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的方法

合集下载

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 8 条关于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1. 要多跟孩子沟通呀!比如孩子犯错了,别上来就一顿批评,先听他讲讲是咋回事儿嘛。

就像建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沟通就是管教孩子的基石呀!你想想,你都不了解孩子咋想的,咋能教育好呢?
2. 以身作则超重要的!你要求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抱着手机玩,这能行?这就好比你告诉孩子要努力跑,自己却在那慢悠悠走,孩子能信服吗?所以呀,自己先做到做好。

3. 给孩子立规矩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

比如说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那就要严格执行。

这就好像给小树修枝剪叶,让它能笔直地生长呀!
4. 适当给些奖励呀,那效果可好啦!孩子考试进步了,给他买个小礼物或者带他出去玩。

这不就像给马儿喂点好吃的,它就更有劲儿跑嘛!
5. 别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呀!那多伤孩子自尊呀。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花朵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一样,各有各的美呀!你怎么就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呢?
6. 要有耐心呀,可别动不动就发火哟!孩子学东西慢很正常嘛。

就好像学走路的时候,你总得一步步教呀,你能一下子就要求他会跑吗?
7. 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试试!他要是忘了带作业去学校,那就让他自己去面对老师,这样他下次肯定就记住啦。

这跟生病得吃药一样,不吃药病怎么能好呀!
8. 多鼓励孩子呀!孩子就算失败了,也别打击他,告诉他下次一定能行。

就像小鹰学飞,哪怕摔了几次,最终也能翱翔蓝天呀!
总之呀,管教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只要咱用心,肯定能做好!。

管教孩子26个心理方法

管教孩子26个心理方法

管教孩子26个心理方法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管教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如何正确地管教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介绍26个管教孩子的心理方法。

一、情感沟通类1.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2.表达爱的情感。

家长应该经常向孩子表达爱的情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3.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处理情感问题。

二、行为规范类4.制定明确的规矩。

家长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矩,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5.及时表扬孩子的好行为。

家长应该及时表扬孩子的好行为,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值得赞扬的。

6.正确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

家长应该正确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并且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情绪管理类7.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挫折。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挫折,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8.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压力。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压力,让孩子学会放松自己,缓解压力。

9.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情绪。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情绪,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四、学习方法类10.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

11.教育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会高效地学习。

12.鼓励孩子多读书。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读书,让孩子学会阅读和思考。

五、社交能力类13.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

14.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

15.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让孩子学会交友和沟通。

六、自我管理类16.教育孩子正确处理金钱问题。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金钱问题,让孩子学会理财和节约。

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

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

如何管束自己的孩子如何管束自己的孩子你知道如何管束自己的孩子吗?孩子正值青春期,任性、调皮捣蛋是常常让家长头疼的事情。

如何正确管束孩子呢?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如何管束自己的孩子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管束自己的孩子11、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汲取教育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

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汲取教育新知。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汲取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束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

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或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爱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常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父母该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

父母该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

父母该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父母一般管教孩子的方式有哪些1.严格把握型:严峻地制定行为准则,要求子女遵守,最常表现的行为包括设定标准、爱惜、教育、命令、批判及把握等。

2.抚育型:真诚地表达对子女的关怀及爱,常见的行为包括照看、为孩子设想、体谅、支持、鼓舞等。

3.活在当下型:运用亲子间的客观资料,检视当前的境况,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类型最大的特色便是活在当下,跟眼前阅历保持联结。

4.真实、自由型:在面对当下的境况时,可免除外在规章或期盼的影响,而依自己的推断与喜好来做反应,较常表现在父母的行为包括:与孩子玩耍、表达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幽默、制造力、直觉及任性等。

5.适应型:依照外在的要求或规定做出反应,较少有个人的主见,表现在父母身上的行为包括:协作孩子的进展程度而因势利导、同意听从孩子的要求、在乎孩子对自己的观感、与孩子闹僵或闹别扭等。

父母该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1.只给孩子“爱”是不够的当下有很多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欢快的成长,以致常常过度的爱惜,即使孩子没有特别的努力,也大声观赏,一旦子女承受挫折时,就难以处理自己的困难;有些父母由于对于管教方式没有自信,担忧子女不宠爱自己,或担忧损害亲子的感情,因而可怕订正或惩处子女,放任孩子不守法规;也有些父母为了要爱惜子女,怕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而帮忙子女做太多准备,这样会让孩子以为自己无能准备,显得较无自信。

父母捍卫子女,不让子女们受到苦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度的爱惜,反而会让孩子缺乏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爱很重要,但却无法保证孩子会消逝良好的行为。

孩子不但需要有爱心的父母,他们更需要接受过训练的父母。

2.管教不等于惩处家长要明白,管教不等于惩处,管教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和你合作,而不是被你把握,也就是说让子女学会选择守法规的行为来和你合作,由于他们知道守法规的感觉很好。

当你在管教孩子时,必需要思考:“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有所学习?不会再消逝不好的行为?”尤其当孩子愈来愈大,你就愈需要他的合作,由于你将会愈来愈无法把握他。

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技巧父母管教孩子是一门艺术,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发展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供参考:
1.建立清晰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
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规则应该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2.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示出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3.沟通和倾听: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声音被重视,这有助于建立信任。

4.奖励积极行为:当孩子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
奖励,这会增强他们的良好行为。

5.设定适当的惩罚:当孩子违反规则时,要有适当的惩罚。

惩罚应
该与错误行为相关,并且要及时。

6.培养自律: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让他们逐步承担
起自己的责任。

7.保持耐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父母需要有耐心,理解孩子
在不同阶段可能面临的挑战。

8.爱与关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
最重要的支持。

9.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如家
庭咨询师或儿童心理医生的建议。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

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求,调整管教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理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正确管教孩子的方法

正确管教孩子的方法

正确管教孩子的方法教导孩子的有效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管教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和价值观。

1.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孩子保持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心。

倾听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问题,并以平和的态度回应。

避免批评和指责,而是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设定明确的规则与界限:制定一套家规,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容忍的行为。

这样的界限能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指导,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会带来后果。

同时,也要确保你自己能够遵守这些规则,给孩子做出表率。

3. 奖惩相结合:鼓励和奖励是激励孩子表现良好的有效方法。

奖励可以是表扬、赞许或者一些实质性的回报,例如增加他们的零花钱或给予某种特殊的奖励。

但同时,孩子也需要明白自己的错误会导致相应的后果。

惩罚可轻可重,但一定要公平合理,让他们明白错误的严重性。

4. 培养自律能力:教会孩子自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他们制定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步骤。

同时,给予他们适度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领域内做出自己的决策。

5. 激发兴趣和爱好:帮助孩子发现并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内在动力和自信心。

为他们提供参与相关活动的机会,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这样,孩子将更加乐于投入并愿意尊重他人。

总之,正确的管教方法是在尊重、理解和爱的基础上建立的。

通过良好的沟通、明确的规则、奖惩相结合、培养自律能力以及激发兴趣和爱好,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人。

正面管教孩子100招

正面管教孩子100招

正面管教孩子100招1. 倾听是关键: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不要打断他们。

2. 积极肯定:肯定孩子的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

3. 设定明确的目标: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目标,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

4. 建立规则和界限: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5. 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

6. 尊重和包容:尊重孩子的个性,理解他们的差异,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他们。

7. 提供选择:让孩子有机会选择,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

8. 表扬和奖励:及时表扬和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9. 建立信任:通过诚实和透明的沟通,与孩子建立互信的关系。

10. 树立榜样: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以身作则,让他们学习正确的行为准则。

11. 建立家庭传统:创造一些特殊的家庭活动或仪式,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12. 培养感恩心态:鼓励孩子感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

13. 鼓励创新和探索:支持孩子尝试新事物和探索周围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14. 注重沟通技巧:教孩子学会用尊重和礼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15.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承担一些适当的家务或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16. 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孩子理解他们行为的内在意义和目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17. 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孩子面对问题时如何分析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并作出决策。

18. 培养社交技巧: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交场合,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

19. 鼓励自我评价: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自我评价和反思。

20. 保持一致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保持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孩子有明确的行为预期。

21. 鼓励主动道歉:当孩子做错事时,鼓励他们主动道歉,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22. 培养时间管理:教孩子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制定时间表和计划,帮助他们管理时间。

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请注意7个方面

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请注意7个方面

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请注意7个方面
1.建立规矩和界限:为孩子建立清晰的行为规范和界限,让孩子明确
自己在家中应该怎样行为,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以及不当行为会带来什
么后果。

2.与孩子沟通:要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了
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沟通中要谨慎表达,注意语气和情绪的表达,避
免过激和攻击性的言语和态度。

3.给予肯定和鼓励:合理给予孩子表达感情和情感的机会,及时赞赏
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肯定和尊重。

4.规律作息:给孩子建立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有助于孩子建立良
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5.惩罚措施要适当:无论什么情况下,惩罚措施都要适当且切实有效,不能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同时要关注惩罚后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反应,避
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6.爱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在家庭中建立一
个充满爱和温馨的氛围,让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和爱护。

7.值得信任:在平时的交往中,要以真诚和诚信为基础,让孩子相信
你是值得信任的人。

只有建立起信任关系,才能更好的管教孩子,让他们
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教孩子的方法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种,打骂孩子可以说是最直接的。

但是时代在变,观念也在更新,家长管教孩子的方法当然也不可能不变通!也许家长会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来,是不是就会宠坏孩子?其实,当孩子犯错时,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负责,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

家长的手应该充满关爱与温暖,而不是让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惧。

一个在战战兢兢中长大的孩子,会渐渐发展出负面的行为,例如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就说谎,有需求不敢说就偷窃等。

不过,有些家长又时常感到很为难,因为除了打骂之外,他们似乎总是难以找到有效的教养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吧!
打骂孩子的常见原因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家长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

针对这个原因,程桂英老师在此要特别澄清一下。

当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

其实,不
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而不是孩子。

正是因为家长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

一般来说,家长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传统教养观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

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

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

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

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

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

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程桂英老师提出的10个方法。

当您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

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

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
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

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

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

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

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