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猪生产学》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猪生产学;英文名称:swine science课程编码:201013学分:3分总学时:5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2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适应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本科各专业先修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生物化学执笔人:黄廷华审订人:杨军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猪生产学》属于学科专业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国内外猪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猪品种资源及其利用、猪营养及饲料配合、猪各阶段饲养管理及各类群产品及其流通等。
要求学生在学习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饲养学。
家畜繁殖学、家畜育种学等课程基础上,系统学习有关猪生产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猪生产过程的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市场观念,在掌握常规生产技术知识的同时,树立现代有机猪养殖业的基本概念。
同时将安全肉质性能评价。
无公害猪等内容充实进去,以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理论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
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各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 学时 )本章重点 : 世界养猪生产的基本状况,其中包括猪肉在肉食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生猪存栏头数,猪肉产量,地区分布特点以及生产特点,世界猪生产贸易情况,我国猪生产的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节悠久的养猪历史一、提供肉食;二、提供肥料;三、提供工业原料;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五、出口换取外汇。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 (2)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畜牧业概述1. 畜牧业的定义:畜牧业是指利用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管理等措施,生产肉、蛋、奶、毛、皮等畜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它包括家畜、家禽的饲养以及与之相关的饲料生产、疾病防治、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2. 畜牧业的重要性:- 满足人类营养需求:畜产品是人体所需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 经济价值: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生态循环:畜牧业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土地利用率。
- 社会就业:畜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3. 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传统畜牧业:以家庭为单位,手工操作,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依赖自然草地和农作物秸秆。
- 现代化畜牧业:采用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
二、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1. 饲料的概念:饲料是指能供给动物食用,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的物质。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饲料的分类:- 按来源分:植物性饲料(如谷物、豆类、草料)、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矿物质饲料(如食盐、石粉)、微生物饲料(如酵母培养物)。
- 按营养成分分:能量饲料(如玉米、大麦)、蛋白质饲料(如豆饼、鱼粉)、粗饲料(如干草、秸秆)、青绿饲料(如青草、叶菜)。
3. 畜体的化学组成:- 水分:占畜体比重最大,约为50%-70%,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 蛋白质:约占畜体16%-20%,是构成动物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参与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
- 脂肪:约占畜体10%-20%,是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同时具有保温、缓冲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 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糖类、淀粉和纤维,是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 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钠、氯、镁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锰、碘、硒等微量元素,参与骨骼、牙齿的形成和生理功能的调节。
《养猪学》——精选推荐

《养猪学》名词解释:1、温热环境:指直接影响猪体热调节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和热辐射。
2、口蹄疫:由小核糖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3、联合育种:通过一定组织方式,利用公共的性能测定站和人工受精站,在饲养相同猪种的选育场之间形成稳定的种质交流,从而把各独立种猪场的猪群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规模的选育群,提高了育种效率和育种水平。
4、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的猪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群,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生产性能高于双亲均值的遗传现象。
5、争斗行为:指动物个体间在发生冲突时的反应,由“攻击”和“逃避”两个部分组成。
6、遗传相关:指一头种猪某两个性状的遗传潜力(育种值)之间的关联程度。
7、产业化经营: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按合同形式有机联合起来的经营模式。
8、功能关系:指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之间在管理和生产中的关系。
9、猪的杂交繁育体系:指为了满足杂优商品猪的高效稳定生产而组织的一套供种体系,主要由纯种的选育、种猪的扩繁和商品猪的杂交生产三个环节组成,分别由育种场(核心群)、繁殖场和商品场来承担相应的任务,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供种。
10、必需氨基酸:指那些在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很少,不能满足猪体正常代谢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11、必需脂肪酸:对幼猪来说,为了生长发育,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其机体不能合成的3种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和花生油酸(二十碳四烯酸)。
营养上称这3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12、哺乳仔猪: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
13、断奶仔猪:指出生4-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
14、繁育体系:指为了满足杂优商品猪的高效稳定生产而组织的一套供种体系。
15、反交: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作为父本,瘦肉型品种作为母本的杂交称为“反交”。
16、经济杂交:指采用遗传上有差异的不同品种或不同专门化品系之间进行杂交,使之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杂种猪,大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兽医内科学 第一章 绪论

五、研究方向
动物群发性疾病
遗 免 消化 呼吸
营养 代谢
病
中 毒 病
环境 性疾
病
动物 源食 品安
全
传 疫 器官 器官 性 性 疾病 疾病
疾疾
病病
内科学的重点
六、特点
发病 率最
高
禽猪 除外
与其他学科联系广
解剖 生理 药理 毒理 病理 诊断
营养 饲养
中兽 医
兽医 ?治疗动物疾病
系统 实践 性强 性强
• 11、《家畜内科学的发展趋向及其研究方向》 刘应义 • 12、《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孔祥瑞主编 安徽科技出
版社 1982 • 13、《家畜微量元素代谢障碍的预防》 王英明等 农业出版社 1988 • 14、《动物矿物质营养代谢与中毒性疾病》 王中元等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5 • 15、《畜禽钙磷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王洪章等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88 • 16、《畜禽微量元素过多与缺乏症》 樊璞等 农业出版社 1989 • 17、《动物维生素缺乏病》 王英民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87 • 18、《养禽及禽病防治研究进展》 王红宁等编著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第一章 绪 论
一、概念
二、内容
兽
医
三、任务
四、地位
内
五、研究方向 六、特点
科
七、教学环节及方法
学
八、学习方法 九、教学安排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概念 各种动物
内部器官 非感染性疾病
Domestic animal medicine Veterinary medicine animal medicine animal internal medicine
养猪学- PPT课件

2.我国猪业现状与发展
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占世 界的50%左右 猪肉人均消费量世界排名前六位
●
优越的生物学和经济特性
•常年发情多胎动物,性成熟早,妊娠期短, 产仔多 •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 ●除因宗教与社会习俗而禁养猪外,凡是有人 类生存的地方都可养猪 ●猪肉产量与人均消费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 程度、国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标志 之一
一、猪业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养猪科学,研究
●
欧盟27国 2250万 吨 24.1% 美国1060万吨 11.3% 其他国家和地区
加拿大
中国 4550万 吨 48.7%
Knud Buhl(2009)
巴西 300万吨 3.2% 日本 120万吨 1.3% 其他地区 870万吨 9.4%
190万吨 2.0%
世界猪肉生产的发展
猪肉产量百万吨1998 Nhomakorabea 猪肉产量不断增加,增速则逐年放缓
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母猪生产力的提高,猪 业发展潜力很大,猪肉年均增长率为3%左右。 但分阶段看,增速逐年放缓: 1961-1970年为4.19%,1971-1980年为3.27% 1981-1990年为3.12%,1991-2000年为2.54% 2001-2007年恢复到2.77% 伴随着2007年以来世界粮食的供需紧张,饲料 价格的猛涨,进一步延缓了全球猪肉生产增长 的势头。
38.8 22.1 8.6 1.7 1.3 1.5 6.9 80.9
2008
45.5 22.5 10.6 3.0 1.9 2.0 8.7 93.4
(预测)
2012
55.1 22.1 10.5 3.8 1.9 2.3 9.1
1998/2012
养猪学第一章 绪论 ppt课件

适度调整和控制养猪场的规模
不提倡人、猪共居一屋,提倡规模养猪,养 猪专业户年出栏肉猪应在50头以上,有条件的 地区应在100头以上。但养猪场规模也不宜过大, 一个场一般养肉猪3-5千头,不要超过年出栏 肉猪3万头,如果需要扩大亦应另选地点,相隔 一定距离,这样便于处理污染源。
倡导发展养殖小区
平原地区的农村,倡导建立养殖小区, 由多家养殖户根据自愿原则,自筹经费, 在农田之间建立养殖小区,每个小区饲 养肉猪在3-5千头左右。
展望新世纪我国养猪业,将朝着优质、高 效、安全的目标和方向发展;养猪生产方式将 以适度规模化为主体,生产技术的应用不是某 一单项技术,而是多项关键技术的综合配套来 提高养猪业整体水平和效益;生物技术、信息 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将在养猪业中发挥越来越 大的作用。(熊远著)
世界猪存栏量变化曲线图
存栏量(千头)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存栏量(千头)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中国存栏量变化曲线图
41%
43%
4%2%1% 9%
2000年世界生猪出栏量
中国 美国 加拿大 日本 德国 其它
活猪流通是目前生猪传染病不能消灭的重要原因。
我国各省、各地、各县之间,当前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人流、物流无所不到,生猪(包括隐性带毒的病猪)流通无任 何制约(目前检疫检验制度存在许多漏洞),相互之间防不 胜防。
全国只要有一种传染源(一类病)发生、在不到一年之内, 就可能传播到全国各地。因此,即使有一个省或一个地区、 一个市、县经过努力,建成了无规定疫病区,如果防范稍有 疏漏,就会前功尽弃。
人均猪肉量 (kg)
《母猪营养》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母猪营养的基础知识,涵盖了母猪特殊的生理特点,饲料 成分的不同需求和其他方面。
何为母猪营养
护理母猪
提供良好的饲料和管理,以确保母猪在繁殖期间保持健康和稳定的生产力。
提高母猪生产力
通过为母猪提供需要的营养素和湿度,以及提供一个适当的温度和门控的环境,可以提高母 猪的生产力。
及时记录母猪的体重和饲料摄入量,并及时调整 饲料摄入量。
采用分饲、单猪吃、掌上餐等方法进行管理,保 证大块饲料的充分摄取。
母猪生产力的提高
1 营养与生产力的关系
母猪的营养和生产力之间密切相关。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增加往往会导致母猪生产力的提 高。
2 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通过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含量,同时掌握正确的饲喂技巧和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母 猪的生产力。
3 优质饲料的选择及管理
选择高质量、高营养的饲料,并且注意其存储方式、运输等细节,以确保饲料的质量。
总结
母猪营养的重要性
了解如何为母猪制定健康的饲 料方案,是提高母猪健康和生 产力的关键要素。
饲料调配、管理及优 化注意事项
母猪的饲料调配和饲养技巧和 方法应该根据成熟技术并且针 对当地的气候、经济以及当地 饲养技术等综合因素作出科学 的调整。
饲喂成本控制
通过科学的饲喂管理,可以将饲料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保证母猪获得足够的营养。
母猪生理特点
饲料需求
• 母猪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 持母猪体重的增加,胚 胎成长和分娩期的需要。
分娩周期
• 母猪的妊娠期长约为114 天,产后6-8周为哺乳期, 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
生产力
• 母猪在繁殖过程中需要 额外的能量和营养素, 以支持胚胎和乳汁的生 产。
猪的饲养常识——猪的营养原理(1)

猪的饲养常识——猪的营养原理(1)动物机体就是一台复杂复杂而精密的机器人。
动物体在生命过程中所,生长的肌肉、骨骼、内脏,繁殖系统提供服务的胎儿、精液,呼吸作用的粪便等就是产品。
产品迟滞受遗传基因和环境两方面阻碍。
如果我们时代广场把生产一头猪比作建筑一栋大厦的话,公共建筑那么遗传基因就是建筑大厦的图纸,这张图纸由其父母所绘就;营养条件、理化及生物环境、饲养行政管理等属于环境,环境因素就如建筑大厦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
猪产品就是通过自身这台机器,在适宜的气候和生物生态环境下,通过摄取空气、水分及饲料中的钙质,从而维持本身的运转和形成自身物质。
养猪企业是以获取养猪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企业。
而猪饲养学是研究猪体与食入饲料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其供需平衡规律,以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科学。
猪饲养学包含猪免疫学、猪饲料学以及经济合理的饲料选择与饲料配制等内容,他们相辅相成的关系如表1所示。
猪的饲养常识——猪的营养原理(1)1饲料养分定义和种类养分即是碳水化合物,又称营养素。
是由某一种化学元素所构成或若干种化学元素相互结合所组成,具有仍然维持肉体动物生命的营养作用,存在于不同类型的饲料中,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物、维生素6类。
2养分的功能养分对猪体有4项功能,其中3项是基本功能,1项是附加功能。
2.1基本功能2.1.1体组织物质。
养分是构成猪机体骨骼、皮肤、结缔组织、牙齿、羽毛、角及蹄等组织器官组织的物质。
2.1.2能源物质。
产热、役用和脂肪沉积的能量第一手。
2.1.3活性物质,即是维持猪体生命功能性活动的功能物质。
矿物质、维生素、酶、激素、某些氨基酸及等这些养分对猪体的各种功能、生命过程和生产性能调节和控制作用。
2.2附加功能乳的产生都工具来自于肥料养分附加功能,乳产品虽不是养分在鸭猪精子的最终产物,但却是猪群采食饲料养分经过消化代谢转化为产品的部分。
3猪的营养需要猪是转化成饲料营养物质的有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能量都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2011我国生猪生产状况
年份 年末存栏 年出栏量
出栏率
年猪肉产量
2000
(亿头) 4.47
(亿头) 5.27
(%) 117.9
(万吨) 4031.40
2001
4.57
5.49
120.1
4184.48
2002
4.63
2003
4.66
5.67 5.92
122.5 127.0
4326.62 4518.61
我国比较先进的农户养猪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美国养猪场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自动控温、通猪营风养第,一章畜绪舍论 15-20度
自动控温-通风控制
通风系统
夏天:纵向负压通风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进风口
可升降饮水器
全漏缝地板、猪身干净, 粪沟深30-40 cm
粪污处理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化粪池(1年两次)
就地施肥
我国台湾养猪场
➢ 转基因研究表明,猪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非常有效的模型,比 如,带有人的IGF-I基因的猪,其肌肉中IGF-I的浓度升高 (Pursel等,1996)
➢ 由于猪器官大小、排异反应相对较小等,猪可能是人类器官 移植的器官供体
➢ 在营养素和相关物质代谢紊乱上,猪和人有相似之处 ➢ 猪和人的比较营养研究是今后猪营养研究的重要方面
划,以此使整个生产单元的净收入得到优化 配方的出发点将以整体饲养计划的净收入为基础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猪营养学的涵义—营养需要及配方原则
营养需要的概念将被动态化 的日粮优化(Dietary Optimization) 概念所取代, 从单一的离散 的“需要量” 数据转为综合遗传/健康/环境 条件,甚至一些行为学因素 的综合性数据
台湾的养猪户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猪营养学的涵义
猪营养学的核心任务 猪营养学的涵义 猪营养学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猪营养学的核心任务
猪营养学的核心任务:提高猪对饲料的转化效率 猪营养学的发展:由于猪和人在胃肠道结构、营养需求、
组织组成上都很相似,因此,猪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模型
中国
15
肥猪上市 体重
(kg)
年存栏猪数 量
(亿头)
年出栏率 (%)
100
4.68
141
年猪肉产 量
(万吨)
5.05
美国
22
120
0.79
170
1.08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中国与美国养猪业饲料利用效率的比较
(平均水平,包括种公猪和母猪消耗的饲料)
年代 美国
中国
1975 3.5
4.5
2000 3.0
3.5
2004
4.81
6.18
128.2
4701.61
2005
4.88
6.52
144.2
2008
4.63
6.10
131.7
2011
4.68
6.62
141.5
2012
4.75
6.96
146.5
中国畜牧业年鉴,2009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5009.47 4620.5 5053 5335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8
1999-2008我国生猪生产结构
年出栏>50头的比重
年出栏<50头的比重
21.5
78.5
23.3
76.7
25.8
74.2
27.3
72.7
28.7
71.3
34.0
66.0
38.0
62.0
中国畜牧业年鉴,2009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我国养猪生产的效率(2010年)
国别 母猪生产力
(头上市肥猪/ 头母猪)
猪营养第章绪论
猪营养学的涵义—营养代谢
饲料
非蛋白能量 能量沉积
维持 蛋白质沉积
蛋白质
遗传潜力 氨基酸模式 最低Ld/Pd
体脂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猪营养学的涵义—影响营养需要量的因素
不同遗传、生理条件的猪的营养需要不同 户外饲养与户内饲养的猪营养需要不同 不同蛋白质沉积速度的猪营养需要不同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猪营养学的涵义—营养平衡及配方原则
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 边际安全余量的范围将变的更窄 从追求配方的“最低成本”转移到优化整体饲养计
Second edition, Boca Raton, London, New York, Washington, D. C.
课程安排 Schedule of the lecture
上课时间
授课内容
授课教师
电话
11月6日
绪论
谯仕彦
11月7日 11月13日 11月14日 11月20日 11月21日
动物组织与饲料分析技术的发展 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 个性化营养与系统动物营养学 猪的营养与免疫 微生物工程技术与饲料资源开发
第一节 我国养猪业概况
我国世界第一猪肉生产大国,2012年猪肉5335万吨,占 肉类总产量(8221万吨)的65%,占世界总产量的48 %
忽视环境控制,整体技术水平低 疫病控制能力差,过分依赖抗生素,质量安全问题大 环境污染严重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差,经营管理能力弱 宏观调控能力低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贺平丽 尹靖东 王军军 马曦 陆文清
11月27日
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曾祥芳
11月28日
猪营养与饲养技术
谯仕彦
12月4日
考试
曾祥芳
第一讲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我国养猪业概况
主要内容
猪肠道的屏障功能 仔猪日粮的氨基酸平衡与肠道健康 几个重要氨基酸与肠道屏障功能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猪营养学的涵义—概念
定义:猪营养学是研究指猪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 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猪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 的总称,是猪一切生命活动的总称
内容: 营养需要:猪对日粮中每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营养平衡:如何以最经济的方式供给这些营养物质 营养代谢:机体如何将这些营养物质用于维持、 生长和生产 营养调控:如何以营养素调节猪的健康和肉品质等
猪营养 Swine Nutrition
课程主持:谯仕彦,Tel: 62731456, qiaoshy@ 总 学 时:16学时 学 分:1
教材:李德发主编《猪的营养》,2003 参考教材:Lewis A. J. and L. L. Southern, Swine Nutrition,
2010 2.7
3.1
2012 2.65
3.0
猪营养第一章绪论
2012年1月30日世界各地猪肉价格
国家 中国 美国(依阿华、明尼苏达) 加拿大(安大略) 墨西哥 巴西(南部地区) 俄罗斯 西班牙
活猪价格(美元/磅) 1.22 0.64 0.58 0.90 0.64 1.39 0.69
我国规模化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