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估

合集下载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对影响类型的量化表达。
注: 为简洁起见 , 后文称之为“ 类型参数” 。 314 ..
类 点 ag y o t ce re pi 型终 to n n d
所关注的特定环境问题涉及的自然环境、 人体健康或资源的属性或组成。
注 :图 2 对本术语 做 了更详 尽 的示 意 。
可选要素, 用来将参数结果归一化、 分组或加权, 可选要素还包括数据质量分析技术。 CA阶段仅仅是 LI 整个L A研究的一部分, C 应与L A的其他阶段协调一致, C 附录A对此作了论述。L I CA要素如图1
所示。
将L I CA阶段划分为不同的要素主要是基于下列原因:
— 每项要素都有不同特点并能明确S 103 20 ) i IO 4 :00 d 4
G / 2 5-20 00 00 环境管理 术语和定义( t 10019) B T 4 i IO 5 :98 d S 4
3 术 语 、 义和 术语 缩 写 定
31 术语和定义 .
G / 201G / 2 4,BT 4 和G / 2 5 中的定义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0,BT 00G / 201 BT 00 BT 4 4 4 4
311 ..
生 分析结 le e n raas r u (C 结 命周期 清单 果 i c li eoy li e l L 1 果) f y n t n ys t c v s
为类型参数, 反映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C 结果)见表 t Q I . , o 将L I b 分类: C 结果划分到各个影响类vo ) i
。 特征化: 计算类型参数结果。 ) 各个影响类型的参数结果共同构成产品系统的L I CA概要。
第5 及上述必备L I 章对图1 CA要素做了更详尽的说明, 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首先是研究对象不同。

LCA以产品为考察对象,EIA则以建设项目或区域开发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评价对象。

②其次,评估的目的不同,LCA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负荷,比较产品或服务环境性能的优劣,目的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重新设计;而EIA着重于通过调查和预测,识别和掌握环境影响的类型和程度,提出消减或减小环境影响的措施,或用于多个场址的优选。

③EIA是一个过程,它从环境观点考虑某项行动的后果,以供管理者决策;LCA既是过程,也是特殊设计的分析工具,评价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包括制订计划、确定工艺等方面。

④与EIA相比,LCA不能有效解决与地点有关的环境问题,不能用来对在什么地方建什么建筑和从事什么活动等问题进行决策,而EIA是对拟规划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⑤LCA是面向产品生产的一维(时间)的评价方法,EIA是面向三维(空间)的评价方法。

EIA在一定地点和相关范围进行比较,强调为决策过程提供依据。

LCA 是以产品为中心,选择范围大,可包括整个系统,在时间和区域上是相对独立的。

2、联系①作为一种新生的管理工具,LCA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EIA已经在我国发展起来,并且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的地方,作为一种借鉴,我们可以将EIA中的一些技术用于LCA。

②LCA的根本目的与EIA相似,说明LCA可以作为EIA的组成部分。

LCA也需要对环境价值作出判断。

③LCA可看作是EIA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方法。

EIA和LCA没有本质矛盾,LCA对一个生产全过程进行比较说明,分析得比较详细;在EIA中可以用到LCA 方法,LCA可以用作EIA的工具。

总的说来,它们都是对评价对象相关的环境性能进行评价。

因此,在方法学上和评价的标准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要求与指南(标准状态:现行)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要求与指南(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对 GB/T24040—1999、GB/T24041—2000、GB/T24042—2002、GB/T24043—2002 的 内 容 进 行 了 合 并 和 补 充 ,它 们 之 间 的 差 异 主 要 为 :
a) 对 术 语 做 了 如 下 修 改 : ———删除了 GB/T24040—1999中对执业者术语的定义; ———增加了 GB/T24041—2000中对辅助性输入、共 生 产 品、数 据 质 量、能 量 流、原 料 能、中 间 产 品 、过 程 能 量 、基 准 流 、敏 感 性 分 析 和 不 确 定 性 分 析 等 10 个 术 语 的 定 义 ; ———增加了 GB/T24042—2002中对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结果、影响类型、生命 周期 影 响类 型 参 数 、类 型 终 点 、特 征 化 因 子 和 环 境 机 制 等 6 个 术 语 的 定 义 ; ———增加了 GB/T24043—2002中对完整性检查、一致性检查、评估和敏感性 检查 等4 个术 语 的定义; ——— 新 增 对 产 品 、过 程 、取 舍 准 则 、中 间 流 、产 品 流 、排 放 物 、鉴 定 性 评 审 等 7 个 术 语 的 定 义 ; ———对能量流、中间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结 果、输 出、过 程 能 量、产 品 流、产 品 系 统、系 统 边 界、不确定性分析、单 元 过 程、废 物、类 型 终 点、一 致 性 检 查 等 13 个 术 语 的 定 义 进 行 了 修改。
LCA 能用于帮助: ——— 识 别 改 进 产 品 生 命 周 期 各 个 阶 段 中 环 境 绩 效 的 机 会 ; ———给产业、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中的决策者提供信息(例如 为 战 略 规 划、确 定 优 先 项 对 产 品 或 过 程

生命周期评价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评述

生命周期评价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评述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该加大对生命周期评价的宣传和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 政策和标准,引导轻工企业更加重视环保,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综上所述,生命周期评价在轻工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这一 评价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轻工产品的环境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 低环境负担,为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分类: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分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 和方法生命周期评价。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主要针对具体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而方法生命周期评价则的是某一类方法在生命周期评价过程中的运用和优化。
3.应用场景: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产品设计、政策制定等 领域。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利用该方法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在 产品设计中,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有助于优化产品设计,降低环境影响;在政策 制定中,生命周期评价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环境影响的全面认识,有利于科学 决策。
此外,一些新兴技术如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也在轻工行业的生命周期评价中 得到应用,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轻 工产品的环境影响,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展望
生命周期评价在轻工行业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 做。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研究者和企业参与到生命周期评价的工作中来,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这一评价体系,推动轻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研究成 果与不足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使 得其研究难度较大,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进行合作。其次,现有的生命周期 评价数据库和模型仍有待完善,尤其对于某些特定领域和新兴产业的研究尚不 充分。此外,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标准和政策存在差异,使得生命周期 评价方法的比较和推广面临一定困难。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文献综述报告专业名称环境工程学号******* 研究生姓名孙波导师姓名、职称王海宁教授二Ο一O年十月1理论基础——LCA评价方法1.1 LCA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评价[1],Life cycle Assessment(简写LCA),也称“生命周期分析”,是一种对产品、工艺或活动的客观评价过程,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和最终处置的全寿命周期阶段中的环境影响程度的认证,它是通过识别、量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能流、物流及污染物排放来进行的。

目的在于评价上述过程对环境(生态健康、人类健康和资源消耗领域)的影响,寻求减小环境影响的机会和技术手段[2]。

在LCA的发展历程中,研究者们给出了多种定义,其中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世界公认为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

1.2 LCA方法的起源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各种控制治理理念逐步付诸于生产实践和研究探索,LCA思想应运而生。

1969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最先将LCA理念运用于集资源、能源、环境影响于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目的是考察是否以一次性塑料瓶来替代可回收玻璃瓶,授权给美国中西部研究所(Mid West Research Institute,MRI),后者根据可口可乐公司所提供的整体构思和工作计划对不同包装材料的使用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

[3]这种较为系统的分析方案从方法论的角度成为相应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起源和基础。

[4]1.3 LCA评价方法的演变20 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LCA理念逐渐渗透到能源领域、废物处理、包装方案等应用研究领域;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这一时期,LCA在方法论方向上的研究进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欧洲生命周期评价开发促进会(SPOLD)的联合倡导下,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了关于LCA的ISO14040系列标准,进一步促进了LCA方法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实践应用的规范化[5];从90年代中期以来,LCA在许多工业行业中取得了很大成果, LCA研究成果已在一些企业决策制订过程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

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系统遭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日益严重。

为了减少环境的负担,需要寻求一种综合考虑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方法,即生命周期评价。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与特点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 LCA)是评定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的一种方法,它以资源开采、制造、使用、废弃处理等不同环节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影响范围、强度、耗时等多种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整个生命周期为考虑主体,综合考虑多种环境因素,可以为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1.产品环境影响评估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产品环境影响评估领域。

通过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价,包括原材料、制造、运输、使用和废弃,可以发现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问题,为产品绿色设计和环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些国家和组织,如欧盟,在政策制定中也采用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产品的环保性进行认证评估或者设定了环保标准。

2.企业环保战略规划企业的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而生命周期评价则是研究和实践企业环保战略规划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评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资源利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情况,以便及时改进和管理。

并且,生命周期评价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3.政府环保政策制定政府环保政策制定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生命周期评价则可以为政府环保决策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在政府环境保护规划中,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帮助政府做出更为合理的策略,明确应对环境问题的重点,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行动计划。

同时,政府相应的环保政策也能够引导企业和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浅析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应用

浅析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应用

154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浅析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应用李杰姜晶(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分析评价体系中各阶段的研究方法及适用于我国的方法体系, 在此论述基础上,探讨了生命周期评价作为环境管理和决 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环境管理;应用1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随着全世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日益重视,生命周期评价在 国际上倍受关注。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是20 世纪90年代,由世界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提出的一种系统化、 定量化评价一个组织产品、活动或服务系统的潜在环境影响的标 准方法,体现了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过程各阶段。

目 前,LCA 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应用,已成为产品开 发、环境认证及规避贸易壁垒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也 逐渐重视起来,出台多项有关政策文件,推动LCA 发展。

LCA 主 要包括。

1.1数据收集及质量分析数据收集是开展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数据收集 与后续的影响评价应相互呼应,不应孤立起来。

数据质量的评价 关系到LCA 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目前,对于清单结果的不确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1)采用多项指标来对数据质量进行 表征,如数据完整性、技术相关性、地理和时间代表性等;(2)利用 蒙特卡洛模型来对数据的不确定性进行模拟分析;(3)将数据质 量指标法和蒙特卡洛法结合,进行集成分析11~31。

其中,两者结合的 研究占主导地位。

目前,国内主要是关键清单数据的辨识研究和对清单结果的 不确定性评价。

主要方法是利用数据质量指标评价表进行评分得 到数据质量指标向量,然后用几何平均或者算术平均等方法将其 转化为综合指标,再运用随机分布或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清单结 果的不确定性14]。

1.2清单分析清单分析是对研究目标定义的整个生命周期系统中输人和 输出数据(如原料使用、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建立清单, 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是LCA 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文献综述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文献综述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文献综述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我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文献综述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摘要: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综合评估方法,在环境管理和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揭示了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综述;研究进展引言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服务或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方法。

它系统地分析了从原材料采购到废弃处理的所有阶段,并通过量化和评估,揭示了环境影响的全貌。

LCA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和产品设计等领域,并为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

二、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我国开始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借鉴和引进工作。

19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开始利用国外的成果,开展了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早期的工作主要聚焦在环境影响评价上。

2000年后,我国对LCA的研究逐渐增多,不仅在学术界有所涌现,还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法研究:包括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与方法论研究、输入输出分析方法研究、数据采集方法研究等。

这些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应用研究:涉及到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环境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特定产品和行业,通过对其生命周期进行评价,揭示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和改进的关键环节。

(三)标准与指南研究:包括国内生命周期评价相关标准与指南的制定、国际标准的研究和比较等。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规范我国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四)数据和数据库研究: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等。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解决实际应用中数据获取和处理的问题,建立全面、准确的数据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程度之定性評估
5.3.7關鍵性審查
• 關鍵性審查之型式(見CNS 14040:1997 (ISO 14040: 1997), 7.3)應予以定義
• 當一作業欲作為對大眾公開之比較性主 張時,關鍵性審查應以CNS 14040:1997 (ISO 14040: 1997), 7.3.3所述方式為之
6.盤查分析
其他系統
產品流
4.3 單元過程
• 產品系統可細分為多個單元過程之集合,單元 過程藉由中間產品流及/或待處理廢棄物互相連 結;藉由產品流與其他產品系統連結;並藉由 基本流與環境連結
• 將產品系統細分至其所組成的單元過程,有助 於鑑別產品系統的投入與產出
• 單元過程的界限係決定於滿足作業目的之模式 化細節程度。
ISO 14041標準可用以(不僅限於此)
• 協助組織獲得關聯產品系統系統化觀點 • 形成作業之目的與範疇,定義及模式化
欲進行分析的系統,收集數據並報告生 命週期盤查的結果 • 建立特定產品系統環境績效的基準 • 鑑別能量流、原物料及污染物排放之最 大發生處,以達成既定的改善 • 提供數據以供制定環境標誌準則 • 協助建立政策方案
敏感度分析應包括質量、能量及環境相關事 項準則
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之需求
─工程和管理決策使用資訊均涉及輸入 數據的誤差和可信賴問題
•數據往往從不同管道彙整與推估,當資訊 來源改變或獲得更深入或準確的數據時, 自然對原先評估或計算的結果有所影響
•產業界的變化是動態的,原先評估或計算 數據,往往隨著時間或外在條件的變化而 必需重新估算
性、全球性 • 技術範圍:技術混合(加權平均、最佳可
行技術或最差操作單元)
額外數據品質要求事項
• 精密度:數據類別展現數值變異性之量度 • 完整性:數據涵蓋佔可能數目之百分比 • 代表性:數據組反映真正關注母體的程度 • 一致性:分析方法均一程度的定性評估 • 再現性:能使獨立專業人員重現研究報告結
鋁罐之生產流程
鋁樊土開採
煉製
融解
回收
廢料 鋁錠製造 切碎/去漆
鋁片製造 罐身製造
鋁片製造 罐蓋製造
填裝
使用
棄置
5.3.4數據類別之描述
• 生命週期評估作業所需之數據取決於作 業目的
• 數據可由單元過程生產所在地蒐集,或 由文獻取得,數據類別可包含量測、計 算或估計數據之混合
• 能源的投入與產出應被視同生命週期評 估之其他任一投入或產出
與製程單元相關之數據(6.4.3)
分配與回收(6.5)
製程單元已確認數據 與功能單位元相關之數據(6.4.4)
數據合併(6.4.4)
功能單位已確認數據 經計算處理的清單
修正系統邊界(6.4.5)
6.2 數據蒐集之準備
─數據蒐集準備步驟須包括:
• 特定製程圖以略述所有單元過程及其相互關係 • 每一單元過程的描述,及相關數據類別之列舉 • 詳載各量測單位清單之建立; • 每一數據類別的資料蒐集與計算技巧之描述 • 數據蒐集表單之一例提供如附錄A所示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估
2020年5月2之兩階段,目 的與範疇界定及生命週期盤查分析
• 目的與範疇界定階段係決定生命週期評估執 行緣由,並描述系統及研究的數據類別
• 生命週期盤查分析包含所需數據的收集以符 合界定之作業目的
• 單獨的生命週期盤查結果的闡釋並不足以作 為達成相對的環境衝擊結論之基礎
• 鑑別那些投入與產出須被追蹤至環境是 一個反覆的程序。在作業的過程中,隨 著額外的數據蒐集,投入與產出須更完 整地鑑別,然後接受敏感度分析
• 選定之準則對作業結果的潛在影響亦應 予以評估,並在最終報告中描述
• 生命週期評估實務上之一些準則,係用 以決定那些投入該予以研究,包括(a)質 量(b)能源及(c)環境相關事項
6.1通述 6.2 數據蒐集之準備 6.3 數據蒐集 6.4 計算程序─6.4.1通述、6.4.2數據的確認、
6.4.3 數據關聯於單元過程、6.4.4 數據關聯於 功能單位與數據整合、6.4.5系統界限的再界定
6.5 流量與釋放量之分配─6.5.1 通述、6.5.2 分
配原則、6.5.3分配程序、6.5.4再使用及回收再 利用之分配程序
5.1通述& 5.2 作業目的
• 生命週期評估作業的目的與範疇應清楚 界定並與預期之應用一致。適用CNS 14040:1997 5.1要求事項
• 生命週期評估作業之目的應明確描述預 期應用、執行作業的原因與預期的讀者 ,亦即作業結果預期的溝通對象
LCA思考模式-系統範疇界定之重要
案例-目前推廣之省電型燈泡較傳統燈泡含有更多之汞 (美國為例,每年廢棄燈泡含汞總量約為34噸)
初期系統界限之製程流程圖
• 使用一製程流程圖有助於對系統的描述 • 每一個單元過程須開始時即予以界定: • 原物料或中間產品之接收處作為單元過
程之起始; • 在單元過程中產生轉換與作業之本質 • 中間或最終產品的去處作為單元過程之
結束 • 決定那些投入與產出數據須追蹤至其他
產品系統,包含分配的決定
• 產品系統的描述包括單元過程、基本流 、通過系統界限之產品流,以及系統內 之中間產品流
• 產品系統的基本性質係由其功能予以特 性化,且無法僅由其最終產品定義之
圖1 生命週期盤查分析之產品系統範例
系統環境
系統界限
其他系統
產品流
基礎流
運輸 能源供應
原料取得
生產
使用 回收再利 用/再使用
廢棄物 處理
基礎流
• 以參考流為基準,此二系統可彙整投入與 產出之盤查作業─考量重點:紙巾案例中 係與紙的消耗量有關;烘手機案例中,係 與投入烘手機之能量有關
5.3.3初期系統界限
• 系統界限係界定欲模式化的系統中涵蓋 之單元過程。理想情況下,系統界限的 投入與產出為基本流之方式予以模式化
• 環境的何種排放需要評價及評價之詳細 程度,亦應予以決定。初期界定的系統 界限隨後會依據初步工作結果予以改良
條件-1.減少進入掩埋場內汞之總量:系統範疇為掩埋場 2.減少使用及廢棄期間之汞產生量:系統範疇為 使用及掩埋
燈泡之LCA系統-範疇之考量
燃料 燃料
發電 發電
輸配電 輸配電
(棄置) 省電型燈泡
掩埋
(棄置)
傳統型燈泡
掩埋
全美國電燈泡每年進入掩埋場之汞含量
40 30 (噸/年) 20 10
0
37 省電型燈泡
• 污染排放物通常係表示經過污染控制設 備後的點源或擴散源之排放
LCA數據用於溝通之條件
‧消極性-化解對產品之質疑 ‧積極性-提供策略性產品之定位(優勢) ‧先導性-針對敏感之條件/問題深入瞭解 ‧預防性-避免錯誤數據被引用 ‧主動性-提供下游(廠商/消費者)評估之需求
5.3.5投入與產出初期涵蓋之準則
敏感度分析主要作用
•提供在輸入數據變化時,可以有效地評 估對結果之影響範圍的計算方法,不必 帶入原先模式而重新作業
•顯示在那些特定條件下,不造成結果的 顯著改變時,輸入數據可以變化之範圍
5.3.6數據品質要求事項
─數據品質須由質與量的觀點以蒐集與整合 數據的方法,加以描述,並包括下列參數
• 時間相關範圍:數據之年份與期程 • 地理範圍:地方性、區域性、國家、大陸
決定那些投入該予以研究/刪除
• 質量/能源:使用質量/能源作為準則時,適 當的決定可能需包括作業中累積貢獻超過模 擬產品系統所界定百分比之所有質量投入
• 環境相關事項:須包括貢獻超過產品系統的 每一數據類別量達額外界定百分比之投入
• 這些準則亦可鑑別任一須追蹤至環境之產出 • 用以比較性主張時,投入與產出數據最終之
4.3 單元過程─產品系統可細分為多個單元過程之集 合
4.4數據類別─物理性投入、產品、染排放物 4.5模式化產品系統─選擇物理性系統的元素予以模
式化
4.生命週期盤查構件─4.1 通述
• 本條文概述生命週期盤查分析之關鍵性 用語與構件
4.2 產品系統
• 產品系統係多個單元過程之集合體,各 單元藉由中間產品之流通而加以連結
• 選擇那些物理性系統的元素予以模式化 ,係取決於作業目的與範疇的界定
5.目的與範疇界定
5.1通述 5.2 作業目的 5.3作業範疇
5.3.1通述 5.3.2功能、功能單位及參考流 5.3.3初期系統界限 5.3.4數據類別之描述 5.3.5投入與產出初期涵蓋之準則 5.3.6數據品質要求事項 5.3.7關鍵性審查
6.盤查分析─6.1通述
• 生命週期盤查分析(LCI)係有關數據蒐集 與計算程序,須執行圖3概述之操作步驟
圖 3 盤查分析之簡化流程(未顯示一些返覆的步驟)
目標及範圍界定 (條款5)
修正數據收集清單
數據收集的準備(6.2) 數據收集清單
數據收集(6.3) 收集的數據
數據確認(6.4.2) 確認的數據
• 能量投入、原物料投入、輔助性投入,其他物 理性的投入;
• 產品; • 污染排放物與其他環境考量面 • 各數據類別應進一步細分以滿足作業目的。例
如,空氣污染排放物項下,數據之類別如一氧 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可分 別地鑑別
4.5模式化產品系統
• 生命週期評估作業係藉由發展描述物理 性系統關鍵元素之模式所引導
3 一般型燈泡
使用及棄置燈泡之汞產生量
1.(省電燈泡產生之汞)× (4~10) = (一般燈泡產生之汞) 2.以美國為例,省電型燈泡可節省用電量50%,每年
‧減少232百萬噸CO2 ‧減少1.7百萬噸SO2 ‧減少0.9百萬噸NO2
5.3作業範疇─ 5.3.1通述
• 範疇考量項目與CNS 14040:1997 5.1.2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