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布局与展望

合集下载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生产煤化工产品的一种工业形式。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化工产业现状1.1 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煤化工产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燃料油、煤制化肥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中国煤化工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为了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如山西大同煤制气项目、内蒙古大同煤制油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1.3 煤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煤化工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煤化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煤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煤化工产业还需要解决原料供应、能源消耗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2.1 创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催化剂技术和分离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探索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途径,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2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煤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以通过提高管理设施的效率、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煤化工产业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竞争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引言煤化工产业作为中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煤化工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煤化工产业现状1. 产业规模:目前,中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煤炭开采、煤制气、煤制油、煤制化肥等多个环节。

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撑。

2.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煤化工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煤化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技术创新: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如煤制油技术、煤制气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国际竞争力:中国煤化工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中国在煤化工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也具备一定的实力。

三、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1. 绿色化发展:未来的煤化工产业应以绿色化发展为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煤技术、低碳煤化工技术等,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多元化发展:煤化工产业应进一步拓展产品的种类和用途,实现多元化发展。

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多个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3. 产业协同发展:煤化工产业应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有效衔接。

与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产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进,推动整个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

4. 国际合作: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国际合作,实现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

5. 人才培养:煤化工产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培养一批具备煤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人才培养,提高煤化工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的产业,是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煤化工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文内容:1. 煤化工产业现状1.1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煤化工产业起步,主要以煤气制造和煤焦化为主。

- 20世纪50年代,煤化工产业进入高峰期,煤炭直接液化和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取得突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煤化工产业逐渐向煤基化学品和煤基新材料方向发展。

1.2 煤化工产业的优势和挑战- 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 煤化工产业可以降低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对进口能源的需求。

- 煤化工产业在环境保护和碳排放减少方面面临挑战,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投入。

1.3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值。

- 煤基化学品、煤基新材料、煤基液体燃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展。

- 煤化工产业在能源化工、化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2.1 优化煤化工技术- 加强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等核心技术研发,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 推动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提高气化效率和产品质量。

- 加强煤炭液化技术的研究,提高液化产物的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2.2 发展煤基化学品和煤基新材料- 加大对煤基化学品和煤基新材料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 推动煤基化学品的应用,扩大市场份额。

- 加强煤基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性能和应用领域。

2.3 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 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煤化工产业向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 提高煤化工产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 加强煤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建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清洁转化。

总结:煤化工产业作为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引言煤化工产业作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分析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煤化工产业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年产煤化工产品超过X万吨,产值达到X亿元。

煤化工产业在国内化工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2. 产品结构煤化工产业的产品结构相对复杂,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煤制燃料等。

其中,煤制油和煤制气是煤化工产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3. 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对成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低碳、环保技术方面还需加强研发。

4. 环境影响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量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环境管理。

三、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1. 转型升级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重点发展高效清洁煤化工技术,推动煤化工产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 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3. 拓展市场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煤化工产品的竞争力。

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 加强环境管理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废弃物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煤化工产业作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

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拓展市场和加强环境管理等方面,煤化工产业都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生产各类化工产品的产业。

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产业规模与产值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产值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X亿元,较上年增长X%。

其中,煤制烯烃、煤制气体和煤制油等产品产量和销售额均居全国前列。

2. 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创新等手段,我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部份关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大了力度。

通过推进煤化工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大环保投入,优化工艺流程,大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1. 提高产品附加值未来,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例如,开辟绿色环保的高级煤制油技术,生产高品质的石油替代品,满足市场需求。

2.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大对绿色化改造的力度,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合作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积极参预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组织活动,提升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生产煤化学产品的产业。

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化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据统计,全球煤化工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煤化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煤化工产业已实现了从传统的煤焦化工到煤液化工、煤气化工和煤制油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3. 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煤化工产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煤制石油化工产品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环保问题成为关注焦点: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为了一定的污染,如何解决环保问题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煤化工产业需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发展: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煤化工产业应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煤气化、煤液化等技术手段,将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发展清洁煤技术:煤化工产业应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同时,推动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提高煤炭的质量,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3. 推进煤化工与新能源的融合:煤化工产业应与新能源产业相结合,推动煤化工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融合发展。

通过煤炭气化、合成气体制备等技术手段,将新能源与煤炭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4.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煤化工产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煤化工产业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引言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和转化,生产化学品、燃料和材料的一类工业。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煤化工产业现状1. 产业规模煤化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成为能源转化和化学品生产的重要领域。

据统计,全球煤化工产业的总产值达到XX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X%。

2. 产业结构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多个子行业。

其中,煤制油和煤制气是煤化工产业的两个主要分支,占据了产业的主导地位。

同时,煤制烯烃等新兴子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3. 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的煤炭气化技术和催化剂的应用使得煤炭资源更加高效利用。

同时,煤化工产业在煤炭清洁转化、废气处理等环保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4. 主要应用领域煤化工产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材料等领域。

煤制油和煤制气产品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煤制烯烃则用于合成塑料和橡胶等化工产品的生产。

三、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方向1. 绿色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在煤炭气化过程中,应加强废气处理和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与煤化工产业的结合,如生物质气化和太阳能氢制气等,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创新技术煤化工产业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

在煤炭气化领域,应加大煤气净化和催化剂研发的力度,提高气化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应加强煤制油和煤制气技术的研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3. 产业协同发展煤化工产业应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

例如,与石油化工和新能源产业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共进,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化学品、燃料和能源产品的一类产业。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煤炭资源的丰富性和能源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其次,煤化工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

再次,煤化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此外,政府对煤化工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市场推动。

然而,煤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包括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煤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再次,煤化工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控措施。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加强煤化工技术创新和升级。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煤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是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领域,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2. 推动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和布局,调整煤化工产业的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在煤制化肥、煤制合成氨等领域,应该加大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3. 加强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推动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

特别是在二氧化碳的减排和污染物的治理方面,应该加大投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创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模式。

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化
100万吨/ 年装置, 实现长周 期运行
16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商 业化运行。进一步放大到 百万吨级装置的技术指标; 能效44%,单位油品消耗 3.5吨标煤,6.14吨水,排 放6.55吨CO2 煤制天然气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河南煤业集团
河南煤业集团 山东华鲁恒升 新疆天业公司 中石化湖北化肥 上海焦化集团 河南鹤壁宝马集团一期 博源投资集团内蒙古苏尼 特碱业公司一期 阳煤深圳化工公司 鄂尔多斯新杭能源 阳泉煤业集团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上海戊正工程公司 日本宇部 东华 中石化技术 上海华谊集团 湖北华烁 五环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公司
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投和道达尔公司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 公司 久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 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青海,格尔木 内蒙古,鄂尔多 斯 山西,洪洞 内蒙度,鄂尔多 斯 内蒙古,鄂尔多 斯
类型
CTO CTO CTO CTO CTO CTO
300 80
苏新SNG已核准 十二五路条
3
4 5 6
大同低变质熔煤清洁 利用项目
兴安盟煤化热电一体 化项目 准格尔旗煤炭清洁高 效综合利用项目(3) 伊犁煤制天然气项目 (2) 华星煤制天然气项目 淮南煤制天然气项目 小计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新能 山西,大同 源投资公司
国电兴安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由内蒙矿业 内蒙古,兴安 集团接手 盟 中海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团 内蒙古,鄂尔 有限公司,河北建设投资集团责任公司 多斯准格尔旗 宁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新汶集团伊犁 新疆,伊犁 新天煤化工公司 内蒙古华星新能源有限公司 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 多斯上海庙 安徽,淮南
山西煤化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 陕西,渭南 公司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神华宁煤MTP二期项目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宁东 青海,察尔汗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内蒙,鄂尔多斯 CTO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 新疆,乌鲁木 程分公司 齐甘泉堡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成绩二:自主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自主化整体达到时间领先水平。 煤气化技术: • 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煤气化技术有十余种,逐步应用于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 • 全面掌握了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通用炉型,正在开发更高压力、更大尺寸更大气化能力得到 气化炉。固定床液态排渣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已超过国外水平 • 气流床气化已进入优化阶段,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粉煤加压气化、水煤浆水冷壁气化 炉等自主煤气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粉煤加压气化、水煤浆水冷壁等自主气化技术已签约200余台, 约上百台已实现工业运行 合成技术 • 神华直接液化技术建成工业示范装置 • 中科合成油公司费托合成技术建成多套工业示范装置 • 大连化物所DMTO一代技术已建成多套工业装置,二代技术已建成示范装置 • 中石化SMTO技术已建成工业示范装置 • 清华大学FMTP技术建成了万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 • 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开发了MTP技术 • 清华大学FMTA技术,华电在榆林建成世界首套万吨级试验装置
成绩一:示范项目运行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优化工艺技术和提升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高负荷运行,煤耗、水耗 不断下降,“三废”处理和环保水平不断提高。 具体举例: • 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吨产品水耗由10吨/吨降低到5.8吨 • 伊泰16万吨/年间接液化项目吨产品煤耗由4吨标煤下降到3.6吨标煤 •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由3.6吨标煤/吨下降到3.3吨标煤/吨 • 大唐克旗、新疆庆华、内蒙古汇能等煤制天然气项目运行时间和负荷正在不断提高
小 托普索甲烷化 国内碎煤加压气化 DAVY甲烷化
一期工程投产
4
40
13.3
完成80%,暂停
151
煤制天然气十二五和十三五其他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业主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 亿Nm3/a 说明
1 2
新疆准东示范项目 鄂尔多斯煤炭清洁高 效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中石化、华能、浙能、新疆龙宇、苏新能 新疆,准东 源、福运广汇、新疆建设兵团 新蒙能源投资股份游戏公司 内蒙古,鄂尔 多斯杭锦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 国际部主任:庞广廉
煤制油十一五示范项目情况(已建成)
序号 1 项目名称 神华鄂尔多 斯直接液化 项目 内蒙古伊泰 间接液化项 目 山西潞安间 接液化项目 神华鄂尔多 斯间接液化 项目 兖矿榆林间 接液化项目 小计 建设规模 万t/a 108 产品方案 技术来源 进展 200年底建成,2009年底开始试生产, 2011年开始盈利,2012年产油86万t, 2013年产油88.8万t,目前负荷80%以 上。 2009年3月投产,2011年进行了技术 改造,年产能达到18-20万吨,2012 年生产煤制油品和化工产品17.16万 吨,目前负荷90-110% 2009年投产
10
10 20 69 30 120 30
2015年投产
2015年投产 2015年投产 2015年投产 2015年投产 2016年投产 2017年1月4日投产
投产的煤制乙二醇项目情况 2016年12月
序号 1 2 3 4 5 企业名称 通辽金煤公司 安徽淮化集团 河南煤业集团 河南煤业集团 河南煤业集团 技术商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上海浦景化工公司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规模 万t 20 10 20 20 20 地点 内蒙古,通辽 安徽 淮南 河南 新乡 河南 安阳 河南 濮阳 进展 2009年投产 2014年投产 2012年投产 2012年投产 2012年投产
建设规模 万t/a
70 80 60 60 60 70
进展
预计2017年投产,国家示范项目 预计2017年后启动,国家示范项目 预计2017年建成 一期90万吨甲醇2014年6月投产 二期90万吨甲醇60万吨MTO筹建中 甲醇装置已建成投产,烯烃装置原 定2015年投产,目前推迟建设 预计2018年建成
20
20 5 2*5+2*7.5 20 1500吨示范 5 10
河南 永城
河南 洛阳 山东 德州 新疆 库尔勒 湖北 枝江 上海 河南鹤壁 内蒙古 河北 深圳 内蒙 鄂尔多斯 山西 平定
2013年投产
计划2014年投产 工艺尾气为原料,2012年投产 一期电石炉尾气为原料,2013年投产 二期煤为原料,2015年投产 2013年投产 2013年投产 2014年投产 2014年投产 2015年投产 2015年投产 2016年投产
40
40 120 80
十二五路条+十三五示范储 备项目
十二五路条+十三五示范储 备项目 十二五路条+十三五示范储 备项目,北控SNG即将核准 十二五路条+十三五示范储 备项目,新天SNG即将核准 十二五路条+十三五示范储 备项目 十二五路条+十三五示范储 备项目
7 8
40 22 722
在建煤制烯烃项目情况2016年12月
内蒙,鄂尔多斯
CTO CTO
投产的甲醇制烯烃项目情况2017年1月
序号 1 2 3 4 5 项目公司 中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 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联想控股山东神达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河南濮阳 浙江,宁波 江苏南京 山东 滕州 山东 潍坊 类型 MTO MTO MTO MTO MTP 建设规模 万t/a 24 70 30 37 10 进展 2011年投产 含OCU,原禾元化工项目,2013年投产 2013年投产 2014年投产 2014年投产
序号 项目名称 总规模 亿Nm3/a 一期工程 亿Nm3/a 主要技术 进展
1
2
大唐克旗煤制 天然气项目
庆华伊利煤制 天然气项目
40
55
13.3
13.75
国内碎煤加压气化 DAVY甲烷化
国内碎煤加压气化 托普索甲烷化
一期工程投产 二期完成85%
一期工程投产
3
内蒙古汇能煤 制天然气项目 大唐阜新煤制 天然气项目
小计
400
投产的煤制烯烃项目情况2016年12月
序号 项目公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公司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内蒙古,包头 宁夏,宁东 内蒙,锡盟 宁夏,宁东 类型 CTO CTP CTP CTO CTO CTO CTP CTO 建设规模 进展 万t/a 60 50 46 60 68 60 50 68 60 68 137 727 2010年投产,2011年商业化运营 2011年投产 2012年投产 2014年投产,部分采用焦炉气甲醇原料 2014年投产,外购部分甲醇 2014年投产,外购部分甲醇 2014年投产,外购部分甲醇 2015年7月投产,但未商业化运行 2016年4月投产 2016年4月投产 2016年12月投产
成绩二:自主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净化技术 • 变换技术全部实现国产化
• 低温甲醇洗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硫回收技术不断提高
关键装备 • 大型煤气化炉,代表企业:太重、金重、哈锅、上锅、东锅 • 大型空分,代表企业:杭氧12万Nm3/h O2成套设备已实现国产化 • 大型离心式压缩机,代表企业:沈鼓、陕鼓等 • 大型压缩机,代表企业:沈鼓、陕鼓等 • 大型机泵,代表企业:超高压固体输送泵、高压浆液泵、耐腐蚀泵、低温泵、排渣阀、高差 压减压阀、低温阀等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 • 煤炭深加工产业装备自主化率超过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