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论文

思维导图 论文
思维导图 论文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5号 175中学张彦敏

一. 认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象人的大脑的结构图,分布着许多“沟”与“回”,这种模拟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强化了联想功能,正象大脑细胞之间无限丰富的连接。最有趣的是它以一个中心向外发散出千千万万个分支,每一个分支又与中心点连接,且每一个分支又可以成为一个中心点,再向外发散出千千万万的分支。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主要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呈现思维的过程,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信息,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直接应用到英语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如笔记)、记忆、复习、交流、写作等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激发兴趣化解难点

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前置性作业中,在预习时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在课堂上,教师再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分析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新版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为例,

思维导图在

英语前置性作业中的使用,不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独立完成知识的前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梳理知识把握重点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在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主树图、对比图。主树图用于梳理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

对比图则是以对比的形式归纳出相关知识点间的异同点,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学习习惯。在学习Unit 3《Inventions 》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对比图,从发明人,发明时间,作用等角度去分析比较不同之处,较好地完成了compare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inventions 这一教学目标:

通过将主树图和对比图这两种思维导图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achievements year of birth year of death childhood p a i n t e r

i n v e n t o r

m u s i c i a n e n g i n e e r s c i e n t i s t

contributions

1519 1452

birthplace c o u n t r y s i d e , I t a l y s h o w e d g r e a t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a n d a r t i s t i c a b i l i t y adulthood l e a r n t t o d o m a n y d i f f e r e n t

t h i n g s m a n y

i n v e n t i o n s f a m o u s

p a i n t i n g s L e o n a r d o

d a V i n c i

四.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评价整合知识发散提高

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学习之目的。

在完成unit4 Educationalexchanges的教学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学生分小组,

教师收集学生上交作品后,再组织学生集体分析评判作品的对错优劣,进一步化解教学内容的疑点、难点,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善用知识,更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评价意识,使思维导图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及我们的教学。

五.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忆和复习。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及时的复习对于学生的记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一节课的复习往往容量大,学生笔记整理几页,很难快速复习。完成了某个学习单元或整门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学习的心得和成果展示出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复习,还可以检查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是否稳固,起到自我测评的作用。准备考试时,绘制思维导图是最便捷的一种方法。学生可以先把脑海中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画出来,再和以前画过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

这样既能加深记忆,又能强化以前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考试之前,学生只需要翻阅几张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对图表中的每一个结点扫视一遍,就可以把握整个知识体系,充满自信地参加考试了。

思维导图对我的提升:

1.促进教学反思

教师不仅要把教授学生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涉及快速阅读、扩充材料、整理信息等学习的基本技能。通过把学习过程用图表的方式可视化地表现出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发现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及时做出诊断与反馈。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找出关键词,通过对核心内容的查找、反复阅读和详细分析,可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地加以深化。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在原来的教学设计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用不同颜色的结点表示反思的结果并最终把这些教学反思中产生的想法汇聚成教学成果。

2.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协作

教师通过观看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能够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有问题,发现学生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从而可以找出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具体的指导、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此外,教师还可以从每张作品中找到学生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从而做到在关注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关怀个体,关注各层次学生的成长,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样,学生的不同小组、不同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观看绘制的思维导图,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交流看法。交流的内容并不限于学习的知识,还可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讨论,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集体力量有帮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