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20年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班级姓名学号一、记叙文阅读。

我的母亲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

2024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4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4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强化基础(本题共5个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小题。

①“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一路向北》的歌声一直在校园的上空回荡着,似乎预示着毕业季的到来。

随手拿起拍立得,我们拍了张照片。

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痴如醉,晚风吹起我们的发梢。

今天,考场外,柳条轻轻飞舞。

风一如那日温柔,撩起我的记忆、bō动我的心弦。

②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季毕业时。

青春的我们,信心满怀,背起行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睿智的我们,满怀理想,点燃青春,挥别昨日,开启一段斩新的人生旅.途。

即使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③如诗如画的青春回忆总是赶不上生命的脚步,烟水迷茫的沧波永远落后于憧憬的丽帆。

愿我们的青春岁月如同三月的樱笋,五月的榴锦一般,向阳生长,不负伟大时代,不负美丽韶华。

1.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旅.()途 bō()动2.给□处填写正确的标点,找出并改正选文第②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标点:改为3.第②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痴如醉....。

B.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C.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方式快速收集了络绎不绝....的资讯。

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5.下列有关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如那日温柔”中的“温柔”和“烟水迷茫的沧波”中的“迷茫”都是形容词。

B.“背起行囊”“信心满怀”“如诗如画”“轻轻飞舞”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句子的主干是“尊老爱幼是美德”。

D.“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一句中的“在世界桥梁史上”作定语。

二、诗词·陶冶情操(本题共2个小题,共12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册第九课《教化的困惑》(答案)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册第九课《教化的困惑》(答案)

第九课教化的困惑黄平练习一.选用适当的成语改写下列句子。

如数家珍潜移默化眼花缭乱不足挂齿念念不忘叹为观止不可同日而语1.第一次站在庞大的秦始皇兵马俑阵前,很多人感叹这是一个奇迹。

第一次站在庞大的秦始皇兵马俑阵前,很多人都叹为观止。

2.电视剧中的这段武打动作,观众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电视剧中的这段武打动作,令观众眼花缭乱。

/电视剧中的这段武打动作,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是说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是说环境对人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句话是说人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的影响。

4.我们的书店生意还不错,但跟以前还是没法比。

我们的书店生意还不错,但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5.在房地产市场,100万只是一个小数字,不值得一提。

在房地产市场,100万只是一个小数字,不足挂齿。

6.他热爱京剧,直到去世还想着后继人才的培养问题。

他热爱京剧,直到去世还念念不忘后继人才的培养问题。

7.介绍起老北京城的情况来,他总是充满了感情,讲得认真而又细致,令人十分感动。

介绍起老北京城的情况来,他总是如数家珍,令人十分感动。

二.辨析词义,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教化/教育/教养进程/历程/过程体验/体会发达/发展1.回顾这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

2.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中国的沿海省份经济是比较发达的。

3.“事非经过不知难”,任何事情,不亲身体验是不可能有切身感受的。

4.我觉得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决不能只看表面,而应看本质。

5.到今年为止,他从事中学教育已有三十个年头了。

6.“勤有功,戏无益”,年轻时是不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的。

7.在提倡参与精神时人们常说,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8.我们要努力发展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9.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因为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是一片空白。

10.在所谓的文明人眼里,这些生活在穷山沟里的与世隔绝的“愚民”就该是被教化的对象。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全面)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全面)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全面)一、课内阅读。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向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读选文中画“”的句子,在文旁批注出你的阅读感受。

2.读文中画“﹏﹏﹏”的句子,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从“冲”“揪”等动词可以看出画线句子对老汉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

B.加点的“揪”字是“拉”的意思,但是如果把“揪”字换成“拉”字,则表现不出动作的力度,不能更好地突出老汉的决心和形象。

C.老汉之所以让小伙子排到后面去,是因为小伙子不服从指挥,顶撞老汉,让老汉感到恼火;另外小伙子作为党员,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让群众先走。

D.画“﹏﹏﹏”线句子还对老汉的语言和神态进行了描写,突出了老汉铁面无私的品质。

3.对文中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的情节,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A.小伙子惧怕老汉的威严,不敢再先走。

B.为课文结尾揭露两人是父子关系作了铺垫。

C.表现了两人之间无言的关爱。

D.老汉的“推”和上文的“揪”一样用力,说明老汉还在责怪小伙子。

4.①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②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这是老汉揪出自己儿子和最后推儿子走的两次“吼”,句①是站在“______”角度,要读出_______的语气;句②是站在一个“父亲”角度,要读出________的语气,在对________的大爱中,也深藏着父亲对儿子的________。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利用超过1200万相关科学数据验证了人们对道德发展趋势的看法,结果发现,“世风日下”的主观感慨确实不是个别时间、个别地方的现象,而是极具普遍性。

但透过几十年间的调查数据进行较客观的比对,研究人员也确信,这些“今不如昔”的主观感受其实就是一种错觉。

“我确实经常听到人们说现在的人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不慷慨等等,但并没有客观证据表明道德水平实际上正在下降。

”乔治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阿比盖尔·马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自己的一些研究就表明,某些形式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正在增加,而且一个国家的利他行为与当地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关联。

当一个地方物质资源和文化价值从客观和主观条件上都给人以支持,人们自身感觉更幸福的话,利他行为也会增加。

“一些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利他行为,尤其是对于距离较远的陌生人的利他行为通常会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幸福感在增加,随着幸福感的提高,利他行为似乎也在增加。

这些研究还表明,在世界范围内,主观幸福感越高的地方,各种利他和慷慨行为的水平也越高,比如更可能向慈善机构捐款、做志愿服务、帮助陌生人、献血、捐献器官和骨髓,以及人道地对待动物。

”阿比盖尔·马什解释道。

而最新研究的发现更凸显了这种关于道德的悖论,一方面,人类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一直在发展,道德方面持续下降缺乏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各个地方的发展程度、文化传统、人的幸福感本身存在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遍出现的道德沦丧更是不合常理。

参与最新研究的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亚当·马斯特罗亚尼和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分析后认为,两种常见的心理规律或许可以解释这种奇怪的社会现象。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学习《归去来兮辞·并序》,学生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逃避,不值得认可。

下列教师的做法中,最恰当的是()。

A.直接否定学生观点,因为和文章主旨不符B.不耽误上课,忽视学生的质疑,继续课程内容C.借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D.肯定学生阅读认真,请学生课后找同学交流【答案】 C2、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堂导入环节,回答问题。

A.这样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B.这样的安排与议论文这一文体特征相暗合C.这样安排把握住了“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的灵魂D.观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教师使用学生问题导入,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答案】 B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抓住了“老爷”这个包含着丰富意蕴的词语大做文章,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言文字素养B.找对语言点后。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两次引入相关经验或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体现了教师强调要让学生经过努力。

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教学意识C.“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园为‘老爷’呢”是铺垫性问题,打开了学生准确理解文中侍萍对周朴园称呼的巨大变化的原因大门D.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侍萍执意要拉开距离的怨愤心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现了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一教学技巧【答案】 C4、学生喜欢寄情山水的古代记游小品,教师推荐这类作品供学生阅读。

下列不适合的是()。

A.柳宗元《小石潭记》B.范仲淹《岳阳楼记》C.欧阳修《醉翁亭记》D.袁宏道《满井游记》【答案】 B5、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实词“间”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奉命于危难之间(时候)B.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空隙)D.从郦山,道芷阳问行(从小路)【答案】 C6、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通假字的特点和作用,下列不合适的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山林深处.流淌着一条小河.
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
1.按原文填空.
朱嘉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三到”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填课文原句)
4.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应( )不( ) ②牵( )挂( )
③太平( )( ) ④不( )甚( )
⑤安( )乐( ) ⑥望眼( )( )
(1)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是春节,请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或两个,写一写你对祖国的祝福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⑥的意思用通俗易懂的口语还可以这样表述:
中间:事故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
结尾:避免再次发生,寻找________________.
11. 细读短文④、⑥自然段,用“”画出文中向社会征集方案的句子;用“﹏﹏﹏”画出最后采纳方案的句子.
12. 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资源与评价》七上语文参考答案

《资源与评价》七上语文参考答案
16.朋友们给我的关爱是我过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我要将这些化作精神动力,满怀信心地去开创新生活。
17.这是自谦的说法,作者对朋友给予的关爱回报甚少,深感愧疚;作者决心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去回报朋友,回报社会。
18.此题开放性较大,形式上有三个分句,内容相关,观点正确即可给分。
示例:朋友是灯,照亮你前行的路;朋友是伞,遮挡你人生的雨;朋友是火,温暖你孤寂的心。
三、
16.【例文】
我与书为友
与书为友的日子就如阳光般灿烂。在夏日的午后,泡一杯香茶,捧一卷诗书,在淡淡的茶香中去感受那浓浓的书香,真是茶香满口,书香满怀。在书中我品味了李白的老酒,摘下了易安的黄花;看到了杜甫的眼泪,东坡的华发;听见了长蒿划破李后主的春水;登京口北固亭,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与书为友的日子里日日天蓝,月月柳青。泰戈尔会在“雨天”向我讲述“孩童之道”,到“对岸”去采摘那美丽的“金色花”;冰心奶奶告诉我“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让我心中充满了爱。
8.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9.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它必定不能深入的了解历史、社会、自然以及人生的意义,没有丰富的情感。这句话道出了对文学一无所知者的本质特征,让学生自觉得去掉“重理轻文”的思想,主动地培养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10.学生只要从“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这四点的任何一方面谈受到的益处即可。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教我学会了坚强,保尔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样的生命才最有意义。
(二)
11.kuì áo 谆谆 孜孜
12.因为这篇文章是在告诉我们“为你打开一扇门”为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文学之门,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全新的自主学习、挑战创新之门,还告诉我们在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领域,只要我们能带上孜孜不倦的精神、充满探索的渴望,我们一定会打开每一扇门,挖掘其中的宝藏,为自己的人生书写最亮丽的一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移默化》阅读答案
《潜移默化》阅读答案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

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
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
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⑥之肆⑦,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
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友⑧不如己者。

颜、闵之
徒⑨,何可世得!但优于⑩我,便足贵之。

【注释】
①播越:离散,流亡。

②款狎:指相互间关系亲密。

③渍:染。

④操履:操守德行。

艺能:本领,技能。

⑤较:通皎,明显。

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

⑦肆:店铺。

⑧友:与……交朋友。

⑨之徒:那样的人。

⑩于:比。

【译文】
我生在动乱的年代,在兵荒马乱中长大,一生流离漂泊,所见所闻很多。

遇到有名望的贤人,没有不心醉神迷地向往倾慕的。

人在
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还没有定型,和所结交的情投意合的朋友朝
夕相伴,就会受到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没有存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和朋友相似了。

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
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

因此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养育着芝
兰的房屋,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变得满身芳香;与坏人相处,如同
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

墨子看见人们
染线就叹惜,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啊!孔
子说: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只要比我强,也就足以让我看
重他了。

【阅读训练】
1.墨翟春秋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鲁迅的历史小说《______》中的主人公,就是以他为原型创造的。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所与款狎
(2)潜移暗化
(3)如入鲍鱼之肆
(4)便足贵之
3.下面句中的于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生于乱世B.无心于学C.长于戎马D.但优于我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2)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5.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中的是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非攻
2.(1)结交(2)暗中,不易觉察地(3)店铺(4)以为贵
3.D
4.(1)没有不心醉神迷地向往倾慕的。

(2)因此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养育着芝兰的房屋,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变得满身芳香。

5.与恶人居,久而自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