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2013届高考政治科学思维常识专题精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解析】选D。正确思维促进实践发展,D符合题意,B错误;实践决定思维,思维 反作用于实践,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践对思维产生的作用,C与材料无关。
2.(思维的差异)在一列火车的一个车厢里有3个人,他们分别是德国人、日本
人和中国人。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里端着的鱼缸放在空座上。德
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种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的类别及有哪些
联系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 本单元而区分的两种不同思维形态;无论是形象思维 还是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 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 上升到抽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
【典题研磨】
1.(思维的作用)某农民为了发家致富,进行了长期努力。他通过梳理嫁接,将
3.论证: (1)论证是指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对其加以证明,使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个证实。 (2)论证的形式: ①事实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 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②理论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③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使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 有吸引力。 ④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是历史故事,也是少儿题材,它们的发行可让人回味历史,其中所表现的幼年司
马光的智慧、勇气和责任感对当代少年儿童仍富于教育意义。司马光的思维
说明思维具有 ( )
①概括性
②能动性
③间接性
④直接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思维的三个主要特性包括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排除④,故 选A。

专题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共7张PPT)

专题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共7张PPT)

【解析】①④主要依靠抽象思维,几何证明必须是严密的
逻辑论证,不能凭感觉或者用工具测量;辩论时,人们主 要关注的是你的观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而不是你的形 象、情感表达等。②③主要依靠形象思维,体育文艺主要 依靠模仿掌握动作,而不是靠语言文字讲解。音乐通过对 人和声音的具体感受,引起人的情感的共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析】①④主要依靠抽象思维,几何证明必须是严密的逻辑论证,不能凭感觉或者用工具测量; BC.科学思维追具求有认可识预的见精性确性 ②B.③科主学要思依维靠追形求象认思识维的,精体确育性文艺主要依靠模仿掌握动作,而不是靠语言文字讲解。 ②A.③科主学要思依维靠追形求象认思识维的,客体观育性文艺主要依靠模仿掌握动作,而不是靠语言文字讲解。 D②.③科主学要思依维靠具形有象普思适维性,体育文艺主要依靠模仿掌握动作,而不是靠语言文字讲解。 【B.例科2】学鲁思迅维说追:求“认天识才的们精无确论性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制造。 辩论时,人们主要关注的是你的观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而不是你的形象、情感表达等。 【例2】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制造。 【例2】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制造。 【音例乐2通】过鲁对迅人说和:声“天音才的们具无体论感怎受样,说引大起话人,的归情根感结的底共还鸣是。不能凭空制造。 C辩.论科时学,思人维们具主有要可关预注见的性是你的观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而不是你的形象、情感表达等。 辩【论例时 2】,鲁人迅们说主:要“天关才注们的无是论你怎的样观说点大、话论,据归以根及结论底证还过是程不,能而凭不空是制你造的。形象、情感表达等。 ②③主要依靠形象思维,体育文艺主要依靠模仿掌握动作,而不是靠语言文字讲解。
【答案】D

高中政治 专题1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2 学会科学思维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政治 专题1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2 学会科学思维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3.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综合运用 各种科学思方维法,面对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4.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思维定势的两重性,自觉地利用 思维定势的优势,克服其负面影响,提高思维的效率。
怎样正确把握科学思维的特 点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它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 相信书本结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证,坚持以理服人, 努力把握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
2.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 科学思维不仅重视对认识对象进行定性分析,还特别重视对认识对象进行定 量分析,同时采用数学分析的手段来提高认识的精确程度。 3.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 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 坚持真理。
4.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然 后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提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由于科学思维能够把握事 物发展的规律,因而它的结果具有超前性。 5.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 科学思维的结果(如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等),是对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反 映,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只要是在某一科学定律或科学原理适用的范围内,只要 它起作用的条件得到满足,都可以显现其效果。
【答案】 (1)A (2)①台风预报是从实际出发,对气象要素进行的综合分析,力图如实地反映 未来天气状况,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由于气象部门能够把握事 物发展的规律,对台风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提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因而使得台 风预报的结果具有超前性,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预见性。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能更加有效推进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强化科学思维说明
() ①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社会进步
C
②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发展
③深化改革是衡量思维方法成功与否的根本尺度
④科学的思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治国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
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 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三、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公式 (1)公式表达:“A是A”。 (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 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2.要求
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和“非A”必 有一真。识别与把握“A”和“非A”这种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于提升逻 辑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
公式
同一律 “A是A”
矛盾律 “A不是非A”
排中律 “A或者非A”
要求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 在同一时间、从
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 同一方面、对同
,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 一对象所形成的
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在同一 论断“A”和它
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 的否定论断“非
持自身的同一性,不能混淆概 A”,不能同真
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其中必有一假
在同一时间、从 同一方面、对同 一对象所形成的 论断“A”和“非 A”,不能同假, 其中必有一真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具有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科学思维常识 第1课时树立科学思维的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科学思维常识 第1课时树立科学思维的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核心解读
1.思维及其特征 什么是思维呢?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课程所使用的“思 维”概念与“意识”同义,是广义的“思维”概念,本教材 所使用 的“思维”概念是狭义的思维,它指人的意识的理性阶段,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而概括的反映。我们知道人的意识可以 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3.正确认识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能
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客观事物是有规律的,人的认识也是有规律的,科学思维是符 合认识规律的思维。 逻辑规律和规则是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如果思维中含有逻辑 错误,就不可能是科学思维,也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
我们进行思维都希望达到正确的认识结果,但只有科学思维才
特别提示!依据思维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可以将思维分为 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又称为社会思维或集体思维, 它是集合众人的认识能力、思维智慧共同认识同一事物的思 维活动。
(二)科学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含义:泛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 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2.特点:(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科学思维追求 认识的精确性;(3)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4)科 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5)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
对客观事物的现象、部分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形式是感
觉、知觉和表象。经过对感性认识材料的加工整理,产生认 识的飞跃,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思维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是
指思维能够凭借已获得的感性材料、经验和知识,推测没有直
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及其属性,从而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

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课件: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1.1

高中人教版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同步配套课件: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1.1
1 探究思维奥秘
1.知识目标 (1)认识思维的特征。 (2)了解思维形态的种类和抽象思维的形式。 (3)明确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2.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通过分析思维的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思维的重要性,对科学思维常识的内容有所了解,并逐渐形 成学习兴趣。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6时3分21.11.1818:03November 18, 2021
(1)材料反映出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2)请简要说明思维具有这一特征的原因。 答案:(1)思维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2)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 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从而把握一类事物的 共同本质。因此,思维具有概括性。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典用笔例跳透舞析。


特别提醒间接性、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思维的间接性、概 括性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正是由于思维的能动性,人才能透过事 物的现象间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舍去表面的、非本质 的属性,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本质。除此之外,思维还具有现实性、 反思性、目的性、预见性等特征。


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各有其独特的功用,同 时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课件

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课件

联系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正因 为思维具有概括性,人们才凭借已获得的感性材 料、经验和知识,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从 而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思维才体现 出间接性的特点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政治(RJ版)
知识网络构建
高频考点解读
精题随堂集训
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总是有高或矮、直或曲、粗
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思维定势的两重性,自
觉地利用思维定势的优势,克服其负面影响,提高思维的效 率。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政治(RJ版)
知识网络构建
高频考点解读
精题随堂集训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早稻田里发现一蔸鹤
立鸡群的稻子。这蔸稻有 10 余穗,每穗有壮谷 160 多粒。第二
年,他把这些种子适时地播种到实验田里,结果变异现象严 重,原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袁隆平困惑不解。后来,他想 到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理论,认识到那蔸特殊的稻子是天然 杂交稻。受此启发,袁隆平决心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艰
知识网络构建
高频考点解读
精题随堂集训
(3)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思维定势的两重
性,自觉地利用思维定势的优势,克服其负面影响,提高思维 的效率。袁隆平在早稻田里发现一蔸鹤立鸡群的稻子 ,第二 年,他把这些种子适时地播种到实验田里,这是一种经验定 势。他不死守经验,利用遗传理论,潜心进行杂交水稻的研
维。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政治(RJ版)
知识网络构建
高频考点解读
精题随堂集训
二、学会科学思维
1.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
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 维、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 辑的、片面而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2.科学思维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word教案

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本专题的基本结构:第一框:思维测试→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形态。

第二框:科学思维的含义→科学思维的特征→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一、探究思维奥秘(一)测试我们的思维1.说谎者疑难。

2.逻辑推理。

3.思维创新实例。

4.观察渗透理论(图像)。

(二)概览思维的特征1.思维具有间接性。

2.思维具有概括性。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中的思维含义。

(三)了解思维的形态1.不同的思维形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

2.抽象思维形态中的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3.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二、学会科学思维(一)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1.科学思维的含义2.科学思维的特点:客观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预见性和普适性(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1.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2.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意义3.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4.正确看待思维定势专题二“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本专题从传统形式逻辑角度讲授了思维的基本规律、明确概念、准确判断、有效推理,以及合理归纳和类比等问题。

基本结构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第一框)──概念(第二框)──简单判断(第三框)──复合判断(第四框)──演绎推理(上)(下)(第五、第六框)──归纳推理(第七框)──类比推理(第八框)。

一、思维需要逻辑(一)“形式逻辑”概述1.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性2.逻辑的分类3.狭义逻辑的含义4、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1、不矛盾律(不可自相矛盾)(1)不矛盾律的基本内容(2)依据不矛盾律制定的思维规范(3)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别2、排中律(不能骑墙居中)(1)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依据排中律制定的思维规范(3)不矛盾律与排中律之间的关系(4)不违犯排中律要求的有关情况3、同一律(必须首尾一致)(1)同一律的基本内容(2)依据同一律制定的思维规范(3)同一律与认识对象的变化发展(4)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与科学思维的关系二、准确把握概念(一)什么是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特点:抽象性和概括性3.概念与语词的关系(二)内涵(“是什么”—质)1.内涵的含义2.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定义3.定义的含义及逻辑结构4.下定义的方法5.定义的规则及易犯的逻辑错误(三)外延(“有哪些”—量)1.外延的含义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关系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3.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4.划分的含义、规则及易犯的逻辑错误三、恰当运用简单判断(一)判断应恰当1.判断的含义2.判断的逻辑特征: 有所断定和有真有假3.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1)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2)其次在概念、质量、关系(包括条件关系)的把握上必须明确、准确4.判断的分类: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的标准,将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二)“质”“量”应准确1.直言(性质)判断的含义2.直言判断的结构3.以“质”和“量”的标准划分直言判断判断的质是指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的;判断的量是指判断对对象的数量范围的断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势,克服其负面影响,提高思维的效率,
遇到老问题,充分利用思维定势;遇到新
问题,应自觉突破思维定势,做到趋利避
害。
2020/12/8
11
1759年3月13日,一颗明亮的彗星拖着 扫帚般的尾巴出现在星空中。这颗彗星的 出现,引起了人们无限的感慨,因为早在 几 十 年 以 前 , 英 国 天 文 学 家 哈 雷 (1656— 1742)就曾预言:这颗彗星将会在此时出现!
2020/12/8
1
2020/12/8
2
迄今为止,只有福建省将选修4的内容纳入 新课程高考。2009年福建省的首次高考第 42题B题考查的是思维创新的特征,以主观 题的形式出现。
在复习备考中,首先要转变观念。一些考 生认为选修4的试题要比选修3的试题难, 选做选修4的试题会吃亏。其实这是一种误 解。A、B两个选做题在考核内容、能力要 求、材料选取、设问指向、答案要求和赋 分比例等方面都参照了等值性的要求,体 现了公平、公正原则。从答题实际来看, 选修4的试题要比选修3的试题容易一些。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2020/12/8
9
2.科学思维的意义
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遵守形式
逻辑的要求,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
捍卫真理;有利于我们正确运用辩证思维
的方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
利于我们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面
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而可以提升我们
的思维品质,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有利
2020/1再2/8 从福建省考试说明的内容看,选修4的考 3
其次,要“宏观把握,微观落实”以扎牢 知识基础。宏观把握就是要抓住本模块的 主题和核心知识,构建模块知识体系。微 观落实就是要按福建省考试说明规定的考 试内容,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并在形成模 块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打通与必修4《生活 与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跨模块 的知识网络。
结合材料,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 性。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预见性特点。 解答此题,要通过阅读材料,对接科学思 维的预见性特点回答。
2020/12/8
12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2020/12/8
5
专题一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0/12/8
6
2020/12/8
7
考点 [科学思维]
2020/12/8
8
1.科学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含义:泛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 辑规则的思维、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 思维。它与主观臆造的、不合逻辑的、片 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特点:科学思维要求认识的客观性、认识 的精确性、结论具有可检验性、结果具有 预见性和结果具有普适性。
于我们正确地看待思维定势的两重性,自
觉地利用思维定势的优势,克服其负面影
2020/1响2/8 ,提高思维的效率。
10
◎ 要注意把握思维定势的作用,正确理解 它的两重性
一方面,遇到与过去同样或类似的问题,
利用思维定势可以快速解决;另一方面,
如果死守老经验,思维僵化,就不利于解
决新问题。我们应自觉地利用思维定势的
再次,要认真研究经典试题,准确把握试 题特点与命题方向。在精心研究福建省高 考题、福建省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和 “参考试卷”、福建省质检试题的基础上,
精 2020/12/8 选规范性的试题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 4
此外,要切入热点,多维透析,凸现时代 特色。精心选择热点专题,强化理论联系 实际和实际联系理论能力的训练,是提高 备考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