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 BC DA.该木块的长度为2.0 cm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2.00 cm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2.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A.B.C.D.3.如图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挂标志牌的地方去团山风景区,汽车最快要用时间()A. 0.2 hB. 0.2 minC. 200 sD. 500 s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5.一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做出了五次记录结果,12.5 cm,12.6 cm,12.8 cm,13.2 cm,12.6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A. 12.6 cmB. 12.62 cmC. 12.7 cmD. 12.74 cm6.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A.人的脉搏B.日出日落C.地球绕太阳公转D.人的生长7.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在下图中可以反映这一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是()A.B.C.D.二、填空题8.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 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_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_______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右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________球的运动.9.嫦娥三号探测器14日21时12分成功落月,如图,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落月过程中探测器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10.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11.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____.(2)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3)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 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12.根据你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短到长排列________(填序号).A.体育课上打一场篮球赛B.甩一下手C.星期天去某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D.小明将教室的黑板擦干净.13.小明和爸爸开车到莆田,在A地看到的标志牌如图所示,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到达莆田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8时20分,他们从A地到莆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是否违反交通规则?________(填“是”或“否”)14.如图中手表所示时刻为________点________分________秒.三、实验题15.现有一内径2 cm的圆环和一直径为0.6 cm的圆柱形铅笔.仅用这些器材,你如何较精确地测出一足够长且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16.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17.夏天晴朗的午后,小明想测量校园内一棵松树的高度,他只有一把皮卷尺,细竹竿一个,不借助其它器材.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如何测出松树的高度.四、计算题18.一列火车长200 m,以36 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 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19.芳芳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贵阳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km?五、作图题20.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21.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象.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2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A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为2.0 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选项A不正确.B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没有放正,所以B图中的刻度尺使用不正确.C图中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并放正重合;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为2.00 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C图中的刻度尺使用正确.D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选项D不正确.2.【答案】A【解析】A图像物体运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是匀速直线运动;B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逐渐的增大;C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减小;D图像以初速度为0开始,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大而逐渐的增加.3.【答案】A【解析】由标志牌可知,公路限速为60 km/h,距离团山路程为12 km,若汽车在不超速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60 km/h行驶.达到目的地的时间为t===0.2 h4.【答案】D【解析】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本选项正确;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5.【答案】A【解析】由测量结果知: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每个测量值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可以不相同,但13.2 cm中,个位上的“3”与其它数值的个位的数字不相同,所以此测量值是错误的,应该排除在测量结果之外.物体的长度为L===12.625 cm≈12.6 cm.6.【答案】D【解析】A,人的脉搏1 min跳动的次数基本相同,所以可以利用脉搏计时.不符合题意;B,日出日落说明经历了24 h左右,可以利用日出日落计时.不符合题意;C,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1年,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公转计时.不符合题意;D,人从出生到死亡相当于1个周期,没有循环,所以不能利用人的成长过程计时.符合题意.7.【答案】C【解析】由小球初速度为零,先匀加速度,速率与时间成正比,故速率时间图象应是斜向上的直线,起点的原点处,后匀减速,末速度为零,故此段速率时间图象应是斜向下的直线,最终和时间轴相交,符合这一规律的是C,故C正确8.【答案】甲乙甲【解析】因为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甲球的运动时间比乙球的运动时间长,又因为甲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可以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乙球在相邻的时间间隔内,路程逐渐的增大,所以乙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加大;由右图可以看出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的增大且成正比关系,所以该图像与甲球的运动状态相符合.9.【答案】减速【解析】探测器实现软着陆时,速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探测器是做减速运动.10.【答案】静止;运动.【解析】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与飞机的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与甲板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行员是运动的.11.【答案】(1)刻度尺(2)0.1(3)VAB<VBC【解析】(1)实验中还需要用刻度尺测量滑块运动的距离;(2)由图可以看出A到C的总路程是40 cm=0.4 m,总时间是4 s,所以AC段的平均速度v===0.1 m/s;(3)由图可以看出,AB 段的路程小于BC段的路程,AB段的时间等于BC段的时间,所以VAB<VBC.12.【答案】BDAC【解析】A,体育课上打一场篮球赛,大约需要35 min;B,甩一下手,大约需要0.5 s;C,星期天去某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约需要2 h;D,小明将教室的黑板擦干净,大约用时3 min.13.【答案】10否【解析】由标志牌可知,从A地到莆田的路程s=12 km,时间t=20 min=1 200 s,所以从A地到莆田的平均速度v==10 m/s=36 km/h<40 km/h,所以没有违反交通规则.14.【答案】10;9;35.【解析】手表上最短的指针是时针,指示的是10点;较长的是分针,指示的是9分;最长的是秒针,指示的是35秒;15.【答案】①把纸带紧密绕在圆柱形的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为止;②取下圆环,记下纸带的圈数n;③算出n圈的总厚度为S=0.7 cm.纸带厚度的表达式:d=【解析】由分析知,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而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2 cm-0.6 cm)=0.7 cm, 然后用n 圈的厚度,除以圈数即可得到纸带的厚度.16.【答案】(1)运动(2)0.08 m/s(3)慢【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 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0.08 m/s(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17.【答案】如下图所示. ①将竹杆竖直立于地面,平移竹杆使杆顶的影子和树顶的影子恰好重合;②记下影子、杆和树所在的地面位置依次标记为A、B、C;③放下竹杆,用卷尺测出竹杆长h1,AB长S1,BC长S2,④利用比例式h1/h2=S1/(S1+S2), 求出树高h2.【解析】粗略测量某建筑物或某棵树的高度,可以利用比例法,借助几何关系间接测出.18.【答案】解: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s=1 600 m+200 m=1 800 m火车速度:v=36 km/h=10 m/s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t===180 s答: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80 s.【解析】本题应注意:火车全部通过大桥通过的路程等于列车车身长加上大桥的长度,即车头驶上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通过的距离,利用公式t=,计算出时间.19.【答案】解:(1)从标志牌到贵阳,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时,需要的时间为t===1.2 h=72 min(2)若汽车以速度表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为s=vt=80 km/h×1.5h=120 km答:(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是72 min.(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是120 km.【解析】从交通标志牌可以看出,公路限速100 km/h,该标志牌距贵阳路程为120 km.根据速度表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 km/h.若以最快的速度行驶,所需的时间可以通过t=s/v得到;如果按照速度表显示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可以用s=vt求得.20.【答案】【解析】根据甲图像(时间—速度图像)可得出,玩具车的速度为3 m/s,由公式s=vt可以求出在0 s、2 s、4 s后的路程分别为:0 m、6 m、12 m,在路程—时间坐标图上画出(0,0)、(2、6)、(4、12)三点的坐标位置,然后连线,就可得出路程—时间坐标图像.21.【答案】(1)68;(2)【解析】(1)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所以超声波从传感器到汽车的时间为t0===0.2 s,所以汽车与传感器的距离为s=vt=340 m/s×0.2 s=68 m;(2)根据乙图路程--时间的坐标图像可以发现,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22.【答案】【解析】根据甲图可以求得,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v ===5 m/s,即物体在做速度为5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第 11 页共 11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2.如图所示长度的测量中正确的是()A.B.C.D.3.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记录测量结果时,不必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D.读数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他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并随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我们在电视上看他们在天和舱内却静止不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天和舱D.月亮5.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0km/h,下列运动速度与其最接近的是()A.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B.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D.飞机在高空飞行6.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
如图为半决赛时冲刺的照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较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B.判断图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C.藏羚羊奔跑速度可达72km/h,比苏炳添比赛时的速度慢D.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速度保持不变7.如图所示是某初中学校升旗仪式的场景,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从A处冉冉升至旗杆顶部。
根据图中情形,估算红旗上升的速度约为()A.1cm/s B.10cm/s C.15cm/s D.20cm/s8.一辆小汽车从湘潭沿高速驶往武汉,某一时刻的汽车速度表的显示如图。
若湘潭至武汉的距离约为400km,则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程的速度都是80km/hB.在这一时刻的速度是80m/sC.在这一时刻的速度是80km/hD.到达武汉的时间一定是5h9.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右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2-4s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4-5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左运动2.《龟兔赛跑》是大家熟知的寓言故事,乌龟和兔子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最终乌龟获胜。
在这个故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大C.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作出裁决D.物理学中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下述记录四次结果:2.99cm, 3.00cm,2.98cm,2.9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读数为2.9cm是因为测量误差B.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0.01mmC.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99cm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错误4.2023年9月30日,在杭州亚运会比赛中,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全红婵、陈芋汐获女双 10 米跳台项目冠军。
在比赛中,她们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从侧面看似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评委B.陈芋汐C.跳台D.水面5.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 h,某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且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6R,卫星正下方地面上有一观察者,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
若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春分(即太阳光直射赤道)那天在日落的时间内,此人观察不到卫星的时间约为()。
A.40min B.70min C.100 min D.140 min6.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相距102 m,且距离墙壁均为68 m,如图1.9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A.0.1 s B.0.2 s C.0.3 s D.0.4 s7.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B、12 m/sC、1.2 cm/sD、1.2 km/s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4、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 m/sB、9 m/sC、10 m/sD、11 m/s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0m/s B.25m/s C.24m/s D.10m/s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10-2m=0.125 mB.12.56 cm=12.56 cm×10-2m=0.125 mC.12.56 cm=12.56÷10-2m=0.125 m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1.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 1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1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15.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6、“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________的。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4、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 m/sB、9 m/sC、10 m/sD、11 m/s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0m/s B.25m/s C.24m/s D.10m/s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D.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10-2 m=0.125 m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C.12.56 cm=12.56÷102 m=0.125 m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1.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 cmB.18.76 cmC.18.74 cmD.18.89 cm1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1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15.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6、“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________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L1<L2<L3 B.L1<L2=L3 C.L1=L2=L3 D.L1=L2<L3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正式亮相。
该吉祥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
它将活泼与敦厚融为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是冰墩墩钥匙扣的照片,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冰墩墩的高度可能是()A.15cm B.10cm C.5cm D.2cm3.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 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6cm、2.45cm、2.66cm、2.44cm、2.47cm,则科学课本的测量值应取()A.2.455cm B.2.46cm C.2.496cm D.2.47cm4.“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写的一首诗。
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 B.岸边 C.岸边的树 D.天空飞翔的小鸟5.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B.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6.两列动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东坐在车厢中向对面的车厢观望(如图)。
突然,小东觉得对面的动车开始缓缓地行驶了,但是小东等到对面的动车“驶过”了才发现,对面的动车还停在站台上。
小东觉得对面的动车“缓缓地行驶”和“停在站台上”分别选择的参照物是()A.站台小东坐的动车B.站台对面的动车C.小东坐的动车站台D.对面的动车小东坐的动车7.2016年8月16日,中国科学家发射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同步通讯卫星,卫星上的太阳帆为其提供电能,卫星在高空运行过程中与下列哪个物体相比较“量子通信”卫星是运动的()A.地球B.该卫星上的太阳帆C.空中飘动的云D.地面的发射架8.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我们说卡车静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卡车B.联合收割机C.地面D.地面上的庄稼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5s时的速度为1m/s,则在前2s的速度是()A.0.5m/s B.0.4m/s C.1m/s D.2m/s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4.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 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错误造成的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地球自转不属于机械运动6.并列在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B.甲车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D.甲乙两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前进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8.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的平直跑道上作匀速直线跑步,他们同时经过MN线,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中分别作出了两人运动的s与t或v与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程第2s至第4s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10.如题图所示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创造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武大靖加速滑动时,他的惯性增大B.武大靖转弯时,处于平衡状态C.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武大靖是运动的D.当武大靖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1.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12.如图所示,人用水平向左的力推讲台,没有推动,则这个过程中()A.人对讲台的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B.讲台受到的惯性大于推力C.讲台的运动需要很大的力来维持D.讲台桌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结果用v1、v2表示).14.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3×105km/s,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56s接受到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_____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月球,由此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_____km;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就是16光年,“光年”是_____的单位(选填“时间”或“路程”)。
(完整版)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手扶拖拉机在20 min内前进4.8 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 km/h
13.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14.半天等于多少秒()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 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 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 m
6.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已知一辆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位乘客在车到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8时30分.
(1)AB两地相距多远?
(2)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5.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0.现有一内径2 cm的圆环和一直径为0.6 cm的圆柱形铅笔.仅用这些器材,你如何较精确地测出一足够长且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38.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2.【答案】D
【解析】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 min=300 s,∴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v= = =5 m/s.
3.【答案】D
【解析】如果以车厢、桌面和乘客为参照物,纸杯相对静止,速度为0,以铁轨为参照物,纸杯的速度和动车的速度相等.
4.【答案】C
【解析】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
31.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 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 500 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A.300 m/s
B.30 m/s
C.10 m/s
D.5 m/s
3.在时速达300 km/h匀速行驶的“和谐号”动车组车厢中,座位上的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放置于身前的桌面上,杯中水都不会溢出,此时,选择什么为参照物,纸杯的速度也是300 km/h?()
17.尝试利用手中的直尺和三角尺你能精确的测出硬币的直径,下面几位同学各自设计的测量方案,其中测量方法最好的是.
A.
B.
C.
18.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 km/h,合________m/s.
19.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2.6________(填上适合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荧光屏对角线的长度(常用单位用吋,1吋=2.54 cm)来表示的,一台38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 cm.
27.在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______ cm.
28.某同学用一个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462 mm、464 mm、463 mm,此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mm.
三、实验题
29.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A.车厢
B.桌面
C.乘客
D.铁轨
4.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 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 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 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20.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写单位),合________m.
21.5月31号的国际田径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我国选手苏炳添以9.99秒获得季军,刷新了亚洲人在国际田联赛的记录,则黄炳添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12.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A.刘翔以12.88 s创造了男子110 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 min45 s前进了1000 m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速度最大
B.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
C.乙车的速度最少
D.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
11.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39.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小明先看到火车的车头,后看到火车车尾,以汽车为参照物火车是向前运动.汽车有三种情况:
如果汽车静止,火车是向前运动的.如果汽车向前行驶,火车也向前运动,火车的运动速度比汽车大.如果汽车是向后倒车,火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倒车但是比汽车的倒车速度小.因此不可能是C.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来自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在前5秒钟内____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____________.
32.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内径10 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 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 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 m
6.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25.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________,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26.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甲、乙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通过相同的路程,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以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
D.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9.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C.2s~5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5s~7 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8.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B.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C.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
C.手扶拖拉机在20 min内前进4.8 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 km/h
13.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14.半天等于多少秒()
A.600
B.720
C.43 200
D.86 400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E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E点是作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
16.如图所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由甲图:________由乙图: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