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通原理参考教材(组播、QoS和安全)
组播原理及配置介绍

组播带宽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组播流 量过大导致网
络拥堵
解决方案:优 化组播源减少 不必要的组播
流量
问题:组播组 成员过多导致
网络拥堵
解决方案:限 制组播组成员 数量合理规划
使用过滤技术:通过过滤不必要 的组播数据减少对带宽和设备的 占用提高网络性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化网络结构:合理规划组播网 络结构避免不必要的层级和转发 提高组播数据传输效率。
负载均衡:合理分配组播流量避 免网络拥塞和设备过载提高网络 稳定性和可靠性。
QoS在组播中的应用
定义:QoS(Qulity of Service)是一种 网络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用于确保网络传输 的服务质量。
组播的优点
降低网络负载:组播传输只发送一份数据避免数据在网络中的重复传输有效降低网络负载。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组播采用树状结构进行数据分发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数据传输到目标接收 者。
增强数据安全性:组播支持加密传输能够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灵活的接收者管理:组播支持动态成员资格协议能够灵活地管理接收者列表实现动态添加或删 除接收者。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组播原理及配置介绍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组播原理 组播配置
组播应用场景 组播安全与优化 常见组播问题及解决方案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组播原理
什么是组播
《数据通信原理简介》课件

传输层协议
01
02
03
传输层协议提供端到端 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 数据完整性和顺序正确
性。
主要的传输层协议包括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有 序的和错误校验的数据 传输,而UDP协议提供 无序的、不可靠的数据
THANKS
感谢观看
,满足各种无线应用需求。
未来数据通信的展望
更高速度和更低延迟
随着5G/6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数据通信将实现更高速率和 更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普及,数据通信将应用于更广 泛的领域,促进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更高级的安全保障
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数据通信将提供更高级的安全保障 ,确保信息安全。
同步传输
数据块以连续的方式进行传送,传送 速率固定,字符之间无间隔。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
基带传输
在信道上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适合于近距离数据传 输。
频带传输
利用调制解调技术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在信道上传输 ,然后再将其还原成原始信号,适合于远距离数据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TDM)
广域网是一种覆盖广阔地理区域的计算机网 络,通常跨越城市、地区甚至算机、设 备和服务,以便实现跨地域的数据传输和资 源共享。广域网通常使用公共通信网络(如 电话线、光纤和卫星)来传输数据,并支持 各种不同的协议和技术。
互联网
总结词
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 ,由多个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互联而成 。
网络层协议
组播原理及配置介绍ppt课件

组播原理-组播IP与组播MAC的映射
组播IP与组播MAC的换算
IP对应MAC的换算方法:将IP后23位换算成16进制,插入01:00:5E:后面则为对应的MAC地址。 例如:224.1.1.1、224.129.1.1……239.1.1.1、239.129.1.1复用了一个MAC: 0100.5E01.01.01 。
源IP
224.1.1.1
换算成二进制
11100000.00000001.00000001.00000001
再换成16进制
01
.01
.01
加上组播MAC头 0100.5E
最后形成:
0100.5E01.01.01
可用的其它31个组播IP地址: 224.129.1.1 225.1.1.1 225.129.1.1 226.1.1.1 226.129.1.1 227.1.1.1 227.129.1.1 228.1.1.1
先知道组播源的位置,但可以在任意时间加入或离开组播组。
l
SSM模型Source-Specific Multicast:即指定信源组播模型。在现实生活中,
用户可能只对某些组播源发送的组播信息感兴趣,而不愿接收其它源发送的信息。
SSM模型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客户端指定组播源的传输服务。
组播原理-组播的转发树
组播源平台
组播报文在网络中沿着树型转发路径进行转发, 该路径称为组播转发树。它可分为源树(Source Tree)和共享树(RPT)两大类
组播源平台
用户
用户
组播源DR RP
接收者DR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

(学时: 50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共 50 学时, 3.0 学分,其中实验课程 10 学时。
本课程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一门专业的数字信号传输的理论课,它是为满足通信领域对应用人材的需要而设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等后继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且为以后从事计算机通信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1.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数据信号的传输理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掌握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理解常用差错控制码的构成原则;理解数据交换的原则,掌握分组交换的基本内容,了解分组交换网的构成。
本课程是一门原理性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数据通信较完整的概念和构成。
2.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并以课堂讨论和习题课为辅。
1.授课教材《数据通信原理》詹仕华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22 年第 1 版)。
2.主要参考书目《数据通信技术教程》蒋占军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年第 2 版)。
《数据通信原理》毛京丽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二版);《数据通信原理》杨世平等编著,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一版);《现代通信原理》钱学荣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本课程共 3.0 学分,总教学共 50 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各章节内容学时数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6第三章: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 8第四章: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 8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 8第六章:物理层接口与传输控制规程 2第七章:分组交换数据网 4实验 10第一章绪论(4 学时)1、目的要求:本章介绍数据通信有关的重要概念和定义,要求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数据传输速率、方式、质量和信道容量的基本内容。
《通信原理》经典教材

《通信原理》是一门广泛教授通信工程基础知识的课程,有很多经典的教材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可的经典《通信原理》教材:
1. "通信原理" (Communication Systems) by Simon Haykin 和 Michael Moher:这是一本被广泛采用的教材,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模型和技术,包括调制、解调、多路复用、噪声和编码等内容。
2. "现代数字和模拟通信系统" (Modern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 by B.P. Lathi:这本教材全面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则,包括模拟调制、数字调制、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等方面。
3. "通信系统工程" (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by John G. Proakis 和 Masoud Salehi:这本教材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原理、设计和性能分析,包括模拟和数字调制、多址和分多址技术、信道编码和多路复用等内容。
数据通信课件OSPF协议原理及配置(OSPF协议原理)

OSPF属于链路状态协议, 维护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数据库, 采用SPF算法计算最优路由。
OSPF的网络类型分为:多点网络、点到点网络
OSPF的优点
无路由自环 可适应大规模网络 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 支持区域划分 支持等值路由 支持验证 支持路由分级管理 支持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报文
OSPF 的相关概念(2)
Interface(协议接口)
运行OSPF协议的接口; 周期性的发送协议报文(Hello包),查找发现邻居(neighbor)。
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
广播网络中为了减少OSPF同步链路状态信息的流量,根据接口优先级 自动选举一个DR和BDR来代表这个网络。
OSPF的工作过程(1)
运行OSPF协议,发现邻居;
交互链路状态信息(LSA),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 (LSDB),建立邻接关系;
运用SPF算法,计算最短路径树,生成路由。
OSPF的工作过程(2)
自治系统
接口启动OSPF
邻居列表
拓扑数据库
路由表
课程内容
OSPF概述 OSPF的一些概念 OSPF的工作过程
链接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
包含了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的链接状态。它表示着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Neighboring Routers(邻居路由器)
直连网络中的OSPF路由器根据hello包自动形成邻居关系。
Adjacency(邻接关系)
在邻居关系的基础上,同步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后形成邻接关系。
Down State
Hello,我的router ID是10.75.0.1,没有看到邻居。
华为_数通原理参考教材_卷一

VLAN Stacking .......................................................... 错误!未指定书签。 VLAN Mapping ........................................................... 错误!未指定书签。 VLAN Damping ........................................................... 错误!未指定书签。 VLAN 的应用.............................................................错误!未指定书签。
VLAN 内通信过程.........................................................错误!未指定书签。 VLAN 基本通信原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VLAN 跨越交换机通信原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数据通信原理》课件

《数据通信原理》 PPT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数据通信概述 • 数据传输原理 • 数据交换原理 • 数据通信协议 • 数据通信的应用 • 数据通信的发展趋势
2023
PART 01
数据通信概述
REPORTING
数据通信的定义
数据通信的定义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通过传输信道将 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终端之间或数据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远程数据传输 和信息交换。
拥塞控制
防止过多的数据在网络中造成拥塞。
信道管理
合理分配和使用信道资源,提高数据传输 效率。
2023
PART 03
数据交换原理
REPORTING
数据交换的类型
01
02
03
电路交换
通过建立电路连接来提供 连续的数据传输服务。
报文交换
将数据打包成报文,通过 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 。
分组交换
将数据分割成多个分组, 通过动态分配路径进行交 换。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总结词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以其灵活性和便捷性,成为现代数据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这些技术使得设备之间可以无 线连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换信息。
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
总结词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数以亿计的 设备能够相互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 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 的关键。
2023
PART 02
数据传输原理
REPORTING
数据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
数据在多个通道上同时传输, 适用于近距离、高速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