20160711 一、面粉以精粉为佳。

如能购到小麦淀粉,使用更加方便,可免去洗小粉之烦劳,这是制作粉浆的主要材料。

富强粉不用去面筋,可以直接冲制面浆。

二、宣纸因发源于古代宣州,故名宣纸。

产量较多的地方为皖,即今安徽省泾县。

宣纸是装裱的主要材料。

它以各种树皮、稻草为主要原料,如楮树皮、植树皮、桑树皮、藤树皮、瑞香树皮、木芙蓉树皮等,加以附料稻草、毛竹、龙须草、芦苇、棉花、蚕丝等,经过石灰发酵、日光漂白、打浆等若干道工序,加工抄制而成。

用皮料为主制成的皮料纸,如净皮付净皮,特种净皮,因其皮棉多,具有纤维长,拉力强,质地绵韧,吸水性能好,纹理美观,洁白细腻、墨韵层次清晰、着墨浑圆,便于长期保存,享有纸寿千年之美誉,所以古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

宣纸品种、规格繁多,按配料分,有净皮、棉料、竹料三大类。

按尺寸分,有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等规格。

还有八尺、丈二、丈六等特号宣纸。

常用规格为四尺宣纸。

以抄造所经过的次数分,又有单宣和夹宣之分,其中一次抄成的叫“单宣”,二次或三次抄成的叫“夹宣”或“重单宣”。

按生产地区分,又分为南纸和北纸两大类。

南方生产的宣纸,多是竖帘纹,北方生产的宣纸则成横帘纹,由此而有“南竖,北横”之说。

南纸拉力弱、北纸拉力强,如安徽的泾县纸、浙江的富阳纸、浙江的温州纸、广西的都安纸、云南的腾冲纸以及山东的临朐纸、河北的迁安纸、四川的夹江宣纸。

按制造时用竹帘穿的丝线编成的帘纹分类,又有“罗纹纸”、“龟纹纸”、“扎花纸”等品种。

按产品的加工情况有“生宣”和“熟宣”之分。

熟宣用于工笔画,不宜作裱画用纸。

裱画用纸,多做用四尺单宣,以安徽泾县宣纸为佳浙江富阳纸、云南滕冲纸、河北迁安纸,价格便宜,亦可选用。

安徽泾县产的汪六吉皮棉连宣纸,质地极薄,可用于托裱旧画和托锦绫。

加重单宣,可作托绫、绢,作镶材、染纸等用。

书画用纸的种类

书画用纸的种类

书画用纸是指专门用于书法和绘画的纸张。

根据不同的材质和用途,书画用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种类:
1. 宣纸:宣纸是中国传统的书画用纸,也是最常用的一种。

它以柔软、透气、吸墨性好等特点而闻名,适合书写和绘画。

宣纸有多种规格和质地可供选择,如生宣、熟宣、半熟宣等。

2. 水写布:水写布是一种以化纤织物为基材的特殊纸张,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在接触水的时候显现出墨迹。

它适合初学者练习书法和绘画,具有易于擦拭和重复使用的优点。

3. 素描纸:素描纸是用于绘制素描和铅笔画的纸张。

它通常比较厚实,表面光滑,能够很好地承载铅笔和炭笔的颜料,同时也适合使用橡皮擦进行修改和涂抹。

4. 油画布:油画布是用于油画创作的专用纸张。

它通常由棉布或亚麻布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更好地吸附和固定油画颜料。

油画布分为不同质地和厚度,适用于不同的油画技法和风格。

5. 紫砂纸:紫砂纸是一种专用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纸张。

它的质地坚韧、吸墨性强,适合绘制山水、花鸟等水墨画作品。

6. 羊皮纸:羊皮纸是一种古老的书画用纸,以动物皮革为原料制作而成。

它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和耐久性,适合用于书写和绘画。

羊皮纸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被广泛使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书画用纸,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特殊纸张,如水彩纸、丝绢纸、竹纸等,它们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的创作需求和风格。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画用纸可以提升作品的表现效果和质量。

(建议收藏)工笔画的工具介绍和颜料分享非常详细全是干货

(建议收藏)工笔画的工具介绍和颜料分享非常详细全是干货

(建议收藏)工笔画的工具介绍和颜料分享非常详细全是干货中国画主要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而工笔画最早又称为细画,所以绘制细腻,工具同写意画也有所不同,常用到的就是笔、墨、纸、颜料等有一定的特殊性。

如果要想画一幅好的工笔画作品,勾线要挺拔有力,设色要匀润艳雅,而画家对绘画工具和颜色的严格要求是必不可少,希望以下的分享可以对工笔画爱好者有所帮助。

工笔画的用笔分为勾线笔和染色笔两种不同的类型。

勾线笔勾线笔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

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

常见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常用来勾画花鸟画中的叶筋)、红毛笔等。

依画面的需要来选择。

染色笔染色笔多用大、中、小白云笔及其他软毫毛笔。

白云笔的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狼毫,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是理想的染色笔。

染色笔可以多配几支,如白色、冷色、暖色、暗色等最好都有相对应的笔。

工笔画中常使用两支白云笔,一支用来染色,为着色笔;一支蘸水用来晕染颜色,为着水笔。

板刷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毛笔的保存方法新买来的毛笔,笔毛有胶,长时间不用会被虫蛀,可以先洗净后放好。

作画时笔不可久置水中,因为久浸毛质容易变软,有碍笔力的挺健。

毛笔用完后,要洗净,捋直笔毛,倒挂在笔架上,使笔头朝下,切忌湿时插在笔筒里。

墨墨的附着力强,不易褪色,而且层次丰富,由焦至清,可以分出很多色阶。

墨分油烟墨、松烟墨和漆烟墨。

画工笔画一般使用油烟墨,它黑而光亮,用于勾线、点睛和打底。

松烟墨层次较平淡,乌黑没有光泽,适宜渲染草虫的翅膀,有起绒的效果。

此外,画工笔画忌用宿墨,也就是隔夜墨,因为用宿墨勾线,在渲染时会洇开,污染画面。

通常练习时可用墨汁代替,方便快捷;墨汁摇匀后,加水即可使用。

但着色时使用墨锭较好。

纸和絹工笔画的用纸多为熟宣纸或熟绢,它们是将生宣纸或生绢用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

其性能是不渗水。

熟宣和熟绢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下面详细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笔画的纸张和绢知识
国画所用的纸,主要的叫“宣纸”,是以安徽宣城命名的。

实际
上是出自安徽的泾县。

宣纸从性质上分生熟两种,生宣纸是用作大写
意和小写意国画的;熟宣纸是用作工笔画的。

从面积上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有丈二匹,至于丈六,则是特别的了,都是生宣。

熟宣只
有四尺、六尺两种。

从质量上分,生宣纸粗、细、厚、薄等区别。


为其有粗细厚薄,其绘画的效果,也各有不同,作者在于积累经验、
掌握性能。

生宣纸四、五、六尺都有单夹之分。

夹宣有双夹和三层夹。

其实
夹宣作画的效果,一概不如单宣。

即玉版、煮垂,看起来既细而厚,
也仅仅写字为好。

作画的效果嫌滞,似乎有半生半熟的状态。

作起画来,不免有些板滞。

一般地用作大、小写意花鸟画,以四、五、六尺
特净类、棉料类、净皮类三种单宣均可。

此外有一些草料纸均不可用。

凡作工笔花鸟画,必须用熟宣。

熟宣有蝉羽(又名蝉翼)、云母、簪花、清水书画、冰雪(又叫雨雪)等品种,我所爱用的是蝉翼、簪花、次清
水书画。

至于云母、冰雪,质地较差,不如自己使矾,以净皮单宣矾
成使用(熟纸方法于第九讲内祥述)。

生宣纸的特征是:一着水色,便向四外渗化,控制不好,无法收拾。

问题就在于利用其特性,能达到无穷奥妙的程序。

如齐老的画虾,那样的透明感是任何熟宣纸所不能奏效的。

我们用在生宣纸作大、小
写意画时,一笔下去,马上向四外跑水,再压一笔下去,在第一笔向
四外跑出的水纹上,就不再沾色了,这样便特别容易表现我们国画的
笔墨趣味。

所以,不同的用笔、用墨、用色等等方面,就出现了各种
不同的奥妙无穷的趣味,或厚重,或灵秀,或苍老古拙,或如腾云兴雾,是文字所难形容的。

熟宣纸的特性是不渗水,与生宣纸正相反,所以用画工笔为好。

用为“勾线填彩”的工笔花鸟画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说的。

不过
如用为“没骨”花鸟画时,以及小写意花鸟画,其特殊表现在充分用
水时,水色干时,每一笔的边沿,都表现一条很自然的细线,是专门
着意勾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画绢,都是熟的。

用法与熟宣纸一样,因为比熟宣纸有光泽,故
效果特别好。

凡爱画工笔花鸟画的都喜用之。

不过所谓“千年陈丝不
如草”,用绢不如用纸延年。

生宣纸,也能够画工笔花鸟。

但必须于勾线之后,于轮廓内先用
轻粉平涂,干后再画,或通幅用水湿一遍,干后再画,或用胶矾水,
局部做成熟宣再画。

熟宣、熟绢,也可画写意,惟效果与趣味不同。

用熟纸与熟绢作画,我的方法是,把纸、绢用水糊在平滑的板上,画
工笔,随心所欲,效果,惟须背染时,则等正面完全画好后,揭下来,再染背面。

此外,还有叫皮纸的,性质介于生熟之间,对于水色也溶化,容
易控制,效果很好。

惟嫌轻薄,不够浑厚。

还有日本宣纸、高丽纸,
都很好使。

不过这种类纸,以作山水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