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精彩的马戏》教案

合集下载

《精彩的马戏》教学教案设计

《精彩的马戏》教学教案设计

《精彩的马戏》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马戏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马戏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1.2 教师简要介绍马戏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马戏的不同表演形式。

第二章:马戏表演者2.1 教师向学生介绍马戏表演者的不同角色,如小丑、驯兽师、杂技演员等,并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专长和训练过程。

2.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不同表演者的特点和技能,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章:驯兽师与动物3.1 教师向学生介绍驯兽师的工作和技能,让学生了解驯兽师如何训练动物进行表演。

3.2 学生通过观察视频或图片,了解驯兽师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四章:杂技表演4.1 教师向学生介绍杂技表演的不同类型,如空中飞人、平衡术、魔术等,并让学生了解杂技演员的训练和技巧。

4.2 学生通过观察视频或图片,了解杂技表演的难度和精彩程度,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五章:马戏团背后的故事5.1 教师向学生介绍马戏团背后的故事,如马戏团的成立、发展历程以及表演者的生活状态等。

5.2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马戏团背后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第六章:马戏表演的技巧与训练6.1 教师向学生介绍马戏表演中的一些基本技巧,如平衡、柔韧性、跳跃等,并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的训练方法和过程。

6.2 学生通过观察视频或图片,了解不同马戏表演技巧的难度和精彩程度,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七章:马戏团的文化与影响7.1 教师向学生介绍马戏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马戏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意义。

7.2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马戏团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和影响,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第八章:马戏表演的欣赏与评价8.1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欣赏和评价马戏表演,让学生了解评价马戏表演的标准和要点。

《精彩的马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精彩的马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精彩的马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戏的基本知识和马戏表演的精彩之处。

2. 培养学生对马戏表演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认识。

教学重点:1. 马戏的基本知识和马戏表演的精彩之处。

2. 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马戏表演背后的训练和准备工作。

2.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问题。

教学准备:1. 马戏表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章:马戏的基本知识1.1 引入:向学生介绍马戏的定义和起源。

1.2 教学内容:讲解马戏的种类、表演内容和发展历程。

1.3 活动:让学生观看马戏表演的图片或视频,感受马戏的魅力。

1.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马戏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章:马戏表演的精彩之处2.1 引入:向学生介绍马戏表演的精彩之处。

2.2 教学内容:讲解马戏表演的技巧、训练过程和精彩瞬间。

2.3 活动:让学生观看马戏表演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表演者的技巧和动物的表现。

2.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觉得最精彩的马戏表演瞬间。

第三章: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3.1 引入:向学生介绍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3.3 活动:让学生观看相关资料,了解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具体案例。

3.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欣赏马戏的关注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

第四章:马戏表演背后的训练和准备工作4.1 引入:向学生介绍马戏表演背后的训练和准备工作。

4.2 教学内容:讲解马戏表演者的训练过程和动物的训练方法。

4.3 活动:让学生观看相关资料,了解马戏表演背后的训练和准备工作。

4.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马戏表演者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奉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马戏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马戏表演的欣赏能力和对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认识。

3. 学生对马戏表演背后训练和准备工作的理解和关注。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3篇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3篇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3篇《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范文【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知道动物表演的节目精彩在什么地方。

2、培养学生细表演致观察图画的能力,看图说话的能力。

3、有感情的读课文,背诵第四段。

教学过程:一.过度小朋友我们昨天学习了第十五课《精彩的马戏》。

知道了昨天妈妈和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

那么小朋友想不想也去看一看这场马戏究竟什么地方精彩呢让我们先去看一看猴子的表演。

二.新授〔一〕教学第二小节。

1、多媒体出示图一。

〔1〕说说谁在干什么〔2〕再看看猴子的动作,表情,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同桌互议。

2、翻开书,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猴子爬竿的。

〔1〕自渎课文,我们来看看你读后知到了什么。

〔2〕一生范读,划下猴子是怎么表演爬竿的。

〔3〕观众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映为什么哈哈大笑。

看图指导:猴子表情怎样什么是好奇什么是瞅什么是倒竖蜻蜓圆溜溜有是什么意思3、你认为在读猴子爬竿这一小节时,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4、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5、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的表演得很精彩有~~~~线划出。

6、读这写句子和词语。

7、总结学法。

〔二〕教学第三小节。

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动物,他在干什么〔2〕黑熊怎么表演,观众反响如何2.学生按照方法自学。

3.老师检查作业。

〔1〕谁表演的什么节目〔2〕怎么表演请一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看图理解。

〔3〕看了黑熊的表演,观众又有什么反响什么是哄笑这儿为什么用哄笑4.这一小节应读出什么语气来,请学生说说看。

然后请一个学生示范朗读,全体学生齐读。

5.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个节目很精彩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直立,小心移动。

〔三〕教学第四小节。

1、按自学要求学生自己自学。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看图说说赡养表演了几个节目怎么表演的你最喜欢哪一个〔2〕这个节目的`名字叫什么〔3〕第一个节目是怎样表演的什么市稳稳当当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动作。

〔4〕山羊还表演了什么节目请一个学生来朗读。

《精彩的马戏》教案(精选18篇)

《精彩的马戏》教案(精选18篇)

•••••••••••••••••《精彩的马戏》教案《精彩的马戏》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彩的马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彩的马戏》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精彩"、"表演"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3、提高学生细致观察图画的能力。

4、能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弄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爬竿、黑熊踩球、山羊走钢丝都很精彩"。

教学难点:对"好奇、绝技、喝彩"等词的理解;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三、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一、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精彩的马戏。

课文中有2个多音字,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喝彩好奇喝好喝水好玩1、谁来读一读?1、大家一块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二、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1-4段,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插图,边读边看边想: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待会儿提出来。

三、小朋友,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马戏节目有很多,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节目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2、3、4自然段,并用横线勾出表示节目名称的词语。

用波浪线勾出表示观众反应的词语。

(板书节目名称,请三位学生上台板书表示观众反应的词语。

)四、(放屏幕)同学们,猴子爬竿逗得观众哈哈大笑,黑熊踩木球引起一阵哄笑,山羊走钢丝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可见这三个节目确实都很精彩,那它们的表演精彩在哪儿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读2、3、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三个节目都很精彩?读完之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精彩的马戏》教案

《精彩的马戏》教案

《精彩的马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精彩的马戏》。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法讲解,马戏团表演场景的描绘,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并掌握生词,如“精彩”、“马戏”、“表演”等,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 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描绘马戏团表演场景,让学生感受马戏的精彩。

2. 教学重点:学习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马戏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马戏的精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同时注意生词的学习。

3. 讲解:针对生词和语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情境描绘:引导学生运用生词和语法,描绘马戏团表演场景。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描述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生词和语法进行表达。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精彩的马戏》2. 生词:精彩、马戏、表演、掌声、欢呼声等。

3. 语法: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

4. 马戏团表演场景描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写一段关于马戏团表演的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马戏表演,了解不同类型的马戏节目,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开展课堂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描绘马戏团表演场景。

2. 教学重点:生词学习和语法讲解。

3. 教学过程:情境描绘和例题讲解。

《精彩的马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精彩的马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精彩的马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马戏的基本知识,如马戏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表演形式。

(2)培养学生对动物表演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马戏表演视频,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马戏表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马戏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马戏表演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马戏表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如何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马戏表演的相关视频和图片。

(2)准备关于马戏的背景知识资料。

2. 学生准备:(1)了解马戏的基本概念。

(2)提前观看相关马戏表演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马戏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马戏表演。

(2)提问:你们对马戏有什么了解?马戏有哪些表演形式?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马戏背景知识资料。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马戏知识,如马戏的起源、发展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马戏表演中的动物是否应该受到保护?为什么?(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有关马戏表演的案例,如动物受虐待的报道。

(2)学生分析这些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马戏表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2. 调查身边同学对马戏表演的态度,了解大家对马戏表演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6篇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6篇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6篇《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 通过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知道动物表演的节目精彩在什么地方。

2 培养学生细表演致观察图画的能力,看图说话的能力。

3 有感情的读课文,背诵第四段。

教学过程:一.过度小朋友我们昨天学习了第十五课《精彩的马戏》。

知道了昨天妈妈和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

那么小朋友想不想也去看一看这场马戏究竟什么地方精彩呢?让我们先去看一看猴子的表演。

二.新授(一)教学第二小节。

1 多媒体出示图一。

(1)说说谁在干什么?(2)再看看猴子的动作,表情,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同桌互议。

2 翻开书,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猴子爬竿的。

(1)自渎课文,我们来看看你读后知到了什么。

(2)一生范读,划下猴子是怎么表演爬竿的。

(3)观众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映?为什么哈哈大笑。

看图指导:猴子表情怎样?什么是“好奇”?什么是“瞅”?什么是“倒竖蜻蜓”?“圆溜溜”有是什么意思?3 你认为在读猴子爬竿这一小节时,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4 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5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的表演得很精彩?有~~~~线划出。

6 读这写句子和词语。

7 总结学法。

(二)教学第三小节。

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动物,他在干什么?(2)黑熊怎么表演,观众反应如何?2.学生按照方法自学。

3.老师检查作业。

(1)谁表演的什么节目?(2)怎么表演?请一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看图理解。

(3)看了黑熊的表演,观众又有什么反应?什么是哄笑?这儿为什么用哄笑?4.这一小节应读出什么语气来,请学生说说看。

然后请一个学生示范朗读,全体学生齐读。

5.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个节目很精彩?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直立,小心移动。

《精彩的马戏》教案

《精彩的马戏》教案

《精彩的马戏》教案《精彩的马戏》教案「篇一」[教材概况]本篇课文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8课,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文中通过介绍小作者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节目,赞扬了训兽人员对动物训练有方。

文中写了六个马戏节目,其中前三个写得详细,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巧妙,适合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

后三个写得较简单,适合培养学生进行说话和想象能力训练。

[课时划分]第一课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研读课文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巩固生字新词,研读课文三、四两节。

第三课时:研读课文最后一节,完成相应练习。

[设计意图]1、重视学生研读:给每位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人人都能读上几遍书,有时间想想自己都读懂了什么,在读中通过讨论和交流有所感悟。

2、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基本功训练:教师讲解不面面俱到,抓住第二节中的重点动词,再反复又富有变化的读中,逐层了解。

3、重视语言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本课第二小节“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描写非常精彩,让学生复述这一节,既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恰当地运用了许多动词,通过让学生复述这一节,既是一种语言的积累,又是一种创新说话训练。

[教学目标]1、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精彩、马戏、猴子、爬竿、圆溜溜、好奇、观众、顽皮”等词语意思。

2、能读通课文,知道课文写了那几个马戏节目。

3、能正确朗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初步懂得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能从读中体会出马戏节目的精彩。

[教学重点]1、学会字词2、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从朗读中体会出马戏节目的精彩。

[教学用具]1、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

2、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_________的马戏”进行句式训练,让学生把说过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2、揭示课题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哪个最好,说说为什么?(精彩)②板书“精彩的马戏”,朗读揭题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精彩的马戏》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看图学文记叙了一?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从整体上进一步理解课文,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学习本课生字,进行课堂训练。

2.课时教案范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你们看过马戏吗?谁表演的节目叫马戏?(原指人在马背上做的各种表演叫马戏,现在把动物经过人的训练做的各种表演都叫马戏。

)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

(板书:24.精彩的马戏)
(二)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图文。

1.《精彩的马戏》是一篇看图学文。

先引导学生看一遍四幅图在课文中的位置,然后听老师读课文,要求做到老师读哪个节目,就看哪个节目的图,把图和文结合起来。

2.让学生自己看图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后指名认读生字卡片。

检查是否掌握生字的读音。

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边记:课文一共写了几个节目,什么动物表演什么节目?读后回答。

(三)图文结合,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继续按自然段理解课文。

3.分别用“精彩”和“小心地”练习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三)教学提示。

1.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教学时要把看图和学文紧密结合起来,时时将图上内容同课文内容进行对照,使图尽可能发挥理解文的作用。

2.要紧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围绕全文的中心词“精彩”,着重抓两个方面的词语:一是最能体现各种动物表演特点的词语;二是抓观众对表演反应的词语。

要让学生对这些词语有较深入的理解,从而体会到这场马戏的确很精彩。

3.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内容虽然各异,但结构和写法基本相同,教学时可采取教、扶、放的方法,逐步增加自学因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