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
*导读:肝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
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
……
病因
细菌可以下列途径进入肝脏:
①胆道:细菌沿着胆管上行,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
②肝动脉:体内任何部位的化脓性病变,细菌可经肝动脉进入肝脏;
③门静脉:已较少见;
④肝外伤:特别是肝的贯通伤或闭合伤后肝内血肿的感染而形成脓肿。
症状
细菌性肝脓肿多为继发病变,其临床表现受原发疾病的影响,多系在原发病病程中骤起寒战、高热、大汗,肝区或右上腹痛并伴有厌食、乏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多发性肝脓肿症状最重,单发性者症状较为隐匿。
严重时,由于肝脏的广泛性损害可出现黄疸和腹水。
检查
查体有时可见右季肋区呈饱满状态,甚至可见局限性隆起,右下胸及肝区叩击痛,肋间有压痛及皮肤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肝脏常肿大,有明显触痛,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时出现贫血。
肝功能试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X线胸部透视:右叶脓肿可见右膈肌升高,运动受限;肝影增大或局限性隆起;
有时伴有反应性胸膜腔积液。
左叶脓肿,X线钡餐检查常有胃小弯受压,推移征象。
超声波检查在肝内可显示液平段。
肝扫描,CT及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对诊断肝脓肿的存在和定位有一定价值。
(责实习编辑:龚丽芬)。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细菌性肝脓肿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菌性肝脓肿>>>
症状及病史:
性反应及持续消耗,乏力、食欲差、恶心 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少数病人 在短期内表现精神萎靡等较严重病态,也 有少数病人出现腹泻、腹胀或较顽固性的 呃逆等症状。
4.体征 肝区压痛和肝大最常见;右 下胸部和肝区有叩击痛;有时出现右侧反 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如脓肿位于肝表 面,其相应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菌性肝脓肿>>>
病因:
成脓肿后,大量毒素被吸收入血,临床出 现严重的脓毒血症表现。当脓肿转为慢性 以后,脓肿壁上出现肉芽组织生长及纤维 化形成,此时临床症状便逐渐减少或消失。 肝脓肿如果未能得到适当的控制,可向膈 下、腹腔、胸腔穿破。因胆道感染而引起 的肝脓肿还可伴发胆道出血。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菌性肝脓肿>>>
症状及病史:
区疼痛等。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寒战和高热 多为最早症状,也是
最常见的症状。病人在发病初期骤感寒战, 继而高热,发热多呈弛张型,体温在38~ 40℃,最高可达41℃,寒热往来伴大量出 汗,脉率增快,一天数次,反复发作。
2.肝区疼痛 炎症引起肝脏肿大,导 致肝被膜急性膨胀,肝区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菌性肝脓肿>>>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菌性肝脓肿>>>
症状及病史:
位的肋间皮肤呈红肿、饱满、触压痛及凹 陷性水肿;如脓肿位于右下部,常见有右 季肋部或右上腹部饱满,甚至可见局限性 隆起,常能触及肿大的肝脏或波动性肿块, 并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紧张等;左肝脓肿 时,上述体征则局限在剑突下。晚期病人 可出现腹水,这可能是由于门静脉炎以及 周围脓肿的压迫影响门静脉循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菌性肝脓肿>>>
肝脓肿的症状与治疗

肝脓肿是肝内常见的炎性病变,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前者主要继发于胆道、腹腔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而后者常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
肝脓肿病理改变为三层结构,中心为组织液化坏死区域,充满了由坏死的组织细胞及白细胞形成的半液体残渣。
坏死区域周围为中间层,由胶原纤维少的肉芽组织构成。
外围为向正常肝组织移行区域,为伴有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的肉芽层。
(一)症状1、腹部症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
阿米巴性者肝区症状轻重不一,常为胀满感、沉重感或钝痛,重者可阵痛或剧痛并向左肩、胃区或下腹放射。
深吸气及咳嗽时肝区疼痛加剧。
2.全身症状寒战、高热、食欲不振、乏力、体重下降,少数可有黄疸。
阿米巴性者可为稽留热、弛张热或长期低热,若持续高热、肝区阵痛、恶心、呕吐、黄疽,可能伴发细菌感染。
3.并发症状有胸膜炎或肝顶部脓肿者可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左叶肝脓肿可并发心包炎;并发肝肠疹时出现脓血便;胆道出血时有上消化道出血。
(二)体格检查体温高,有感染中毒面容,营养状况差。
肝脏大,压痛,脓肿表浅者可触及有波动感的肿块,肝区叩痛。
上腹可有肌紧张。
阿米巴性单发性肝脓肿可见肝区隆起并有波动的肿块。
并发胸膜炎或心包炎者兼有相应体征。
1.化验:外周血象、免疫血清学等检查。
2.X线检查:肝影增大,右侧膈肌升高。
3.超声波检查:肝影增大,可见液性暗区的脓肿大小、部位、数量及深度。
4.核素肝扫描可反应2cm以上的脓肿部位、范围、形状及修复情况。
5.肝穿刺:常在B超直指导下进行,在抽到脓液时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或涂片找阿米巴。
6.CT检查:可确定肝脓肿大小、部位及数目。
7.部分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十二指肠引起流液的胆汁管内可检出阿米巴滋养体。
一、阿米巴性肝脓肿诊断[饭菜网]发病前曾有痢疾或腹泻史,然后有发热、肝痛、肝大,大便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超声显像示肝内有边界不很清晰的液性占位,再加上穿刺得典型的巧克力样脓液,则可诊断。
二、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根据病史,临床上的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灶。
临床上大多以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大和压痛为主要表现。
这个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
细菌性肝脓肿容易与临床上的其它疾病相混淆,导致诊断失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凡有化脓性疾病者,突然出现明显寒战高热,肝区疼痛伴叩压痛,肝肿大,白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性感染者,应考虑细菌性肝脓肿。
如超声示边界不清的液性占位,诊断已可成立。
如超声导引下经皮肝穿刺获得脓液则可确诊,脓液尚可培养以指导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体征有:重病容,可有轻度黄疸,肝肿大并有压痛或叩痛,如脓肿位于上方则示肝上界抬高,或有右侧胸腔积液征,肝脓肿部位局部皮肤可有凹陷性水肿,甚或局部隆起。
化验可见白细胞显著增高,中性比例达90%左右,甚者出现左移。
细菌性肝脓肿的鉴别诊断:1/ 111、原发性肝癌 AFP 升高,B 型超声波、CT 检查可鉴别。
2、胆道感染胆囊肿大,Murphy 征阳性,B 型超声波可鉴别。
3、右膈下脓肿一般继发于腹腔内感染或腹部大手术后,全身症状不如肝脓肿严重,用力吸气可加剧肩部疼痛,X 线检查可见膈下有液气平,B 型超声波可鉴别。
类型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病史继发于胆道感染或其他化脓性疾病继发于阿米巴痢疾后症状病情急骤,全身脓毒症症状明显,有寒战、高热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可有高热,或不规则发热、盗汗血液化验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明显增加,血液细菌培养可阳性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如无继发性细胞感染,血液细菌培养阴性,血清学阿米巴抗体检测阳性粪便检测无特殊表现部分患者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结肠溃疡面粘液或瓜取涂片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脓液多为黄白色脓液,涂片和培养可发现细菌大多为棕褐色脓液,无臭味,镜检有时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若无混合感染,涂片和培养无细菌诊断治断治疗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效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好转脓肿较小,常为多发性较大,多为单发,多见于肝右叶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治疗肝脓肿,首选天然苗药材【清肝排脓方】产简介品【主要成分】苦参、蒲公英、田基黄、一见喜等多味天然苗药材。
肝脓肿的诊疗及护理

肝脓肿的诊疗及护理
肝脓肿,是指肝脏遭受感染后所形成的化脓性感染。
感染途径可由胆道系统的炎症,如胆管蛔虫、化脓性胆管炎等逆行感染引起;也可经门静脉感染,如坏疽性阑尾炎、细菌性痢疾等引起门静脉属支的血栓性静脉炎,脓毒栓子脱落进入肝脏引起。
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本文仅介绍细菌性肝脓肿。
【主要表现】
(1)症状体征,起病较急,高热、寒战、肝区疼痛、肝肿大,体温可达39℃~40℃,可有大量出汗、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周身乏力、肝区钝痛,检查肝区有叩击痛,肝肿大、触痛,肋间隙饱满,严重者可出现黄疸。
(2)辅助检查: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X线胸腹部透视可有右膈肌升高,或反应性胸膜炎表现。
B型超声波检查可见异常改变。
【治疗与护理】
(1)就诊导向:须尽快住院治疗。
(2)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充分营养,支持疗法。
(3)抗感染治疗:在未确定致病菌之前,首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等。
(4)手术治疗:主要为脓肿切开引流,大多数肝脓肿可经腹腔切开引流,肝右叶后侧的脓肿也可行十二肋床切口,经腹膜外切开引流。
(5)护理措施:①注意休息,保持室内卫生清洁。
②加强饮食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增强抗病能力。
③戒烟忌酒,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④支持疗法,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必要时静脉输注蛋白、新鲜血浆。
肝脓肿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肝脓肿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肝脓肿是肝脏继发性疾病,肝脏被某种病原性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后,未得到及时、合适的处理即形成肝脓肿。
由于病原菌不同,肝脓肿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其中以细菌性肝脓肿最为常见。
肝脓肿除了积极治疗外,科学的护理,能实现患者的康复进程,远离疾病困扰。
一、肝脓肿病因和临床表现1、病因阿米巴结肠炎和阿米巴肝脓肿症状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且脓肿发生主要以单发为主;除败血症外,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可因腹腔内感染所致,也能使由于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直至肝脏;另外,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生与胆道蛔虫也有一定相关性。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常见细菌。
另外,在开放性肝受损时,细菌能从创口或者随致伤异物直接侵入,进而出现肝脓肿情况;细菌也可能是从劈裂的小胆管中产生。
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肝脓肿可将其称为肝脓肿,可能和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相关。
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这种隐匿病变会因肝内有病原菌繁殖而出现肝脓肿症。
另外,也有人提出,在互动隐源性肝脓肿患者中,伴有糖尿病症者能达到25%左右。
2、临床表现(1)症状:不规则的脓毒性发热,以细菌性肝脓肿最为明显。
肝区疼痛呈持续性出现,伴随体位移动和深呼吸而剧增。
因脓肿所在部位不同,易出现相应的腹部和呼吸系统症状。
常有腹泻病史。
(2)体征:肝脏有肿大情况,以发生在肋间隙部位为主,相当于脓肿有压痛显著,以及局限性水肿情况。
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
二、护理措施1、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活动,做好解释工作,尽减轻他们不良的心理反应,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择期手术。
3)根据手术方式及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卫生宣教、术后注意事顶及与医护配合等方面的指导。
4)做好卫生处置工作(洗澡、更衣、理发、剪指甲等),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做好手术区的皮肤准备,根据医嘱给患者做交叉配血的准备。
肝脓肿的临床症状以及几种常见手术治疗方法

肝脓肿的临床症状以及几种常见手术治疗方法肝脓肿(liver abscess)是由于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迁移到肝脏所导致的疾病。
这种疾病的危险性比较大,若不进行积极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30%。
这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继发性感染疾病,其中细菌性肝脓肿相对更为常见。
在我国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细菌性肝脓肿没有发现原发感染灶,属于隐源性肝脓肿。
而且,我国患者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与欧美的临床报告也有明显差异。
随着临床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肝脓肿的治愈率也有明显提升,患者若及早接受规范诊疗,通常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肝脏内管道系统丰富,包括胆道系统、门脉系统、肝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由于这些系统的结构繁多复杂,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几率。
肝脓肿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种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约为80%,阿米巴性肝脓肿约为10%,而真菌性肝脓肿低于10%。
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便会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就会成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1]。
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此外,在开放性肝损伤时,细菌可随致伤异物或从创口直接侵入引起肝脓肿;细菌也可来自破裂的小胆管。
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脓肿,称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有关,当前在临床医学上还不能精确判断此种病状。
这种隐匿病变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在肝内繁殖,发生肝脓肿。
有人指出隐源性肝脓肿中25%伴有糖尿病。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肝脓肿的临床症状。
肝脓肿表现为寒战、高热、右上腹痛,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还可有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查体有肝区肿大、肝区压痛、叩痛,少数人有黄疸。
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脓肿其症状的外显也不尽相同。
(1)细菌性肝脓肿:①高热: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不规则发热等,有寒战、热退出汗等症状。
肝脓肿诊疗规范2022版

肝脓肿诊疗规范2022版肝脓肿(IiVerabSCeSS)是指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脓性物积聚,多为细菌性、阿米巴性或混合性脓肿。
而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Iiverabscess)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造成局部肝组织炎症、坏死、液化,脓液积聚而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
本节重点介绍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参见相关章节。
【流行病学】细菌性肝脓肿全球发病率每年估计为(1.1-2.3)/10万,亚洲地区发病率痛对较高,我国大陆地区为(Ll~3.6)∕10万,台湾地区可达17.6/10万。
细菌性肝脓肿常继发于恶性肿瘤或良性疾病引起的胆道梗阻(约占60%),阑尾炎或其他腹腔感染(如憩室炎)引起的门静脉性脓毒血症约占20%。
肺炎克雷伯菌现已成为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病因,而糖尿病亦是主要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局部细菌感染(如阑尾炎)通过肠系膜系统引流后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其他机制包括良性或恶性阻塞引起的细菌性胆管炎,以及未经治疗的口腔感染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系统性菌血症引起的肝脏感染。
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克罗恩病)肠黏膜屏障受损亦为肝脓肿的危险因素,钝器或穿透性创伤(如异物吞食导致肠穿孔)、邻近器官脓肿扩大至肝脏(如肝痿)也可引起肝脓肿。
肝移植由于肝动脉血栓形成和缺血性胆管狭窄引起的血管受损也可发生肝脓肿。
既往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体多为以肠道来源菌群为主,如大肠埃希菌及其他肠杆菌科、链球菌属及肠球菌属。
近10年间,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肺炎克雷伯菌已占据主要地位,其致病性与其荚膜多糖、脂多糖、铁摄取系统和菌毛等毒力因子关系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有一种高毒力菌株,易通过血流造成全身多部位侵袭性播散性病灶,如眼内炎、脑膜炎、筋膜炎等,临床上称为肝脓肿侵袭综合征(liverabscessinvasivesyndrome)0【临床表现】细菌性肝脓肿症状非特异性,常见高热、全身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肝脓肿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所谓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灶。
这种病大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1.症状
(1)寒战、高热:大多见于发病早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多在先驱病变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在38~40℃,呈骤张热型或间歇热型。
(2)肝区疼痛:因肝内化脓,被膜张力高,90%的患者有疼痛的症状。
(3)消化道症状:由于脓毒性反应及全身消耗,多数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短期内便可呈现重病容,少数患者有腹泻、腹胀、呃逆等症。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2.体征
(1)肝脏肿大:肝脏明显向肋缘下增大者,多发性肝脓肿可能较大。
(2)肝区压痛、叩痛:肿大之肝脏常伴有明显压痛,叩击肝区时疼痛。
(3)肝区局限性隆起:部分患者肝区可有局限性隆起,右胸常呈饱满状态,肋间隙增宽,并有触痛。
(4)脾肿大:脾常有增大现象。
而阿米巴肝脓肿者,脾肿大不常见。
(5)腹水:见于晚期重症患者,以门静脉炎性肝脓肿较多见。
腹水产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门静脉炎引起门静脉阻塞;多发性门静脉周围脓肿压迫门静脉影响循环;肝脏功能损害致低蛋白血症;若有脓肿破裂,合并弥漫性腹膜炎,亦可出现腹水。
(6)黄疸:多出现在晚期,常见于多发性肝脓肿。
(7)肺部改变:多为呼吸运动受限,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啰音及摩擦音。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
推荐治疗——【清肝排脓方】
参考资料:/v51896753.htm?pid=baike.box 致病。
清肝排脓方针对其病机,以清热解毒,通瘀排脓为主,恢复期则以扶正
心呕吐、疲倦乏力等症状,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
【主要成分】苦参、蒲公英、田基黄、一见喜等多味天然苗药材。
【功能主治】细菌性肝脓肿;症见恶心呕吐、疲倦乏力、肝区疼痛等。
【用法用量】将药置于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以没过药材面2-3cm为宜),用大火煎至水沸,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1、忌酒;2、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刺激性食物;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方前请咨询医师。
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偏方:
偏方1、成分:龙爪草15g,拳参15g,香樟15g,菖蒲15g,假种皮远志15g。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用。
偏方2、成分:黄花远志根15g,香樟15g,草血竭15g,菖蒲15g,通光散15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服用。
细菌性肝脓肿的饮食
1、大豆及豆制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等。
2、含钾丰富的食物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香蕉等。
3、西瓜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
4、可食动物的肝、瘦肉、鱼虾、鸡鸭、蛋类等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饮食。
5、新鲜的蔬菜、水果及金针菜、大枣、芝麻、山楂等。
6、海鲜类如白带鱼、黄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
7、绿茶:对肝脏有好处,有抗凝、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减轻白细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
温馨提示:
偏方治疗仅供参考,进行及时有效地专业治疗才能彻底摆脱肝脓肿疾病!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