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合集下载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精选文档】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精选文档】

讲座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教学要求1、了解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掌握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熟悉其运算规则;3、初步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重点: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难点: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ppt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引言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仪器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对系统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定量描述,以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

但实践证明,任何测量的结果都只能是相对准确,或者说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被称为实验误差。

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者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实验者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有关规律,从而在实验中设法控制和减小误差,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1.准确度和误差⑴准确度和误差的定义准确度是指某一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一般以误差E表示,E=测定值-真实值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E为正值,说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E为负值,说明测定结果偏低。

误差愈大,准确度就愈差。

实际上绝对准确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得到的。

化学研究中所谓真实值是指由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同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⑵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绝对误差表示实验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它具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

如克、毫升、百分数等。

例如,对于质量为0。

1000g的某一物体.在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

1001g,则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只用绝对误差不能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分析误差时,除要去除绝对误差的大小外,还必须顾及量值本身的大小,这就是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商,表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常用百分数表示。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一、实验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实验数据记录是会计实训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不仅可以帮助会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还可以为后续的结果处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保证会计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实验数据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日期和时间:记录每次操作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便对数据进行时间排序和跟踪。

2.操作描述:详细记录每次操作的内容和过程,确保每个步骤都被记录下来,以便查证和复现。

3.数据来源:记录数据的来源,可以是财务报表、票据、凭证等,以确保每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记录单位:记录数据的计量单位,例如金额单位是人民币、美元等,以避免单位混淆和数据错误。

5.数值记录:记录每项指标的具体数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备注: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或需要说明的地方,可以在备注中进行相关说明,以便后续数据的理解和处理。

二、实验数据记录的要求与技巧为了保证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一些要求和技巧是需要注意和掌握的。

1. 严谨和细致实验数据记录需要严谨和细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步骤和数据。

任何一个细节的遗漏都可能导致数据的失真和结果的不准确,因此务必确保每个步骤和数据都被记录下来。

2. 实时记录实验数据应该及时进行记录,确保数据不会遗忘或混淆。

一些具体的实时记录方式包括使用电子表格或专业的会计软件进行数据输入,或者使用纸质记录表格进行手工记录。

3. 标准化格式为了便于后续的结果处理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记录应该采用标准化的格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记录表格,包括时间、操作描述、数据来源、记录单位、数值记录和备注等栏位。

4. 数据验证与查证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于重要的数据和操作步骤,应进行数据验证和查证。

可以通过与其他数据源的对比、与财务报表的核对等方式,进行数据的验证和查证,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三、实验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是会计实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数据处理全文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数据处理全文

筛板精馏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二)数据处理(1)全回流塔顶样品折光指数nD =1.35→摩尔分率xD=0.9064塔釜样品折光指数nD =1.365→摩尔分率xw=0.599进料样品折光指数nD =1.367→摩尔分率xw=0.497在平衡线和操作线之间图解理论板全塔效率η=⨯=%100Pt N N (2)部分回流(R=4)塔顶样品折光指数n D =1.367塔釜样品折光指数n D =1.356进料样品折光指数n D =1.367计算得摩尔浓度:X D =0.497 ;X w =0.908;X f =0.497进料温度t f =34.2℃;在X f =0.497下泡点温度85.62℃精馏段方程:1816.08.011+=+++=x R x x R Ry D进料热状况q :根据xF 在t —x (y )相图中可分别查出露点温度t V =89.38℃;和泡点温度t L =85.62℃。

在xF=0.497组成、露点tV=89.38℃下,饱和蒸汽的焓;乙醇和正丙醇在定性温度t=(t V +0)/2=89.38/2=44.69℃下的比热C PA =2.51KJ/Kmol·K ;C PB =2.54KJ/Kmol·K乙醇和正丙醇在露点温度t V 下的汽化潜热r A = 815.79kJ /kg ;r B = 708.20kJ /kg在x F =0.497组成、泡点t L =85.62℃下,饱和液体的焓;C PA 、C PB :乙醇和正丙醇在定性温度t=(t L +0)/2=85.62/2=42.8℃下的比热 C PA =2.58KJ/Kmol·K ;C PB =2.52KJ/Kmol·K在x F =0.497组成、实际进料温度t F =34.2℃下,原料实际的焓根据实验,进料是常温下(冷液)进料,有t F <t L乙醇和正丙醇在定性温度t=(t F +0)/2=34.2/2=17.1℃下的比热C PA =2.86KJ/Kmol·K ;C PB =2.77KJ/Kmol·K混合液体比热Cpm=46×0.497×2.51+60×(1-0.497)×2.54=134.04(kJ/kmol.℃) 混合液体汽化潜热rpm=46×0.497×815.79+60×(1-0.497)×708.2=40024(kJ/kmol )所以18.14002440024)2.3438.89(04.134)(=+-⨯=+-⨯=m m F B r r t t Cpm q b. q 线方程(进料线方程):76.2-56.611q Fq q x q x x q qy =---=q 线斜率=-=1q q 6.56 q 线方程与精馏段方程交点计算得:(0.51,0.59)在平衡线和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之间图解理论板板数: 全塔效率η=⨯=%100P t N N。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会计实训实验是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实训实验中,学生需要进行各种会计操作和记录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结果处理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相关的会计操作,例如编制会计凭证、填写账簿、制作财务报表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记录每个操作的详细数据,包括日期、凭证号、科目名称、借贷金额等。

这些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的结果处理和分析非常重要。

在数据记录方面,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性:确保每个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可以通过仔细核对每个操作的结果,以及使用计算器或电子表格软件来减少错误的发生。

2. 完整性:确保每个操作的所有相关数据都被记录下来。

例如,每个会计凭证应包括所有的借方和贷方科目,以及相应的金额。

缺失或遗漏的数据可能会导致结果处理的不准确。

3. 一致性:在数据记录中保持一致性可以使结果处理更加方便和准确。

例如,可以使用统一的日期格式、凭证编号格式等。

完成数据记录后,学生需要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账务处理:将记录的数据进行账务处理,包括根据借贷规则进行分录、更新账簿、制作财务报表等。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得到各个会计要素的最终结果。

2. 财务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财务分析。

可以使用各种指标和比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估和比较。

3. 异常处理:在结果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如错误的数据记录、计算错误等。

学生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训实验的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会计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为将来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数据处理

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数据处理

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数据处理1.目的规范检验数据的记录和结果的表示方法,并正确进行分析数据的取舍与处理。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室所有分析检测数据的记录和结果的表示、取舍与处理。

3.职责3.1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操作,做好检测数据的记录及数据的表示、取舍与处理。

3.2复核人员:负责校核检测人员的数据记录、数据表示方法和取舍与处理。

3.3检测室负责人:负责监督管理,若遇到较大数据问题,及时报告检验科负责人处理。

4.检测数据的记录规则4.1记录测量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不确定)数字。

当用合格的计量器具称量物质或量取溶液时,有效数字可以记录到最小分度值,最多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

4.1.1若最小分度值为0.1mg的(1/万)分析天平称量物质可以记录到小数点后第4位小数。

若最小分度值为1mg的(1/千)分析天平可以记录到小数点后第3位小数。

若在台秤上称量时,则只能记录到小数点后第1位小数。

4.1.2若用分度标记的刻度吸管和滴定用的吸管读数的取值时,有效位数可以记录到最小分度后一位,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及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

4.2表示精密度通常只取一位有效数字。

测定多次时,方可取两位有效数字,且最多取两位。

4.3在数值计算中,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后,其余数字应按修约规则一律舍弃。

4.4在数值计算中,倍数、分数、不连续物理量的数目,以及不经测量而完全理论计算或定义得到的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可视为无限,这类数值在计算中需要几位就可以写几位。

如(1/6)K2Cr2O7摩尔质量中的1/6等。

4.5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所能够达到的数位不能低于方法检出限的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数位。

4.6检测用的计量仪器设备响应值的记录,可以根据计量仪器设备的响应值分辨率、准确度的位数进行记录。

4.6.1若记录PH/mV/离子计的响应值,则分别记录到小数点后,第2(3)位小数。

4.6.2若记录分光光度计的响应值,则记录到小数点后,第3位小数。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会计实训实验是会计专业学生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处理,以便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记录是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记录数据可以准确地记录每一步的操作和结果。

在记录数据时,学生需要注重准确性和完整性。

首先,需要确保记录的数据准确无误,避免因疏忽或错误导致数据的失真。

其次,需要记录的数据应该是完整的,包括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结果。

在实验数据记录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行结果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验结果。

结果处理可以包括数据的整理、归纳和分析。

首先,学生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其次,学生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联,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和解释。

最后,学生还可以通过统计和图表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以便更直观地呈现实验数据和结论。

在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中,学生还需要注重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可靠性指的是数据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不受主观因素和偏差的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和数据的交叉验证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性指的是数据应该是科学合理的,符合会计原理和规定。

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一致性来评估数据的科学性。

总之,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验结果。

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学生需要注重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从而得出准确可信的实验结论。

精馏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

精馏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

精馏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一、引言精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本文旨在记录和分析一次精馏实验的数据以及处理结果。

二、实验记录1. 实验目的:利用精馏技术将混合液中的组分A和组分B进行分离。

2. 实验装置:精馏设备包括加热器、冷凝器、分馏柱和收集瓶等。

3. 实验步骤:a. 将混合液倒入精馏瓶中,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

b. 将精馏瓶连接到精馏设备上,并将冷凝器与冷水源连接。

c. 开始加热,使混合液沸腾并产生蒸汽。

d. 蒸汽经过分馏柱后,在冷凝器中冷却并凝结成液体,收集于收集瓶中。

4. 数据记录:- 初始沸点:100°C- 组分A的沸点:80°C- 组分B的沸点:120°C- 收集瓶中收集到的液体体积:50 mL三、数据处理结果1. 确定组分A和组分B的分离程度:通过记录初始沸点和收集瓶中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组分A和组分B的分离程度。

假设收集瓶中只含有组分A,根据物质的摩尔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组分A的摩尔数。

同样地,假设收集瓶中只含有组分B,可以计算出组分B的摩尔数。

通过比较两者的摩尔数,可以得出分离程度的高低。

2. 计算回收率:回收率是衡量实验结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记录收集瓶中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实验过程中组分A和组分B的回收率。

回收率的计算公式为:回收率 = 收集瓶中液体的摩尔数 / 初始混合液的摩尔数× 100%。

3. 分析分离效果: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实验的分离效果如何。

如果组分A和组分B的摩尔数接近于初始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数,说明分离效果较好。

如果摩尔数有较大差异,说明分离效果较差。

4. 讨论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偏差。

例如,可能由于设备的不完善或操作的不精确,导致实际的沸点和分离效果与理论值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训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训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训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一、实训数据记录在实训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需要记录的数据:1. 实验时间:记录每次实验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 实验条件:记录每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温度、湿度等条件。

3. 样本信息:记录每个样本的来源、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4. 实验步骤:详细记录每个实验步骤,包括操作方法、操作顺序等。

5. 数据测量:准确测量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数据,如重量、体积等。

6.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记录下来。

7. 异常情况: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如仪器故障或试剂失效等,需要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数据处理1. 数据清洗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

清洗包括删除重复值、填充缺失值和处理异常值等。

删除重复值可以避免统计结果出现偏差;填充缺失值可以避免因为缺失而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处理异常值可以避免因为异常值导致统计结果不可靠。

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得出结论或做出决策。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可以对数据进行总体描述、变量关系和趋势等方面的分析。

3.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4.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自动发现有意义的模式或规律,并进行预测或分类等操作。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关联规则挖掘和分类预测等。

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隐藏在大量复杂的原始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5. 结果报告最后,需要将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进行报告。

报告应该清晰明了地呈现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

同时,还需要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 3.00 110.80 55.40 2.03 392.93 9.85 1000.89 193.60 138.90 125.36 130.80 51.40 0.00 0.00 (25.36) 70.43 9.85 1209.43 0.52 392.93 1.00
2.00 3.00 256.10 128.05 2.01 391.52 10.05 1001.71 211.61 217.80 85.04 137.50 59.00 0.00 0.00 14.96 2.74 10.05 519.50 1.22 391.52 1.00
2.00 3.00 107.90 53.95 2.03 394.14 10.11 1000.89 217.91 200.80 186.10 119.20 57.10 0.00 0.00 (86.10) 248.01 10.11 1242.41 0.51 394.14 1.00
氢+气体烃类产品中的氢+脱S脱N所消耗的氢
10.13 1000.2 392.90 399.70 398.70 397.10 173.90
10.15 1000.6 366.40 395.80 398.50 386.90 120.70
10.05 1001.0 362.20 400.40 398.90 387.17 180.40
9.82 1001.0 393.60 400.10 399.00 397.57 162.20
2013-3-20 2013-3-27 2013-3-29 2013-4-2 2013-4-7 2013-4-9 2013-4-26 2013-4-27 20130320-1 20130327-1 20130329-1 20130402-1 20130407-1 20130409-1 20130426-1 20130427-1 1.10 ODC-11 95.00 240.40 0.50 5 1000.0 10:15 21340.80 10 1.10 ODC-14 95.00 151.31 1.69 5 1000.0 10:00 23339.70 13 1.10 802-1-500 95.00 172.42 2.08 5 1000.0 10:17 23997.40 12 1.10 802-5-500 95.00 175.84 2.06 5 1000.00 10:03 24579.50 12 1.10 802-H2SO4 95.00 135.20 1.53 5.00 200.00 10:52 24949.10 11.00 0.8802 0.8802 0.8802 ODC-12 条型催化剂 条型催化剂 188 95 95 198.9 116.5 1ml/mim 11:00 156.7 120.9 1ml/mim 200 10:55 26521.3
开始原料罐+油质量,g 275.80 催化剂的加入量/g 0.00 设定泵转速,r 10 设定氢气流量/ml 1000.0 液体进料时间,hh-mm 9:50 开始进料时湿式流量计读数,L 17114.30 气温,°C 17 压力,mmHg 反应开始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进液30分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进液60分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进液90分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10.08 1000.8 382.70 398.90 400.10 393.90 238.20
10.13 1001.2 383.20 398.80 398.50 393.50 236.50 12:36
实际停气时湿式流量计读数,L 实际停气时间,hh-mm 结束后原料罐+油质量,g 高分级产品量/g 冷产品罐产品罐/g 高压分离器产品量/g 生成水质量/g(从油产品中抽出) 进液时间,hr 进气时间,hr 原料总进料量,g 实际原料进料速率,g/hr 总反应时间,hr 反应炉平均温度,℃ 平均系统压力,MPa 平均氢气流量,ml/min 平均高分罐温度,℃ 产品总质量,g 液体收率/% 气体停液时总体积,L 气体总停气时体积,L 刨除氢气的气体总质量,g 气体产率/% 原料损失率/% 轻质油品收率/% 反应压力,MPa 反应氢油比 反应空速/h-1 反应平均温度,℃ 校正后液体收率/% 氢耗,%
10.03 1000.6 367.10 400.40 399.10 388.87 194.30
10.11 1001.1 392.90 399.70 399.00 397.20 203.10
10.17 1000.6 369.50 396.90 395.30 387.23 145.90
10.05 1001.2 378.00 397.70 398.80 391.50 182.70
10.16 1000.5 386.80 400.00 397.80 394.87 96.80
10.02 1000.7 386.90 399.50 398.50 394.97 173.10
9.83 1000.8 381.90 397.50 395.30 391.57 130.70
10.07 1000.7 388.80 399.70 398.70 395.73 148.50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进液120分(停液)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实际停液时间,hh-mm 停液时湿式流量计读数,L 持续进气30分(停液)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持续进气60分(停气)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持续进气90分(停气)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持续进气120分(停气)时: 开始时系统压力,MPa 氢气流量,ml/min 反应炉下部温度/℃ 反应炉中部温度/℃ 反应炉上部温度/℃ 反应炉平均温度,℃ 高分罐温度,℃ 气体采样进色谱时间,hh-mm
10.06 1001.1 382.60 398.20 394.00 391.60 182.80 12:30
9.87 1000.8 382.90 398.70 399.80 393.80 215.60 12:20
10.08 1001.1 382.90 398.80 400.20 393.97 232.40
10.11 1000.7 377.60 398.50 399.20 391.77 231.40
11:50 17245.40
12:55 18166.40
12:37 18650.00
12:10 19527.80
12:10 20460.70
10.25 1001.1 380.80 398.80 399.50 393.03 162.60
9.87 999.1 393.10 399.80 399.00 397.30 216.10
10.20 999.6 383.90 398.60 397.00 393.17 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10.22 1000.7 377.10 398.00 397.50 390.87 156.90
10.06 1001.3 377.80 397.80 395.00 390.20 186.50
9.85 1000.8 378.90 398.30 399.40 392.20 216.40
10.05 1006.7 374.00 396.90 396.00 388.97 226.40
日期,yy-mm-dd 试验编号 原料油编号 进料原料的密度,g/ml 催化剂编号 反应管有效体积,ml
2013-3-5 20130305-1 1.10 95.00
2013-3-8 2013-3-11 2013-3-14 2013-3-18 20130308-1 20130311-1 20130314-1 20130318-1 1.10 95.00 265.70 0.00 10 1000.0 10:55 18040.20 19 1.10 ODC-12 95.00 267.00 3.66 5 1000.0 10:37 18519.20 16 1.10 FeSO4 95.00 310.30 5.50 10 1000.0 10:10 19390.30 14 1.10 ODC-11 95.00 333.50 3.01 5 1000.0 10:10 20341.50 15
2.00 3.00 247.70 123.85 2.01 388.23 10.20 1000.73 143.30 221.70 89.50 131.10 58.40 0.00 0.00 10.50 0.77 10.20 536.70 1.18 388.23 1.00
2.00 3.00 188.70 94.35 2.02 391.26 10.05 1001.13 181.23 127.60 67.62 126.20 61.60 0.00 0.00 32.38 0.00 10.05 706.19 0.90 391.26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