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测定法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用技术要求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技术要求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2.1制剂通则论述框架和技术要求进⼀步完善2.1.1系统修订制剂通则整体框架0100制剂通则旨在通过对药物制剂的总体论述来指导医药⼯作者对不同剂型、亚剂型进⾏合理的应⽤。
《中国药典》2015年版制剂通则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化学药和⽣物制品制剂通则的简单整合,缺少关键考察项的汇总和归纳。
为进⼀步引导⽣产企业全⾯关注制剂⽣产质量控制和整体要求,对0100制剂通则进⾏修订,主要修改包括两个⽅⾯:⾸先完善了叙述结构。
从药物制剂制备的原则“安全、有效、可控、依从性”的⾓度出发,增加对剂量单位均匀性、稳定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剂型与给药途径、包装与贮藏和标签与说明书等部分的分论述;强调中药制剂在整个⽣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属性,关注每个关键环节的量值传递规律。
其次,完善了具体内容。
提出剂量单位均匀性的要求,保障制剂⽣产质量的批间和批内药物含量等的⼀致性,体现制剂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在稳定性中提出复检期概念,促进⽣产企业根据产品⾃⾝的稳定性特性进⾏前瞻性的质量考察;在安全性与有效性中提出“通过⼈体临床试验证明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后,药物才能最终获得上市与临床应⽤”,提⽰上市制剂的处⽅和⼯艺不得随意变更。
2.1.2系统修订各制剂通则的框架和表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制剂通则统⼀了各剂型论述框架及主要制备技术的简单论述。
除0110糊剂及0186膏剂外,其他36个剂型均不同程度修订了体例格式。
为进⼀步统⼀⽬前各剂型的表述问题,规范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项下内容,按照原辅料→⼯艺与技术→质量与控制→包装与使⽤→贮存与运输等五⽅⾯的技术要点,着重补充⼤多数剂型缺少的⼯艺与技术⽅⾯的阐述。
增加特殊亚剂型临床使⽤关注点,如泡腾⽚不得直接吞服等,指导临床合理⽤药。
2.1.3收载和整合临床成熟剂型和亚剂型收载和整合临床成熟剂型和亚剂型,体现《中国药典》的先进性和对我国临床成熟新制剂技术的⽀持。
硫酸鱼精蛋白含量标准品

硫酸鱼精蛋白含量标准品(1)原料选择:选用优质鱼类作为原料,如深海鱼、三文鱼等。
(2)鱼精蛋白提取:将鱼类杀死后,将其剥皮去鳞,并去除内脏。
然后将鱼肉切碎,加入适量的水。
混合均匀后,通过破碎和搅拌使鱼肉中的蛋白质溶解在水中。
然后用滤纸过滤,将蛋白质溶液分离出来。
(3)硫酸鱼精蛋白制备:将蛋白质溶液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中,搅拌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反应达到准确度。
然后用水稀释,得到含有硫酸鱼精蛋白的溶液。
(4)标定:用准确浓度的碱溶液进行标定,以确定硫酸鱼精蛋白含量。
(1)制备溶液: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浓度的盐酸或硫酸溶液。
然后将硫酸鱼精蛋白标准品溶解在盐酸或硫酸溶液中,摇匀使其均匀分布。
(2)稀释标准品:根据实验需要,将浓稀释至适当浓度的硫酸鱼精蛋白标准品溶液。
(3)标准曲线绘制:用浓稀释的标准品干预峰面积与其所对应的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通常采用线性拟合方法绘制标准曲线。
(4)测定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制备成与标准品相同浓度的溶液。
然后测定其对应的峰面积。
(5)计算样品中硫酸鱼精蛋白含量:根据标准曲线中样品的峰面积,通过插值或外推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硫酸鱼精蛋白的含量。
(1)食品工业:用于鱼类制品的营养价值评估,提供合理的烹饪和食用建议。
(2)医药领域:用于制备鱼精蛋白补充剂,促进人体健康。
(3)科研领域:用于鱼精蛋白的研究与开发,了解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机制及健康效应。
(4)质检领域:用于食品质量检测,保障食品中鱼精蛋白的含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总结:硫酸鱼精蛋白含量标准品的制备方法简单且经济,可以用于准确测定鱼精蛋白含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科研领域和质检领域。
这对于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促进人体健康以及保障食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用技术要求的指导思想和编制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四部收载了通用技术要求、药用辅料和药包材标准,其中,通用技术要求是药品标准的共性要求,是药典标准的基础[1-2],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三部分。
《中国药典》2015年版在归纳、验证和规范的基础上,突破性地将《中国药典》2010年版各附录中的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整合单列成第四部中的通用技术要求部分[3],首次实现了药典各部共性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的协调与统一。
通过五年的实践,《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整合后的通用技术要求进行科学系统的增修订,立足我国国情,注重与国际标准的协调,不断完善药品质量控制要求,借鉴和采用国际先进成熟分析技术,为进一步建立严谨的药品标准,提高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奠定基础。
本文对编制情况、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
1 指导思想和编制过程1.1指导思想以编制大纲为指导,以国际标准为参考,以科研课题和研究数据为依托,国家药典委员会持续完善《中国药典》四部通用技术要求体系建设,制定更加严谨合理,与国际标准更加协调,主要开展以下重点工作:制剂通则部分系统调整整体框架,体现制剂全过程控制,突出制剂个性化要求,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批间一致性。
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部分进一步扩大先进成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高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可靠性和适用性;加强中药材外源污染控制方法、灭菌工艺验证和环境检测等相关技术要求的制定;提高与国际通用性技术要求的统一性。
1.2编制过程自2017年8月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成立以来,《中国药典》四部通用技术要求各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一系列通用技术要求课题的研究工作,共设立国家药品标准提高、国家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课题50余项,为提高药典通用技术要求的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把好标准审评和药典准入关,筹办审评会议50次,审议标准草案百余个,审议反馈意见3 000余条。
编制期间,《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用技术要求的编制积极贯彻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在确保适用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 C H)指导原则的协调统一。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用技术要求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

主要特点和增修订内容2.1制剂通则论述框架和技术要求进一步完善2.1.1系统修订制剂通则整体框架0100制剂通则旨在通过对药物制剂的总体论述来指导医药工作者对不同剂型、亚剂型进行合理的应用。
《中国药典》2015年版制剂通则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制剂通则的简单整合,缺少关键考察项的汇总和归纳。
为进一步引导生产企业全面关注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和整体要求,对0100制剂通则进行修订,主要修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完善了叙述结构。
从药物制剂制备的原则“安全、有效、可控、依从性”的角度出发,增加对剂量单位均匀性、稳定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剂型与给药途径、包装与贮藏和标签与说明书等部分的分论述;强调中药制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属性,关注每个关键环节的量值传递规律。
其次,完善了具体内容。
提出剂量单位均匀性的要求,保障制剂生产质量的批间和批内药物含量等的一致性,体现制剂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在稳定性中提出复检期概念,促进生产企业根据产品自身的稳定性特性进行前瞻性的质量考察;在安全性与有效性中提出“通过人体临床试验证明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后,药物才能最终获得上市与临床应用”,提示上市制剂的处方和工艺不得随意变更。
2.1.2系统修订各制剂通则的框架和表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制剂通则统一了各剂型论述框架及主要制备技术的简单论述。
除0110糊剂及0186膏剂外,其他36个剂型均不同程度修订了体例格式。
为进一步统一目前各剂型的表述问题,规范统一“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项下内容,按照原辅料→工艺与技术→质量与控制→包装与使用→贮存与运输等五方面的技术要点,着重补充大多数剂型缺少的工艺与技术方面的阐述。
增加特殊亚剂型临床使用关注点,如泡腾片不得直接吞服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1.3收载和整合临床成熟剂型和亚剂型收载和整合临床成熟剂型和亚剂型,体现《中国药典》的先进性和对我国临床成熟新制剂技术的支持。
效价检测方法

抗菌肽检测方法1、LB培养基配制NaCl:1%胰蛋白胨:1%酵母浸粉:0.5%葡萄糖:0.5%技术琼脂粉:2 %将上述培养基配比,以水为溶剂,调pH值7.0,121度30分钟,灭菌备用。
2、大肠杆菌菌液制备2.1 菌液制备:将大肠杆菌(K12D31)从斜面上刮一环转接于装液量50ml的250ml摇瓶中,置于180rpm、37℃的摇床上培养16-24h。
2.2 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消光值(OD600nm):将上述大肠杆菌菌悬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用无菌生理盐水做空白对照,调整菌液吸光值为1.0。
于4度冰箱中储存备用(菌液储存时间不得超过4天)。
3、试验菌培养基制备将无菌LB培养基置室温待其冷却至48-50度时,按100ml无菌LB培养基中加入100μl菌液(OD600nm =1.0),摇匀。
吸取含菌LB培养基10ml,使在90mm培养皿底内均匀摊布,放置在水平台面上使其凝固备用。
4、样品制备4.1 精密称定待测的试样1.0000g,倒入精准9ml水中震荡溶解,放入100度水浴中温浴10分钟,拿出移入离心管中10000rpm离心15分钟,倒出上清液,用针筒吸取上清液,备用。
4.2 将上述3中制备好的检测培养基上用灭菌的打孔器(2.7mm)打孔,每孔中分别加入5ul 的抗菌肽测试样品溶液,取3个平板每板1空重复3板,置于37度培养箱中培养16-20小时后,测定抑菌圈直径,取平均值。
5、抗菌肽效价测定计算公式:U(单位/克)=2X×1000×稀释倍数;X=(y -2.7)/2.1,其中:Y:抗菌肽抑菌圈直径(mm)取平均值;2.7:孔穴直径(mm);2.1:抗菌肽浓度与抑菌圈直径的比值常数。
使用时间: 2013年9月26日起。
两种硫酸鱼精蛋白效价测定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两种硫酸鱼精蛋白效价测定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刘萍;顾建琴;孙杰;胡;姜珠慧;郑钊铖;唐黎明【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两种硫酸鱼精蛋白的效价测定方法。
方法分别采用肝素-结合力滴定法和生物测定法对5批硫酸鱼精蛋白进行效价测定,滴定法依据国外药典,生物测定法依据《中国药典》施行。
结果肝素结合力-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吸光度值在中(0.10 mg/mL)、高浓度(0.15 mg/mL)相对稳定,效价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
三种待测液浓度与肝素标准品滴加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1.000。
将滴定法与生物测定法效价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显著( P=0.013),误差水平一致(P>0.05),但滴定法测得的效价数值略低于生物测定法结果(P=0.045)。
结论肝素结合力-滴定法的方法可行、操作简便,国内应积极推广。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wo potency assay methods of protamine sulfate.Methods Heparin titration method was according to foreign pharmacopoeia,while biological assay method was according to China pharmacopoeia(2015).Results The absorbance at the end-point was stable at 0.10 mg/mL and 0.15 mg/mL test solutions.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of potency results were all less than 5%.Three test solutions and volumes of the titrant ha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R2 =1.000).The results of titration method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ose of biological assay(P=0.013),with similar RSD(P>0.05).However,the potency of titration metho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biological assay (P=0.045).Conclusion Heparin titration method is good-using,convenient,and need to be applied widely at home.【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6(036)008【总页数】4页(P145-148)【关键词】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法;肝素-结合力滴定法【作者】刘萍;顾建琴;孙杰;胡;姜珠慧;郑钊铖;唐黎明【作者单位】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 20120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 20120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 20120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20120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 20120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20120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 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11;R973.2硫酸鱼精蛋白(protamine sulphate)系适宜的鱼类新鲜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硫酸盐[1]。
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标准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5 4 1·
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标准研究 *
郭玉东,吴彬 **,胡宇驰,曹春然,孙媛媛,左泽平,李丽,高阳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北京 102206)
摘要 目的:建立肝素结合力 - 滴定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活性,用于替代现行药典标准的兔全血法 测定方法。方法:分析国内外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活性测定法的研究进展,在本试验室开展肝素结合力 - 滴 定法测定生物活性研究,通过方法学研究,并与兔全血法进行一致性考察,确定该方法在本实验室开展的可 行性。结果:本试验室建立了肝素结合力 - 滴定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活性的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和中 间精密良好,并与兔全血法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肝素结合力 - 滴定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 物活性,采用仪器测定,避免人为判定终点造成的误差,方法操作简单,客观性更强,测定结果更准确,测定 效率更高,并与兔全血法测定结果一致性良好,可作为兔全血法的替代方法。 关键词:硫酸鱼精蛋白;抗肝素药;肝素结合力 - 滴定法;兔全血测定法;替代方法;方法学考察;标准研究
GUO Yu-dong,WU Bin**,HU Yu-chi,CAO Cun-ran,SUN Yuan-yuan, ZUO Ze-ping,LI Li,GAO Yang
(Beijing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Beijing 1022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he establishment of heparin binding-titr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rotamine sulfate,and to determine the method of the rabbit blood test by replacing the current Pharmacopoeia standard.Methods: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ioactivity of protamine sulfate was studied,and to bioactivity of heparin binding-titration method was studied in this laboratory.Through a methodological study,together with a comformance inve stigation with rabbit blood method,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ed in the lab is determined.Results:The method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rotamine sulfate was established by heparin binding-titration in our lab,the repeatability and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was good,and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in the rabbit whole blood method.Conclusion:the determination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rotamine sulfate titration of heparin binding force by using instrument measurement to avoid errors caused by man-made judgment is simple,more objective and more accurate,and its efficiency is higher,and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abbit whole blood method.The method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历次增修订目录(共计25批))

0102 注射剂.pdf 0104颗粒剂.pdf 0106 鼻用制剂.pdf
0108 丸剂.pdf 0121贴剂.pdf 0122贴膏剂.pdf 1101无菌检查法-第三次征求意见稿.pdf 9206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第三次征求意见稿.pdf 灭菌用生物指示剂指导原则-第三次征求意见稿.pdf 生物指示剂耐受性检查法指导原则-第三次征求意见稿.pdf 1105微生物计数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pdf 1121 抑菌效力检查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pdf 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pdf 1213 硫酸鱼精蛋白效价测定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pdf 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第二次征求意见稿.pdf 0109-软膏剂、乳膏剂.pdf 0183-煎膏剂(膏滋).pdf 0184胶剂.pdf 9001 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pdf 9014 微粒制剂指导原则.pdf 0105 眼用制剂.pdf 0107 栓剂.pdf 0111 吸入制剂.pdf 0112 喷雾剂.pdf 0113 气雾剂.pdf 0119 涂膜剂.pdf 0181 合剂.pdf 0182 锭剂.pdf 0185 酒剂.pdf 0187 露剂.pdf 0188 茶剂.pdf 1431 生物检定统计法.pdf DNA测序技术指导原则.pdf 标准核酸序列建立指导原则.pdf 9013 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第二次公示稿.pdf 1101- 无菌检查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pdf
0123 口服溶液剂 口服混悬剂 口服乳剂.pdf 0124 植入剂.pdf 0125 膜剂.pdf 0126 耳用制剂.pdf 0127 洗剂.pdf 0128 冲洗剂.pdf 0129 灌肠剂.pdf
05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0601 相对密度测定法振荡型密度计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同样重复 5 次,5 次试验测得终点管的肝素浓度,相差不得大于 10 个单位。 5 次结果的平均值,即为硫酸鱼精蛋白供试品(干燥品)1mg 中和肝素的效价(单 位)。
第二法 肝素结合力滴定法 本法系采用滴定的方法,观察硫酸鱼精蛋白供试品(T)溶液中滴加肝素钠 标准品(S)后的吸光度变化,以吸光度明显增加为终点,根据终点的滴加肝素 量来测定硫酸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活性效价的方法。 肝素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肝素标准品适量,按标示效价加灭菌 注射用水溶解使成 80~120IU/ml 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原料供试品,精密称取适量,按干燥品计算,加灭 菌注射用水溶解配制成浓度为 0.15mg/ml 的待测溶液;分别取适量 0.15mg/ml 的待测溶液,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配制成 0.10mg/ml 和 0.05mg/ml 的待测溶液。 平行配制 3 份样品。待测溶液应尽快进行测定,放置时间不得超过 4h。 制剂供试品,按标示量加灭菌注射用水配制成 0.15mg/ml 的待测溶液。平 行配制 3 份样品。 测定法 精密量取适量待测溶液,滴加肝素钠标准品溶液后震荡均匀, 在 50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连续滴加肝素标准品直至吸光度值陡然升高,准 确记录滴加肝素标准品溶液的体积。每个待测溶液平行滴定 2 次,原料 3 份样 品共得到 18 个滴定结果,制剂 3 份样品得到 6 个滴定结果。每个滴定结果计算 效价如下: 测得效价(IU/mg)=(VT×CT)/(VS×CS)
2
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差(RSD%)应小于 5%,平均值即为每 1mg 中和肝素的效价(单位)。
3
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1213 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测定法
硫酸鱼精蛋白效价测定法是用于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的效价,包括凝结时间 测定法和肝素结合力滴定法。当检验结果有争议时,以凝结时间测定法试验结 果为准。
第一法 凝结时间测定法 本法系测定硫酸鱼精蛋白供试品(T)中和肝素标准品(S)所致延长新鲜兔 血、或猪、兔血浆凝结时间的程度,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方法。 肝素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肝素标准品适量,按标示效价加 0.9% 氯化钠溶液溶解使成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相邻两种浓度每 1ml 中所含肝素效价 (单位)相差应相等,且不超过 5 个单位,一般可配成每 1ml 中含 85 单位、90 单位、95 单位、100 单位、105 单位、110 单位、115 单位、120 单位、125 单位 等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如为粉末,精密称取适量,按干燥品计算,加 0.9%氯化钠溶液溶解使成每 1ml 中含 1mg 的溶液。供试品如为注射液,则按标示 量加 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同样浓度。 血浆的制备 同肝素生物测定法中血浆制备法制备(通则 1208)。 测定法 取管径均匀(0.8cmX3.8cm)、清洁干燥的小试管 8 支,第 1 管和 第 8 管为空白对照管,加入 0.9%氯化钠溶液 0.2ml,第 2~7 管为供试品管,每管 均加入供试品溶液 0.1ml,再每管分别加入上述一种浓度的肝素标准品稀释液 0.1ml,立即混匀。刚抽出的兔血适量,分别加入上述 8 支试管内,每管 0.8ml, 立即混匀,避免产生气泡,并开始计算时间,将小试管置 37℃±0.5℃恒温水浴 中,从采动物血时起至小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分钟;如用血浆, 则分别于上述各管中加入 0.7ml 的血浆,置 37℃±0.5℃恒温水浴中预热 5~10 分钟,每管分别加入 1%氯化钙溶液 0.1ml,立即混匀,避免产生气泡,并开始计 算时间。观察并记录各管凝结时间。 结果判断 两支对照管的凝结时间相差不得超过 1.35 倍。在供试品管的 凝结时间不超过两支对照管平均凝结时间 150%的各管中,以肝素浓度最高的一 管作为终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