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一期末九科知识点梳理

高一期末九科知识点梳理高一期末考试是学生们学习的一个重要节点,较为全面地检验他们一学期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对高一九科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理,以供参考。
语文:1. 诗歌鉴赏:熟悉古代诗人及其作品,掌握鉴赏技巧。
2.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意义,通读古代文言文篇章。
3. 现代文阅读:理解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分析文章结构与关键词语。
4. 作文:积累素材,提升写作技巧,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数学:1. 函数基础:了解函数的概念,明确数学关系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2. 二次函数: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能够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3. 数列与数列的推理: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和求和公式。
4. 平面几何:熟练掌握平行、垂直、相交等概念及性质。
英语:1. 词汇与语法:积累单词和短语,掌握常见的语法规则和句型。
2.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培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主旨和关键信息。
3. 写作表达:训练写作技巧,包括句子结构、选词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 听力技巧:加强听力练习,提高听力理解和应对听力题的能力。
物理:1. 运动与力学: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2. 能量与功:了解能量的概念和转化方式,能够解决相关的物理题目。
3. 电学与电路: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4. 光学与光的反射:理解光的传播以及在物体表面的反射现象,掌握光线的传播和成像规律。
化学:1.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了解元素的周期表分类及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化学反应与平衡: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酸碱与盐:认识常见的酸、碱和盐,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
4. 有机化学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有机物及其性质。
生物:1. 细胞生物学: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常见的细胞器。
2. 遗传与进化: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过程。
高一下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下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下学期是数学学科中的关键阶段,学生将开始接触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并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对高一下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一学期的内容。
一、平面几何1.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高一下学期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三角形具有相等的角度和成比例的边长。
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运用到比例关系和角度对应关系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进行各种计算。
2. 平行线与比例平行线与比例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概念。
在求解平行线和比例的问题时,常常运用到平行线的性质和比例的定义,通过构建等比例分割线段、利用相似三角形等方法进行推导和计算。
3. 圆与圆的相交关系圆与圆的相交关系是高一下学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交、相切或者相离的结论。
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运用到切线、弦、弧等相关概念,并结合利用角度的性质进行推导和计算。
二、空间几何1. 空间几何中的三视图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将一个三维图形分别投影到不同的投影面上,得到它的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从而形成完整的三视图。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根据空间几何的知识和三视图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计算。
2. 空间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平行与垂直是空间几何中的基本概念。
在求解平行和垂直的问题时,常常运用到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并通过构建平行线、垂直线等方法进行推导和计算。
三、数列与数列的运算1. 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是高一下学期的重要内容之一。
等差数列中的每个数与其前一个数之间的差值是恒定的,通过求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可以计算数列中的任意项和前n项的和。
2. 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等比数列是高一下学期的重要内容之一。
等比数列中的每个数与其前一个数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通过求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可以计算数列中的任意项和前n项的和。
四、函数与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是高一下学期的基础内容之一。
高一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在高一数学下学期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复习和巩固。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性质与图像: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能够用坐标系画出函数的图像。
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学习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掌握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方程、求解与运算规则。
3. 三角函数: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周期性,学习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特征。
二、平面几何1. 相似与全等:了解相似和全等的概念,熟练应用相应的判定条件进行证明与计算。
2. 圆的性质:熟悉圆的相关定义与性质,能够进行弦长、弧长、扇形面积等的计算。
3. 平面向量:掌握向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能够应用向量进行直线与圆的证明与计算。
4. 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的关系,学习解决三角形的面积、角度、边长等相关问题。
三、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了解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掌握相关的判定条件与计算方法。
2. 空间几何体的计算:学习计算立体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熟悉球、柱、锥等常见几何体的性质与计算公式。
3.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掌握正交投影与斜投影的相关概念与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相关的证明与计算。
四、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学习计算事件的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2. 统计描述与分析:掌握统计学中的常见概念与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描述和解读。
五、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了解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能够进行各种数列相关的计算与分析。
2. 数学归纳法: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使用方法,能够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
综上所述,高一数学下学期涵盖了函数与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多个知识点。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语文课程是我国学生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在期末考试前,对下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进行讨论。
一、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主要学习了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同学们需要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另外,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来理解和解读文言文作品中的意蕴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代文阅读与表达除了文言文,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还包括许多现代文的阅读和表达。
在阅读现代文时,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如批判性阅读、主题分析和文本解读等。
同时,在表达方面,同学们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写作规划和组织,并且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过渡词语等。
三、诗歌鉴赏在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
对于诗歌鉴赏,同学们需要懂得如何理解和解读诗歌作品中的意象、意蕴以及修辞手法,并且要能够分析诗人写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四、古代文学鉴赏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还包括了古代文学鉴赏的学习。
同学们需要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并对古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有所理解。
在古代文学鉴赏方面,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读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寓意等。
五、修辞手法的应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技巧。
在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夸张等。
在期末考试中,同学们需要能够辨识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并且能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对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
六、文学常识在语文学科中,除了阅读和理解能力的要求外,还有一些文学常识的学习。
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并对不同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有所了解。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1.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篇一常见的酸和碱1、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H2SO4、HCl、HNO3、H2CO3等。
2、碱:由OH—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KOH、NaOH、Ca(OH)2、Al (OH)3等。
3、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能使酸碱溶液显不同的颜色,叫做酸碱指示剂。
可用于检验酸碱溶液。
①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②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2.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篇二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3.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篇三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
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复习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复习导言: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复习,是对高中一年级学生所学习的语文下册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旨在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课文内容、文学常识、作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全面回顾,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业成绩。
一、课文内容回顾高一语文下册的课文主要包括古诗文、现代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其中,我们可以重点回顾《红楼梦》、《边城》、《草房子》等经典作品。
通过重读、分析和理解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其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要素,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文学常识回顾语文学科除了课文内容外,还包括一些文学常识的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下册时,我们需要回顾并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此外,对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的了解也是必要的。
例如,熟悉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成就,以及新文化运动等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三、作文写作回顾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一下学期,我们需要回顾和巩固一些常见的作文类型和写作技巧。
比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同时,要注重提高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灵活的句子结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其他考点回顾除了上述三个重点方面,高一语文下册还涉及其他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回顾。
比如,要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与变革,特别是唐诗的成就和特点;要学习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见词汇,提高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还要对汉字的构造和演变有一定的了解,加深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结语:通过对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业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根据本文所提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下历史笔记期末知识点

高一下历史笔记期末知识点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事件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规律,提高认识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对高一下历史课程的期末考试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希腊社会中,雅典民主政治的出现是重要的进步,而斯巴达则强调军事思想与神圣崇拜。
在古罗马社会中,由共和制逐渐演变成君主制,凯撒大帝的统治为罗马帝国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历史之一,横跨了几千年。
其中包括夏、商、周三代,以及秦、汉、唐、宋等朝代的兴衰。
古代的中国历史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社会制度多以君主制为主,而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印度维持了一个种姓制度,宗教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古代的宗教包括印度教和佛教,其中佛教曾经在中国传播,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源自于阿拉伯,穆罕默德是其创始人。
伊斯兰教的兴起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成立,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科学、文化与艺术蓬勃发展,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欧洲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是从古代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时期。
在中世纪,欧洲进入了封建制度,社会结构呈现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严重阶级对立。
此时期的宗教极为重要,基督教在欧洲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六、世界大航海时代世界大航海时代是指15至17世纪间,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航海和殖民活动的时期。
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航海强国。
这一时期的大航海活动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推动了世界的相互联系与发展。
七、近代史近代史从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始,至今仍在不断发展。
在这一时期,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包括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2024年高一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研究文化,提高表达能力,培养人文素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语文期末考试,接下来我将对____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文言文知识点对于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1) 文言文基本语法:了解文言文的词序、成句、修辞等基本规律。
(2) 文言文阅读: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理解古代文化。
(3) 文言文作文:学习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培养文言文的写作能力。
2.现代文知识点现代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掌握现代文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1) 修辞手法:了解修辞手法的种类和运用,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
(2) 文章阅读:通过阅读现代文文章,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3) 写作技巧:掌握论述的方法和写作的逻辑思维,提高写作的能力。
3.古代诗词知识点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古代诗词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非常重要。
(1) 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形式、格律和韵律。
(2) 古代诗词阅读:通过阅读古代诗词,理解作者的意境和修养。
(3) 古代诗词鉴赏: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4.修辞手法知识点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技巧,掌握修辞手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非常重要。
(1) 比喻:了解比喻的种类和运用,提高写作的形象感染力。
(2) 拟人:学习拟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描述事物的生动性。
(3) 夸张:了解夸张的表达方式,提高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5.文学常识知识点文学常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了解文学常识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和提高文学素养非常重要。
(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2) 文学史: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提高对文学史的了解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一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1.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但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
知识点2.硅—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沙子、石英、水晶、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硅酸盐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的主要成分。
知识点3.硅和二氧化硅都难溶于水(不能由SiO2和H2O反应制取硅酸),能与强碱反应,但只能与氢氟酸这一种酸反应。
知识点4.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使瓶塞与瓶口黏在一起。
知识点5.粗硅的制取:SiO2+ 2C = Si + 2CO↑(条件高温)知识点6.重要方程式:SiO2 + 4HF = SiF4↑+ H2O(该反应用于玻璃雕花)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装烧碱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第二节铝金属材料知识点1.在地壳中的金属中,铝的含量居第一位,但由于铝性质较活泼,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铝。
知识点2.生活中的铝制品不容易生锈腐蚀,是因为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知识点3.金属一般只能与酸反应,但铝还能与强碱反应,而且等量的铝无论与盐酸还是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的氢气都一样多。
铝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能放出氢气,和稀硝酸反应放出NO,和浓硝酸、浓硫酸会发生钝化。
知识点4.一般的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但Al2O3和Al(OH)3和强酸强碱都能反应。
知识点5.氢氧化铝可以制胃药,明矾(KAl(SO4)2·12H2O)净水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铝。
知识点6.铁锰铬及其合金为黑色金属材料,其余为有色金属材料。
钢比生铁的含碳量低。
金属并不都是银白色,如金为黄色,铜是紫红色。
知识点7.铜绿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氧化铜是黑色的;检验水用CuSO4,若有水会由白色变蓝色。
知识点8.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铝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AlCl3 + 3NaOH = Al(OH)3 + 3H2O),后沉淀消失(Al(OH)3 + NaOH = Na[Al(OH)4] )。
知识点9.重要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都要会写):铝热反应:。
铝和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氧化铝和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氢氧化铝和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室用氯化铝制备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第三节复合材料知识点1.在复合材料中,基体起黏结作用,增强体起骨架作用。
增强体一般都是XX纤维.知识点2.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玻璃钢、碳纤维、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隔热陶瓷瓦等。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知识点1.原子为电中性: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知识点2.离子(正价表示失电子,负价表示得电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阳离子(AZ X n+)电子数= Z-n ,阴离子(A Z X n-)电子数= Z+n 。
知识点3.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4.原子AZ X 中,Z 为质子数,A 为中子数。
知识点5.氢有 3种 核素:氕(H)、氘(D)、氚(T),它们属于 同一种 元素(由质子数决定)的三种 不同的 原子,关系为同位素。
其中重氢(D )和超重氢(T )是制造氢弹的原料;23492U 、 235 92U 、 238 92U 互为同位素,其中235 92U 是核反应堆的燃料; 126C 、13 6C 、 14 6C 是三种原子或核素,其中12 6C 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原子。
1知识点6.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离核越近,能量越低,所以电子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 第一到第七电子层的字母代号依次为:K 、L 、M 、N 、O 、P 、Q 。
(2)电子层数为n ,则第n 层最多容纳电子2n 2个。
(3)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 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 2 个)。
知识点7.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的为2),结构稳定,化合价为0;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为正;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容易得到电子,化合价为负。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半径比较规律:先看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数相同,再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前两个都相同,最后看核外电子数(电子越多,半径越大)。
知识点2.七个周期分长短,三短三长一不全;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Ⅷ与0。
每一周期都从ⅠA 族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1到6周期分别有2、8、8、18、18、32种元素知识点3.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ⅠA 族(A 表示主族)知识点4.ⅠA 族为碱金属元素(除H);ⅡA 族为碱土金属元素;ⅤA 族为氮族元素;副族和Ⅷ族为过渡元素。
知识点5.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找到的信息: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质量) 知识点6.金属与非金属的分区(参考课本P14)知识点7.焰色反应可以用来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黄色的是钠,淡紫色的是钾。
焰色反应用铂丝蘸取待测物,用完后要用稀盐酸清洗,其中钾的焰色要借助钴玻璃观察。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1下列物质①H 2 ②NaOH ③CaCl 2 ④CO ⑤H 2SO 4 ⑥NH 4Cl只有共价键的是 ,只有离子键的是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2、吸热反应的判断方法: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NH 4Cl + Ba(OH)2 ③C + CO 2 或 C + 水蒸气方法① 化学键, 能量 生成物 化学键, 能量;方法② 吸热反应是储存能量的过程,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 。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 。
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以 温度, 反应物浓度, 压强, 固体的表面积。
Eg.不同量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最快的是 ( )A.2mL 0.5mol/LB.3mL 0.5mol/LC.2mL 2mol/LD.5mL 1mol/LEg.对反应:C(s) + O 2(g) = CO 2(g) 可以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 )A. 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B. 升高温度C. 增加压强D. 增加木炭的量4、可逆反应与化学反应限度① 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与水通电变为氢气和氧气 可逆反应,因为 。
② N 2(g)+3H 2 (g) 2 NH 3(g),1mol 的氮气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氨气 2mol 。
③ 化学反应的限度 改变,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 停止。
5、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①各物质的浓度 ;②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③反应的总压强不再改变(气体的系数和要不相等)。
Eg.对于反应:N 2(g)+3H 2 (g) 2 NH 3(g),判断下列过程描述的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增加1mol 氮气 ,增加1mol 氨气 ,增加1mol 氨气 ; 生成氮气 ,消耗氢气 ,消耗氨气 ;N≡N 键断裂 ,N —H 键形成 ,H —H 键断裂 。
6、实验室制取氯气 ①A 中:仪器m 名称 ,所加试剂 ;仪器n 名称 ,所加试剂 ; ②B 中加的是 ,作用是 ;C 中加的是 ,作用是 ;D 装置采用的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E 中装的是 ,作用是 。
③分别写出A 、E 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A 中: ; E 中: 。
④A 中反应的氧化剂是 ;1mol 的浓盐酸与足量MnO 2反应得到的氯气 0.25mol ,原因是 。
7、原电池是将 能转变成 能的装置。
如右图:总反应为 ,反应后溶液酸性 。
Zn 片为 极,反应式 ,现象 ,发生 反应Cu 片为 极,反应式 ,现象 ,发生 反应 电子从 极经过导线流向 极,电流从 极经过导线流向 极。
极总是比 极活泼; 将稀硫酸换成酒精。
Eg.下列反应理论上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 2H 2 + O 2 = 2H 2OB. Fe + CuSO 4 = FeSO 4 + CuC.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D. 2KClO 3 = 2KCl + 3O 2↑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1、下列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同位素的是 ,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正丁烷和异丁烷;B 、金刚石、石墨和C 60 C 、冰和干冰;D 、35Cl 和37Cl ;E 、NO 和NO 2A B C D E 稀硫酸3、将充有1体积甲烷和4体积氯气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放在光亮的地方:①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试管中的液面,试管壁上有出现,水槽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观察到颜色。
②产物共有种,其中最多;常用来做麻醉剂的氯仿是,常用来做有机溶剂的四氯化碳是。
4、用①石油的分馏,②石油的裂化,③石油的裂解,④煤的干馏填空: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产生大量乙烯的是,可以产生苯的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是。
5、证明甲烷中含有乙烯可以用,除去甲烷中的乙烯用。
①水②溴水③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6、制备纯净的一氯乙烷用和发生反应制得。
7、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燃烧消耗的氧气最多的是()A.甲烷 B. 乙烯 C. 苯 D. 乙醇8、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能够萃取出溴,且下层无色的是()A.酒精 B. 醋酸 C. 苯 D. 四氯化碳中混合液先加,最后加。
浓硫酸的作用是和。
还要加几块碎瓷片,作用是。
A(2)B中加的溶液是,作用是。
(3)B中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B(4)B中乙酸乙酯在层,可以用分离出来。
(5)分别写出A、B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A中:;B中:。
11、A是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则(1)写出结构简式:A ,B ,C ,D ,E 。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A→B:,反应;B→C:,反应;A+D→E:,反应;A→F:,反应。
12、酯的官能团—COO—,名称。
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的方程式;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的方程式。
要使水解效果更好,应该在条件下进行。
13、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它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植物油脂叫油,常温下是液态;动物油脂叫脂肪,常温下是固态。
14、糖类分为三类:A. 单糖(葡萄糖、果糖)B. 双糖(蔗糖、麦芽糖)C. 多糖(淀粉、纤维素)(1)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2)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3)糖类物质吃起来一定有甜味吗?。
(4)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加入,现象。
检验淀粉的方法:加入,现象。
(5)双糖或多糖水解一般得到的都只有,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
(6)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5个基和1个基。
15、蛋白质(1)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最终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