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一)》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1听课评课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1听课评课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1听课评课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我说道课的内容就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观测物体”一节,就是一节崭新讲课。

(二)教材简析观测物体就是在学生自学并掌控了“上下、前后、左右”边线关系的基础上精心安排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并使学生学会从相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自学有关几何图形的科学知识奠定稳固的基础。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弱,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后,左右弄错,观测周围的事物也就是比较纯粹、直观地看看表面。

因此,“使学生体会从相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见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控观测物体的方法”就沦为教学的重点,“培育学生的观测能力和空间观念”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依照《崭新课程标准》的建议,融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科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订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测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三、嘲弄法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

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工作指导学生用“合作自学”、“辨认出自学”的方法积极开展自学活动。

在合作自学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互动数学自学的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

在探究辨认出中,学生沦为“探索者”参予自学过程,满足用户了他们的好奇心,唤起了他们猛烈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习顺利、研习的开心。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小节看一看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小节看一看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小节看一看同步练习填空题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答案】小明;小红【解析】第一幅图是小明看到的,第二幅图是小红看到的。

所以答案是:小明、小红填空题小亮看到的是熊猫的。

(“后背”还是“侧面”)【答案】后背所以答案是:后背填空题小青看到的是哪副图【答案】②【解析】小青坐在小兔的后面,看到的是小兔的后背,即可得解填空题苗苗看到的是老虎的。

【答案】脸所以答案是:脸填空题小红看到的是数学课本的面。

【答案】③【解析】小红在课本的侧面,看到的是第三幅图。

填空题小亮在恐龙的面,看到的是。

①②【答案】正;①【解析】解答:小亮在恐龙的正面。

看到的是。

所以答案是:正①分析: 小亮在恐龙摆放位置的正面,看到的是,即可得解。

填空题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答案】前面或后面;上面;下面【解析】图一:从前面或后面看;图二:从上往下看;图三:从下往上看。

所以答案是:前面或后面上面下面填空题仔细观察,三人看到的分别是哪副图?①②③小利看到的是,小芳看到的是,小军看到的是。

【答案】②;③;①【解析】小利看到的是②,小芳看到的是③,小军看到的是①,所以答案是:②③①填空题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

①②【答案】②【解析】镜子里的与镜子外的是完全相对,所以答案是:②填空题下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答案】上面;正面;侧面【解析】图一是从上面看到的,图二是从正面看到的,图三是从侧面看到的。

故答案为:上面正面侧面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两个正方形面,即;从正面看,看到三层:第一层摆放两个正方体,第二层摆放一个正方体,第三层与二层一样,即;从侧面看,无论是左面还是右面,都是。

判断题观察下图,丫丫看到的是。

【答案】正确【解析】丫丫坐在课本的正面,看到的是,所以答案是:正确判断题从侧面看到的是圆形。

【答案】错误【解析】从侧面看到的是长方形,而不是圆形。

所以答案是:错误判断题从侧面看到的是圆形。

【答案】正确【解析】从侧面看到的是圆形,说法正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看一看(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写说明为了便于操作,教科书设计了小宇和小霞分别从小兔的侧面、前面观察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一部分。

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教科书设计按“观察实物—推理判断—实践感知”的思路展开,安排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从不同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主要让学生观察储钱罐,说说看到了什么,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画“√”)在上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直接观察的基础上,这一问题是间接观察,让学生根据图,在头脑中想象实际是什么样的,判断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利用自带学具分组观察,描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学具的样子,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的经验,初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观察和体验的实践活动中。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学生的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思考。

在此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见“教育新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习习惯的要求”)。

第二章《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一) 期末学业考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析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一) 期末学业考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析版)北师大版

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二章《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一)一、单选题1.小文从窗外看到的情景是( )A. B. C.2.看到的是哪一个?()A. B.3.上面一栋房子,四个同学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分别是:判断一下,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这座房子有3个窗户,1个门。

B. 这座房子的窗户都在屋子的正面和背面。

C. 门在屋子的正面。

D. 房子的背面有一个窗户。

4.(2020三上·龙华期末)豆豆从外面看到的是()。

A. B. C.5.这两幅冰箱图中哪一幅是小朋友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A. B.二、判断题6.(2020模拟四下·寻乌期中)观察一个物体,同时看到的最多三面.()7.观察下图,丫丫看到的是。

8.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一定不相同。

9.(2020模拟五下·郸城期末)从某一个方向观察一个立体物体,能确定这个物体的整体形状.()10.判断对错:笑笑在熊猫的侧面。

11.(2020四下·麻城期中)两个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位置看,形状一定不同.(判断对错)三、填空题12.右边的汽车形状是小红站在汽车的哪一面看到的?填在括号里.________13.我们的教室.下面这些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0模拟二上·西宁月考)小猴看到的是图________,小鹿看到的是图________,小兔看到的是图________。

15.小明在游船上连续拍摄到桂林漓江景色的一组照片.下面四幅照片按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16.连一连17.(2020模拟三上·韶关期中)下面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他们的名字分别写在括号里。

18.(2020模拟三上·福田期末)下面四幅图分别是机灵狗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请连线。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含答案)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从前面能看到三个长方形,下层最大,上层最小。
故答案为:B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根据物体的特征确定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即可。
二、判断题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小胖观察到的图形直立的瓶子应该在右边,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形状是不同的.把自己想象成小胖,然后根据物体特点判断出看到的图形即可.
9.在同一方位,看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多少个面?
看到一个面。
10.任何填空题
11. 从________看到的是 。
12.右边6个图分别是哪6个小朋友看到的?请在括号里写上编号。
________
13.如下图所示,电视台的摄像机1、2、3、4在不同位置拍摄了四幅画面,则A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B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C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D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
15.【答案】脸
【解析】【解答】苗苗看到的是老虎的正脸。
故答案为:脸
【分析】苗苗坐在老虎的前面,看到的是老虎的正脸,即可得解。
四、解答题
16.【答案】
【解析】【解答】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7.【答案】解:
【解析】【分析】对于同一个物体,不同的观察角度所观察到的形状不同。小鸟是从上方看到的图形,所以看到的是屋顶;小兔子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看到的是屋子门窗、烟囱和屋顶;小马是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看到的只有烟囱和屋子
14.观察 ,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 ,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 ,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4= 9+6= 10-8= 15-5=8+7= 4+9= 16-5= 8+8= 5+9=3、填一填9+()=13 ()+9=1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2)把15分成5和4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师板书:15-5=10 10-4=6(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师板书:10-9=1 1+5=6(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9+()=15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1)课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2)教材简析: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百宝箱、玩具熊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事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

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4)(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任务是在一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要上好一节课,导入很重要。

在本节课开始之前,选择游戏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推理与观察验证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当学生根据主题图进行想象与推理之后,让他们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与图中人物相符的位置进行观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懂得猜想需要验证的道理。

(5)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

师:和老师一起指读下面的题目要求下面哪幅图是男孩看到的?(画“√”)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小男孩站在熊猫的那个方向,再来确定。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男孩站在熊猫的后面所以他能看到熊猫的背面。

所以要在熊猫背面的方框里画勾。

师:2,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小猴子和我们观察的方向一致它看到了大象的侧面,所以连第一幅侧面图,小猫在大象的正前方看到了大象的一双眼睛和两只象牙,所以连第二幅图,大象的正脸。

师:观察了这么久我们一起做个口算练习放松一下吧
师:下面这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我们一起连一连吧。

先来看小狗,它在猫警察的前面,它看到了猫警察的正脸,所以连第一幅图,小兔子在猫警察的后面它看到的是猫警察的后背,所以连第二幅图,小猴子跟我们观察的角度差不多,一只手放在身侧,一只手在指挥所以我们选最后一幅图,小松鼠呢,它和小猴子面对面对着所以方向相反,它看到的猫警察也举起了指挥的手不过啊另一侧的手被挡住了,所以我们要连第三幅图,它第四幅图方向相反而且挡住了一只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