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机械运动1.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1.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自转,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通常所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物而言的。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3相对静止的条件:两个物体向同一方向,以同样的快慢前进。

1.4运动的形式机械运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沿直线运动的,有沿曲线运动的;有在同一平面上运动的,也有不在同一平面上运动的;有运动得快的,有运动得慢的······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中,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2)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3)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2.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4.1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

十月份月考训练题01 第一章《机械运动》较难选择题

十月份月考训练题01  第一章《机械运动》较难选择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讲练考全优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十月份月考训练题1 第一章《机械运动》较难选择题C.甲船可能是向左运动的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2.如图所示,沿着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 的变化的图像,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11.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它们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有以下说法:①甲上升;②乙下降,但比甲快;③乙下降,但比甲慢;④丙下降,但比甲快;⑤丙上升,但比甲慢;⑥甲在匀速下降。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④12.两艘潜艇相距s,以相同的速度v1成单纵队同向航行,后艇的超声定位器发出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等于v2,则后艇发出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D.该汽车的速度是17m/s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15.成都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机场路上(一段平直的)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此路段限速为100km/h。

如图所示,汽车正在向放置在机场路上的测速仪水平匀速驶离,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1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超声波信号第一次被汽车反射时,距测速仪204mB.汽车正在朝着测速仪的方向运动C.汽车从反射第一次信号到反射第二次信号过程中,所用时间为1.7sD.该汽车速度为163.2km/h,超速了16.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10m处C.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1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②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③10~30s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④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75m/s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18.a、b两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a车以速度v0出发,先加速再减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恰好还是v0;b车也以速度υ0出发,先减速再加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恰好也是υ0。

(完整版),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文档

(完整版),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地址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照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参照系是假设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系可否发生地址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同一运动,采用不同样参照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样,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定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系才有意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方便原那么〔可任意选择参照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平时以地球为参照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可是理想化模型2.可看做质点的条件:⑴ 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⑵ 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局部运动情况时;⑶ 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⑷ 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能够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辰间的间隔;时辰: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时。

区分:“ 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 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辰。

五、行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经过的实质轨迹的长度;位移:矢量,初地址指向末地址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地址指向末位置。

行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本卷须知及实验步骤:1.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2.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凑近打点计时器;3.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单位〔m / s〕1km / h1m / s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变换: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 S / t ;2.平均速率:行程S路与时间t的比值,标量,v率路S/ t ;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01章 《机械运动》易错题整理(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01章 《机械运动》易错题整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对一些常见物品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圆珠笔的长度约15cm B.拇指甲的宽度约8cmC.讲台的高度约2500mm D.教室门框的高度约500mm【解答】解:A、圆珠笔的长度约15cm,符合实际,故A正确。

B、拇指甲的宽度约1cm,故B错误。

C、讲台的高度约25cm,即250mm,故C错误。

D、教室门框的高度约2m,即2000mm,故D错误。

故选:A。

2.小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別是L1=6.80cm、L2=6.81cm和L3=6.79cm。

取其平均值6.80cm作为测量结果。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L1=6.80cm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B.L1=6.80cm也可以记录成L1=6.8cmC.L2=6.81cm中0.01cm是准确值D.物体长度可能略大于L=6.80cm【解答】解: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L1=6.80cm的测量结果也有误差,故A错误;B、在6.80cm中“0”是估计值,“8”是准确值,在6.8cm中“8”是估计值,所以L1=6.80cm不能记录成L1=6.8cm,故B错误;C、第二次测量值L2=6.81cm中6.8cm是准确值,0.01cm是估计值,故C错误;D、通过多次测量求得的平均值为6.80cm,所以物体长度可能略小于6.80cm,也可能略大于6.80cm,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是国庆70周年升旗仪式场景,根据图中信息估测该国旗的高度(竖直方向)是()A.1.8m B.2.8m C.4.8m D.5.5m【解答】解:士兵的身高约1.7m,图中国旗的竖直高度约是士兵身高的1.5倍,在2.8m左右。

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小明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记25.46cm、25.45cm、25.66cm、25.47cm,则这个物体长度的测量值应取()A.25.455cm B.25.46cm C.25.496cm D.25.47cm【解答】解: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25.66cm与其它数值的准确值不同,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25.46cm,故B正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202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2020

s/m
v/(m/s)
2

乙 1
0
t/s
甲:静止在2m处。 乙:静止在1m处。
甲 2
乙 1
0
t/s
甲:匀速运动,速度为2m/s。 乙:匀速运动,速度为1m/s。
s/m 2
s-t 图像
乙 甲
v-t 图像
v/(m/s)

2

0
t/s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v乙>v甲。
0
t/s
甲:加速运动。 乙:加速运动,乙加速快。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专题 速度图像分析
路程时间图像(s-t 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s/m 2
s-t 图像
乙 甲
A
v-t 图像
v/(m/s)


2
A
0
2
t/s
甲:静止在2m处。 乙:匀速直线运动。
0
2
t/s
甲:匀速运动,速度为2m/s。 乙:加速运动。
s-t 图像
v-t 图像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v乙>v甲。 甲在1m处开始运动,甲乙在 2m相遇。
v-t 图像
v/(m/s)

甲 2
A 1
0
2
t/s
甲:加速运动。
乙:加速运动,乙加速快。 甲以1m/s的速度开始运动,甲 乙在A点速度相同。
s-t 图像
v-t 图像
s/m
v/(m/s)


1
A


1
A
0
t/s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科学思维]小明用如图的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这个刻 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测得的直径 是 1.85 cm。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后去测量,其值将比 真实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点拨:刻度尺受热后变长,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 度,测量值将小于真实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物理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 方法来粗略地测量长度,现在小点利用步数来估测从 自家楼下到小区门口的路程,请你帮忙完成实验报告 单的填写。 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估测从自家楼下到小区门口的路程。 实验器材: 米尺 。
10. [大同月考]如图所示,小苏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体物 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 是( D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 再乘车轮的周长 B.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 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C. 要测量曲线的长度,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与曲线完 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棉线拉 直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 球的直径
9. [长治月考]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 12.30 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 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测量的 C. 该结果中的“0”不是估读的 D. 该结果精确到厘米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μm
mm
mm
m
km
二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
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③分度值
2.放:
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刻度尺平行所测长度
①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读: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记:
数字
3.读:
①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A
B
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他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1:2 B.2:1 C.9:2 D.2:9
7.某同学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从8点10分5秒开始 计时,当他走完40m时,正好是8点10分55秒.该同学 的步行速度为多少?
┃机械运动
物理·新课标(RJ)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3.480 m、l 3 =3.540 m。技术人员使用的刻度尺分
度值为 1 cm ,新式列车车厢 不能 (填“能”
或“不能”)通过该隧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数理结合思想】 [2023南昌东湖区期中]如图甲所示是
用某地图软件上的南昌到瑞金的一段公路线,小明用细
线(无弹性)沿此图上公路线截取相同一段,拉直后细线
.
=1∶10

1
2
3
4
5
6
000 00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南昌到杭州的一段公路线长度为515 km,那么在该地
图上的南昌到杭州这段曲线的长度为多少?
解:(3)已知南昌到杭州的公路线实际长度以及比例
尺,则在该地图上的南昌到杭州这段曲线的长度s=51
木块的长度为1.4 cm
C.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
1.4 cm
D.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
为1.4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点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
紧贴被测部分,要观察被测物体的起始端是否从0刻
度线起,若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则要将某一
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参照物的选择
(1)任何物体(研究对象本身除外)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说)。
(2)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均视为静止的。
(3)物体运动、静止判断方法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定参照物,再看物体是否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两物体同速、同向,则两物体相对静止。
3、运动、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什么是速度
(1)速度定义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速度,公式:
(2)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测量工具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停表的使用方法。
3、时间的计算
(1)时刻、时间的区别
(2)利用时刻计算时间
时间=终点时刻-起点时刻(注意借位方法)
四、误差
1、什么是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工具本身不精确。
(2)测量方法不科学
3、平均速度
(1)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2)计算:仍用。
注意: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测量)原理:
2、实验器材
(1)对象:小车
(2)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
(3)辅助器材:斜面、木块、金属片
3、实验步骤
(1)装斜面
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使小车速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测量时间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2)测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3)测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4)计算结果
4、/m.s-1
s1=
t1=
v1=
s2=
t2=
v2=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测量
1、感觉不可靠,要知道物理量的准确值,就要用测量仪器或工具进行测量。
2、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有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常用单位);单位有名称、符号;不同单位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
3、国际单位制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这个物理量的)单位。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基本单位:米—m。
2、工具
常用工具是刻度尺;其它工具。
量程——就是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选量程、分度值。
2、速度单位
基本单位:m/s(m·s-1),1m/s=3.6km/h。
二、运动的分类
1、运动的分类
(1)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按速度大小是否变化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所以运动共有四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
③放:即尺的位置应放正.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④看:即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1、机械运动定义
(1)运动——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静止——对应的,物体位置没有变化,叫静止。
2、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运动形式有多种,其它的有热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等,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1、什么是参照物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测量环境因素的影响
(4)测量的人
3、误差的特点
误差不能被消除,只能减小。
4、减少误差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等。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可以且必须消除;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
第2节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⑤读:即读数,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
⑥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①测多算少:(叠加法,以少积多)(纸厚、金属丝直径)
②以直代曲:(棉线、滚轮子)(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
③等长测量:(圆锥的高、硬币和球体的直径)
等等
三、时间的测量
1、单位
时间基本单位:秒(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