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众多的人口》教案精选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 2.2《众多的人口》学案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  2.2《众多的人口》学案

《众多的人口》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运用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3.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有人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检测】
【拓展阅读】
计划生育国策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并根据宪法制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
励。

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办法。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中图版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人口增长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人口增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设计一些与人口增长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 布置课后报告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口增长对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短文,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进行论述,增强作业的实践性。
- 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人口增长相关的研究项目,要求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最后,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我发现这些资源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内容逻辑关系
重点知识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
4. 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政府为解决人口增长问题采取的政策措施。
5.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例题型及答案:
1. 答案: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征表现为东密西疏、南多北少,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吸引人口迁入;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
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人口增长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人口增长的基本原理,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初中地理中图版(2012)七年级上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中图版(2012)七年级上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图中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圈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我国的地形轮廓考查。

【解答】中国的海陆位置是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圈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答案C。

2.【答题】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我国领土四端的地理知识考查。

【解答】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3.【答题】关于我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D.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温带【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

【解答】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热带.4.【答题】下列的海域中,均属于我国内海的()A.黄海和台湾海峡B.渤海和琼州海峡C.渤海和黄海D.黄海和琼州海峡【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内海的定义考查。

【解答】我国四个邻海是渤海,黄河,东海,南海;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5.【答题】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A.蒙古、俄罗斯B.尼泊尔、印度C.越南、老挝D.阿富汗、巴基斯坦【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邻国位置。

【解答】我国国界线漫长,长达2万多千米,其中陆上有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国家是越南、老挝和缅甸;依据题意,结合选项,选C。

6.【答题】我国的内海是()A.渤海、黄海B.黄海、东海C.东海、南海D.渤海、琼州海峡【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内海。

中图初中地理七上《2第2节-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2)[精选]

中图初中地理七上《2第2节-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2)[精选]

《第二节浩繁的生齿〔第二课时〕》
教养重点:
我国的生齿政策。

教养难点:
我国的生齿政策。

教养准备 :
学案。

教养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是我国的一项全然国策。

2、我国生齿政策的全然内容。

二、设咨询导读
师:分小组探讨实现,师生评断。

1、生齿密度的公式
2、我国生齿分布的法则
3、我国生齿地理界限是一线。

三、自我检测
师:老师独破实现,点生宣布谜底,师生评断。

实现讲义中47页的复习题
四、波动训练
1、对于我国生齿分布的表白,准确的选项是〔〕
A.东北多、东北少
B.东北多、东北少
C.东南多、东南少
D.东南多、东南少
2、以下有关生齿的表白,准确的有〔〕
A.我国事天下上生齿密度最年夜的国家
B.我国东部生齿密度年夜,西部生齿密度小
C.我国城村夫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D.我国平均生齿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五、拓展延长
1、以下有关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表白,不准确的选项是( )
A.以西多高原、山地,以东多平原
B.以西经济文化相对落伍,以东经济开展速率快
C.以西生齿麋集,以东生齿稀少 D.以西交通便利,以东交通便利
2、以下省(自治区)中,生齿最稀少的是( )
A.山东省B.青海省C.甘肃省D.西藏自治区
教养反思:。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练习题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知识点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图2-2-1人口增长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人口增长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

完成1~3题。

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2000年,人口总量达到13.40亿人B.2000年至2010年,人口总量仍在增加C.1982年,人口总量超过10亿人D.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陕西省2019年平均人口数为3870万人,该年内出生的婴儿数量40.83万人,死亡人口数为24.31万人。

陕西省201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1.65‰B.1.65%C.4.27%D.4.27‰3.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可能有()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绿地面积扩大④失业率增加⑤供水不足⑥犯罪率上升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⑤⑥知识点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图2-2-21.说出2010年的实际人口数量。

2.说出若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的人口数量。

完成4~5题。

4.读图2-2-2,截止到2010年,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少生人口约()A.9亿B.1亿C.4亿D.6亿5.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需要 ()①宣传“全面二孩”政策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③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④倡导全民终生学习理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3人口的分布图2-2-31.在图中描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2.查找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范围。

完成6~7题。

6.“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东南、西北都多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7.读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部人口(填“稠密”或“稀疏”),自然原因是地形,气候,河网;社会经济原因有交通,经济。

(2)若某省区面积为160万千米2,人口总数为1920万,这可能是()A.湖南省B.山东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上海市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第2节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3)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第2节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3)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难点:
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准备:
学案。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纬度最高的是()
A、桂
B、内蒙古
C、宁
D、新
2、以下4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贵鄂辽晋
B、皖晋辽豫
C、黔皖辽豫
D、贵皖豫辽
二、设问导读
师:分小组讨论完成,师生评议。

1.世界过亿人口的国家:、、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居世界第()。

2.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自我检测
师:学生独立完成,点生公布答案,师生评议。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公式
2、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迅速,主要原因( )
A.人口基数庞大 B.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
C.优越的自然条件 D.人口死亡率大幅上升
四、巩固练习
从世纪年代开始实行以来,我国的得到了有效控制。

从1970年的下降到2010年的,全国少生了约。

五、拓展延伸
1、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开始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2、下列四组国家中,世界人口排名第三的是()
A.日本
B.中国
C.巴西
D.美国
教学反思:。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众多的人口(练习)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众多的人口(练习)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课堂(中图版)2.2 众多的人口(练习)一、选择题1.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西多东少B.我国人口南多北少C.以“黑河—腾冲”为界,人口东部少、西部多D.以“黑河—腾冲”为界,人口东部多、西部少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B.沿海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疏C.西部人口稠密,东部人门稀疏D.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3.读下图可知,世界人口数位居前三位的是()A.中国、印度、美国B.中国、巴西、美国C.中国、印度、巴西D.印度、美国、巴西4.读下侧的“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B.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5亿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数量开始减少D.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读图,完成5—6题5.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长白山B.漠河—腾冲C.秦岭—淮河D.黑河—腾冲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 B.我国人口的分布是西北多、东南少C.我国人口均匀分布,东西差距不大D.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7.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A.人口越多越好B.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C.人口越少越好D.实行计划生育,全面二孩8.下列漫画中,能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A.B.C.D.9.下面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A.B.C.D.10.有关我国人口说法错误的是()A.老龄化是目前面临的新的人口问题B.基数大、增长快仍是人口的基本特征C.人口减少,实施“全面二孩”政策D.交通拥挤,就业、就学困难依然存在1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动态调整。

下列关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独生子女政策主要是针对当时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现状提出的C.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降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实现我国人口快速减少D.继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后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下图为1960以后我国劳动人口(15-60岁)增长率和未来人口变化趋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众多的人口》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学会绘图,并分析出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3.能说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

4.会计算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

5.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6.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资料和图表的阅读、分析,初步学会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1.我国人口问题。

2.我国的人口政策。

3.人口分布不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资料分析、图表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众所周知,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目前,全世界约70亿人口,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我们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知一下这个人口第一大国吧!二、新课学习(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读图,可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达13.7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世界上约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2.人口增长迅速活动:绘图根据表中的数据,给出169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图略)由图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迅速增长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迅速增长呢?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婴儿成活率高、人的寿命延长。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这也是我国的人口问题。

阅读: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

计算方法为: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

计算方法为: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一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增长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初中地理
重点知识精选
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风景风俗各不相同,大家一起来学习地理知识吧!
中图版初中地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具准备
中国人口的分布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讲授新课
(一)人口基数大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41页第二段文字。

(板书)13.71亿(2010年),占世界20%,最多(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
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本别是多少?(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增长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

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活动)根据表C“中国人口数据表”,绘出169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

1.从1850年到201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但到1950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即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高峰,到2010年我国人口达13.40亿。

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
活动过程:
①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即“多而强”和“少而精”组。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观点。

③正反方各选出4人小组代表,并确定主辩手、副辩手、三辩手和四辩手。

④双方展开辩论。

⑤教师综合评价辩论双方的观点及论据。

⑥辩证统一。

辩论结论: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优势,合理的人口发展是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发展必须以建设和谐人口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我国人口众多,给国家带来了哪些压力?
(回答)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我国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育着约占世界20%的人口。

我国的许多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总量在世界的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但是人均拥有量或者人均产值却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承转)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讲述: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提问)计划生育带来了哪些成绩?
(回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千分之25.8下降到2010年的不到千分之5,全国少生了约4亿人。

(提问)解决人口问题是不是只控制人口数量就够了?
(回答)不是。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水平总体上比较低,人口素质比较差。

目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

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过多的沉重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

这一关键主要在提高人口素质。

(提问)人口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又有什么作用?
(回答)人口素质又称人口数量,它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控制人口数量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而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

三、人口的分布
(提问)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回答)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提问)东西部人口密度呈现差异的原因?
(回答)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

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
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课后作业:
掌握我国人口的特点,并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家乡的人口状
况进行调查。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