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及要求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消费者行为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智能手机选购中消费者不满的解决新途径所属班级:市场营销专升本112班姓名:陈灿指导老师:胡月英摘要: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智能手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本文通过阐述智能手机消费市场的特点以及因此给消费者带来的不满,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消除消费者不满提出了新途径;关键词智能手机行为不满新途径第一章、智能手机消费市场的现状1.1智能手机的定义智能手机又称作智慧型手机,英语:Smartphone是对于那些运算能力及功能比传统功能手机更强的手机的集合性称谓;1.2智能手机的特点自从1993年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IBM Simon西蒙个人通讯设备诞生以来,智能手机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从最初的功能单一到现在的无所不能,智能手机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品种,规格众多;目前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厂商众多,既有国内外知名厂商又有众多不知名甚至山寨厂商;在国内外市场占统治地位的厂商主要有:苹果IPhone、三星Samsung、诺基亚Nokia、乐金LG、索尼Sony以及国内的宏达电HTC、华为Huawei、中兴ZTE和联想Lenovo等;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手机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有:Symbian、Windows Phone 7、iOS、Android和BlackBerry OS;各操作系统又有不同的版本且对硬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各操作系统之间软件和硬件不能相互兼容;(2)差异明显各大品牌各种规格的手机,在性能上参差不齐;低端的入门级智能手机,运行程序有限且速度不流畅而高端的智能手机,配置强大可以实现众多功能且速度流畅;智能手机的主要硬件指标和电脑一样有中央处理器时钟频率,内存大小,分辨率以及摄像头像素;硬件的千差万别直接表现在各智能手机的售价上,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3)更新换代快和电脑市场一样,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硬件的军备竞赛;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性能不断提高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智能手机正朝着大型化、集成化、高性能、个性化等发面发展;第二章、智能手机消费市场与消费者不满消费者需要掌握的技能作为高科技产品代表的智能手机,选购和使用好智能手机对消费者自身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本文认为消费者在选购智能手机时必须充分把握好智能手机性能与自我需要之间的关系;智能手机的性能决定了其自身的功能的实现和价格,而自身需要又是选购手机的基础;消费者不满产生的原因1产品因素各大厂商各种操作系统的手机之间配置差异巨大, 配置上的差异又直接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上加上手机的外观和外形上的差异;消费者很难选购到一款在各个方面都令自己满意的产品,只能在性能和价格之间寻找平衡点;2竞争品牌的影响智能手机市场存在着众多的厂商,消费者会把自己购买的产品与市场上同类的产品进行比较;由于更新换代快和效用递减等原因,消费者总会认为自己购买的产品不及竞争品牌的产品从而产生不满;3消费者的特征消费者自身对智能手机的要求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款手机不同的人对它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由于消费者自身差异的存在也会产生不满;第三章、消费者不满解决的新途径传统上消费者解决不满的途径主要有,自认倒霉、采取私下行动、直接对零售商或制造商提出抱怨,要求赔偿和补救和要求第三方予以谴责或干涉等;本文尝试以转卖或易物的方式解决消费者不满;转卖或易物由于智能手机消费市场和消费者自身的一些特点极易导致消费者产生不满,然而只要解决上述任意一个原因即可解决消费者不满;智能手机消费市场的特点不易改变,而消费者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消费者不满的原因是各种类型的手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户;因此,解决消费者不满的原因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无非只有转卖和易物两种方式;易物是最原始的商品交换形式,通过直接的物与物的交换满足双方的需要;转卖是特殊形式的易物,通过转卖将自己的手机转换为货币再购买自己适合的手机;实现形式相比较传统的转卖与易物依赖于有形的市场或者传统的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各大电子商务网站和智能手机论坛成为转卖和易货的天地,众多消费者通过这些平台解除了自己的不满;第四章、总结智能手机消费市场纷繁复杂,消费者在选购时要以自己的切实需要为基础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做好选择;然而无论如何不满总会存在,除了传统的解决方式消费者也可以尝试转卖与易货这种方式解决自己的不满;转卖与易货虽然成为一种可能的方式,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网络的安全与信用,产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都是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方式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

消费者行为学毕业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毕业论文

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研究摘要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手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

对于这些手机制造商而言,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如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获取可持续性竞争优势。

而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快速发展,2009年在校大学生人数是我国相同年龄段人口数的1/5,人数有2700万左右,而高校的扩招还在继续。

到2010年,中国大学生人数将稳步达到3000万。

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购买力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厂商的关注,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消费市场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了解大学生的手机消费行为对于占领大学生手机市场份额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手机消费的主流趋势,把握住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好,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未来手机的消费趋势,对于各相关企业的战略制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为基础,以市场调研为方法,对大学生的手机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以点窥面,剖析目前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的特点,给手机相关企业一个参考,为各企业在营销方案的制定上提供一个依据,提高市场营销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手机;大学生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ell phone markets in China, the competition among cell phone producers home and abroad becomes intensified day by day. To these cell phone producers, one important problem they are faced with presently is how to satisfy the demands of consumers as to increase the market share and how to foster a good brand image as to obtai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 the same tim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s well. In 2009,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on campus is 1/5 of total number of their peers in our country, that is, about 27,000,000. And the college expansion continues. Up to 2010,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 be steadily added to 30,000,000. Whether from the number or from the purchasing power, college students---this special consumer group are gaining concern from more and more producers.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group tha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the cell phone consumer market,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college students’cell phone consuming behaviors is significant for dominat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cell phone market share. Meantime,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represents the main trend of future cell phones to certain extent. Seizing college students’preference of consuming behaviors will also grasp the consuming trend of future cell phones to certain degree, which has certain direc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strategic formulation of each relative enterprises.This paper is based on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It adopts marke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s its methodology, analyzing the cell phone consuming behavior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Henan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 the experience of a selected spot to promote the work in the entire area, this papers aims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cell phone consuming behaviors, giving the relative cell phone enterprises a reference. This will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the making of marketing program of thes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ir marketing activities.Key Words: Consumer behavior, Mobile phones, students目录1引言 (5)2 绪论 (5)2.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6)2.1.1 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及现状 (6)2.1.2 中国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现状 (8)2.1.3研究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的现实意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题目(推荐题目102个)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题目(推荐题目102个)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题目(推荐题目102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全体公民消费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下面是归纳整理好的102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题目一:1、从法解释学角度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一款的适用——兼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民法的冲突与协调2、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困境与出路——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考量3、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4、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5、浅析新消费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6、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的现实困境与法律思考——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为视角7、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遏制牟利性打假行为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探析9、浅论我国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为视角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拒绝强制交易权”的制度定位与经营者规制11、浅议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发展与完善12、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1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冷静期制度的适用范围界定研究14、医疗纠纷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初探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16、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问题探析——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为视角1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悔权制度研究18、网购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思考——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为视角1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定位研究2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视野下职业打假行为的法理阐释及法律对策21、从法解释学视角分析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问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例22、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告知义务之法律适用2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物的瑕疵与退货的定性及出路——基于与合同法相衔接的视角24、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网购中的应用2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范围界定问题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题目二:2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适用研究27、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医患关系之探讨2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的适用与完善——以德国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为借鉴29、浅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问题3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与完善的思考——以后悔权和惩罚性赔偿为例31、“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分析——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切入32、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及完善——以《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视角33、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协会职能的完善建议——以消费公益诉讼第一案为视角34、“知假买假”存在的合法性探析——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例35、探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的适用36、浅析实质正义的法律实现机制——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角度3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之功能属性探析——基于日本经验的启示38、浅析《电子商务法(草案)》对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得与失——以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衔接为视角3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析4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法工作随记41、我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制度的完善42、浅谈新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医患关系的调整43、消费者权益保护永远在路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4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条款的适用4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条款适用中引发问题之探讨——以修订后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一年来之判决为中心46、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相关法律之竞合4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公益诉讼的构造及其不足和完善48、浅析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49、关于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益诉讼主体扩大到社会组织的提案50、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保护范围论金融消费者之适用及相关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题目三:51、浅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52、论惩罚性赔偿责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视角53、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公平交易权54、“知假买假”合法性探究——立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5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金融消费领域的适用56、310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视角下的产品召回制度研究57、浅谈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8、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59、浅谈网络环境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60、惩罚性赔偿之计算基础刍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的理解与适用61、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范围62、论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性质与法律保护——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视角63、经营者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的责任豁免——兼评《广告法》第43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64、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惩罚性赔偿条款的适用性6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范式转化的经济学解释66、如何理性看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后悔权制度67、论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68、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问题研究69、论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网购维权70、浅析实质公平的法律实现机制与方式——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角度7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影响评析72、论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社会组织的原告资格——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7条为视角73、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律模式的升级——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视角74、消费者权益是“人权”吗?——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益7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题目四:76、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77、新《消法》环境下网购中消费者维权问题探析——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为视角78、聚焦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一周年79、不忘初心铿锵前行——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回望80、论网络消费退货制度及其完善——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为视角81、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网购维权问题研究8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社会实施83、消费者范围解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对象84、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85、关于医患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分析86、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现状与完善87、微信交易是否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之我见88、论电子商务合同中的消费者反悔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的理解与司法适用为重点89、市场经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研究——预付消费90、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格式条款91、浅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92、医疗服务合同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赵某医疗纠纷案的法律分析93、论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网购维权94、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发展——以功能实现为视角95、我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召回制度——以汽车召回制度的构建为例9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及其实践9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行为”的认定98、医疗美容损害赔偿案件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99、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与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100、作为消费者新型法定权利的撤回权——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之权利名称及适用条件辨析101、浅谈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2、“知假买假”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吗?——兼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论文评述总结范文

论文评述总结范文

一、论文题目及作者论文题目:《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作者:张三二、论文摘要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探讨了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营销策略。

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大数据在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中的应用价值,为我国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论文评述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消费者行为分析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大数据为研究背景,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高营销效果。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进行研究。

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营销策略;最后,结合案例,探讨大数据在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3. 研究内容(1)消费者行为分析本文从消费者购买决策、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等方面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消费者行为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2)营销策略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营销策略:①精准营销: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提高营销效果。

②个性化推荐: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③情感营销:关注消费者情感需求,提高品牌忠诚度。

4. 研究结论(1)大数据技术在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中具有重要作用。

(2)企业应关注消费者行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3)大数据在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四、总结本文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的研究,揭示了大数据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价值。

论文内容丰富,研究方法科学,结论具有实际意义。

然而,本文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研究样本有限、理论框架有待完善等。

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 扩大研究样本,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从消费者的需要和消费动机寻找如何进行广告营销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消费者需要和消费动机的深刻探讨,揭示了需要和动机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

再通过对一则实例广告的分析,作者阐述了广告营销应该注意的消费者情况。

最后总结陈词,提出了营销者对消费者进行广告营销的基本步骤和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字:消费者需要和动机广告营销心理分析目录一、理论连接 (1)1.1消费者的需要与消费动机概述 (1)1.1.1消费者需要 (1)1.1.2消费动机 (1)1.2本文的目的 (1)二、从需要和动机看营销的可能性 (2)2.1需要 (2)2.2动机 (2)2.3需要和动机的关系 (2)三、针对消费者广告营销案例分析 (3)3.1案例陈述 (3)3.2广告分析 (3)3.3怎样从消费者需求和动机打开销路 (4)3.3.1消费者需要什么 (4)3.3.2隐藏在消费者背后的需求和动机 (4)3.3.3应该展开策略和步骤 (5)四、总结 (5)4.1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产生动机的因素以及动机的类型 (5)4.2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感觉认知 (6)4.3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心理 (6)4.4抓住消费人群的状况分析 (6)参考资料 (7)致谢 (7)II一、理论连接1.1消费者的需要与消费动机概述1.1.1消费者需要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个体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如饿的时候有进食的需要,渴的时候有喝水的需要,在与他人交往中有获得友爱、被人尊重的需要等等。

需要是和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需要虽然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但它并不总是处于唤醒状态。

需要一经唤醒,可以促使消费者为消除匮乏感和不平衡状态采取行动,但它并不具有对具体行为的定向作用。

大致可以分为习俗心理需要、同步心理需要、优越心理需要、趋美心理需要、便利心理需要、选价心理需要、惠顾心理需要、新奇心理需要、偏好心理需要、求名心理需要等。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及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及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一、期末论文主题请围绕以下议题确定论文题目,并提交论文,也可自选。

1、师大新校区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研究日常餐饮消费(食堂和小摊贩使用者比较研究)日常购物地点选择(校内超市和校外大型超市的比较研究)网络购物(男生与女生消费差异比较研究)请客吃饭中的就餐点选择(食堂和校外饭店的比较研究)服装品牌的选择倾向(本土品牌和洋品牌选择比较研究)追星及名人崇拜与消费(大学粉丝群体的特点研究)大四与大一同学的消费差异研究手机品牌消费研究电脑品牌消费与DIY消费的差异研究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差异研究2、师大新校区具体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快餐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超市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电信CDMA(天翼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保健牙膏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DIY电脑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考研培训班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书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自行车修理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服装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网络商店营销策略研究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1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23、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24、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二、期末论文要求要求在调研基础上展开论文创作。

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doc

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doc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消费者需求趋多样化、社会化和个性化以及复杂化。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有效地抓住和激发顾客的购买心理,成功的将顾客变为客户,把产品推销给消费者,以促进消费。

并且通过阐述企业和销售员通过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产品的推销,以达到产品的最大消费化,实现顾客的最大消费。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促进策略目录绪论-----------------------------------------------------------------------------------2一、消费者心理特征 (2)二、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2)三、消费心理分析 (3)四、基本概念 (3)五、主要类型 (3)(1)从俗心理 (3)(2)同步心理 (3)(3)求美心理 (3)(4)求名心理 (4)(5)求异心理 (4)(6)好奇心理 (4)(7)选价心理 (4)六、购买动机 (4)(一)理智动机 (4)1 适用 (4)2 经济 (5)3 可靠 (5)4 安全 (5)5使用方便 (5)6售后服务 (6)(二)感情动机 (6)1 好奇心理 (6)2 炫耀心理 (6)3 攀比心理 (7)4 从众心理 (7)5崇外心理 (7)七、消费心理在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的表现 (7)1 少年的消费心理 (7)2 对于中年人的消费心理 (8)3 老年人的消费心理 (8)八、消费者职业和身份特征上分析 (8)九、当代消费者心理变化特征 (8)(一)个性消费的复归 (9)(二)消费主动性增强 (9)(三)对购买方便性的需求与对购物乐趣的追求并存 (10)十、消费者行为学在我国的应用 (10)结论 (11)参考文献:------------------------------------------------------------------------------------11绪论人的行动往往是心理的表现,心理的需要往往会由行动表现出来,在销售的过程中,如果商家能够猜测并且准确地掌握顾客的心理需求,就能够很顺利地与顾客完成交易,那商品推销出去。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3篇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3篇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3篇第1篇: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现状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用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研究(consumerbehavior),也称消费者行为研究(consumerbehaviorresearch),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消费者研究通常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进行。

在宏观层面上,消费者行为与消费生活方式概念相联系,通常是对消费群人口统计特征及消费行为特征的描述,这类研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

方法是测量恩格尔等人提出的生活方式的四个维度,即态度(attitude)、活动(activity)、观点(opinion)、人口统计特征(demographic)来描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Engle,Blackwell,andKollat,1978年)。

在微观层面上,消费者行为则通常与消费者认知、态度、购买意愿以及决策过程等具体购买行为相联系,倾向于对消费者在具体的信息沟通、购买决策、产品使用、品牌态度等方面的行为进行解释和说明,多属于解释性研究。

中国早在1920年代就引入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但中国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从1990年代才开始真正发展。

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从1999年起,开始招收第一批“消费者行为与中国营销”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致力于采用本土化的方法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

当前,很多研究者也致力于在某个领域内研究消费者行为,也有很多学者把消费者研究渗透到其他领域,如渗透到品牌权益(范秀成)、顾客满意度(赵平)、营销渠道(庄贵军)等。

二、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1、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心理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诱因;对信息的处理。

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需要是和人们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一、期末论文主题请围绕以下议题确定论文题目,并提交论文,也可自选。

1、师大新校区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研究日常餐饮消费(食堂和小摊贩使用者比较研究)日常购物地点选择(校内超市和校外大型超市的比较研究)网络购物(男生与女生消费差异比较研究)请客吃饭中的就餐点选择(食堂和校外饭店的比较研究)服装品牌的选择倾向(本土品牌和洋品牌选择比较研究)追星及名人崇拜与消费(大学粉丝群体的特点研究)大四与大一同学的消费差异研究手机品牌消费研究电脑品牌消费与DIY 消费的差异研究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差异研究2、师大新校区具体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快餐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超市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电信CDMA (天翼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保健牙膏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DIY 电脑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考研培训班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书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自行车修理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服装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网络商店营销策略研究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1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23、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24、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二、期末论文要求要求在调研基础上展开论文创作。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味道及应用性,能体现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并自觉运用本学期消费者行为学习中讲过的理论。

理论理论分析以及相关部分可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但须标明出处。

论文篇幅要求不少于5000字(不含参考文献、摘要)。

文前要有不超过300字的中文摘要、3〜6条关键词;论文小组由同学自由组合,不能超过3个同学共同创作期末论文。

三、正文书写规范(一)论文封面格式如下图所示:《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论文题目:XXXXXXXXXXXXXXXX作者1: XXX ;学号:XXX作者2: XXX ;学号:XXX作者3:XXX ;学号:XXX指导老师:XXX成绩:评语:(二)正文书写顺序标题(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学生姓名,学号;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出现的量和单位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3100—3102)。

(三)图表、照片的要求1、曲线图、示意图和照片图要放在正文相应位置上。

图要精选,原则上不超过6幅。

若图中有坐标,要求用符号注明坐标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

插图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

图下写明对应的图号和图题。

若提供照片,灰度必须清晰。

2、表格采用3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表号和表题放在表上。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头或表顶线上右侧。

若有表注,写在表底线下左侧。

表中重复出现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

(四)参考文献书写顺序1、期刊类文献格式作者名(不论中外,姓前名后,超过3名作者列前3名,后加“等”). 引文题目.期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或起止页码2、专著类文献格式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3、论文集类(非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不得引用)文献格式引文作者名•引文题目.见(英文用In):主编名.论文集名(会议论文集名)•出版地(会址):出版者,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类文献格式作者名.题名:[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英文文献格式同上。

6、参考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按出现顺序用[1] , [2],…在右上角标注,放在参考文献” 中时,用1, 2,…顺序标注(不加中括号,序号后不加标点)。

(五)排版要求1、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居中。

2、作者名称小四,宋体,居中。

3、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一律为5号宋体,行间距18磅。

4、摘要(仅限摘要两个字)、关键词(仅限关键词三个字)、论文内部标题一律顶格、加黑,论文内部标题采用“1,. 1.1,1.1.1 ”的分层格式。

四、论文提交截至时间电子版本请统一交给负责人,并于2011 年期考之前发至老师的信箱;文本请于2011 期考之前,由负责人送到教务室。

八、注意事项论文总分为100。

文中出现抄袭(引用不标注)等现象则做零分处理;文中出现未按论文要求排版的,每发现1 处扣10分;文中每出现错字1 个扣除5 分。

样本论文:当前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考察内容摘要:该文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考察当前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青少年的零用钱来源稳定、数量可观,所以他们在消费时不考虑价格,追求个性,要满足更高的物质需要从而享受生活。

在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社会流行、家庭是影响他们的三大主要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消费行为;消费心理;调查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这一部分即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在商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时,参与竞争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质量和功能;二是要有吸引消费者的包装。

于是,人们开始看重品牌和包装。

人们在购物时,买的不仅仅是一件实物,而且还有商品所能体现的一种概念--流行时尚、身份地位、个性。

在这样的经济氛围中成长着的青少年也很关注商品表达的一种潜在的概念。

他们希望拥有名牌的服饰、名牌的生活学习用品,他们有的拥有自己的寻呼机、手机,他们会跟随时尚的脚步装扮自己以表现与众不同的一面。

选择考察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有以下两个目的:一、青少年的消费心理特征是怎样的;二、哪些因素影响了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做这样的调查研究,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而言,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以便调控自己的行为;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可以也应该引导他们适度消费,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外界的影响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标准。

二、研究的方法在调查青少年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1)调查对象:在南京市鼓楼、玄武两区的两所普通中学随机抽取了初一、初三、高二3个年级42名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15人。

(2)问卷编排:问卷中选择题9道,开放式问题2道。

语言上注意措辞的简洁、中性、明了。

(3)问卷内容:问卷中11道题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涉及零用钱,包括零用钱的来源、数量、自由支配程度、是否有计划地使用以及主要用于什么;第二方面涉及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包括消费的标准、场所、更换频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对中学生使用通讯产品的看法;第三方面涉及青少年对消费的期望。

2. 访谈由于问卷题量少、调查对象涉及面小,所以在数据统计之后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访谈以弥补问卷的不足。

访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从“消费”一词可以联想到什么;(2)不同购物场所的特殊之处是什么;(3)跟随流行时尚、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是否与展现自己的风格相矛盾;(4)更换衣物的原因是什么;(5)使用通讯产品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数据并分析出原因,从而了解到青少年真实的想法和做法,达到研究的目的。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通常人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心理的反映。

所以,要了解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必须先着手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

1•对零用钱的调查青少年一般都有零用钱,但是零用钱的多少不同,来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

所以,通过调查青少年零用钱的情况可以了解青少年消费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零用钱的多少等因素是否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表1调查青少年零用钱的统计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71.4%的学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给的零用钱,还有11.1%的男生可以自己挣到钱。

可见他们的零用钱的来源是稳定的,这为他们的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47.6%的学生每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下,31%的学生零用钱在50〜100元之间,19%的学生零用钱在100〜200元之间,9.5%的学生零用钱在200 元以上。

如果一个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是2500元,59.5%的学生每月零用钱50〜200元不等,这笔开支不算小。

如果说有零用钱是消费的稳定基础,那么有一定数量的零用钱便是消费的坚实基础。

71.4%的学生能够或大多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并且有38.1%的学生是有计划地使用的,还有38.1%的学生是没有计划但能有节制地使用零用钱。

可见,现在不少父母对于子女使用零用钱给予了较大的支配空间,没有过多地干涉。

这也反映出青少年在消费时的灵活性、随意性。

表一还反映出66.7%的人把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35.7%的人用于上网或娱乐。

从所占比例最大的两项消费可以看出,添置学习用品仍然是作为学生的一项最主要的消费,而上网娱乐或许是e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可能这个数字会随着信息通道的越发快捷而有所上升。

对青少年零用钱状况的调查结果呈现出两个特点:经济来源稳定;数量可观。

正是由于存在这两个特点,所以青少年在消费时可以自由支配、随心所欲。

在零用钱的各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消费行为。

2.对消费行为的调查(1)去哪里买。

表2已经显示出,在女生中46.7%的人选择百货商店,26.7% 的人选择专卖店,20%的人选择一般小店,6.7%的人选择特色店。

在男生中48.1%的人选择专卖店,37%的人选择百货商店,25.9%的人选择特色店,只有7.4%的人选择一般小店。

从总体上来看,青少年主要在专卖店、百货商店、各种特色店购买衣物。

据了解,专卖店的商品款式和色彩都走在流行的前列,做工精细且穿起来舒适大方,但价位较高。

各专卖店在百货商店设有专柜,有部分商品由商店自组货源。

这部分商品价格略低,但款式和色彩仍然追随时尚,仅仅是做工及面料选用稍逊于专卖店的商品。

各种特色店的商品不讲究品牌,但是款式新颖,色彩明快,店堂内的布置更是吸引了众多青年人。

从以上三类购物场所的商品特点以及青少年的选择倾向可以看出,这些购物场所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一—舒适、时尚,但同时也反映出青少年在购物时一般不会考虑价格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