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上墙)
管理制度上墙管理要求

管理制度上墙管理要求一、管理制度上墙范围1.管理制度上墙内容涵盖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相关法规、政策和规定。
2.管理制度上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公司基本情况;b.公司经营范围和产品服务项目;c.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及相关政策法规;d.公司的组织结构及相应工作机构;e.员工权益保障及应尽义务;f.员工安全生产及责任制度;g.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h.公司的管理流程及相关业务流程;i.公司的考核激励机制。
二、管理制度上墙规定1.管理制度上墙的地点应选在公司办公区域内的显眼位置,确保员工易于查阅。
2.管理制度上墙的内容应以易懂的语言和图表展示,确保员工能够清楚了解各项规定。
3.管理制度上墙应定期更新,及时修改和增补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确保管理制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管理制度上墙应贴有标识牌,注明制度上墙的时间,负责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员工和管理人员提出意见或建议。
5.管理制度上墙应加强保护,确保内容真实可靠,避免任何人未经批准私自更改、删除或粘贴其他非法或无关的东西。
三、管理制度上墙管理要求1.管理制度上墙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管理制度上墙的内容和形式,如有变动或损坏应及时更正或修复。
2.管理制度上墙负责人应当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上墙的程序和规定,不得擅自更改、涂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3.管理制度上墙的负责人应当配备必要的管理制度上墙工具和资料,确保管理制度上墙工作的顺利开展。
4.管理制度上墙的负责人应当加强宣传和培训员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管理制度上墙的要求和规定。
5.管理制度上墙的负责人应当认真记录及时处理员工对管理制度的建议和意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互动。
充分贯彻管理制度上墙管理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公司组织结构、员工权益和公司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管理制度上墙负责人及员工应当共同遵守和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公司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同时,管理制度上墙也应当与公司的其他管理制度和规范相配套,形成一套完善的公司制度体系,推动公司组织和管理的协调发展。
上墙的管理制度(五篇)

上墙的管理制度一、档案库房严格执行库房、阅档室、档案员办公室“三室”分开制度,确保库房整洁。
二、档案库房应配备温、湿度控制和调节设备,其温度应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应控制在____%-____%。
二、档案员每天定时对库房温、温度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保持库房恒温。
三、档案库房保持清洁卫生,保证防火、防盗、防光、防高温、防潮、防尘、防鼠等安全措施的落实。
四、未经允许,严禁任何人进入库房。
五、查档人员在办理档案借阅登记手续后在阅档室内阅档,不得进入库房。
六、严格执行档案进出库登记制度,建立健全登记手续。
七、档案室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堆放易燃物品或与档案无关的物品,对电源、线路、开关插头、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切纸机)等要定期检查,做到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尽快整改。
八、档案柜具排列应避免阳光直射,柜具间的通道间距不少于80cm,柜具与墙壁应保持一定距离,柜具间的通道应为迂回式。
九、档案排架应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方法,系统反映档案类目设臵的具体顺序。
档案保管制度一、本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由档案室集中统一保管,做到专库、专柜、专职人员负责保管。
二、接收档案入库,必须坚持先验收后办交接手续的原则,确保进室档案的质量。
三、档案的存放应分门别类、定位排列,便于查找。
四、档案移进、移出,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严防错、漏、丢失事故发生。
五、严格执行档案鉴定销毁制度,自觉维护档案的安全。
六、档案库房必须具有防盗、防火、防潮、防光、防尘、防有害生体、防微生物侵害的功能。
档案室要根据自然环境,适时降温去湿,保持室内合适的温湿度。
七、档案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八、做好库房温湿度的监控与登记工作。
九、对因保管不善造成档案损毁或丢失者,要追究其责任,严重的应予以处罚。
十、每季度对库房档案进行全面检查、清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档案保密制度一、严格执行我国《档案法》、《保密法》,严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管理制度上墙制度尺寸

管理制度上墙制度尺寸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管理制度的实施,保障员工权益,维护公司正常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特定制此《管理制度上墙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三、上墙范围公司内各种规章制度、政策文件、重要通知、工作计划等需要通知全公司或者特定群体的文件,均应按照《管理制度上墙制度》规定进行上墙公示。
四、上墙标准1. 时间要求:上墙时间为每周一上午9:00,若遇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后上墙时间,须经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2. 内容要求:上墙公示内容应具有针对性、明确性、实用性,且必须为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或通知文件。
3. 形式要求:上墙内容应用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撰写。
文字应规范,排版整齐。
4. 挂墙位置:公司指定的公示栏位置进行挂墙,切勿在其他地方私自张贴、涂改。
五、责任分工各部门应设立专门负责上墙公示的责任人,配合公司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责任人需保证上墙内容及时更新,确保墙面信息准确有效。
六、公示期限上墙公示的期限一般为一周,如遇重要通知事项,可酌情延长。
七、处理原则1. 对于违规删除、篡改上墙内容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涉事人员作出相应处罚。
2. 如上墙内容存在错误,责任人需及时更正,补充正确信息。
3. 对于未按时上墙的部门,公司将视情况作出相应处理,严重者将被通报批评。
八、附则1. 公司保留对《管理制度上墙制度》的最终解释权。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以上即为《管理制度上墙制度》的全部内容,希望全体员工认真执行,维护公司公共秩序。
同时,公司将定期对上墙内容进行检查,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上墙管理制度

上墙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上墙行为,维护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形象,保障师生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的墙体,包括校园内外的墙壁、围栏等。
三、上墙管理基本原则1.禁止在校园内任何非指定区域上墙。
2.保护环境,文明上墙。
3.支持正能量,拒绝低俗内容。
4.校园广告需经管理部门审批。
四、管理责任1.学校全体师生有责任遵守上墙管理制度,自觉维护校园环境。
2.学校管理部门有责任制定上墙管理细则,加强对上墙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3.学校安保部门有责任巡查学校周边墙壁,及时清除违规上墙内容。
4.学校公共事务部门有责任及时更新校园公告栏,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五、违规处理1.对违反上墙管理制度的行为,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1)责令清除违规内容;(2)严重者,将违规者列入校园失信黑名单,限制其在校园内活动或举办活动。
2.对于公开广告或宣传上墙的单位或组织,学校将对其做出如下处理:(1)责令清除违规内容,恢复校园环境;(2)对单位或组织进行警告,并限期整改;(3)情节严重者,将其列入学校不良单位名单。
六、其他规定1.所有上墙内容必须真实、合法、文明,并注明发布者身份。
2.校园公告栏的使用应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不能私自挪用他人栏位。
3.校内广告宣传需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张贴。
七、附则1.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2.学校管理部门有权对上墙管理制度进行解释和修改;3.学生可通过学生会向学校管理部门反映上墙管理问题。
八、备注1.本管理制度由学校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本管理制度中的“上墙”包括全部校园内的墙体;以上是关于上墙管理制度的规定,希望全体师生严格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办公室管理制度(上墙)

办公室管理制度(上墙)办公室管理制度(上墙)1. 引言办公室是一个工作场所,其中的工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对于保持办公室的秩序和高效运转非常重要。
办公室管理制度是指通过规范办公室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实现办公室高效、有序运行的一套规定。
本文将介绍办公室管理制度(上墙),详细阐述办公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
2. 办公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办公室管理制度对于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员工间的协作非常关键。
以下是办公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促进团队合作:办公室管理制度能够明确规定员工间的合作方式和协作流程,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 规范工作流程:通过制定办公室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分工,减少工作重复和任务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 维护办公室秩序:办公室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维护办公室的良好秩序,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 增强工作安全:办公室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员工遵守安全规定,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感和满意度。
3. 办公室管理制度(上墙)的具体内容办公室管理制度(上墙)的具体内容如下:3.1 出勤规定- 上班时间:上午9:00到下午6:00,中午12:00到1:00为午休时间。
- 迟到:每迟到半小时扣除半天工资。
- 早退:每早退半小时扣除半天工资。
- 请假:请假需提前一天向主管递交申请,并确保提前安排好替代人员。
3.2 办公用品使用规定- 办公用品领用:在使用办公用品前,需填写领用单,上交主管审批,并在领用后妥善保管和使用。
- 办公设备使用:使用办公设备需遵守设备操作手册,注意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禁止私自拆解或私自设置。
3.3 工作流程规定- 会议流程:会议前需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准时开始,会议纪要需及时整理并发送给相关人员。
- 任务分配与报告:主管根据工作需要将任务分配给员工,并设定截止日期。
员工需按时完成任务,并报告主管。
3.4 工作行为规范- 着装规范:员工上班需穿着整齐、得体的工作服装,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上墙的管理制度

上墙的管理制度
是指在公共场所或组织中,为了规范上墙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上墙一般指在墙壁上进行张贴、涂鸦、写字等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墙管理制度:
1. 禁止未经授权上墙:任何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在墙壁上进行涂鸦、张贴或书写。
2. 禁止非法宣传:禁止在墙壁上宣传非法、违法或具有非法宗教性质的内容。
3. 禁止恶意损毁:禁止恶意破坏、划伤、涂污或损毁墙壁的行为。
4.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建筑或保护区域内,要保护墙壁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得擅自进行刻画、喷涂等行为。
5. 上墙审批制度:制定上墙审批制度,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墙壁活动(如艺术展览等),可以申请上墙,需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
6. 上墙清洁维护:定期对上墙区域进行清洁维护,及时清除不符合上墙规定的内容。
7. 上墙责任追究:对违反上墙管理制度的行为,可以进行相应责任追究,如修复损坏的墙壁、处罚相关责任人等。
上墙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和保护墙壁的环境和形象,同时维护公共秩序。
第 1 页共 1 页。
中控室上墙管理制度

中控室上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控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中控室上墙是指在中控室主控台墙面上设置显示屏,用于显示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数据信息、监控画面等内容。
第三条中控室上墙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中控室工作人员,并且应当严格遵守。
第四条中控室上墙管理制度的执行部门为中控室主管人员,在其指导下由中控室操作人员执行。
第五条中控室上墙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中控室上墙操作规程、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程序等。
第二章中控室上墙操作规程第六条中控室上墙操作需进行签到登记,并由主管人员授权方可进行操作。
第七条中控室上墙人员需熟悉上墙显示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功能,确保显示设置准确无误。
第八条中控室上墙人员需按照操作手册要求操作,不得私自更改显示内容或参数设置。
第九条中控室上墙人员需定期检查墙面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条中控室上墙人员需遵循数据信息管理规定,确保显示内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中控室上墙人员需妥善保管操作设备的相关设备和资料,不得外借或私自泄露。
第三章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第十二条中控室设备设施的操作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
第十三条中控室设备设施的操作需谨慎细致,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安全和操作要求。
第十四条中控室设备设施的操作需经过相关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不得擅自操作未授权设备。
第十五条中控室设备设施的操作需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步骤进行,不得马虎处理。
第十六条中控室设备设施的操作需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中控室设备设施的操作需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应急处理程序第十八条中控室设备设施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向主管人员报告,并按照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中控室设备设施出现紧急情况时,需按照应急处理程序紧急处理,确保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上墙管理制度要求

上墙管理制度要求一、制度目的为了建立和完善上墙管理制度,保障公共墙体环境整洁,美观,有序,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市容管理。
二、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城市公共墙体、隔离墙、楼体外墙等公共场所。
三、管理责任(一)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相关上墙管理制度,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对上墙管理的宣传力度,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上墙管理工作。
(二)单位责任人:负责对本单位范围内的公共墙体进行管理,定期组织清洁、维护、装饰等工作。
(三)居民和业主:共同爱护公共墙体设施,自觉抵制擅自上墙的行为,积极配合政府和单位做好上墙管理工作。
(四)文化艺术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墙体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活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四、管理要求(一)公共墙面清洁维护:对公共墙面定期进行清洁,清除墙面上的乱贴乱画、广告、污物等,保持墙面整洁美观。
(二)文化墙体建设:鼓励在城市公共文化墙体上进行艺术创作,以墙体文化艺术展示方式推动城市文化、艺术、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规范上墙活动:一切上墙活动必须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并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标准进行。
(四)严禁乱贴乱画:严格禁止在城市公共墙面上擅自涂画、乱贴、搞恶作剧等行为。
(五)规范广告发布:对广告发布行为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广告超面积、超高度及不符合规定的广告。
五、奖惩措施(一)奖励措施:对于积极参与上墙管理工作,优秀的文化艺术创作单位,优秀的文化墙体创作者和保护者进行奖励。
(二)处罚措施:对于擅自上墙、乱贴乱画等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处罚,并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监督检查(一)政府主管部门定期对上墙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二)社会公众对上墙管理工作有监督权利,并举报违反规定的行为。
七、宣传教育(一)政府和相关单位要加大上墙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上墙管理制度,倡导文明上墙文化,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检查管理制度、总则1、为实现思遵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的质量管理目标,落实《思南至遵义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质量计划》的相关要求、及思遵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关于“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完成本合同段的理念,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此制度。
2、本制度依据《思南至遵义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质量计划》、《思南至遵义高速公路第9 合同段质量管理办法》制定。
3、本制度适应用于思遵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施工的所有工程项目。
二、质量检查组织机构1、项目部的综合质量大检查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参加;2、项目部的日常检查由质检科长组织,质检员、试验员参加;3、项目处的日常检查由项目处长组织,技术员参加。
三、质量检查规定1、项目部的综合质量大检查:每个月进行两次,一次在每月计价工程统计完成后进行,主要是针对计价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时间暂定每月15号左右,根据计价进度进行适当调整;第二次在月底,针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工艺、实体质量进行检查。
时间暂定在每月15号左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项目部职能部门的质量检查:每个月至少两次,不定期进行。
3、项目处的质量检查:每个月至少一次,不定期进行。
四、质量检查记录及报告1、项目部的综合质量大检查:由项目部质量小组成员记录,质检科收集整理,检查报告经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发布;2、项目部职能部门的质量检查:由质检员、试验员记录、整理,检查报告经质检科长审核、项目总工批准后发布;3、项目处的质量检查:由技术员记录、整理,检查报告经项目处长批准后发布,并报一份交质检科备案。
五、质量检查的整改与反馈1、当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时由检查部门填写质量整改通知,并要求受检部门、或班组(劳务队)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并及时反馈,检查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和验正。
2、当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检查部门有权勒令违规施工工程立即停工(包括局部停工)整改,并依据《思南至遵义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质量管理办法》的有关奖、惩规定执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并将处理方案、处理结果及时上报项目部。
3、凡在检查过程中不服从管理的将依据《思南至遵义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质量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环境检查制度一民用爆炸器材仓库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对爆破物品的管理,消除爆破隐患,预防环境污染,特制定本规定。
1.仓库管理人员应挑选责任心强的人担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仓库管理人员要了解爆炸物品的基本性能特征,并能熟练掌握所配备的消防灭火设备、设施。
2.爆炸物品仓库管理人员及值班保卫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严禁串岗、脱岗、睡岗;对必须进入库区的人员和车辆要认真进行检查,同时要求其交出随身携带的火源火种、关闭通讯工具,无关人员禁止入内;严禁任何人带火种、易燃物、起爆器、起爆器材进入库区。
3.爆炸物品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仓库的安全存量,不得超量存放,性质相抵的爆炸物品不得同库存放;爆炸物品入库时要认真核对数量、规格、品种、出厂日期,检查外包装有无异状,核实无误后方可办理收货手续并签字确认;及时做好入库台帐,确保帐、物、卡相符。
4.爆炸物品入库后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堆放,保证足够的安全通道、整齐堆放并进行标识。
5.爆炸物品仓库要设立明显的标志牌,库区应配置足够的消防设备、设施,消防设备要定期进行检验,到期的消防设备要及时更换。
6.爆炸物品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字迹要清晰,数据要准确,并认真清点库内物资,经交、接双方确认签字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岗。
7.发货时库管员应认真检查相关手续及发货通知单,严格按通知单要求发货,并开具发货清单(注明所发物品的规格、品种、数量),经领用人、库管员双方签字后物品才能出库;发货时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防止爆炸物品过期失效、变质。
8.保持仓库的通风、干燥,每天必须对库存物品进行检查;库房内禁止堆放其他无关物品。
二、石料开采作业安全规定1 •开辟石料场要本着有利于安全管理,石料质量好,有利于运输等条件选定。
料场选定后,首先清理好场地,修整各种运输便道,找好爆破工作掩体,施工人员避让位置。
2•料场爆破时应严格控制药量,防止振动、飞石等造成环境污染。
料场经爆破后,应自上而下清除未脱落的松动部分,严禁撬立下部使其自然坍落,禁止同一地段上下同时操作。
3•撬石工人要戴好安全帽,高边坡危险地段要系好安全带,使用安全绳。
撬石时要注意身体平衡,切忌用力过猛,防止失去重心跌落。
4•人工修凿毛石,应与他人距离3m以外,避免石块或铁钻飞起伤人。
使锤应注意前后左右,检查锤把是否牢靠。
5•轧石机应安装防护罩,喂石料入料斗应使其自由落下,禁止用手脚推入,注意石料尺寸规格,轧石箱被石块卡住时,必须使用特制的铁钩钩出石料,禁止用手取。
6 •石料堆放规矩有序,不影响交通和施工。
毛石、块石堆放高度不超过Im。
7.料场运输便道宽度,直道不少于 3.5m,弯道4.5m,最小半径不小于12m纵坡不超过10%便桥承载能力不小于12吨;手推车便道、单行道不少于0.8m,双行道不少于1.6m,纵坡不大于3%8.人工或空压机打孔炸石,空气粉尘最高容许值为10mg/m3粉尘浓度超标的应采取水力消尘措施。
三、试验室化学试验环保及安全须知操作安全1、刚加热过的玻璃或坩埚,必须等其冷却一段时间后再去触碰;2、对于塞死的瓶塞要用安全的方法开启,避免使用过当压力造成瓶口破裂;3、破裂的玻璃器皿应该另外收集置入玻璃类回收箱;4、禁止将试管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5、为了安全及整洁,应将试管安置在试管架上;6试验桌上除试验进行中所需器材药品外,应该保持干净,且加热时火源周围不可有易燃之药品或器材;7、倾倒有害液体时,一定要接着于水槽上方;8、稀释强酸时,一定是将酸倒入水中,决不可将水加入酸中;9、移动化学药品瓶子时,要用双手同时抓紧,并靠近身体,其中一只手还需用手指穿过瓶环,不可仅握着瓶颈,安全管理1、要绝对遵守“严禁烟火”标识;2、试验室内空气应保持良好流通性;3、所有药品容器及钢瓶皆应贴上标签注明,而新配制的试剂要注明内容物、浓度、配制日期及配制人;4、自行配制的溶液应清楚标示,为避免污染,不可将未用完的液体再倒回原来的容器内;5、不可在铺设地毯区使用水银,洒出的水银应用硫磺将其反应后清理;6溅出的酸可以撒上固体的碳酸氢钠中和后,再用水洗除,强碱溅到试验桌上时,先用水再用稀醋酸清洗;7、溅出来的化学药品要马上清除,尤其是可燃性溶剂,以免引起火灾;8、进行危险性试验或处理危险性化学药品时,应告知他人,以示警告。
污染防治1、废弃物一定要分类,而有害的废弃物及废液,更需适当的处理,不可任意排放;2、热玻璃或反应性化学品,决不可与可燃性垃圾混在一起;3、一般只有无害中性盐类,或阴性离子类废液,可稀释后水槽排放。
四、试验室使用甲醇管理制度1、试验人员必须熟悉甲醇(CH4O的危险性:不能共存物有二氧化钹、氯仿、氰尿酰氯、金属、氧化剂、钾、叔丁醇。
遇热、明火或氧化时易着火。
与Cr03 P2O3(KOH+CHC)(NaOH+ CHCI3等氧化物接触会发生强烈反应。
2、试验人员必须了解的环境标准有:工作场所空气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 (mg/m3 50;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 (mg/m3 220 ;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3] (mg/m3 15。
3、试验人员必须了解的急性毒性:人经口最低至死剂量(LDLO 143mg/kg ;人吸入最低中毒浓度(LDLO 300ppm甲醇可致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代谢性酸中毒。
4、使用时尽量密闭操作,戴橡胶手套,长时间操作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使用后最好淋浴和更衣。
5、使用时可能接触甲醇蒸气时必须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6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7、非试验人员严禁接触甲醇,更不得作其他用途。
五、化学药品管理办法目的:加强试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贵州省公路工程总公司中心试验室。
本试验室化学药品管理及工作程序如下:1、试验室所购买的化学药品,购买前应由试验室主任签字后再购买;2、化学药品购买人员在买回后,应与化学药品管理员进行所购化学药品清单的核实及交接,化学药品管理员对化学药品入库保管并登记台帐;3、试验室试验人员需领用化学药品时,需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领用;4、试验室试验人员需领用化学药品时,应在化学药品管理员处登记化学药品领用记录,并在当天试验结束后登记化学药品归还清单记录;5、化学药品倒出药瓶后,未用完的药品一律作为废弃物处理;6化学药品使用完后的空瓶,需交回化学药品管理员处,由化学药品管理员退回经销商处集中处理;7、化学药品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8、化学药品应由专人、专柜管理,化学药品丢失或被盗,立即上报主管部门;9、酸碱化学药品、有机化学药品、盐类应分层进行管理;10、化学药品应定期清理,检查其有效性,过期药品及失效药品应及时清理出柜;11、化学试验室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烟火,不相关人员不得入内。
六、焊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为确保本项目部在钢筋钢构件的焊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防止氧气、乙炔爆破,消除火灾隐患,特制定本规定。
1、乙炔发生器应采用定型产品必须备有灵敏可靠的防回人安全装置。
2、乙炔发生器应置于干燥、通风处。
乙炔发生与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用明火检查是否漏气,氧气、电石应随用随领,下班后送回专用库房。
3、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受热不得高于350C,防止火花和锋利物件接触胶管,气焊枪点火时应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作业,点火的焊枪不得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随意乱放。
4、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表面,严禁沾污油脂。
氧气瓶应设有防震胶圈,并旋紧安全帽,免碰撞、剧烈震动和烈日曝晒。
5、乙炔发生器应每天换水。
严禁在浮筒上放置物件,不得用手在浮筒上加压和摇动,添加电石时,严禁明火照明。
6乙炔发生器不得放在电线下方,焊接场地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m。
7、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
胶管回火装置结冻时,应用热水溶化,不得用明火烘烤。
8、电石应放在干燥的地方,移动或搬动应打开桶盖,轻移、轻放。
开桶时头部要避开,不得用金属工具敲击桶盖。
9、施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施焊完毕将氧气阀门关好,拧紧安全罩。
乙炔筒提出头,头部应避开浮筒上升方向,提出后应挂放,不得扣放在地上。
七、消防管理制度为预防火灾及时消除火警隐患,保障工程、资源和职工安全,特制定了本规章制度。
总则1、消防工作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领导与职工、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2、项目部对各施工作业点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