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第一章机械运动试题1(含答案)(20200712180529)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2.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A. 260mmB. 26cmC. 2. 6dmD. 0.26m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的起优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河岸D.房屋4.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C. 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8cmD.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6.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亡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的大小不变,与s、1的大小无关7.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 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A.0. 2hB. 0. 7hC. lhD. 1. 5 h 8.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 10.8km/h、v/. = 0. 2km/min、v丙=2. 8m/s,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B. v 乙>丫甲>丫丙C. v 丙>丫甲>丫乙D. 丫甲>丫内>丫乙9 .短跑运动员的跑步速度为600m/m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10 .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 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示,将运动员跑步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分 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 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11 .如图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v 甲>丫乙>丫内 C.逐渐减小D.先减小再增大A.发射前,火箭静止在发射塔上,受平衡力,发射升空时,火箭受非平衡力B.发射时,产生的巨大白气团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C.发射时,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空气施加的力的大小等于空气对火箭施加的力D.发射时,“天舟一号”飞船相对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静止的12.下表是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07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1025kmB.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的运行时间为4. 10hC.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240km/h,则达到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13:30D.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平均速度是243kia/h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下列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必向西行驶B.乙可能向东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14.如下图所示,A、B两名同学在操场上同地同方向沿直线进行散步。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wùlǐ)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姓名(xìngmíng)分数(fēnshù)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xiàliè)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脉搏(màibó)的跳动是每秒65次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 )3.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4.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9米/秒B、12米/秒C、4.5米/秒D、无法确定( )6.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二.填空题8.传送带正在运送货物,若选择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9.早晨(z ǎo chen),“太阳从东方(D ōngf āng)升起”,这句话是以 为参照物的,“地球(d ìqi ú)又自转又公转”,是以 为参照物的.10.世界(sh ìji è)上一切物体都在 ,绝对(ju édu ì)静止的物体是 的.1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 内通过了300 m 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m/s ,这个物体在前10 s 内的速度是 m/s.12.火车的速度是54 km/h ,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 m/s ,那么 的速度大.13.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 . 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错误造成的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地球自转不属于机械运动2、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4、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5、在科技活动中,小万遥控一辆四驱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由静止起在5s内加速到8m/s,共运动了30m,该物体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5m/s C.8m/s D.都不对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8s,甲在乙前面1.6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7、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8、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7.52cm B.17.32cm C.17.31cm D.17.30cm9、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0、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A.345mm B.180mm C.165mm D.15mm1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误差D.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12、一物体从A地运动到B地,如果通过前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4m/s,通过后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6m/s,则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 m/s B.4.8m/s C.5 m/s D.6m/s13、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3m/s B.12m/s C.1.2cm/s D.1.2km/s14、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 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3.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4.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和2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3m/s;向东B.3m/s;向西C.7m/s;向东D.7m/s;向西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B.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C.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6.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9.7m/s B.10.0m/s C.10.3m/s D.10.7m/s7.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1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后34路程的平均速度2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m/s B.1.5m/s C.1.6m/s D.2m/s8.一乘客坐在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关于他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有()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②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以他后面的一辆以12m/s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④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在向东运动A.只有①对B.只有①和②对C.只有④对D.①②③都对,④不对9.在一年一度的四会市“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刻,甲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0-t1时刻甲队与乙队运动的距离相等C.t1时刻甲乙两队的速度相等D.t1时刻甲运动速度比乙运动速度大10.对于做运动的物体,根据公式=sv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一定,速度越大,时间越长B.时间一定,速度越大,路程越小C.在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D.在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均无关11.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 机械运动 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中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站台B. 甲车C. 乙车D. 自己2. 对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 课桌高度约为0.8 mB. 课桌质量约为50 kgC. 桌面面积约为4 m2D. 书箱容积约为0.8 m33.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 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 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4. 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B. 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C. 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5.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车的惯性大B. 乙车的速度大C. 前4 s内两车相距为40 mD. 甲车的动能大6. 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 m/sD.1000 m测试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小亮的成绩是240 s,小明更快7. 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C.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8. 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A.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 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D.在20~30 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9. 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 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四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10.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刻度尺上所标单位:cm) ()二、填空题1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完整版)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手扶拖拉机在20 min内前进4.8 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 km/h
13.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14.半天等于多少秒()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 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 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 m
6.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总分:6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1.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都由运动末尾运动B.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2.在迅雷不及掩耳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铁轨B. 路边的树林C. 小孩的座位D. 车厢里的活动效劳车3.如下图,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役机加油的情境,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役机甲是运动的B. 以空中为参照物,战役机乙是运动的C. 以战役甲为参照物,战役机乙是运动的D. 加油机相关于空中是运动的4.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A. 3μmB. 3mmC. 3cmD. 3dm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以下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A. B.C. D.6.如下图,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空中上的箱子,但没有推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箱子虽然没有被推进,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B. 箱子没有被推进,选择的参照物是空中C. 箱子对空中的压力与空中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箱子没有被推进是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7.烟囱上烟和路面上两小车上旗帜飘扬状况如下图.关于两小车运动形状的判别,正确的选项是()A. 甲车一定运动B. 乙车一定运动C. 甲车一定向右运动D. 乙车一定向左运动8.甲、乙、丙三位同窗测一张长1.2m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区分为1.203m、12.0dm、120.1cm,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三者都对B. 甲对C. 乙对D. 丙对9.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候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觉察自家的小车在前进,其实车子并没有动。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月度测试练习题(人教)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名师审核无超纲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月度测试(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0.8m/s B.1.0m/s C.0.96m/s D.1.2m/s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3、运动会上某运动员百米赛的成绩为10秒。
市内公交车正以30千米/时的速度运行,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正以20米/秒的速度奔跑,则这三者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为:A、公交车、运动员、羚羊;B、羚羊、运动员、公交车;C、运动员、羚羊、公交车;D、公交车、羚羊、运动员.4、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5、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物体的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6、匀速前进的队伍长为40米,通讯员以恒定速度从队尾走到队首,然后保持速度大小不变再回到队尾,此时队伍走过的路程为3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
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A.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
车的位置关系是()崛
A.甲在乙前面0. 6米处科卜屮I坪
B.甲在乙前面 1. 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 6米处17謀丄:
D.乙在甲前面 1. 2米处0 ・a .ion
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
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
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 t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7.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
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贝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9.
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
¥化b V
£I \ / I
甲A B
乙I \ / I D 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v-t图像是()
A、10: 3
B、3: 10
C、8: 15
D、15: 8
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A、2.58cm
B、2.57cm
C、2.576cm
2.57cm、2.58 cm、2.58 cm,贝U
D、2.577crn
11. 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 ,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A. 60s
B. 50s
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
用时间之比为()
C. 40s
D. 20s
4: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 2,则所
二.填空题(每空2分,30分)
13. 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
14. 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 (选填“静止”或
“运
动”))
1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
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________ 的,卡车是 _____ 的(前
16. 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 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s,所用的时间是.
17. 单位换算:54 km/h= _____ m/s 5 m/s= ___________ km/h
18..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 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用 ____________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9.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
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
(18 题)
.实验题(每空2分,18分)
20. 如图4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3停表的读数是分O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TT H IIIII川IIIIIIIII illHii I I iiifTli p (21
(20
22.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 测平均速度. (2) 该实验原理是
(3) 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 运动是 ________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 )实验中测得路程S i 上的平均速度为V i ,路程S 2上的平均速度为V 2,路程S 3上的平均速 度为V 3.那么,V I 、V 2、V 3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V 、=)
四?简答与计算(22题4分,23.24各6分,共16分)
23?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 多
少分钟?
24.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
紧接看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行驶100s?求: (1) 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25.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 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
15分;到达B 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贝 (1) 轿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8m/s 的速度行驶500s,
(2)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A
5.B
6.A
7.C
8.D
9.B 10.A 11.A 12.D
二,填空题
13. 静止200
14. 每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15米
15. 静止运动长途汽车
16. 4 25
17. 15 18
18. 路程时间速度
19. 他们都作匀速直线运动骑车者15分钟运动200米;跑步者25分钟运动200米;骑
车者速度是跑步者速度的5/3 二. 实验题
20. 1 毫米3.80
21. 3 37.5
22. 刻度尺停表,v=s/t,变速,V3>V1>V2 .
四.计算题
23. (1 )标志牌的含义:12km代表从此地到莆田的路程是12km ; 40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最大速度不
能超过40km/h ;
(2)根据v= s/t 得t=s/v=12km/40km/h=0.3h=18min
24. 已知:V1=8m/s, t1=500s, V 2=20m/s , t2=100s,
(1) 根据速度公式得S1=V1t l=8m/s>500s=4000m,
(2)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J1 十1M 尹2—血沧X 500 寸2CW 勺X10 力口_40 皿昭2000m 二如0 呃_ ~・*1 七500S+100S
1Ws ,
=600s =
答: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000m,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10m/s.
25.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t=10 : 45-10 : 15=30min=0.5h ;
(2) 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
s=120km-70km=50km ,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S/t=50km/0.5h=100km/h ;
(3) 由图可得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路程s' =70km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时间:
t' =S/V=70km/100km/h=0.7h .
答:(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0.5h ;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h ;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⑶
达南宁需要0.7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