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养殖业相关政策
海南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海南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海南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是为规范水产养殖环境管理,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
该标准适用于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的尾水排放管理。
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分级根据接纳养殖尾水自然水域的环境功能,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限值分为一级和二级。
水产养殖尾水受纳水域划分按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养殖尾水受纳水域划分为三类,即特殊保护水域、重点保护水域和一般水域。
特殊保护水域(a)淡水特殊保护水域:GB3838 中地表水 I、II 类功能水域,以及类功能水域中的保护区、游泳区等法律法规禁止设置排污口的区域。
《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规定了池塘和工厂化等封闭式水产养殖尾水的排放分级与水域分类、排放限值、排放要求、监测方法。
重点优化调整了水产养殖尾水控制指标和排放限值,特别是对总氮、总磷提出限值控制要求,更为适应海南省生态环境需求。
该标准为地方强制性标准,适用于全省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的尾水排放管理。
通过实施这一标准,有助于加强水产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减少养殖尾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保护海南省的水生态环境。
海南振兴乡村实施方案

海南振兴乡村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外流,海南乡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海南省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海南振兴乡村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海南省将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主要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将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通讯网络覆盖率和速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海南省将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
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技术,增加产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三、加强乡村环境整治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海南省将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
主要包括农村垃圾清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同时还将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四、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海南省将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力度,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同时还将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五、加强农村治理体系建设为了提升农村治理水平,海南省将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六、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支持海南省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七、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扶持海南省将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业,提升农村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3.18•【字号】三府办〔2020〕44号•【施行日期】2020.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三府办〔2020〕44号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原市政府办公室2020年2月27日以三府办〔2020〕34号文印发的《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按市政府有关要求和法核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修改完善后的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以此件为准并贯彻执行。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3月18日三亚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前言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环办土壤〔2019〕55号)和《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琼环土字〔2019〕9号)的有关要求,贯彻8月30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9月6日全国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视频会议精神,促进我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在三亚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畜牧)等部门组成专门工作组,合力推动畜禽养殖禁养区排查及整改调整工作,根据法律法规对禁养区划定的要求,制定本方案,指导畜禽养殖禁养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依据(一)指导思想坚持畜禽养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综合考虑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及生态功能重要性,在与生态保护红线格局相协调前提下,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区域为重点,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范围,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促进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海南绿色农业技术政策

海南绿色农业技术政策
海南绿色农业技术政策是指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最大限度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海南省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保护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具体来说,海南绿色农业技术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金支持:提供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鼓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高效节能的农业技术,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
2. 技术支持:组织开展绿色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提供先进的种植、养殖、灌溉等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和环境素质。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转变传统农业观念,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向绿色、有机、循环农业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 农业废弃物处理: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和处理,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农药和化肥使用标准,加强农产品检测和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安全。
6. 生态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态修复和保
护工程,增加农田绿化和湿地保护面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综上所述,海南绿色农业技术政策旨在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繁荣。
海南发布《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纡
险 、保安 伞 、促发 腱” H标 ,狠抓 各项 I 作落 实 ,为提高 从 f 匕 m达 ̄ l j 6 0 %以 f f j … ! 丛刘1 8 0 %以_ I ,…f 养砧到 屠书 个链 条 - l 生风险 管州 水 、 做 f 、 有 的贡献 均f l I 4  ̄ 4 : 重7 5 千 克左 :箭禽 粪污资源 化 利 半 达; i q J S ( ) % 重点落 实 - j I 作 一 是聚焦 市点 f T . - j 争 积极 贯彻落 实动 【 j 前 .海 南 省 现 仃 、 巾 、城 , l 猪定 点j 1 。 、
人 畜共患 病 防治干 ¨ 外来动物 疫痫 防堵 _ 足强 化创新 精 神
要 足 耳 J ! ,强化担 { ,刨新 丁作方式 法 .充分 运用制 定
将推r ‘ 尚眯育 肥 技 术 ,采 J t l  ̄ l t l 从 j ( 产、 I I , 的 I 游 :侧 料
J :
物 疫病 防控 殳持政 策渊整 ,深 入推 进 尤疫 l ≮建设 和动物疫 病 ~4 0 0 厅头 , 能 小 净 化策 略 ,个 , J 抓 禽流感 、【 _ i 蹄 疫等 啊久动物疫痫 防拧 、 满 足 ¨前城镇 居 民用 肉 J 的 点 需 要 卜 - 步, 竹
- - _ - _ _ 一
进 农 业绿色 发展 宣传 行 动
r 各地 — — — 。 0 ・ 0 一 l
、
、
韵 嘞 碡 璃
一 。
_ _— ■ — ■ — ■ 一
.
、 _ 1 祷 壤
l_ 。
’ 。
_h
农业部落实2 0 1 7 年 全 国 动 物 疫 病 防 控 重 点 工 作 2 月2 】 l I ,I f 1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r f 心 绀 织 全 困 省级
海南自贸港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海南自贸港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许声松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海南自贸港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海南自贸港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畜牧业:发展;对策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又迎来自贸港建设,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步进入改善生产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阶段。
2020年全省牛羊出栏量分别达到23.3万头和89. 35万头,同比增长11.7%和2.5%;家禽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全雀家禽出栏1.86亿只,同比增长1%;全省畜禽肉蛋奶总产量62. 58万t,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59. 5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9. 75%,成为拉动全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
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给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提升和经济收入的增加,拉动了对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给畜牧养殖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海南自贸港畜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养殖效益的增加。
1 海南自贸港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1养猪产能过剩,畜禽养殖效益下滑海南自贸港畜牧业近三年新建养猪项目出栏500万头,加上原来部分养殖场的规模,预计完全达产后的生猪出栏量有800万头,而需求量大约为700万头。
根据省统计部门和行业网站公布数据,虽然2021年海南省生猪出栏382.4万头,生猪存栏310.5万头,全年生猪出栏量增长45. 8%,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24. 9%、14.1%。
但罗生山、海垦、新希望、牧原、乐东康牧等大企业,新建的猪业尚未满产,预计2022年都可投产,出栏量会过剩100余万头。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餐饮业严重萎缩,畜禽产品整年价格较低;2021年,受全球粮食涨价影响,饲料价格持续增长,推高了养殖成本,同时也受新冠疫情断续发生的影响,需求市场疲软,畜禽产品1-10月份价格低迷,该年度亏损严重。
《海南省规模化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污染物防治技术指南》(试行)

前言为做好我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技术指南侧重对规模化养猪场(小区)的选址、总体布局与清粪、防渗工艺、污染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模式等提出指导性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其它畜禽养殖场(小区)可参照执行。
本技术指南由海南华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1 定义和术语1.1规模化养猪场,是指某一核定地点或区域内建设的年存栏量在200头以上的养猪场。
1.2规模化养殖小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建设、具备规模、管理规范的畜禽饲养专一区域。
1.3畜禽粪污养殖场(小区)废水和固体粪污的总称。
1.4畜禽养殖场(小区)废水由尿液、残余粪便或全部粪便和饲料残渣(不同清粪方式)、冲洗水及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构成,其中冲冼水占绝大部分。
1.5固体粪污畜禽养殖场(小区)的畜禽粪便、畜禽舍垫料和废饲料等固体废物。
1.6干法清粪工艺粪便一经产生便通过机械或人工收集、清除,尿液及冲冼水则从下水道排出。
1.7水冲粪工艺粪尿污水混合进入漏缝地板下的粪沟,每天数次从沟端放水冲洗,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后排出。
1.8水泡粪工艺在畜禽舍内的粪沟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粪、尿、冲洗和饲养管理用水一并排放至漏缝地板下的粪沟中,贮存一定时间(一般为1个星期),待粪沟填满后,打开出口闸门,沟中的粪水顺沟流入粪便主干沟后排出。
1.9好氧堆肥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对废物进行发酵作用的堆肥方法。
1.10无害化处理指利用高温、好氧或厌氧等工艺杀灭畜禽粪便中病原菌和寄生虫的过程。
2 技术原则2.1种养平衡原则:根据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周边土地对畜禽粪便的消纳能力,确定养殖规模,使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达到相对平衡,基本实现养殖废弃物内部循环消化或外部零排放。
国家对农村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和补助标准

依据《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粗略计算八级工伤赔付计算方法如下: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2个月*6000元(平均工资)=72000元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五级月伤残津贴执行):30个月*6000元=180000元3、工伤医疗费:(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全部有公司或者保险公司承担。
4、就医交通费: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自己垫付的部分由公司承担(依据票据为准)5、停工留薪期工资又口称误工费(<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比如按12个月计算:12个月*6000=72000元6、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的护理费用一般采用月平均工资计算7、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8、营养费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9、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海南省2005年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86号)《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实施办法》1、七级、八级、九级、十级伤残的,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分别为所在市、县上年度城镇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4、12、10、8个月的数额。
12个月*6000元(平均工资)2、七级和八级伤残人员的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分别为五级月伤残津贴32、30个月的数额,九级和十级伤残人员的分别为六级月伤残津贴28、26个月的数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养殖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海南省致力于发展养殖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促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是一些与海南养殖业相关的政策内容的参考:
1. 支持发展优势养殖产业。
海南省将重点发展龙虾、海参、贝类和珍稀水生动植物等优势养殖产业,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并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
2. 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
鼓励养殖场企业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改造升级,提高养殖场的科学管理水平,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和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和养殖废弃物的排放。
3. 加强养殖品种改良。
海南省将加大在养殖品种改良方面的投入,促进本地养殖品种的提高,培育适应海南气候和水质条件的新养殖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4. 完善养殖业支持政策。
海南省将建立健全养殖业扶持政策体系,包括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农户和企业发展养殖业,并提供养殖业发展指导和培训。
5. 强化养殖业监管。
加强对养殖场的日常监管和抽检,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养殖市场秩序,打击养殖业违规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
6. 加强养殖业执法和信息交流。
完成养殖业执法人员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养殖业信息数据库
和交流平台,加大养殖业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养殖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
7. 推动养殖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鼓励养殖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特色养殖观光农场和农家乐,推广农业旅游,提高养殖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总而言之,海南省的养殖业相关政策旨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提高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推动养殖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以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