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5水下桩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及施工注意事项
C3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

性, 能够抵抗氯离子等有害离子的渗透腐蚀 , 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 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达到低渗透性 、 高弹性 模量 , 也就是 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斤且介绍了该混凝土的施T技术 , 以及实测数据 。 关键词 : 配合 比没计思路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中图 分 类 号 : T 2 6 U5 80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 5 0 2 1 )2 0 9 — 3 0 2 3 5 (0 0 0 — 07 0
Ke or : mi e i n i e s hi — e f r a c o r t ; u a ii yw ds x d sg a ; gh p r o d m n ec nc e e d r b l y t
1 工程 概 况及 混 凝 土技 术 要 求
11 工 程 概 况 . 本 项 目起 闩永 定 新 河河 口南 侧 的 海 滨 大 道 疏 港 三 线 立 交 , 向北 先 后 跨 越 疏 港 四线 ( 划 港 岛 客 运 专 线 ) 规 划 的永 定 新 规 和 河 主河 道 。沿 线 以 高架 桥 的 方 式 在 海 滩 滩 涂 地 向北 延 伸 , 蛏 在 头 沽 村 东 北 侧 接 海 滨 大 道 北 段 高 速 公路 主线 收 费 站 。利 用 海 滨
Abs r t t ac : T ssu y d s rb s t e C3 i h p r o ma c o c e e m i e i n i e s a d d sg r c s . l a l h mi a o r so n s v r hi t d e c i e h 5 h g — e f r n e c n r t x d sg d a n e i p o e s c e ry c e c lc r o i n i e e e n ma i ee v r n n s t a e c n r t a o d d r b ly, bl o r ss h o i e i n pe er t n o o r so n t e a m f o s t e e印 一 rn n io me t ,o m k o c e e h s g o u a ii a e t e itc l rd o n ta i fc r o i n a d o h rh r uli n ,h r t o pr a h i t n r a e t ed n iy o c n r t S h t o c e ec n b c i v d wih l w e e bi t h ea t d l s i i h p lc t n of o c s o i c e s h e st f o c e e, O t a n r t a e a h e e t o p r a l y, i c m i l si mo u u ,t st e a p ia i c o
c35混凝土配合比

C35混凝土配合比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中。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其配合比,也就是混凝土中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
本文将介绍C3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特点。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C35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强度要求、工程结构、施工条件等。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确定强度等级:首先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这里以C35为例。
2.水灰比确定: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以通过实验或查阅相关资料得到相应的水灰比。
水灰比是水泥用量与水用量的比值,通常用W/C表示。
3.确定水量:根据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可以确定实际所需水量。
4.确定骨料用量:根据混凝土的密实度要求和配料设计方法,可以确定骨料用量。
骨料通常包括细骨料和粗骨料。
5.确定掺合料用量: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及特殊情况,可以添加适量的掺合料。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6.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水泥用量: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
7.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根据以上确定的数据,可以计算C35混凝土的配合比。
C35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C35混凝土的配合比具有以下特点:1.较高的强度:C35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5MPa以上,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工程结构。
2.耐久性较好:C35混凝土的配合比经过合理设计,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满足工程的使用寿命要求。
3.施工性能良好:C3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不仅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包括流动性、坍落度等。
4.成本适中:C3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使得混凝土的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总结C3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对C3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特点有所了解,以便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做出准确的设计。
浅谈C35水下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浅谈C35水下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在钻孔灌注桩项目工程施工建设期间,水下的混凝土灌注属于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其混凝土灌注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桩的设计承载力和桩的使用。
为了保证水下桩基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性能,使其能承受上部结构的各种外力和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C35水下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下桩基;混凝土;灌注性能。
C3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的目标是在满足设计指标及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达到高性能水下混凝土的要求,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抗裂性、低热性、体积稳定性、良好的工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为此,我们在混凝土配合比实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水下灌注桩混凝土设计特点,对C35 水下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试验1、胶结材料:水泥应当尽可能选用普通的硅酸盐类水泥材料,实际强度等级应当为42.5及以上,本工程选用梅州塔牌P·O42.5水泥,根据《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T8074-2008实测比表面积为354m2,根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实测28天抗折强度为7.0Mpa,28天抗压强度44.5Mpa,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要求。
2、矿物掺合料:适当掺入磨细的矿渣粉及粉煤灰,以确保混凝土自身拌和性有效提高。
针对C50类水下的混凝土,一般可选用s95磨细的矿渣粉或者Ⅱ级的粉煤灰为矿物的掺合料,本工程选用厦门益材Ⅱ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根据检测结果,细度实测值为17.1%,需水量比100%,烧失量2.50%,三氧化硫0.81%,含水量0.3%,游离氧化钙0.37%,强度活性指数77%,碱含量0.76%,氯离子含量0.010%,所检项目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标准中Ⅱ级粉煤灰技术要求。
3、粗细骨料:细骨料,最好择选中粗砂,本工程选用潮州韩江砂场,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11,该砂细度模数2.8,属Ⅱ区中砂,含泥量1.2%,泥块含量0.3%,氯离子含量0.002%,云母含量0.3%,碱集料反应0.03%,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11的技术指标。
普通_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计算初步配合比1)混凝土设计强度 (f cu.k )=Mpa 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mm粗骨料类型:砂:水泥强度等级Mpa2)选择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σ=MPa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f cu.o+1.645σ=Mpa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 =Mpa 水泥强度富余系数γc =回归系数 a a =a b =a a *fcefcu.o+a a *a b *f ce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kg/m 3计算水泥用量m co =kg/m 3选定砂率βs=假定混凝土湿表观密度m cp =kg/m 3计算单位砂用量m so =kg/m 3计算单位石用量m go =kg/m 3确定初步配合比 水泥:砂:石 =::水灰比 =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试拌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混凝土拌和物L ,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kg 水=kg 砂=kg 石=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坍落度测定值为mm,粘聚性和保水性,施工和易性要求。
如不满足要求,保持不变,增加重新拌制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35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30.012.60.460.07=6.041.287.6II区中砂计算水灰比W/C=0.420.4242.5301042.544.9 1.00选定水灰比:2.9270良好满足11.370.421804290.327058924501252碎石3)提出基准配合比经过工作性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 =::水灰比 =单位材料用量为:水泥=kg/m 3水=kg/m 3砂=kg/m 3石=kg/m 34)设计掺入外加剂%,外加剂的减水率β为%,计算单位用水量m wa =m w0(1-β)=kg/m3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a=kg/m 3计算单位砂用量msa=kg/m3计算单位石用量mga=kg/m 3按重新计算的各材料的单位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C3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技术参数

C3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指标C35水下混凝土设计要求:
①强度等级:C35用于水下灌桩,混凝土应按较设计强度提高15%配制
②验收龄期:56d;
③拌合/捣实办法:自密实;
④使用气温:5℃~35℃;
⑤坍落度:180mm~220mm;
其他要求:
①最大/最小胶凝材料用量:400Kg/m3/350Kg/m3
②最大水胶比:0.5
③混凝土氯离子最大限值:0.1%
④最大碱含量:3.0Kg/m3
⑤三氧化硫含量:≯4%(以胶凝材料计)
⑥胶凝材料抗蚀系数:≥0.85
⑦电通量:<1200C
⑧混凝土抗裂性能
⑨含气量:≥2.0%
设计标准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25-2010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2-2009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C35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第1 页共5 页C3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强度等级:C35;要求坍落度:160~200mm;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40 kg/m3;页脚内容1最大水胶比限值:0.50;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200C;配合比试验计算单第2 页共5 页三、原材料情况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4、碎石: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页脚内容2页脚内容3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a 2.430.5645.135645.1,0,cu MP k fcu f =⨯+=+≥σ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C35混凝土混合物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 试配强度,, 1.64535 1.645543.2cu o cu k f f Mpa σ=+=+⨯=二、 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路基:路基挡土墙等(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指标设计坍落度 160~180mm ,采用机械拌合。
(三)设计依据标准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3.《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
4.《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7.《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实施指导书》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1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13.《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第KJ-3标段(K360+935-K383+000)全长22.065公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三、 原材料1. 水 泥: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P ·O42.5 2. 细集料:临城东竖砂场 中砂。
3. 粗骨料:邢台太子井碎石场 5-10mm 、10-20mm 、16-31.5mm 碎石,并按5-10mm :10-20mm :16-31.5mm=20:55:25的比例合成5-31.5mm 连续级配碎石。
4. 粉煤灰:邢台天唯集团兴泰电厂I 级粉煤灰。
5. 矿渣粉:邢台紫盛建材有限公司 S95矿渣粉6. 水: 拌合站场区井水。
7. 外加剂:河北青华建材有限公司 FSS-PC 聚羧酸减水剂。
C3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技术参数

C3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指标C35水下混凝土设计要求:
①强度等级:C35用于水下灌桩,混凝土应按较设计强度提高15%配制
②验收龄期:56d;
③拌合/捣实办法:自密实;
④使用气温:5℃~35℃;
⑤坍落度:180mm~220mm;
其他要求:
①最大/最小胶凝材料用量:400Kg/m3/350Kg/m3
②最大水胶比:0.5
③混凝土氯离子最大限值:0.1%
④最大碱含量:3.0Kg/m3
⑤三氧化硫含量:≯4%(以胶凝材料计)
⑥胶凝材料抗蚀系数:≥0.85
⑦电通量:<1200C
⑧混凝土抗裂性能
⑨含气量:≥2.0%
设计标准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25-2010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2-2009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技术指标及原材料
一、混凝土技术指标
1、强度等级:C35;
2、施工坍落度要求:180mm~220mm;
3、使用年限级别:100年;
4、抗渗等级:/
二、设计依据
1、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2、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要求
1、最大水胶比:C35≤0.50;
2、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0kg/m3;
3、设计坍落度:180mm~220mm。
四、试验所选用原材料
1、水泥:P.O42.5,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经长期统计28d抗压强度为48MPa;
2、粉煤灰:F类II级,符合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指标要求,粉煤灰掺量20%;
3、砂: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6,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技术指标要求;
4、碎石:采用5~16.0mm和16~31.5mm二级配碎石按5~16.0mm:16~31.5mm=40:60的比例复配成5~31.5mm碎石,其质量满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技术指标要求;
5、水:自来水;
6、减水剂:PCA-I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推荐掺量2.0%,减水率25%,其他技术指标满足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C35水下桩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1.1计算配制强度
(1)选用JGJ55-2011中4.0.1计算公式fCU,O≥fCU,
K+1.645σ
考虑水下混凝土的复杂水文环境,配制混凝土时应提高一个
强度等级,即C35水下混凝土按照C40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设
计,其标准差依据JGJ55-2011中表4.0.2取σ=5.0MPɑ,即:
fCU,O≥40+1.645×5=48.2MPɑ
(2)粗骨料采用碎石时,其回归系数按照JGJ55-2011表
5.1.2中的要求选用:ɑa=0.53,ɑb=0.20
(3)使用的P.O42.5水泥经长期统计28d抗压强度为f
ce=48.0MPɑ。
(4)粉煤灰掺量20%时,粉煤灰影响系数依据选用
JGJ55-2011表5.1.3选取γf=0.85
(5)胶凝材料28d强度值为
f b=γf×f ce=0.85×48=40.8MPa
1.2计算水胶比
水胶比公式按JGJ55-2011中5.1.1
W/B=ɑa×fb/(fCU,O+ɑa×ɑb×fb)
=0.53×40.8/(48.2+0.53×0.20×40.8)=0.41
1.3确定用水量
混凝土设计坍落度180mm~220mm,混凝土坍落度值取200mm,依据JGJ55-2011表5.2.1-2其用水量为:m′wo=((200-90)/20)×5+205=232.5
所采用外加剂掺量2.0%时,其减水率为25%,添加外加剂后用水量为:
m wo=232.5×(1-0.25)=174kg/m³
1.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1)胶凝材料总量
m b0=m w0/W/B=174/0.41=424kg/m3。
(2)粉煤灰掺量为20%
m f0=424×20%=84.8kg,取85kg/m3。
(3)水泥用量
m c0=424-85=339kg/m3
1.5外加剂用量
外加剂按厂家提供指标为胶凝材料的2.0%掺用
m wjj=425×2.0%=8.5kg/m3。
1.6采用质量法计算砂石用量
按经验取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质量=2400kg
坍落度为200mm,按照JGJ55-2011中表5.4.2砂率
βs=(200-60)/20+33%=40%。
砂石质量=混凝土假定质量-胶凝材料质量-水质量-外加剂质量=1793.5≈1794kg
则,砂子用量=1794×40%=718kg/m3碎石用量=1076kg/m3
1.7基准配合比
水减水剂水泥粉煤灰砂5-16.0 16-
31.5
339 85 718 430 646 174 8.5
二、分别用0.36和0.46水胶比计算配合比
2.1当水胶比为0.36时
(1)用水量不变为174kg
(2)胶凝材料用量
m b0=m w0/W/B=174/0.36=483kg/m3。
(3)粉煤灰掺量为20%
m f0=483×20%=97kg/m3。
(4)水泥用量
m c0=483-97=386kg/m3
(5)外加剂用量
外加剂按厂家提供指标为胶凝材料的2.0%掺用
m wjj=483×2.0%=9.7kg/m3。
(6)采用假定容重法计算砂石用量:
按经验取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质量=2400kg
该配比砂率较计算基准配比降低1%,即39%
砂石质量=混凝土假定质量-胶凝材料质量-水质量-外加剂质量=1733kg
砂子用量=676kg/m3碎石用量=1057kg/m3
(7)基准配合比水胶比降低0.05,砂率降低1%的对比配合比
水减水剂水泥粉煤灰砂5-16.0 16-
31.5
386 97 676 423 634 174 9.7
2.2当水胶比为0.46时
(1)用水量不变为174kg
(2)胶凝材料用量
m b0=m w0/W/B=174/0.46=378kg/m3。
(3)粉煤灰掺量为20%
m f0=378×20%=76kg/m3。
(4)水泥用量
m c0=378-76=302kg/m3
(5)外加剂用量
外加剂按厂家提供指标为胶凝材料的2.0%掺用
m wjj=378×2.0%=7.6kg/m3。
(6)采用假定容重法计算砂石用量:
按经验取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质量=2400kg,
该配比砂率较计算基准配比提高1%,即41%。
砂石质量=混凝土假定质量-胶凝材料质量-水质量-外加剂质量=1841kg。
砂子用量=755kg/m3碎石用量=1086kg/m3
(7)基准配合比水胶比增加0.05,砂率增加1%的对比配合比
水泥粉煤灰砂5-16.0 16-
水减水剂
31.5
302 76 752 434 652 174 7.6
水下混凝土灌注注意事项
(1)水下桩灌注前要做好施工的各项检查,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填写施工记录表和施工记录。
(2)应注意导管底部提离孔底30~50公分,以便冲击沉渣。
(3)水下桩混凝土灌注应连续不间断进行,一旦发生混凝土灌注中断,应根据导管的埋置深度,间断、少量提升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慢慢流出,以防凝结。
(4)灌注过程中应防止异物掉入导管中,必要时在储料斗中部设置钢筋焊成的间距100mm的方型格栅。
(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协调。
内容包括:混凝土搅拌开盘时间及方量,混凝土运输车次、车序,道路交通畅通情况,提前预算最后补方数量等等。
水下桩常见事故处理
(1)塌孔:
钻孔中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和位置,进行分析处理。
坍孔不严重时,可采用加大泥浆比重、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后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回填重新钻孔。
冲击法钻孔时,可投黏土块夹小片石,用低锤冲击将黏土块和小片石挤入孔壁控制坍孔。
在松散粉沙土或流沙中钻孔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黏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的泥浆。
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黏质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钻进。
(2)堵管事故
提升导管2m左右,在孔口板上上下振动,让混凝土在其自重力作用下压出导管,或使用高频振动器安置在导管顶部,开启振动器可以使管内混凝土因振动液化原理而压出导管。
以上办法无法解决,证明导管被堵严重,应立即提离混凝土面,采用球内胆止水,重新下导管及安装大斗浇入混凝土。
在两混凝土面交接
处反复捣插,使其混合均匀,重新浇入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
该办法应该在孔内混凝土初凝前使用,并作好浇筑记录。
(4)浮笼事故
混凝土浇筑期间,当混土浇筑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一定要慢慢浇筑,严禁抖管,待确认混凝土面高于钢筋笼底部4~5米、确认导管底部高出钢筋笼笼底标高2米以上再恢复至正常浇筑速度。
泥浆比重过大或泥浆中含砂率过大也会导致浮笼,由于导管接头法兰外突,故在提管过程也会造成浮笼,此时应顺时针旋转导管,让钢筋笼自动脱离法兰。
(4)断桩、夹泥、夹心事故
该事故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禁止,因此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技术标准来控制施工过程。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预防:浇筑混凝土应及时连续,中途停顿时不宜超过30min。
二次清孔时孔内沉渣须清理干净,同时泥浆比重应调到1.1以下。
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允许浇入孔内,应退回重新搅拌。
在提升导管前,用测绳吊测锤(测绳下端的测锤重3.5kg,锤底直径约13~15cm,测绳应经常校核,以保证准确。
测定混凝土表面标高,根据已拆卸管的长度推算导管的埋管深度,确定导管提升后的导管埋深满足最小埋管深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