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评分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绿建评分报告模板

绿建评分报告模板

GB/T50378-2014江苏省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自评估评分报告建筑类型:公共建筑自评星级:★★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目录一、自评总述二、项目效果图三、自评内容1 节地和室外环境2 节能和能源利用3 节水和水资源利用4 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5 室内环境质量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和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__ 二_ 星级的标准。

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1:表1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自评得分情况节地和室外环境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加分项总分值100100100100100—自评得分6057415251换算得分6073.0857.756551权重系数0.160.280.180.190.19权重得分9.620.4610.4012.359.69自评总分:62.5 ,申报星级评分要求:60 。

1三、自评内容1 节地和室外环境子项条文编号条文分数不参评分得分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Y Y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Y Y 4.1.3 场地内应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Y Y 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Y Y土地利用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1915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9 5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60室外环境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44 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

40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63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43交通设施和公4.2.8 场地和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农村建房环保评估报告范本

农村建房环保评估报告范本

农村建房环保评估报告范本1. 引言本报告对某农村地区建房项目进行环保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房过程的环保措施、使用材料的环保性能、房屋的能源利用等方面。

通过评估,旨在指导该建房项目的环保改进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建房过程的环保措施评估2.1. 施工工艺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方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施工工艺和设备,并set up 了详细的施工计划。

施工工艺包括垃圾分类、节水节能、尘埃控制等环保措施,设备使用具备能耗低、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的设备。

同时,施工方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减少施工时间,降低环境影响。

2.2. 废弃物处理建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通过分类回收和合理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可回收材料如钢筋、木材等被分类回收,并进行再利用。

其他废弃物经过合理的处理,如使用环保垃圾袋、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等,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使用材料的环保性能评估3.1. 建筑材料建房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被认定为环保建材,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材料本身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因此,使用这些环保建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2. 室内装修材料室内装修材料也是环保材料,并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

室内墙壁采用无甲醛涂料,地面使用绿色环保地板,家具和装饰品均为环境友好型产品。

这些选择减少了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降低了对居住者的健康影响。

4. 房屋的能源利用评估4.1. 能源消耗房屋在运行期间的能源消耗被评估为较低水平。

房屋采用了节能灯具,安装了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能源监测和管理。

同时,房屋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日照、通风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

4.2. 减少碳排放房屋所使用的暖气系统采用高效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热水器等。

同时,建筑本身的隔热性能优良,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这些措施对减少碳排放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5. 结论该农村建房项目在建房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施工工艺、设备、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

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

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绿色节能建筑评估报告范本一、概述本评估报告是针对某绿色节能建筑项目的评估结果。

该项目是一座办公楼,旨在实现绿色和节能目标。

评估报告主要对该项目的设计、建筑材料、能源系统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

二、设计评估1. 建筑设计合理性评估对于该项目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采用了合理的通风、自然采光和热能利用等设计措施,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2. 建筑材料评估评估报告对项目所选建筑材料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了限制。

三、能源系统评估1. 供暖与制冷系统评估评估报告对该项目的供暖与制冷系统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高效的供暖与制冷设备,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2. 照明系统评估评估报告还对该项目的照明系统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并显著降低了能耗。

四、运营管理评估1. 智能化管理评估评估报告对该项目的智能化管理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节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建筑运营维护评估评估报告还对该项目的建筑运营维护水平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较高,能够有效管理建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

五、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根据对该项目的评估,评估报告得出以下结论:1. 该项目的建筑设计合理,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2. 该项目的建筑材料使用环保,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3. 该项目的能源系统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4. 该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合理调节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该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较高,能够有效管理建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绿色建筑性能评价自评估报告填写说明【模板】

绿色建筑性能评价自评估报告填写说明【模板】

绿色建筑性能评价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评价阶段:评价(竣工)/评价(运行使用)自评星级:☆/☆☆/☆☆☆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V2.0.2二〇二〇年八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的民用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 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情况 (3)三、自评内容 (4)4安全耐久 (4)4.1 控制项 (5)4.2 评分项 (13)5健康舒适 (25)5.1 控制项 (27)5.2 评分项 (41)6生活便利 (59)6.1 控制项 (60)6.2 评分项 (66)7资源节约 (91)7.1 控制项 (93)7.2 评分项 (106)8环境宜居 (137)8.1 控制项 (138)8.2 评分项 (145)9 提高与创新 (160)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创新项分数达到星级的要求,且符合以下前置评价条件:1、各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均不小于该评分项满分值的30%。

……□2、全装修………………………………………………………………□3、技术要求:4、得分情况:总得分:Q=(Q0+Q1+Q2+Q3+Q4+Q5+Q A)/10=二、项目情况1、项目效果图(竣工,申报对象为部分时,应在整体中标示申报范围)2、项目总平面图(申报对象为部分时,应在整体中标示申报范围)三、自评内容4 安全耐久4.1 控制项4.1.1 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区有可靠的防涝基础设施;场地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绿色建筑质量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质量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质量评估报告尊敬的评估委员会:根据您所要求的绿色建筑质量评估报告,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绿色建筑进行评估:建筑节能性能、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建筑材料可持续性以及建筑周边环境影响。

首先,该绿色建筑在节能性能方面表现出色。

建筑物采用了高效能节能设备,如太阳能板、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

这些设备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建筑的能源消耗,并且提供了良好而舒适的室内环境。

此外,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也能有效减少能量的消耗,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

其次,这座绿色建筑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筑物采集和利用雨水作为灌溉系统和卫生洗浴系统的水源,极大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此外,建筑内部使用了节水型设备,如节水马桶和节水龙头,进一步降低了用水量。

对于排水处理系统,建筑采用了生物滞留池等先进技术,有效处理和再利用了生活污水,降低了对周边环境水资源的负荷。

第三,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该绿色建筑经过精心设计,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质量。

建筑采用了通风和空调系统,确保了空气的循环和流通,并且通过过滤、净化等方式去除室内的有害物质,提供了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此外,采光设计也非常重要。

建筑物的窗户和天窗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第四,该绿色建筑的建筑材料可持续性较高。

建筑采用了环保材料,如可再生木材、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也是该绿色建筑的特点之一。

在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大部分材料可以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和建筑垃圾的产生。

最后,该绿色建筑在建筑周边环境影响方面也值得肯定。

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环境友好的施工方式,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同时,建筑周边景观的设计注重了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保持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该绿色建筑在节能性能、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建筑材料可持续性以及建筑周边环境影响等方面表现出色。

河北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模板

河北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编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7)Ⅰ土地利用 (7)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9)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7)5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1 控制项 (36)5.2 评分项 (41)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1)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7)Ⅲ照明与电气 (54)Ⅳ能量综合利用 (59)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6.1 控制项 (69)6.2 评分项 (72)Ⅰ节水系统 (72)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7)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2)Ⅰ节材设计 (92)Ⅱ材料选用 (99)8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20)Ⅰ室内声环境 (120)Ⅱ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6)Ⅲ室内热湿环境 (132)Ⅳ室内空气质量 (134)11提高与创新 (138)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样表_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住宅)

样表_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住宅)
证明材料:见4.3.5。见雨水/中水系统施工图。




4.3.6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本工程结合场地地形特点,规划设计地面雨水及建筑屋面雨水径流途径,减少雨水受污染机率。院内公活动场地、人行道、露天停车场等铺设渗水材质,以利于雨水入渗。
证明材料:见4.3.6。见给排水施工图;景观施工图。

4.5.3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A),夜间不大于35 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ri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不参评项。
本项目不采用集中空调系统,与集中空调系统相关的风系统、水系统均不适用于本项目。

4.2.3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
本工程热媒由热交换站提供,热媒供回水温度为35/45°C。为达到计量和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室温要求,因此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
证明材料:见暖通施工图。
证明材料:见景观绿化施工图。

4.1.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建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饮食店、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在规划设计时应采用有效措施避免超标。建筑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证明材料:见4.1.7。见总平面施工图。

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本工程建筑布局合理,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均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城市绿色建筑环评报告

城市绿色建筑环评报告

城市绿色建筑环评报告一、引言城市绿色建筑的建设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还能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本报告将对某城市中进行的一座绿色建筑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和评价。

二、项目概况本绿色建筑项目位于某市的市中心区域,总建筑面积为XXX平方米,设计为多功能办公楼。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建筑使用效率,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环境评估1. 能源利用本项目通过采用创新的能源管理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能源消耗的最小化。

建筑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可有效利用太阳能发电。

此外,建筑外立面采用隔热材料,减少了空调能耗,提高了室内热舒适度。

2. 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项目建设引入了雨水收集系统,并通过处理后供给灌溉和建筑物内部的非饮用水。

此外,建筑内部使用了节水器具,有效减少了用水量。

3. 建筑材料选择在本项目中,优先选择了环保材料,如再生材料、低VOC材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建筑采用木材结构和石材外立面,以提高材料的再生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4. 室内环境质量为了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本项目特别注重室内空气质量管理。

建筑内部采用了高效过滤系统和定期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此外,室内采用了低VOC材料和绿色植物,增强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四、环境效益评价通过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和效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节能减排效益本项目采用的能源管理措施和设备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数据统计,相比传统建筑,本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约能源约30%以上,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40%。

2. 资源保护效益绿色建筑项目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降低了对自来水和其他水资源的需求。

预计每年可节约用水量约40%以上,并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

3. 建筑使用效率提升绿色建筑改善了室内环境,提高了工作和生活质量,促进了员工的健康和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方案
绿色设计自评估评分报告
建筑类型:公共建筑
自评星级:★★
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目录
一、自评总述
二、项目效果图
三、自评容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 室环境质量
一、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__ 二_ 星级的标准。

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1:
表1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自评得分情况
自评总分:62.5 ,申报星级评分要求:60 。

三、自评容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注:设计阶段不参评的条文,以“—”表示。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注:设计阶段不参评的条文,以“—”表示。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注:设计阶段不参评的条文,以“—”表示。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注:设计阶段不参评的条文,以“—”表示。

5 室环境质量
注:设计阶段不参评的条文,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