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1-2章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1-2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1-2章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A.凯特勒B.威廉·配第C.康令D.阿亨瓦尔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是(A)A.数量性B.总体性C.社会性D.具体性3、就总体单位而言(C)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A)A.50名学生B.每一个学生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5、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A.每个职工B.每个企业C.每个个数的职工D.全部工业企业6、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3200元、3250元、3320元和3560元,这四个数字是(B)A.变量B.变量值C.数量标志D.数量指标7、某工业企业工人的技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这里的“技术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职工人数是一个(A)变量。

A.离散型B.连续型C.有时是离散型有时是连续型D.无法判断9、一项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B)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C.制定统计调查方案D.采用多种调查方法10、制定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明确(D)A.统计调查对象B.统计调查单位C.统计调查项目D.统计调查目的11、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是按(B)来划分的。

A.调查组织形式B.登记事物连续性C.调查方法D.调查对象包括范围12、下列属于经常调查的是(D)A.对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B.对近几年来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C.对全国人口每隔10年进行一次普查D.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13、对某地区饮食业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地区饮食业的(C)A.全部营业网点B.每个营业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个从业人员14、某市工商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5、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1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C)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C.就调查标志而言,在单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D.总体中的典型单位1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C)A.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某地区工商企业职工基本情况调查18、人口普查属于(D)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全面统计报表D.全面调查19、某灯泡厂生产一批灯泡,欲了解其产品质量,需要采用(C)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0、对某企业职工情况进行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A.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情况B.该企业全部职工C.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情况D.该企业所有职工的情况2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A.重叠B.相近C.不等D.无所谓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C)A.确定组距和组数B.确定全距和组数C.确定分组标志D.确定组距和组中值23、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取决于(C)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分组标志的选择C.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D.变量是连续还是离散24、下列分组属于品质分组的是(D)A.人口按年龄分组B.住户按人口分组C.企业按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产品按等级分组25、对某综合性大学的全体学生,首先按文科和理科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其分组结果如下: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26、某公司职工月奖金额最高为3000元,最低为500元,此资料分为6个组,形成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应为(A)A.400 B.415 C.416 D.41727、某连续变量数列,第一组设置为开口组,其上限为8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88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C)A.700 B.710 C.720 D.74028、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C)A.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C.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D.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29、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元~600元;600元~700元;700元以上。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1p qp q 中,001p q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3、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4、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 )6、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7、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8、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9、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1pq p q 中,001p qp q ∑∑-表示 ( B )。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第一部分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 )指标较好。

A 、全距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D .对称分布E .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变异系数E .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 n 外,还可计算 ,S 和 ,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 联系和区别。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三、计算分析题1、根据 1999 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 116 名正常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 mmol/L )测量结果如右表, 请据此资料: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 95%参考值范围。

(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 0.8mmol/L 以下者及 1.5mmol/L 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2、某些微丝蚴血症者 42 例治疗后 7 年用间接荧火抗体试验得抗体滴度如下。

求平均抗体滴度。

C .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变异系数B 5.偏态分布宜用( A .算术均数 B.方差 C .极差 D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标准差 C .中位数0 的常数后,(B .标准差C .几何均数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1p qp q 中,001p q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统计学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五章 统计指数一、单项选择1、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 ( B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2、按指数研究的范围不同,指数可分为 ( A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 ( C ) A 、唯一的方法 B 、最科学的方法 C 、最基本的方法 D 、最不理想的方法4、用综合指数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在于 ( B ) A 、确定被比对象 B 、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C 、确定对比基期D 、计算个体指数5、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划分的依据是 ( D ) A 、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 B 、指数表现的形式不同 C 、指数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统计指标的内容不同6、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D ) A 、农产品产量总指数 B 、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C 、粮食播种面积总指数 D 、职工劳动生产率总指数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A ) A 、粮食平均亩产量总指数 B 、职工人数总指数 C 、股票流通量总指数 D 、房屋销售量总指数8、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D ) A 、某种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 B 、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 C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D 、职工人数总指数9、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D )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C 、股票价格指数 D 、农产品产量总指数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B ) A 、报告期 B 、基期 C 、计划期 D 、任意时期1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A ) A 、报告期 B 、基期 C 、计划期 D 、任意时期 12、数量指标指数10q p q p∑∑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 ( B )A 、11q pB 、00q pC 、10q pD 、01q p 13、质量指标指数1101p q p q∑∑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 ( A )A 、11q pB 、00q pC 、10q pD 、01q p14、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C ) A 、都固定在基期 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15、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 ( C ) A 、25% B 、37.5% C 、20% D 、12.5%16、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B ) A 、10% B 、7.1% C 、7% D 、11%17、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 ( B ) A 、增加 B 、减少 C 、没有变动 D 、难以确定 18、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动,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D ) A 、10% B 、90% C 、110% D 、111%二、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质量指数的有 ( CDE ) A 、工资总额指数 B 、商品销售量指数 C 、劳动生产率指数 D 、原材料单耗指数 E 、产品价格指数2、产品单位成本指数∑∑=1011qz q z K 是 ( ACDE )A 、质量指标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C 、总指数D 、综合指数E 、派氏指数3、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 ( BDE ) A 、个体指数 B 、总指数 C 、综合法指数 D 、平均法指数 E 、动态指数4、若以q 表示出口数量,p 表示出口价格,则 ( ABD ) A 、∑∑0011pq p q 表示出口额的相对变动程度B 、∑∑001pq p q 表示出口量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程度C 、0111p q p q ∑∑-表示出口量的绝对变动量D 、0111p q p q ∑∑-表示由于出口价格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绝对量E 、0011p q p q ∑∑-表示由于出口量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绝对量 5、某农产品报告期的收购额为120万元,比基期增加了20%,按基期收购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收购额为115万元,,则计算结论正确的有 ( ABCD ) A 、收购量增长15%B 、收购价格提高了4.35%C 、由于收购价的提高使农民增收5万元D 、由于收购量的增加使收购额增加15万元E 、报告期收购额比基期增加了15万元三、计算②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三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教材第四章P108课后习题答案)1.某村对该村居民月家庭收入进行调查,获取的资料如下:按月收入分组(元)村民户数(户)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20 30 35 25 10合计120 要求:试用次数权数计算该村居民平均月收入水平。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 )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1p q p q 中,0001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平均数小于中位数和众数,数据呈现左偏分布。
4.3
(2) 。

(3)由于两种排队方式的平均数不同,所以用离散系数进行比较。
第一种排队方式: ; 。由于 ,表明第一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种排队方式。
(4)选方法二,因为第二种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较短,且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种排队方式。
4.6
19
31212.3
593033.5
300~400
350
30
5878.3
176348.7
400~500
450
42
544.3
22860.1
500~600
550
18
15210.3
273785.2
600以上
650
11
49876.3
548639.2
合计

120
102721.5
1614666.7

4.7
(1)两位调查人员所得到的平均身高应该差不多相同,因为均值的大小基本上不受样本大小的影响。
= =
= =2 -1,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 =0.8159
因此, =0.6318
6.4
根据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知识可知,样本统计量:
此处,n=10, ,所以统计量
根据卡方分布的可知:
又因为:
因此:
则:
查概率表: =3.325, =19.919,则
=0.369, =1.88
7.6
(1)已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 , , , 。
(2)两位调查人员所得到的身高的标准差应该差不多相同,因为标准差的大小基本上不受样本大小的影响。
(3)具有较大样本的调查人员有更大的机会取到最高或最低者,因为样本越大,变化的范围就可能越大。
4.8
(1)要比较男女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应该采用离散系数。女生体重的离散系数为 ,男生体重的离散系数为 ,所以女生的体重差异大。
由于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总体均值 的95%的置信区间为:
,即(8646.97,9153.03)。
(2)已知: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 , , , , 。
虽然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但由于 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 的95%的置信区间为:
,即(8734.35,9065.65)。
(3)已知: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 未知, , , , , 。
虽然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但由于 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 的90%的置信区间为:
,即(8760.97,9039.03)。
(4)已知: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 未知, , , , , 。
虽然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但由于 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 的99%的置信区间为:
,即(8681.95,9118.05)。
7.11
1.3
(1)总体:IT从业者。
(2)数值型变量
(3)分类变量
(4)截面数据
思考题:
PPT作业:
(1)没有众数
(2)中位数位置:5.5中位数为1020
(3)QL位置2.5,QL=765 QU位置7.5,QU=1375
(4)均值1146
4.1
(1)众数: 。
中位数: , 。
平均数: 。
(2) , 。
, 。
第五章
某公司职员每周的加班津贴服从均值为5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分布,那么全公司中有多少比例的职员每周的加班津贴会超过70元,又有多少比例的职员每周的加班津贴在40元到60元之间呢?
解:设=50,=10,X~N(50,102)
6.2
总体方差知道的情况下,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 的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标准化得到标准正态分布:z= ~ ,因此,样本均值不超过总体均值的概率P为:
第八章 假设检验
第1题
第2题
根据题意,该样本是配对样本。
旧饮料
5
4
7
3
5
8
5
6
新饮料
6
6
7
4
3
9
7
6
配对差
1
2
0
1
-2
12Leabharlann 0_配对差均值d=(1+2+0+1-2+1+2+0)/8=0.625
配对差标准差sd= = =1.3
H0:d=0
H1:d≠0
α=0.05
临界值: tα(n-1)=t0.05(7)=1.895
统计量:t= = =1.36
-t0.05(7)<t<t0.05(7),落在接受域内,接受原假设,即消费者对两种饮料的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3题
第4题
11.11
解:(1)SSR的自由度为k=1;SSE的自由度为n-k-1=18;
因此:F= = =27
(2) = =4.41
(3)拒绝原假设,线性关系显著。
(2)男生: (磅), (磅);
女生: (磅), (磅);
(3)假定体重为对称分布,根据经验法则,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个数大约为68%。因此,男生中大约有68%的人体重在55kg到65kg之间。
(4)假定体重为对称分布,根据经验法则,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个数大约为95%。因此,女生中大约有95%的人体重在40kg到60kg之间。
(1)平均数计算过程见下表:
按利润额分组
组中值
企业数
200~300
250
19
4750
300~400
350
30
10500
400~500
450
42
18900
500~600
550
18
9900
600以上
650
11
7150
合计

120
51200

标准差计算过程见下表:
按利润额分组
组中值
企业数
200~300
250
(4)r= = =0.7746,由于是负相关,因此r=-0.7746
(5)从F检验看线性关系显著。
4.10
通过标准分数来判断,各天的标准分数如下表:
日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标准分数Z
3
-0.6
-0.2
0.4
-1.8
-2.2
0
周一和周六两天失去了控制。
4.11
(1)应该采用离散系数,因为它消除了不同组数据水平高低的影响。
(2)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 ;
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 ;
由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大于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说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程度相对较大。
(1)已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 未知, 为大样本, , 。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 , 。
该种食品平均重量的95%的置信区间为:
,即(100.87,101.77)。
(2)根据样本数据可知,样本合格率为 。该种食品合格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
,即(0.82,0.98)。
7.13
已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 未知, 为小样本, , 。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 , 。
网络公司员工平均每周加班时间的90%的置信区间为:
,即(10.36,16.76)。
7.22
参考例题。
7.24
参考书上例题。
7.26
解:统计量:
置信区间:
=0.058, =0.006
n1=n2=21
=0.95, = =2.4645,
=
= = =0.4058
=(4.05,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