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

2. 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3.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4. 测量: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

5.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有较高的鉴别力,使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

6.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7.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8. 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指经过人的感官而能知觉其质或量的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

10. 追踪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是指在一段长时间内,一般数月或数年内所做的资料收集,或连续跟踪观察研究对象或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形的研究方法。

11. 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一种自变量,是研究者在实验中要操纵的变量。

12. 主动变量:主动变量是指研究者可以主动操纵的变量。如教学方法、奖励方式等。

13. 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重在解决当前独特的实际问题。它是直接满足教育实践需要的研究活动,是具有能应用于解决当前大家所关注的社会和教育问题的研究。

14. 等距抽样:等距抽样也叫系统抽样,是指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从抽样总体的名单中,有系统地每间隔若干抽样单位,抽取一个作为样本。

15. 信度: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指测量多次,测量结果是一致的。

16.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17. 分类抽样法:分类抽样法也叫分层抽样法,它是先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再按类层抽取一定数目的对象。

18. 效度:效度是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就是测量的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二者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19.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的全部单位中,用科学的取样法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来推断或说明总体。

二、填空题

1.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类(层)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等级量尺、等距量尺、比率量尺。

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

6. 效度的类型有: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

7.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客观性、创造性。

8.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结构性访问,二是无结构性访问。

10.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 信度的类型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三、简答题

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选择问题(2)提出假设(3)设计方法(4)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

2. 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

答:标准化考试的特征:

(1)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2)实施过程的标准化;(3)评分过程的标准化;(4)分数合成和解释的标准化。

3.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1)确定调查课题;(2)选取调查对象;(3)起草调查提纲;(4)制定调查计划;(5)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4. 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答:(1)它可用于探索性研究;因为它可以得到某些研究者未曾预料到的结果。(2)它给回答者以较多的创造性或自我表达的机会,可以获得比较深入的资料;(3)它比较适合于小样本。

5.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答:(1)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

(2)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情景的内容分析模式;

(3)同一资料来源,不同内容样本的内容分析模式;

(4)两个不同资料来源,相同分析类目的内容分析模式;

(5)几个不同资料来源,相同分析类目的内容分析模式。

6.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答:(1)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定性、和或然性;

(3)具有多样性。

7. 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答:(1)类目必须在内容分析判断之前预先制定;

(2)分类要详尽全面;

(3)类目之间不能互相包含或重叠;

(4)类目包含的范围要适中。

8.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答:(1)历史(或同时事件)

(2)成熟。

(3)测验。

(4)工具。

(5)统计回归。

(6)差异的选择。

(7)受试者的流失。

(8)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9. 简述测量的作用

答:(1)选拔学生;(2)检查教育或教学目标贯彻的情况;(3)诊断;(4)鼓励和鞭策;(5)升级、编班和分组;(6)指导就业;(7)预测;

10. 简述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的操作程序

答:(1)确定资料来源;(2)确定分析类目;(3)按时间抽样;(4)对样本作内容分析处理;(5)比较;

四、论述题

1.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

答:(1)确定所要收集的资料;(2)确定问卷的形式;(3)撰拟问卷的标题和指导语;

(4)撰拟问卷的题目;(5)修改和预试;(6)编辑和考验。

2. 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答:(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全面性;(4)观察的典型性:(5)观察者的训

练。

3. 试述选题的原则

答:(1)需要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创造性原则

(4)可能性原则

4. 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2)开展调查并收集资料;

(3)整理资料;

(4)撰写调查报告

5. 试述选题的程序

答:1)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

(2)查阅有关资料

(3)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

(4)陈述研究问题

6. 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

答:(1)随机控制法;

(2)物理控制法;

(3)排除控制法;

(4)纳入控制法;

(5)配对控制法;

(6)测量选择控制法。

7. 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答:(1)教育调查越来越多;(2)以开发智力为中心的多方面教育试验越来越广泛;(3)长期追踪研究法引起人们重视;(4)现代教育评价的兴起;(5)系统科学方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6)未来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因径分析法、模糊论方法等新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7)注重采用综合研究法;(8)电子计算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9)重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10)开放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和协作式研究方式的广泛开展。

8. 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5)一致性原则;(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7)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原则。

三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

三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判断题。 (1)√(2)√(3)×(4)√ 2、略。 3、标出序号:(4)、(3)、(1)、(2)、(5) 2、种植我们的植物 1、按照种植凤仙花播种时先后顺序,在下面各项括号内写上相应的序号。 (1)——(4)——(2)——(3) 2、判断题。 (1)√(2)×(3)×(4)√(5)√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A (2)B (3)B (4)C 4、我的凤仙花生长日记。略。 3、我们先看到了根 1.选择题。(1)A (2)B (3)B 3、判断题。 (1)×(2)√(3)×(4)√(5)√ (6)√(7)√(8)×(9)√ 4、种子变成了幼苗 1、判断题。

(1)√(2)×(3)√(4)√(5)√ 2、简答题。 答题要点:玻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供玻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使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因为空气不流通而被憋死。 3、观察记录题。略。 5、茎越长越高 1、判断题。 (1)√(2)×(3)√(4)×(5)× 2、选择题。 (1)A(2)B 3、观察记录与分析。略。 6、开花了,结果了 1、判断题。 (1) √(2) √(3) √(4) × 2、选择题。 (1)A (2)A (3)A (4) A 3、画图和记录。略 7、我们的大丰收 1、判断题。 (1) ×(2) √(3)√(4)√ 2、略。 3、略。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练习 1、填空题。 (1)种子(2)选种(3)水分和矿物质、固定(4)阳光、二氧化碳、水

2、判断题: (1)√(2)√(3)×(4)×(5)√(6)√(7)√(8)√3、选择题。 (1)A (2)C (3)B 4、连线题。 (1)红薯的茎直立茎(2)根支持、运输作用凤仙花的茎缠绕茎茎制造养料 牵牛花的茎攀缘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 葡萄的茎匍匐茎花吸收、固定作用*5、略。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1.选择题。 (1)A (2)C (3)B (4)B (5)C (6)A 2.观察蚕卵。 蚕卵中间有点凹下等。 2、蚕的生长变化 1.排序题。A、B、C、E、D 2.观察蚕宝宝。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 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_________,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_________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_________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性工具书。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_________》。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_________,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_________,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_________访谈调查和_________访谈调查。 8. _________,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无关变量,也叫_________。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完全归纳法和_________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沉和浮单元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动记录 2、填表略 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的沉浮状况不会改变。课堂练习 判断题:(1)×(2)×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记录 填表 判断题:(1)√(2)×(3)√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4、造一艘小船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A 5、浮力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也可填:排开的水量)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2)B(3)B(4)A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我的发现: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BA(2)A(3)B(4)A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是否同一个马铃薯,也没有说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故不能排除浮力相同的可能。)(2)×(3)×(4)×(5)×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钩码的沉浮状态)(2)√(3)√(4)√(此题来自书本20面原话,但严格来说,比重计不是比较液体轻重,而是比较液体密度,书本表达不严谨。) 2、选择题:(1)C(2)B(3)A(4)B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 2、选择题:(1)A(2)B(3)C(4)A 3、填:(1)浮(2)浮(3)沉 (2)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多浮力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少浮力越小。 (3)方法一加一定数量的盐,方法二加一定数量的糖,方法三加一定数量的味精,方法四加一定数量的尿素。 热单元 1、热起来了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A.B.C.D. 一燕子 3、一对翅膀一支赞歌几阵细雨几痕细线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 5、(1)草叶花青绿鲜艳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2)体会到了小燕子飞得很快一转眼 二、古诗两首 4、(1)春风剪刀柳树春天(2)晴日水边(3)春风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5*(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柳条来,好像绿色丝带一样。(2)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三荷花 1、眼睛、说话、寝室、洗澡、狐狸、狡猾、追逐、姑娘、清澈、狼狈、病痛、疼痛 2、(1)天一下雨,爸爸的腰就会痛,妈妈赶紧叫我去药店买膏药贴。(2)一转过路口,就看一辆车向我飞驰而来,我赶紧往路旁躲避。(3)妹妹一见到狗就哭了起来,哥哥赶紧过来把狗叫开。 3、(1)挨挨挤挤一个个碧绿大圆盘(2)这一池的荷花太美了 4* A.我看到一片绚烂的朝阳,听到小鸟优美的歌声,想到人们是何等的爱怜自己。B.我看到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听到有的荷花在风中说着悄悄话;我想他们该不会是一家子吧。 5、(1)美丽的茶花 每到春天,那美丽的茶花就欣然怒放。 茶叶挨挨挤挤的,茶花在这些茶叶间钻出来。它们的姿态各式各样,有的昂首怒放,对着太阳微笑,有的懒洋洋在叶子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有的侧着脑袋,好像是在做健身操呢;有的茶花躲在茶叶丝里,像一个羞嗒嗒的小姑娘不敢看我们呢! 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花儿正向你招手呢! (2)油菜花 今天,我到坦头公园去玩,我看到田里种着很多很多油菜花,那油菜花一朵朵的,黄黄的,似乎是金子做的,小巧玲珑。有的还是金色的花苞,饱胀得要破裂似的,有的还是绿色的小花苞。有的昂首怒放,有的遮遮掩掩,还有的侧头微笑。 远远看去金绿相间,掺在一起,一些绿一些金,有的闪着迷人的金色,有的更是像金色的仙子。 (3)桃花 清早,我到隔壁邻居家看桃花。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桃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呼唤春天到来的小喇叭,又像一个个穿着粉色裙子的小姑娘,更像春姑娘的发夹。有的两朵花依偎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呢;有的昂首怒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还胡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有的一排桃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粉红色的裙子,陶醉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和其它桃花们就翩翩起舞,我那迷人的粉红色的裙子随风飘动,风动了,我静静地站在那儿,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蜜蜂飞来采蜜,夸我的花粉真甜……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桃花,我是在看桃花呢! 语文园地一 2、是否高矮胖瘦大小长短方圆黑白手脚进出来回上下好坏新旧迟早先后前后 4、(1)花草:山花烂漫姹紫嫣红落英缤纷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百花齐放桃红柳绿百花争妍争奇斗艳花团锦簇、草木荣枯、花枝招展、亭亭玉立、万紫千红、绿草如茵、一碧千里。 (2)日月:月影婆娑月明星稀淡月孤星星月交辉月移花影月色迷离赤日炎炎月明入水晓风残月清风明月日月生辉、日月精华、皓月千里、风清月朗、骄阳似火、烈日当空 (3)山峦:层峦叠嶂高耸如云连绵不断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巍峨雄壮荒山野岭满山春色高山仰止山高水长 5、(1)偶尔(2)生机(3)翩翩起舞 6、A.春——在早春的日子里,当四周一切都发出闪光而逐渐崩裂的时侯通过融解的雪的浓重的水气,已经闻得出温暖的土地的气息,在雪融化了的地方,在斜射的太阳光底下,云雀天真烂漫地歌唱着,急流发出愉快的喧哗声和咆哮声,从一个溪谷奔向另一个溪谷。——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B.夏——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北满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周立波《暴风骤雨》 7、(1)向外透或往上升绿白突现出来(2)白荷花开了白荷花的各种优美姿势总结荷花姿势多(3)①《菊花》片断:菊花开了。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花瓣聚集在一起,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绒球,非常雅观。菊花地颜色更是五颜六色:白的像雪那样晶莹剔透,稀稀朗朗;黄的像金子那样耀眼夺目;还有那藕荷色,像小朋友娇嫩的皮肤,十分可爱。真是各有各的色彩。②《桂花》片断: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瞧,那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香味,飘到了我的头发上、身上、鞋上。凑进去仔细闻,那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我的鼻子都被呛了。桂花可真是香啊! 五、翠鸟 1、除部首外几画:8、7、5、13 2、(1)秆、汗、旱、赶、竿、杆(2)泡、抱、饱、跑、炮、雹、胞(3)衬、村、肘、纣、寻、对、寺、导 4、(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2)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5、(1)外形捕鱼能发现机灵的小鱼捕鱼(2)悄悄地锐利的眼睛机灵(3)①老鼠钻出洞来总是左顾右盼的。尽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 堂作业本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 判断题:(1)√(2)√(3)√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2.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2)× (3)× (4)√ (5)√ 资料阅读

选择题(1)A (2)B (3)B (4)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6)√(7)√(8)×(9)√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阳光、空气。(2)叶。(3)太阳。(4)水分,养料。 2.判断题(1)√(2)×(3)√(4)√(5)√ 3.简答题 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B 2.判断题(1)√(2)√(3)√(4)√(5)×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2)√ (3)√ (4)×(5)√ (6)√ 7、我们的大丰收 活动记录 填图省略 (1)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子。 (2)300—500粒种子。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2)√(3)√(4)√(5)×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练习 1、填空题。 (1)种子(2)选种 2、判断题: (1)√(2)√(3)×(4)×(5)√(6)√(7)√(8)√(9)√ 3、选择题。 (1)A (2)C (3)B (4)B (5)C 4、连线题。 (1)直立茎红薯的茎(2)根支持、运输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 教育科学研究是人们采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 程序来研究教育问题,以期获得有关教育行为的法则性知识的 理性认识活动。 (一)不同的教育教学研究对象观 1.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 2.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事实或教育情境 3.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 鉴于上述几种对象都有些不足,我们赞同把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确定为“教育问题”。首先,因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其次,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发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在教育科学研究目标的确定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强调教育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就是当代的教育科学研究把重点放在通过各种研究方法来解决教育上的问题。第三,由于我们这本教材的对象是直接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因而当我们把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确定为“教育问题”时,更易于为有志于进行教育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所把握,更能将教育科学研究直接地指向现实的教育改革,定位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提出的问题上。 (二)教育问题及其性质和分类 1.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就是人们实际教育活动结果与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期

望的结果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教育问题就是实际事态与期望事态之间的差距与矛盾。 2.教育问题的性质 A、教育问题的永恒性B教育问题的复杂向C教育问题的层次 性D教育问题的潜在性 E教育问题的人为性 3、教育问题的分类 根据命题的性质将问题划分为事实的问题、价值的问题、规范的问题、技术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一方面是认识的任务,它旨在通过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实践的任务,它旨在通过教育研究,促进教育改革,改进教育工作,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改进教育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教师自身工作的改进。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着一种相似的过程模式,即选择课题、分析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及研究成果的讨论与提出。我国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分类方案基本上有三种:按适用范围和概括成度,可划分为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的科学方法,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以及适用于一切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三个层次。其次,按研究目的功能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1、长城和运河 第1课时〔自主检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中华民族的祖先 〔自能拓展〕秦兵马俑圆明园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赵州桥敦煌莫高窟 第2课时〔自能拓展〕瞧,那透亮的蓝绸带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京杭大运河。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有1700多千米长呢!阳光照在河面上,像撒上了一层金子。一艘艘大货船连接在一起,威风凛凛地驶向远方。看着滚滚的运河水,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群劳动人民,是他们一锹锹,一担担挖出了这举世闻名的大运河!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这一奇迹,真了不起啊!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1课时〔自能拓展〕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第2课时〔自主检测〕一、1、丰富丰盛丰满2、辽阔宽阔广阔二、2、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自能拓展〕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她水产种类繁多,有浮游植物155种,浮游动物200多种,贝壳66种。站在海边,你会看见龙虾穿梭,燕鱼飞跃,海龟漫游,令你目不暇接。 3、庐山的云雾 第2课时〔自主检测〕二、1、一刹那顿时一眨眼随即一瞬间4、庐山的云雾,刚刚还是一棵参天的大树,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自能拓展〕夏日的夜晚,亚细亚广场的喷泉美不胜收。这些喷泉千姿百态,有的像矮墩墩的蘑菇,有的像陡峭的山峰,有的像盛开的莲花……它们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4、微笑着承受一切 第1课时〔自能拓展〕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坚强不息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积极乐观 第2课时〔自主检测〕1、治疗制造志气专心致志甚至位置智慧4、桑兰姐姐,你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你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但你并没有掉一滴眼泪。你惊人的毅力和坚强乐观的精神令人敬佩。你启迪了我:面对困难、挫折,不要畏惧,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不管前途多凶险,都要用微笑去承受;自信、自强是战胜命运的两大法宝。〔自能拓展〕千磨万击还坚劲 5、雪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总结

1、四个水平:直觉观察水平探究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2目前教育科学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一般与重点;借鉴与创新关系 确定研究课题基本要求标准问有价有理和事实依据具体明确独创性可行性(主客时机)4、选题的含义:经选择未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 5、选题的过程:逻辑过程。理论本身,理论与实际之间,理论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种种矛盾分析中,发展和形成一个有意义,有创建的课题。 6、选题的途径与方法(A课题产生途径:社会发展;学科建设;教育实践;日常观察;国内外信息分析;国家领导机构指南、B分解、C提法、D进行课题论证避免选题盲目性) 7、文献检索基本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8、检索文献遵循要求:检阅要全面全面性;准确性;勤于积累;善于思索 9、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问题提出、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文献目录(专著和论文) 10、理论构思:指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事实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 11、理论构思的基本内容:准确表述研究问题;界定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形成初步研思路 12、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作用:方向明确主体思想目标;提高研究者科学水平;评界 少年儿童主体发展:一是阐明研究目标和具体问题;下定义界定核心概念;提出理论观点(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学生主体性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教育改革关键是教师) 13、好的理论构思主要标准:历史和现实材料全面充分客观;具指实践现实性可行性;着眼点正确性;具体新的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概念和理论体系结构合理性 14、建立和检验理论构思的基本方法:理论探讨;建立指标(理论引导方法、统计学方法)理论构思具体化得到初步论证;调查、实验方法获得事实依据;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吸合 15、教育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方法、选择研究对象 16、选样本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2019年三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下册答案

2019年三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下册答案 1、拼一拼,写一写。 偶尔、荡漾、困倦、聚集、演奏、增添 2、比一比,再组词。 “圈”:铁圈、包围圈、圈内、圈点、圈拢、圈子、圈选、猪圈(juàn)“倦”:疲倦、厌倦、孜孜不倦、诲人不倦、 “站”:站队、站岗、站立、站起来、站台、站长、 “沾”:沾水、泪流沾襟、沾边、脚不沾地、沾光、 “掠”:掠夺、掠过、横掠、掠美、掠取、拷掠、侵掠、 “惊”:惊诧、吃惊、受惊、惊动、惊风、惊弓之鸟 3、照样子,写一写。 一(对)翅膀、一(支)赞歌、几(阵)细雨、几(痕)细线。 4、收藏屋。 ①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②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③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④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5、读一读,写一写。 (1)这句话描写了(草)、(叶)、(花)等事物。这些事物很平常,可是加了(青)、(绿)、(各色鲜艳)这些与“光彩夺目”相对应的词,使得句子一下子生动起来。“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更是拟人化地写出了(春天百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2)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 [“掠”字用得真好,我体会到了小燕子身体轻巧,飞行时轻快灵活、一瞬间而过的特点。我还能从这段课文中的沾一词体会到小燕子的这一特点。 2 古诗两首 1、读一读,对的打“√”。 (1)(√)、(2)(×)、(3)(√) 2、照样子,写一写。 (1)碧;碧绿——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碧玉——青翠的柳叶像碧玉妆扮成一样。 碧空——今天天气真好,碧空万里无云。 碧波——微风拂过,湖面上碧波荡漾。 (2)、妆;化妆——妈妈每天早上都要精心化妆后才去上班。 妆饰——姐姐用戴金挂银,把自己妆饰得像个明星一样。 梳妆——妈妈每天早上都要梳妆打扮一番。 卸妆——演出结束了,小演员们正在后台卸妆。 嫁妆——姐姐出嫁了,带去了丰厚的嫁妆。 3、收藏屋。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之一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 一、选择题复习要点: 1、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 以归纳法取而代之。这种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p7 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 所突破。P3 3、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 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P19 4、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 验。P11 5、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 究。P 19 6、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 素的干扰,从而探索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P 19 7、某教授在长沙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 这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后面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P 23 8、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P 17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1.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P 2 6.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 13-14 2.依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P 18 3.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具有创造性。P 49 三、名词解释 1.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缩微胶片、信息自动化系统等。P47 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一、选择题复习要点: 1.依据学习成绩把全校400名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各100人,并编写号码(从1到100),然后从每一个等级群体中随机抽取20人进行问卷调查,这种抽样叫做分层随机取样。P 77 2.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按照从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的时间顺序去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法。 P54 3.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20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取样方法称之为整群随机取样。P 77 4.描述研究、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100,要求占总体的10%。P 76 5.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始点,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的方法是逆查法P 54 6.以下有关文献研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具有个人研究的局限性 P 47 7.以下不属于课题选择原则的是教育性原则P 35 A.教育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需要性原则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1.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P33 2. 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由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 法。P54 3. 选定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研究的问题要有可行性,可行性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时机问题。P36 三、问答题: 1.研究课题的产生有哪些途径?P39 2、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P34-35 第三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 一、选择题: 1.根据观察的情景条件来划分观察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情景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P 101-102 2.有的老师在参与教育研究的活动中,特别注意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趣事,尽管不是天天都有时间来记录,也不只是针对某一个学生,但是这些趣事对于他们以后撰写论文提供了有价值事实资料。这些老师的观察记录方法可以称为轶事 记录法。P 115 3.在一次20分钟的语文抄写字词的学习活动中,观察者分别在1-5分钟、5-9分钟、10-15分钟、16-18分钟、19-20分钟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包括认真书写的人数、作小动作的人数、说话的人数、完成作业的人数。这种记录方法称为 时间取样法。P 116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对其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P 83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说明:主观题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另外,本册片断练习计入“每周三写”中。】 1、长城和运河 第1课时〔自主检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中华民族的祖先 〔自能拓展〕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秦兵马俑圆明园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赵州桥敦煌莫高窟 第2课时〔自能拓展〕瞧,那透亮的蓝绸带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京杭大运河。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有1700多千米长呢!阳光照在河面上,像撒上了一层金子。一艘艘大货船连接在一起,威风凛凛地驶向远方。看着滚滚的运河水,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群劳动人民,是他们一锹锹,一担担挖出了这举世闻名的大运河!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这一奇迹,真了不起啊!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1课时〔自能拓展〕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密密麻麻 第2课时〔自主检测〕1、丰富丰盛丰满2、辽阔宽阔广阔〔自能拓展〕南沙群岛,魅力无限,带给你美的享受。 3、庐山的云雾 第2课时〔自主检测〕1、一刹那顿时一眨眼随即一瞬间4、庐山的云雾,刚刚还是一棵参天的大树,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自能拓展〕夏日的夜晚,亚细亚广场的喷泉美不胜收。这些喷泉千姿百态,有的像矮墩墩的蘑菇,有的像陡峭的山峰,有的像盛开的莲花……它们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4、微笑着承受一切 第1课时〔自能拓展〕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汗流浃背腰酸背痛筋疲力尽头晕眼花 第2课时〔自主检测〕1、治疗制造志气专心致志甚至位置智慧4、桑兰姐姐,你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你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但你并没有掉一滴眼泪。你惊人的毅力和坚强乐观的精神令人敬佩。你启迪了我:面对困难、挫折,不要畏惧,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不管前途多凶险,都要用微笑去承受;自信、自强是战胜命运的两大法宝。〔自能拓展〕千磨万击还坚劲 5、雪儿 第1课时〔自能拓展〕1、火红银灰杏黄天蓝2、干干净净安安静静端端正正吞吞吐吐3、千变万化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丝万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试题(自己整的)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 名词解释 一、抽样: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P13 二、观察研究(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地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调查研究(调查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四、问卷调查: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编制成的各种问题表格,是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答案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同时又可以作为测量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的测量手段。 五、访谈调查: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和某种态度的调查方法。 六、实验法(教育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实验的目的,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以探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教育本质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七、前实验:是一种不够规范的实验,实验前缺乏清晰的假设,影响实验的干扰因素多(无关变量),实验结果具有或然性。 八、真实验:在试验中能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有效操纵实验变量并能严格控制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实验结果能客观地反映实验处理的影响的实验。 九、准实验:对实验变量的控制不能像真实验设计那样充分和广泛,对被试的选择不能像真实验那样做到随机取样,在试验中所使用的各被试组往往是那种已经形成的现成团体(如现有的两个班级、两所学校等)的实验。 十、实验控制:在试验过程中要对无关变量和X、Y进行控制。 十一、实验效度(基本目的:提高效度):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程度,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内部效度是反映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揭示程度,外部效度是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十二、校本(教育)研究(school-based research):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以教师为主体,自主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为研究目的,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 十三、行动研究:由教育情景的参加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或者:行动研究是指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有时与教育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并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为根本目的一种研究方法。 十四、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创造和生产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一种脑力劳动。 填空

科学四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学四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连线.下面哪些现象是静电现象,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静电现象:下雨前天空会打雷;冬天脱衣服的时候会发出“噼啪”的响声;尺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引纸的碎片;梳头的时候梳子与头发相互吸引. 2、选择(1)C (2) C(3)B 2、点亮小灯泡 1.连线题. 2、图略 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再回到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3、你认为下图中哪些小灯泡会亮,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不会亮的写╳;哪些连接会产生短路,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 3、简单电路 1、2、 4、判断 (1)√ (2) (3) 4、电路出故障了 1、下图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请你猜测一下可能

是什么出故障了. (1)小灯泡坏了;(2)灯座松了,没有连接上;(3)导线里面断了;(4)小开关的连接松了,没有连接上;(5)电池没有电了;(6)电池盒连接松了. 2、略 3、选择题: (1)B (2) B 5、导体与绝缘体 活动记录:1、略 2、选择题 (1) C (2) A 6、做个小开关 1、哪个开关能用,那个开关不能用 (╳)(√)(╳) 2.你认为下面哪些组的材料是能用来制做小开关的请打“√”. (√)(√)(╳)(╳) (√)(╳)(√) 3.选择 (1) B (2) A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选择题: (1) B (2) A 单元练习 1.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2.选择 1、A 2、B 3、C 4、C 5、A 6、B 7、A 8、A 3.探究题(1)图略(2)①A ②B ③C (3) (4)图中错误的地方:电池和开关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 业本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 判断题:(1)v (2)v (3)v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 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7 天,47天,9天,15天, 35天,110天. 2. 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V (2)X ( 3)X ( 4)V ( 5)V 资料阅读 选择题(1) A (2) B (3 ) B (4) 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x ( 2)V (3)X (4)V (5)V (6)V (7)V (8)X (9)V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1 ?整理前三周里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阳光、空气。(2)叶。(3)太阳。(4)水分,养料。 2.判断题(1)V ( 2)X (3)V (4)V (5)V 3?简答题 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活动记录:(仅供参考)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 A (2) B 2.判断题(1)V (2)V (3)V (4)V (5)X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⑴V (2) V(3)V (4)X (5)V (6) V 7、我们的大丰收

科学六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微小世界单元 一、放大镜 1、判断题。 (1)√(2)√(3)√(4)×(5)×(6)√ 2、选择题。 (1)C(2)C、D 3、小制作。(略)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选择题 A 1、判断题。 (1)√(2)×(3)√(4)×(5√ 阅读资料:选择(A)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略) 2、判断题。 (1)√(2)√(3)×(4)√(5)×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B(2)C 四、怎样放得更大 2、填写观察记录。(略) 2、判断题。 (1)√(2)√(3)√(4)×(5)× 3、选择题。 (1)A(2)B(3)B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填图题。 BEDAC 2、判断题。 (1)×(2)√(3)×(4)×(5)√(6)√ 3略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略 2填图:(细胞的作用)组成生命体;运输氧气;运输二氧化碳;储存脂肪;抵抗病毒;抵抗细菌;制造养料;消化、繁殖、遗传等 3、填空题。 (1)细胞(2)细胞 资料阅读: 判断题: 1、√ 2、× 3、√ 4、√ 5、× 6、√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

(1)√(2)√(3)√(4)√ 2、连线题。 3、阅读题。 (1)我还知道的微生物有:(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2)这些微生物都是生物,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生物一样: √□能吃东西 √□都有细胞组成 √□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 □都会制造食物 √□都会繁殖 √□都会排泄4略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活动记录: 发明放大镜以后:能看清——蝴蝶鳞片;电视屏幕;各种晶体;蝇的复眼 发明显微镜以后:能看清——变形虫;细胞;大肠杆菌;叶绿体 2、小制作。(略) 单元练习 1、填空题。 (1)厚、薄(2)细毛、足、复(3)晶体(4)触角 2、判断题。 (1)×(2)√(3)×(4)×(5)√ 3、选择题。 (1)C (2)C (3)A (4)C (5)B (6)B (7)C (8)A 变形虫 鼓 藻

2019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下册答案

2019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堂作业本下册答案 1、拼一拼,写一写。 偶尔、荡漾、困倦、聚集、演奏、增添 2、比一比,再组词。 “圈”:铁圈、包围圈、圈内、圈点、圈拢、圈子、圈选、猪圈(juàn) “倦”:疲倦、厌倦、孜孜不倦、诲人不倦、 “站”:站队、站岗、站立、站起来、站台、站长、 “沾”:沾水、泪流沾襟、沾边、脚不沾地、沾光、 “掠”:掠夺、掠过、横掠、掠美、掠取、拷掠、侵掠、 “惊”:惊诧、吃惊、受惊、惊动、惊风、惊弓之鸟 3、照样子,写一写。 一(对)翅膀、一(支)赞歌、几(阵)细雨、几(痕)细线。 4、收藏屋。 ①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②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③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④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5、读一读,写一写。 (1)这句话描写了(草)、(叶)、(花)等事物。这些事物很平常,可是加了(青)、(绿)、(各色鲜艳)这些与“光彩夺目”相对应的词,使得句子一下子生动起来。“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更是拟人化地写出了(春天百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2)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 [“掠”字用得真好,我体会到了小燕子身体轻巧,飞行时轻快灵活、一瞬间而过的特点。我还能从这段课文中的沾一词体会到小燕子的这一特点。

2 古诗两首 1、读一读,对的打“√”。 (1)(√)、(2)(×)、(3)(√) 2、照样子,写一写。 (1)碧;碧绿——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碧玉——青翠的柳叶像碧玉妆扮成一样。 碧空——今天天气真好,碧空万里无云。 碧波——微风拂过,湖面上碧波荡漾。 (2)、妆;化妆——妈妈每天早上都要精心化妆后才去上班。 妆饰——姐姐用戴金挂银,把自己妆饰得像个明星一样。 梳妆——妈妈每天早上都要梳妆打扮一番。 卸妆——演出结束了,小演员们正在后台卸妆。 嫁妆——姐姐出嫁了,带去了丰厚的嫁妆。 3、收藏屋。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读一读,写一写。 (1)诗句把春风比作剪刀,从前两句对柳树的赞美,引出对春天的赞美。 (2)“胜日”即好日子。“滨”即水边。 (3)“东风”即春风。“万紫千红”是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5、说一说,写一写。 (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色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妆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条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 之后。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及答案

. 《》作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6.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手段),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手段)是( ) A.访谈调查 B.测量调查 C.表格调查 D.问卷调查 . . 7.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8.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总体效度 D.生态效度 9.欲表示离散型的数据资料,首选的统计图类型是( )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线型图 D.直方图 10.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 )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 11.应用归纳法来得出研究结论,这一方法可追溯到( )。 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12.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人是( )。 A.培根 B.梅伊曼 C.拉伊 D.冯特 13.教育定义的规则要符合( )关于定义的基本规则。 A.逻辑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美学 14.在研究中,研究方法及其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指的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假设检验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不属于参数检验的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