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理学第六章 能量代谢与营养
鱼类生理学复习重点资料

鱼类生理学复习重点资料糖类营养:通式:Cn(H2O)m例外: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乙酸C2H4O2甲醛CH2O糖类的结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能够产生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按性质分类:1.可被吸收利用的(available):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糖原2.不可被吸收利用的(unavailable):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海藻胶、β-葡聚糖、部分寡糖按结构分(1)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2)双糖:蔗糖来源于甘蔗、甜菜;麦芽糖来源于淀粉水解物;纤维二糖来源于纤维素水解物、异麦芽糖来源于肝糖或支链淀粉水解物;海藻糖来源于植物、藻类、酵母、昆虫、蘑菇;乳糖来源于哺乳动物乳汁(3)寡糖又称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4)多糖同质多糖(由同一糖单位组成)(糖原、纤维素、琼脂、葡聚糖、甲壳素、淀粉):淀粉::来源于谷物、薯类、植物根茎,直链淀粉:α-D-1,4 糖苷键分子量小,水解较快,支链淀粉:α-D-1,4糖苷键α-D-1,6糖苷键分子量大,水解较慢,容易糊化。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检测:碘-碘化钾直链淀粉深蓝色支链淀粉紫红-棕红杂多糖(由不同糖单位组成):半纤维素(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糖醛酸)阿拉伯树胶(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菊糖(葡萄糖、果糖)果胶(半乳糖醛酸的聚合物)木聚糖(木糖、阿魏糖、阿拉伯糖等)甘露聚糖(甘露糖和葡萄糖)自然界存在的杂多糖大都与脂类或蛋白质结合,构成结构复杂的糖脂和糖蛋白透明质酸分布于连接组织中粘多糖存在于粘液硫酸软骨素分布于软骨和皮肤中肝素存在于肝、心脏、淋巴组织、血液γ-球蛋白存在血液中血型物质存在于红细胞表面非淀粉多糖(NSP)的性质1.NSP的概念:NSP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6课-能量营养

可代谢能(ME)
体增热(HI)
净能(NE)
标准代谢能
活动代谢能
(HeE)
(HjE)
生产能(RE)
图1 饲料能量在鱼体内的分配和利用示意图(NRC,1981)
总能 Gross energy,GE
食物所含的总能(GE)指的是在氧弹仪中测定的物质所 含能量的总和。
在氧弹仪中被测定物质所含的碳和氢被完全氧化为二氧 化碳和水,这与物质在体内被完全氧化的情况一样。
影响饲料可消化能的因素
1、动物种类
2、饲料原料
3、摄食水平。一般情况下,摄食水平较低时饲料蛋白质的 表观消化率就会降低,代谢粪氮(MFN)的排出量升高。 但是,也有其它不同的研究结果。Cho和Kaushik(1990) 认为,摄食水平和投喂频率都不会影响饲料干物质、粗蛋 白、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
4、水温
较高的水温可以促进鱼类摄食,增强鱼类的代谢频率, 同时也加快了摄入的营养物质穿过肠道内表皮的速率,从 而影响饲料的消化率。而在水温较低的时候,食物在胃中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空时间相对较长。
当水温从10℃升至18℃时,虹鳟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 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明显升高;当水温从15℃降至6℃时, 这些消化率指标明显降低。然而,也有实验结果表明:在 水温由9℃上升到18℃时,虹鳟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能 量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升高。
真可消化能(True digestible energy, TDE):由表观可消化 能加上粪便中来自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FmE),即为真 可消化能。TDE=IE-(FE-FmE)
因为FmE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粪便中内源物质的含氮量, 因此人们往往是通过测定内源物质氮的含量,从而计算
鱼类营养代谢途径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鱼类营养代谢途径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鱼类在人们的饮食中既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同时也是常见的宠物和观赏鱼。
在鱼类的人工养殖中,营养代谢途径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鱼类的营养代谢途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三个方面阐述鱼类营养代谢途径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一、鱼类的营养代谢途径鱼类的营养代谢途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蛋白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脂肪代谢。
鱼类的蛋白质代谢主要包括氨基酸摄取、利用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组成单元,在鱼类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鱼类中约6%的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通过氨基酸转运蛋白进入肌肉和其他组织。
碳水化合物代谢主要包括葡萄糖的摄取、运输、利用和产物的排泄。
鱼类的葡萄糖代谢与哺乳动物存在一定的差异,鱼类的肝脏没有糖原贮存功能,而是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或氨基酸,通过肌肉和鳃呼吸器排泄。
脂肪代谢主要包括脂肪酸的摄取、运输、利用和产物的排泄。
鱼类的脂肪代谢对于提供能量和维护体温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在饥饿状态下,脂肪代谢可以提供脂肪酸作为能量源。
二、鱼类的营养需求鱼类的营养需求根据不同的鱼类种类和生长阶段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鱼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同时,鱼类的营养需求也和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例如水温、水质、水深等因素都会对营养需求产生影响。
在鱼类的营养需求中,蛋白质是最为重要的。
蛋白质能够构成身体的组织和维护鱼类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
通过合理的蛋白质摄入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增加体重和体长。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则是鱼类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能够影响鱼类体内代谢途径的正常运行。
三、鱼类的生长发育鱼类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同样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营养供应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营养供应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增加体重和体长,并且可以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
在鱼类集养过程中,营养供应与水质管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等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长管理系统。
王步标运动生理学第六章能量代谢与运动

磷酸原系统 糖酵解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一)磷酸原系统( ATP-PCr系统或非乳酸能系统)
概念 磷酸原系统是由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构成的能
量系统。也称ATP-PCr系统或非乳酸能系统。
反应: ATP
ADP+Pi+能 (供能2S)
PCr + ADP
C + ATP
特点: ①不需O2 ②输出功率最高 ③贮量少,供能时间约7.5
4、属于磷酸原供能特点错误的是( )。 A.能量输出功率高, B.无氧代谢, C.ATP生成少, D.动员所有贮备可供能33S。
5、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是( )。
A.ATP, B. PCr, C.乳酸, D.都不是。
6、从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关键的环节是 ( )。
A.糖酵解, B.糖类有氧氧化,
每h产热量为4.99×60=299.53(KJ) 24h产热量为299.53×24=7188(KJ)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1.肌肉活动:能量代谢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 2.精神活动的影响:平静地思考问题时增加不超
过4%,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情 绪激动时,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蛋白质产热量增加30%,
分 标 准 的
运 动 时 间
表为
100
100
有氧氧化系统
ATP-PCr系统
ATP
供 分应
百
①
糖酵解系统
②③
④
运动时间
(二)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1.明白运 动项目所 需的主要 供能系统
2.训练中着 重发展起主 要作用的供 能系统
3.制定合理 的训练计划, 选择相应的 运动练习方 法
《鱼类生理学》讲义

《鱼类生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特征,机体机能调节方式,兴奋及兴奋性等概念,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了解鱼类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使学生明确学习鱼类生理学的目的意义。
着重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特征和调节。
重点是新陈代谢;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兴奋性;反射与反射弧;反馈调节和负反馈。
第二章:掌握引起兴奋的刺激本身应具备条件;生物电产生原理;电位、阈刺激、局部兴奋及其总和;理解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
兴奋发生时组织兴奋性的变化;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了解肌丝滑行学说,兴奋-收缩耦联及电鱼放电的原理及功能。
本章属普通生理学内容也是学习电生理的基础,理论性强,概念术语多。
重点介绍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机理;引起兴奋的阈值、阈刺激、阈下刺激、局部兴奋及其总和;兴奋发生时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明确神经冲动的本质。
第三章:掌握反射中枢概念,突触传递过程,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
理解突触传递原理及鱼类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机能,兴奋在中枢内传播特征。
了解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中枢神经递质及中枢抑制,外周递质及其受体。
重点介绍反射中枢的概念,突触传递过程,兴奋在中枢部位传递特征,中枢抑制形式;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
第五、六章:掌握内环境及其相对稳定概念及生理意义,心肌生物电现象及其生理特性。
理解红细胞机能和特性,血液的凝固和溶解。
了解血液的组成及生理功能,理化因素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其它作一般介绍。
重点介绍内环境及其相对稳定性概念和意义,血液的理化特性,红细胞机能和特性,各类白细胞、凝血细胞机能,凝血过程和纤维蛋白溶解。
重点介绍心肌生物电和心肌特性。
第七章:掌握鱼类耗氧率及其影响因素,气体交换动力,氧在血液中的结合和运输,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结合形式,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波尔效应及鲁特效应,理解气体交换与运输原理。
鱼类生理学

不足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增强和频率加快
使鱼类窒息死亡的氧浓度(“窒息点”) 3·PH 4·温度 六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可被动物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较大的伸展性 ·持续的紧张性 ·不规则的自律性 ·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固的三大步骤:凝血酶原激活作用
↓(激活)
凝血酶原→凝血酶(IIa)
↓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Ia)
外源凝血过程的不同:1·内原性凝血途径:参与凝血的全部因子来自血液
2·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的组织因子来自组织
和促凝的方法
(二)促凝
补钙+CaCl2
光滑面接触
血液与粗糙面接触
适度提高创面温
给机体补充Vk
四 胞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普通心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胞:结间束、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
等)
(六)广盐性鱼类渗透压调节:
由淡水进入海水的调节:1·吞饮海水
DH作用,肾小球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分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
:广盐性鱼类—进入海水—喝水+吸收NaCl—血[Na+]↑—肾间组织分泌—皮质醇
鳃上皮氯细胞数量↑—提高Na+—ATP酶活性:
A·Cl一由顶
隐窝排出
B·Na+通过细
2·固体物:(1)有机物:尿酸、肌酸、肌酐等 (2)无机物:Na+、K+、Ca2+、Mg2+、Cl—、硫酸盐等
鱼类尿与食性的关系:1·肉食性鱼类为酸性(蛋白质在体内代谢产生
酸性物质) 2·草食性鱼类为碱性(草料中含有机酸钾盐,代谢产物为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营养生理与代谢研究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营养生理与代谢研究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养殖渔业作为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养殖渔业中,研究养殖鱼类的营养生理与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代谢过程以及营养调控等方面。
一、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在养殖鱼类中,营养需求的研究对于提高鱼类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包括主要营养素和微量元素。
主要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是鱼类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微量元素例如矿物质和维生素,虽然只需要很少量,却对鱼类的生长和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养殖鱼类的蛋白质需求量非常重要,好的蛋白质来源可以提高鱼体的生长速度和增加鱼肉质量。
同时,鱼类对于氨基酸的需求也非常高。
脂肪对于鱼类的能量供应和细胞膜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适当的脂肪含量可以提高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碳水化合物则是鱼类体内储存能量的重要来源。
二、养殖鱼类的代谢过程养殖鱼类的代谢过程是指鱼类在生命周期中进行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过程。
代谢过程包括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在消化过程中,鱼类通过口腔、胃和肠道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小分子营养物质以便吸收。
胃酸和消化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吸收过程主要发生在肠道,鱼类通过肠道上皮细胞吸收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运输过程是指营养物质从肠道到达鱼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运输过程依赖于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
运输过程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功能。
储存过程是指吸收的营养物质在鱼体中的积累和储备。
鱼类能够储存一定量的脂肪和糖原作为能量的储备,以便在饥饿或其他应激情况下供给能量。
利用过程是指鱼体对吸收的营养物质进行利用和代谢。
在代谢过程中,能量被释放,鱼体进行生长、呼吸、运动和生殖等活动。
三、养殖鱼类的营养调控在养殖渔业工作中,了解养殖鱼类的营养调控是提高鱼类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关键。
2022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考试大纲-340农业综合知识二(鱼类生理学)

2022年鱼类生理学(渔业发展)第一章绪论鱼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水平;鱼类生理学与渔业生产的关系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鱼类的放电第三章神经系统及感觉功能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其生理意义;神经递质与受体;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味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第四章血液内环境稳态;血液的功能;血液的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红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功能;白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功能;凝血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功能;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机能的影响;血液凝固;纤维蛋白的溶解第五章血液循环生理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鳃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影响因素;血管的种类和功能;神经和体液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六章呼吸与鳔水呼吸;气呼吸;鳃的呼吸机能;气体在鳃和组织部位的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环境理化因素对呼吸机能的影响;鳔的充气和排气过程;鳔的生理机能第七章消化与吸收消化;消化的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消化腺分泌机制和消化液的作用;口腔与食道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吸收;蛋白质、糖和脂肪的吸收方式第八章能量代谢与营养能量的来源、贮存和利用;能量代谢的测定;标准代谢;日常代谢;活跃代谢;影响能量代谢水平的因素第九章排泄和渗透压调节鱼类肾脏血液循环特点;肾脏的泌尿机能;肾脏泌尿机能的调节;含氮废物的排泄;渗透压调节第十章内分泌系统内分泌;激素;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的内分泌功能第十一章生殖生理鱼类精巢、卵巢特征;鱼类性类固醇激素及其生理作用;卵子的生长和成熟;卵黄发生的机制;排卵;产卵;人工诱导成熟亲鱼卵母细胞最后成熟、排卵和产卵;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鱼类生殖活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基础代谢(标准代谢)
(一)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指动物在清晨、清醒、静卧、空腹,未作肌肉活动, 无神经紧张等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指在基
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二)静止能量代谢
在畜舍或实验条件下,家畜在清晨进食前,处于静卧状态 时的能量代谢水平。它包括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产生的 能量以及可能用于生产和调节体温产生的热量等。
蛋白质 通常很少 生物活性物质
一、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
2.能量在体内转移
摄取能量
排泄物(10%)
吸收能量
维持能量(36%)(基础代谢 和特殊动力作用)
生长利用能量(54%)
活动能量(50.3%) 贮藏能量(3.7%)
发热能量(86.3%)
一、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
3.饲料总能的去路
日粮总能 → 可消化能 → 代谢能 →净能
第六章 能量代谢与营养
目的要求:了解能量的来源、去路、各种 营养素代谢及其营养意义、能量代谢及影 响因素。掌握能量代谢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
1.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
营养物质 提供能量(%) 特 点
糖 类 60-70
有氧氧化产能多,要方式
脂 肪 30-40
贮存, 6倍于糖元
(三)鱼类的标准代谢
四、影响代谢率的因素
1.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2.运动的影响
运动或劳动 躺卧 开会 洗衣 踢足球… 产热量(Kg/m2· min)2.73 3.40 9.89 24.98
3.环境温度 4.神经紧张 5.溶解氧的影响 6.昼夜影响
第二节、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一、营养的概念 二、糖的代谢和营养意义 (一)糖在体内的转移 (二)糖的营养意义 (三)糖代谢的调节
100% ↓ 95% ↓
↓ 45%
粪能5% 发酵能 特殊动力作用能
和尿能50%
净能——可转变为ATP中高能磷酸键的能量, 用于:维持、运动、生产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直接法:代谢产热
间接法:化学中的“定比定律”
1.食物的热价 2.食物的氧热价 3.呼吸熵 (二)鱼类的耗氧率
第二节、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三、蛋白质的转移和营养意义
(一)蛋白质在体内的转移 (二)蛋白质的营养意义 (三)氮平衡 (四)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 放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