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aoYan-文学理论真题
考研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考研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代表作?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边城》D.《呐喊》答案:C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形容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A.《活着》B.《红高粱》C.《平凡的世界》D.《白鹿原》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文学理论中常见的批评方法?A. 形式主义B. 结构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行为主义5. “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念最早由谁提出?A. 韩愈B. 柳宗元C. 王安石D. 苏轼答案:A6.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罗贯中D. 施耐庵答案:A7.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A.《哈姆雷特》B.《李尔王》C.《奥赛罗》D.《罗密欧与朱丽叶》答案:D8. “诗圣”是指哪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9. “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念最早由谁提出?B. 柳宗元C. 王安石D. 苏轼答案:A10. 下列哪部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百年孤独》B.《局外人》C.《追忆似水年华》D.《安娜·卡列尼娜》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是老舍的代表作?A.《骆驼祥子》B.《四世同堂》C.《家》D.《边城》答案:A、B2. 下列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常见术语?A. 隐喻B. 拟人C. 象征D. 讽刺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体裁?A. 诗歌B. 小说D. 戏剧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A. 非线性叙述B. 内心独白C. 现实主义D. 意识流答案:A、B、D5. 下列哪些作品是海明威的代表作?A.《老人与海》B.《太阳照样升起》C.《永别了,武器》D.《了不起的盖茨比》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考研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考研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历史事件答案:D2. 文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主张关注文学作品的: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内在结构D. 主题思想答案:C3.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 罗兰·巴特B. 雅克·德里达C.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D. 弗洛伊德答案:D4.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强调的是:A. 历史的连续性B. 知识的客观性C. 语言的稳定性D. 知识的相对性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安娜·卡列尼娜》B. 《百年孤独》C. 《悲惨世界》D. 《战争与和平》答案:B6.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A. 个人情感的表达B. 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C. 纯粹艺术的创造D. 客观现实的再现答案:B7.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新批评理论的核心?A. 文学文本的自足性B. 作者意图的无关性C. 读者反应的多样性D. 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答案:C8.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A. 西蒙·德·波伏娃B.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C. 贝尔·胡克斯D. 弗洛伊德答案:D9. 符号学在文学理论中的应用主要关注:A. 文本的符号系统B. 文本的创作过程C. 文本的社会影响D. 文本的作者背景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所关注的?A. 读者的阅读过程B. 读者的期待视野C. 文本的客观意义D. 读者的解读策略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理论中的“新批评”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新批评理论主张文学研究应关注文学作品本身,而非作品的外部因素,如作者的生平、社会背景等。
新批评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意义和价值完全存在于文本内部。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批评、阐释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2.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阶段?- 古代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艺批评,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
- 文艺复兴以前的文学理论:包括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人文主义文艺理论。
- 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的文学理论:包括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文艺理论。
- 近代文学理论:包括德国浪漫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文学理论流派。
- 当代文学理论: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后殖民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等。
3.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价和解读的活动,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作品的艺术魅力、思想内涵以及与社会、历史和作者等的关联。
4.请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
- 传统批评方法:如历史主义批评、文化批评等,强调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的分析。
- 新批评方法:如新批评主义、形式主义等,注重对作品内在结构、语言运用和艺术效果等方面的分析。
-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作品的符号系统和结构组织,关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意义的构建。
- 后现代主义批评:质疑固定的真理和权威,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样化解读的可能性。
-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被殖民地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权力关系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二、论述题1.请论述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作品与社会有密切的关联。
首先,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作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物和事件的观察和思考,揭示社会的问题、矛盾和变革。
其次,文学作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和传播。
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社会产生影响,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第三,文学作品创作受到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e卷(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E卷)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共鸣2.文学传播3.社会历史批评4.创作个性5.意象二.名言分析(每题4分,共20分)1.“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2.“仅仅对一个人有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这是文学铁的规律。
”3.“种族、环境、时代”。
4.“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5.“我所评论的就是我!”三.简要回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网络文学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文学现象的?2.对比现实型和理想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3.文学言语的审美性表现有哪些?4.说说叙事的构成情况。
5.抒情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四.详细阐述题(每题10,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学批评特点多样性的理解。
2.叙事的意识形态功能表现在哪里?3.举例说明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表现。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E卷)参考答案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共鸣: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特有的一种状况,是读者与作品形成强烈心灵感应,或不同读者在同一作品中产生相近心灵感应的现象。
原因。
艺术原因。
情感原因:观念相通、情感经历相似、意志愿望相近等。
共同美。
类型: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及作者灌注于其中的情感及意义等形成强烈的共鸣,二是指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而产生出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共鸣。
2.文学传播:指文学生产者借助于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文学的出版\制作和发行(流通)。
3.社会历史批评:最常用的批评模式之一。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4.创作个性:作家特有的思想气质、生活经验、社会思想、审美观念、艺术修养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由弗洛伊德所创作的?A. 《梦的解析》B. 《乌托邦》C. 《百年孤独》D. 《追忆似水年华》2. 以下哪位学者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A. 马克思B. 萨特C. 罗兰·巴特D. 弗洛伊德3.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是:A. 唯一的B. 固定的C. 无限的D. 受限于作者意图的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主张:A. 重建文本的结构B. 强调文本的中心性C. 揭示文本的多义性D. 忽视文本的内在逻辑5. 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强调的是:A.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B. 个体的自由选择C. 个体与社会的冲突D. 个体的社会责任6.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百年孤独》C. 《追忆似水年华》D. 《变形记》7. 符号学在文学理论中主要研究的是:A.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B.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C. 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D. 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8. 以下哪部作品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的对象?A. 《简·爱》B. 《鲁滨逊漂流记》C. 《安娜·卡列尼娜》D. 《战争与和平》9.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 性别平等B. 社会公正C. 个体自由D. 文化传承10. 以下哪位学者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A. 巴赫金B. 伊瑟尔C. 德里达D. 萨义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2. 解释“互文性”这一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3. 阐述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批评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实主义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2. 分析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选取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运用至少两种文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些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
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题1分,共20分)1. 文学的特殊对象是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整体。
2. 文学做为语言艺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______________。
3. 泽东在年提出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论概括。
4. 艺术构想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通常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
5.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启发就是一切创造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周恩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对启发产生过程并作了科学的归纳。
7. 情节是叙事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之一,其组成一般包括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局四个部分。
8. 散文就其表现形式,优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9. 意象作为诗歌艺术形象理论范畴的一个概念,意即______________,象指______________。
10. 文学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的反映。
二、选择题(1�D5为题单项挑选,6�D10为题双项挑选;单项挑选挑选出一个恰当答案,双项挑选挑选出两个恰当答案,答案的序号写下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后,共10分后)1. 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 A. 素材 B. 情节 C. 人物 D. 环境2.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 A. 抽象思维 B. 缔造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情感思维3. 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 A. 曹雪芹 B. 鲁迅 C. 郭沫若 D. 茅盾4. 文学观赏过程中,观赏主体多种心理机能里最活跃的因素就是() A. 想象 B. 思维 C. 情感 D. 理智5.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A. 劳动 B. 游戏 C. 摹仿 D. 宗教6. 属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就是()() A. 象征主义 B. 田园诗歌 C. 古典主义 D. 荒诞派戏剧7. 我国古代按照语言特点,将文学分为两类()() A. 骈文 B. 韵文 C. 散文 D. 传记8. 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特别注重()() A. 现象真实 B. 细节真实 C. 本质真实 D. 情感真实9. 文学的倾向性受制于作家的()() A. 创作目的 B. 审美理想 C. 表现手法 D. 语言运用10. 诗歌按其内容性质去棕斑两类,即为()() A. 叙事诗 B. 散文诗 C. 戏剧诗 D. 抒情诗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文学理论考试试卷

文学理论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理论中,文学的“四要素”是指:A. 作者、作品、读者、社会B. 作者、文本、读者、批评C. 作者、作品、读者、批评家D. 作者、文本、社会、历史2.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所关注的内容:A. 读者的主动性B. 文本的开放性C. 作品的客观性D. 读者的解读过程3. 在文学理论中,“互文性”指的是:A. 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关系B. 文学作品与作者经历的相互关系C. 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D. 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相互关系4.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 罗兰·巴特B. 米哈伊尔·巴赫金C. 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D. 雅克·德里达5. “文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最早见于:A. 《诗经》B. 《尚书》C. 《论语》D. 《左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的“接受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2. 描述“互文性”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作用。
3. 阐述“文学”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文学理论中“文本”与“作品”的区别及其意义。
2. 论述文学理论在现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分析以下文本片段,并结合文学理论,探讨其在叙事结构、主题表达和读者接受等方面的特征。
[此处应插入文本片段]请考生注意,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以书面形式呈现,并且要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考试结束后,试卷和答案应一并上交。
[此处为试卷结束语]。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A卷(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A卷)一、列举题(每题3分,共15分)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3、话语的五要素4、列出三部(篇)中国文学理论名作及其作者5、关于文学创作主体的三种基本认识二、理论阐释题(每题8分,共24分)提示:先说明所给这段话所包含的文学理论,再对其作简要评析。
1、“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
”——(丹麦)勃兰兑斯2、“一部艺术作品是一种内心的进程。
它在每一种单一的情况之下都是处在黑暗之中,就像我们世界的诞生一样,是一种不可窥见的,一种神圣的现象,是一种神秘。
”——(奥地利)茨威格5、“内容作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德国)黑格尔三、术语解释题(每3分,共15分)1、艺术真实2、精神生产3、话语蕴藉4、直觉5、文艺学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你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特殊性?2、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有哪些特殊性?3、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在消费文化背景中,你如何理解雅俗文学的关系?五、论述题(共14分)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学何为?请以文学作品中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关系理论为切入点,谈谈你的看法。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A卷)参考答案一、以下每题3分;第4题只要符合题意即可;每答错一小点扣1分,该小题总分扣完为止。
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办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3、话语的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语境、沟通4、列出三部(篇)中国文学理论名作及其作者: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王国维《人间词话》等5、关于文学创作主体的三种基本认识:模仿者与创造者、旁观者与移情者、特殊的艺术生产者二、准确地判断出其所包含的文学理论,给3分;对该文学理论进行分析评价,言之成理,条理清楚,给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eeKaoYan-文学理论真题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文学理论试题一、解释概念1.文本:2.题材:3.意境:4.艺术构思:二、简答题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2、作为文学创作原则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哪些不同3、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4、阐释以下几段文字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思想(略)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2、文学语言的深层义是怎样生成的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文学理论试题一、术语解释1.游戏说:2.文学流派:3.(诗歌的)扩展式结构:4.叙述角度:5.典型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这段文字出自何处为何人所说2、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3、解释“兴,观,群,怨”4、这段文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文学观,并给予评价。
三、回答问题1、创作活动的艺术想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情节结构的小说和性格结构的小说有什么区别四、论述题1、举例论述你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
2、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注意:1、本试卷的第一、二、三大题,为各专业所有考生必做题。
2、本试卷第四大题为非文艺学专业所有考生必做题。
3、第五大题为文艺学专业各方向考生必做题。
一、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
(每个6分,共30分)1、情节和故事2、文本和作品3、圆形人物和典型人物4、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5、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二、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
(10分)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有“模仿说”。
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2、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感情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闻一多语)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哪些特点?3、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文艺学以外报考其他各专业考生必做】1、小说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你举例分析两种。
2、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种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报考文艺学专业各方向考生必做】1、举例论述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区别。
2、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形象的区别,并分析造成二者不同的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一、术语解释1.叙事观点:2.创作个性:3.潜台词:4.艺术真实:二、填空。
请写出以下理论著作或论文的作者1.《小说面面观》——福斯特2.《文心雕龙》——刘勰3.《文献》——4.《人间词话》——王国维5.《艺术哲学》——丹纳三、请写出以下作者在文学理论或美学方面的一部(篇)代表作1、亚里斯多德——《诗学》2、黑格尔——《美学》3、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4、白居易——《与元九书》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四、请分析和评价下面的理论见解,并解释文中的“意”。
王夫之说:唐人以意为古诗,宋人以意为律诗绝句,而诗遂亡。
如以意,则直须选《易》陈《书》,无待诗也。
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文学是思想性最强、理性色彩最浓的一种艺术2、典型化与类型化有什么区别3、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杂文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六、论述题(文艺学专业外考生做)1、举例论述文学流派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2、举例论述批评方法和文学观念的关系。
论述(文艺学专业考生做)1、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形象有何不同2、举例论述艺术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一、术语解释1. 典型:2.自然主义:3.小说:4.边缘文学体裁:5.召唤结构:二、辨析下面的说法并给予评论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三、阅读下面材料,阐述你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
作家高晓声谈《陈奂生上城》(具体略)四、问答题1、为什么说创作个性的形成是一个作家成熟的表现2、诗歌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简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五、论述题(文艺学外考生做)1、文学是虚构的,但是又强调真实性,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2、举例论述接受活动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意义。
论述题(文艺学考生做)1、举例说明为什么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2、举例论述作为抒情文学形象的意象所具有的特点及其构成。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一、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其异同。
1.讲述与展示2.意象与意境3.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4.戏剧文学与戏剧5.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二、请写出提出下列观点或命题的作者1.“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
”2.“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高尔基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4.“文变染乎世情。
”——刘勰5.“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恩格斯三、指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阐释其涵义。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四、问答题1、艺术概括与类型化有什么区别2、戏剧冲突和小说叙事所描写的矛盾冲突在结构与表现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五、论述题(3选2)1、有人认为,通俗文学没有思想性和教育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予以分析。
2、举例论述物资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3、评述西方文论中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的发展历程。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一、术语解释1. 文学的主体性:2.母题:3.超现实主义:4.兴观群怨:5.发愤著书:6.文学批评:二、指出下列著作和观点的作者1.《中国小说史略》——鲁迅2.《艺术哲学》——丹纳3.《判断力批判》——康德4.《小说面面观》——佛斯特5.《诗艺》——贺拉斯6.《镜与灯》-——艾布拉姆斯7.“诗援情而绮靡”——陆机8.《典论*论文》——曹丕9.“歌谣文理,与世推移”——刘勰1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三、阐述下面文字中所体现的文学观点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四、问答题1、伊瑟尔在谈到文学接受时说:“虽然作品文本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在各时代并无变化,但人们发现的意义却不断变化着。
”作品的意义为什么会不断变化2、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说:“我们倒情愿给现实主义取一个简单的名字,那就是:细节的科学。
”现实主义是否具有这样的特点,为什么五、论述题亚里士多德说:“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的事件。
所谓“带普遍性的事”指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某一类人可能会说的话或会做的事——诗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普遍性。
”谈谈你对诗与历史的理解。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一、术语解释(20分)1、典型人物:2、自然主义:3、隐含读者:4、诗无达诂:其本意是“寻章”、“摘句”的意思,其比较广泛的解释是指诗歌乃至其他文学作品,没有什么确定不变、唯一正确的意义,寻找这个意义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读者完全可以“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沈德潜《唐诗别裁·凡例》。
二、连线题(20分)1、摹仿说席勒2、缘情说马克思3、寓教于乐白居易4、童心说陆机5、《二十四诗品》苏珊朗格6、《与元九书》贺拉斯7、《沧浪诗话》李贽8、《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严羽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司空图10、《情感与形式》亚里士多德三、简答题1、文学语言层的美学功能2、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四、分析题1、刘勰:感物说(是以诗人感物……亦与心而徘徊。
)2、黑格尔:“内容非他也,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也;形式非他也,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也。
”五、论述题(50分)1、文学审美情性与以丑为表现对象是否矛盾,为什么2、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一、术语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文学的主体性:2 、圆形人物:3 、感物说:4 、意识流小说:5、期待视野:6、文学流派:所谓文学流派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由思想倾向、艺术倾向、文学见解、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结合而成的文学派别。
二、请指出下列著作或言论的作者(每题1分共10分)1、《薑斋诗话》——王夫之2、《原诗》——叶燮3、《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4、《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勃兰兑斯5、《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6、《审美教育书简》——席勒7、《戏为六绝句》——杜甫8、“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9、“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
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亚里士多德10、“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
”——严羽三、分析并评价下面的议论所阐述的文学观点。
(每题15分,共30分)1、“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
”2、清人方东树说:“诗文者,生气也。
若满纸如翦彩雕刻无生气,乃尖试馆阁体耳,于作家无分。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有什么关系2 、简答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
五、论述题(每题30分)1、什么是“通感”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并解释“通感”发生的原因。
2、举例论述文学的多种功能。
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一、术语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互文性:2.主题的多义性:3.戏剧情境:4.艺术构思:5.文学思潮:6.共鸣:二、请指出下列著作或言论的作者(每题1分,共10分)1.“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2.“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3.“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4.《薑斋诗话》——王夫之5.《摩罗诗力说》——鲁迅6.“法国社会将写它的历史。
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巴尔扎克7.《艺术哲学》——丹纳8.《判断力批判》——康德9.“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