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尾圆弧锉配
双燕尾圆弧锉配

A
A
D
D
中心线
图10.15
综合练习
项目十
综合练习
3.在所划出的内六角形里边钻出三个(也可以多些)直径为 Ф 12mm的孔。如图8-16所示。然后放入锯条延边锯除余料。注意: 对于封闭形锉配,不适宜采用钻排、錾削去余料的方法。采用钻孔 加锯削的方法可避免錾削工件变形。 通孔
A
锯缝
D
图10.16
综合练习
图10.13
①
B
5. 如图8-14所示,粗、 精锉⑤、⑥面。并达到 尺寸公差、平行度、平 面度、粗糙度要求。
⑥
39 ± 0.05
6 处 120 °± 10'
④ ③ ②
6 C
⑤
图10.14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件II加工步骤
综合练习
1.加工件II外形尺寸70×70,精度符合公差要求。 2.以基准面A、D为划线基准划出件II中心线,用高度尺划出内六角 的角点位置线,连接各点划出正六边形,并打上样冲眼。
项目十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工件的锉配加工?
综合练习
2.在锉配加工中,平面锉配的加工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3.在锉配中应注意什么?
综合练习
项目十
【工作任务】
综合练习
任务二 锉配练习B
技术要求 1.不得损伤基准面C面, 有损伤扣有关项目分.。 2.锉面不得用导靠法及 样板加工,不得用砂布,倒 角≤0.1mm。 3.配合:凸件翻转180º, 检查共10处,配合间隙 ≤0.05mm。 4.毛坯件: 85×65×8mm,75×50×8mm, 两大平面磨削,粗糙度Ra = 1.6μ m 。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项目十
钳工双燕尾镶配件毕业设计

钳工双燕尾镶配件毕业设计篇一:钳工,凸台、燕尾镶配件,毕业设计苏州职业大学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凸台、燕尾镶配件学生姓名:张伟年级:机电10大6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俞弘伯院系:苏州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提交日期:20XX年5月目录第一部分凸台、燕尾镶配件工艺分析 (1)1、镶配件的结构特征介绍................................................ 1 1、镶配件的加工方法 (3)2、镶配件的测量方法...................................................... 5 第二部分凸台、燕尾镶配件加工工艺过程 (5)1、镶配件件1的加工步骤………………………………………… 72、镶配件件2的加工步骤………………………………………… 93、镶配件相配合的加工步骤………………………………………11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13)第一部分凸台、燕尾镶配件实例介绍1、镶配件的结构特征介绍根据图1-1所示可以看出该零件属于有有凸台、有斜角燕尾,而且还要打孔的配合件,由于燕尾斜角为60°对于内角的加工会比较困难,在加工之前需要将三角锉的一边用砂轮机磨成85°斜角,而且必须将圆弧过渡面磨掉才能加工出这个角。
同时根据考核要求其公差等级为IT8级,铰孔精度为IT7,表面粗糙度:锉配Ra1.6 μm、铰孔Ra1.6μm,可以看出其加工精度属于中等级别。
图1-1考核要求:(1)公差等级:锉配IT8、铰孔IT7 (2)形位公差:0.02-0.03(3)表面粗糙度:锉配Ra1.6μm、铰孔Ra1.6μm (4)时间定额:300分钟(5)其他方面:配合间隙≤0.04mm、错位量≤0.04mm 第二部分凸台、燕尾镶配件工艺分析1、镶配件的加工方法根据其外形特征得出其加工方法为先加工凸件,再加工凹件,然后凹件根据凸件进行配做,应为凸件为外部形状加工,各种尺寸大小,位置精度比较好控制。
钳工双燕尾镶配件加工工艺探讨

1分析零件图纸图1双燕尾镶配件示意图该燕尾镶配件为两块毛坯,在加工时,要求以零件1为基准件配作零件2,配合间隙均要求不超过0.03mm ,零件各位置的配合尺寸如图1所示,且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和相互位置度要求。
其加工过程较复杂,需要有熟练钳工基本功作为基础。
2加工工艺2.1工艺路线根据对零件图纸的分析,双燕尾镶配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如下:检查两块毛坯并修正基准→划线→钻工艺排孔→扩孔→锯削→手工加工零件1→手工配作零件2→镶配检验。
2.2关键工艺首先检查两块毛坯,修锉加工零件1和零件2上作为基准的两个边,要求加工到平、直且相互垂直,然后是划线操作,注意线条要清晰均匀,形位尺寸要准确。
在加工燕尾槽时,要先在燕尾槽的中间位置,钻1个直径为12mm 的工艺孔,然后锯去燕尾槽处多余的金属材料,最后锉削加工。
这种方法锉削工作量钳工双燕尾镶配件加工工艺探讨李海东,杨林林(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00)摘要:双燕尾镶配件的加工是钳工技术等级实践考核中经常出现的考题之一,以综合考核钳工的手工加工技能为主,在加工过程中用到了钳工的划线、钻孔、扩孔、锯割、锉削、修配、测量等基本操作,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操作件。
通过合理的工艺安排,可以轻松做好双燕尾镶配件。
关键词:钳工;双燕尾镶配件;加工工艺图2零件2和零件1排孔坐标尺寸示意图Agricultural Equipment &TechnologyVol.45№.2Apr .2019第45卷第2期2019年4月农业装备技术T 21拆销子,T 22拆锁止螺母,T 23拆叶轮,如图9(b)所示。
2.3轴流泵拆卸Petri 网模型根据以上分析,建立Perti 网模型如图10所示。
其中T 01、T 02为空操作,T 6~T 14、T 16~T 20为顺序执行操作,为使图形简洁,用省略符号代替了中间环节。
图中状态库所P 30为从泵站拆除主轴之后的状态,而主轴的德轴承、下端盖、密封圈、下导轴承、导轮等依然连接在主轴上,有可能需要对这些零件进行维修更换,则可另建分支,作为一个分解任务。
双燕尾锉配

灵宝市高级技工学校钳工实习教案▲授课题目:双燕尾锉配▲授课目的:1.掌握双燕尾锉配的有关知识;2.进一步掌握对称度的控制方法;3.进一步掌握配合误差的修整方法。
▲重点和难点:1.双燕尾对称度的保证方法;2.双燕尾配合误差的修整方法。
▲课前准备:Φ10圆柱测量棒每人两个、0-25mm、25-50mm、50-75mm千分尺,0-125mm 游标卡尺、刀口直角尺、万能角度尺,每组一套、游标高度尺每班两把。
材料:单燕尾锉配(已加工好)用料。
▲组织教学与教法:1.点名2.检查工作服▲复习提问:1. 凸凹锉配中,凸件对称度的保证方法?2. 单燕尾角的测量方法?▲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一.“燕尾”名称的由来及燕尾在生产中的应用:由来:60度尖角形似“燕尾”;应用:由于燕尾配合导向性较好,单双燕尾配合经常出现在机械中导轨面上,如机床的尾座与床身结合面经常出现双燕尾配合,再如牛头刨床床身与动力臂的单边就是单燕尾配合。
二.课题图:三.加工步骤:1.加工甲件具体步骤:①在已有外形尺寸上精修两个加工基准,保证自身精度;②按照尺寸划出加工界线(斜线需用钢板尺连接);③去除燕尾一侧余料至尺寸要求;④再去另一侧余料至尺寸要求;⑤复检.2.加工乙件①精修两个加工基准,保证自身精度;②按照尺寸划出加工界线(斜线需用钢板尺连接);③掏料;④粗锉至加工界限;(先加工底平面,再加工斜面)⑤在合理测量的基础上,加工各面达到精度要求;(加入圆柱测量棒,通过控制边角尺寸间接保证对称度直至满足加工要求)3.试配及试配过程中有关问题①甲乙件复检后以甲件为基准进行试配;②试配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⑴两件角度不等;⑵两件肩不等高;⑶集中点问题;四.注意事项:1.清角槽的处理;(要点:均匀、对称、深浅适当.)2. 加工60°斜面时要修磨锉刀,以便加工。
3.甲乙两件锉削面需与大面垂直,否则易产生扭曲变形和换位误差;4.应根据工件实际尺寸计算相关测量尺寸;5.安全文明生产;(常规纪律及钻孔时安全问题)▲总结巩固新课:小结:新的测量方法的巩固,及对称度的保证。
综合练习燕尾槽锉配

知识链接布置课题一、课题布置:燕尾配合加工图(1)技术要求1.配合间隙≤0.06mm2.翻面配合间隙≤0.06mm3.不得使用砂皮光整平面多媒体演示举例讲解现场示范知识链接课题讲解二、课题讲解1、零件图分析图形分析:该图形为两件配合组成,其中件I为凸件,件II为凹件,由燕尾部分配合组成一个整体,两板件的厚度为8mm,外形尺寸90x60mm。
技术要求:配合面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um,燕尾部分要求有0.06mm的对称度,并且配合后整体配合件有0.02mm垂直度要求,配合面平面度要求0.02mm。
基准分析:其设计基准为燕尾部分的中心轴线,加工和测量基准为A、B基准面。
2、确定加工工艺方案该图形为两个单独的燕尾零件配合,其加工方法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①:单件分开加工法。
即根据零件图给定的尺寸,分别加工单个零件,具体如下:首先加工件I时,识读燕尾配合图及件I零件图,确定加工基准、测量基准,件I加工工序如下:1)备料后,外形尺寸及形位公差由铣床、磨床加工到位。
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分析说明,让学生能举一反三3.2外形整理:(如图1.1)1)整边(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都附合图纸尺寸要求90m m×60mm×8mm ;图1.12)形状精度是配合精度的基础。
3.3划线:按图样划线要找出外形基准的中心(对称面)线,以外形边作基准找出燕尾线两边画线。
(如图1.2)通过讲授让学生如何合理安排加工工艺。
如图1.2注:1)线条要清晰、细、不重复。
2)不能划错(看清尺寸要求)2)复查(可用直尺复查)4)用V型块作为辅助工件找线。
3.4打样冲及钻工艺、排孔:按画好的线进行打工艺孔及线段的样冲孔和排孔(如下图),1、对孔加工的圆心、工艺孔打样冲,而排孔的只有对称线中间的打工艺孔,其余找一条2mm线来代替。
2、用¢3钻头钻工艺孔和排孔,钻速1000转/分。
注:钻排孔时要从中间的孔往两边钻,一个接一个,如果出现转偏就留出余量,把其余的孔钻好再将工件反过来加工。
圆弧燕尾配

⑺最后进行各项精度的复查和必要的修正。特别是工件的尖角处,因试配时的挤压会影响尺寸精度,一定检查修整到位,避免降低工件质量。
3.注意事项
1将锉刀的角度磨成小于90°锐角,防止损伤临面。
2尽量减小公差带宽度(接近中差)
3同时兼顾相关尺寸及形位公差平行度,垂直度。
⑷件二的垂直度、平行度、尺寸精度是燕尾配锉的测量基准,直接影响到内燕尾孔的测量的测量精度。所以,其误差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参照燕尾锉配和凹凸体加工方法)
⑵件一的垂直度、平行度、尺寸精度、角度60°±2′(2处)必须准确,且应控制在最小的误差范围内,为保证较好的配合间隙打好基础。
1、讲解实习图及技术要求
2、工艺分析
⑴件一、是本次练习的标准件,其精度直接影响到工件的翻面配精度。所以,各项加工误差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⑵件一、的重点精度包括垂直度、平行度、尺寸精度、角度60°±2′(2处)、燕尾必须对称于中心线、尺寸准确相等。
⑶件一最重要的是保证60°准确,且对称中心。误差越小越好,才能保证件一的翻面配合质量。
4注意,大件的排料,不用钻床,用线锯条派料。这样可节省加工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5应用砂轮机注意带好防护眼镜。
四、以往知识点的复习图纸的分析
工件名称:(圆弧燕尾配)
技术要求:
1、平面度、垂直度≤0.02mm。
2、配合间隙≤0.04mm。(任意检查32处)
3、工时:10小时
五、评分表
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与技术要求
机械工程系实训教案试行模版
学校名称
授课班级
14高级钳电
授课地点
授课日期
中级钳工技能试题(燕尾锉配)

中级钳工技能试题第二题 燕尾锉配 1.考核内容及要求(1)考件图样(见图Ⅱ-2所示) (2)考核要求1)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应达到图样要求。
2)未注公差按GB/T 1804—2000标准公差ITl2~ITl4规定。
3)不准用砂布打光加工面。
2.准备工作设备、毛坯及工具、量具准备。
3.考核时间 (1)基本时间7.5h 。
(2)时间允差 每超过10 min ,从总分中扣除1分,超过60min 不计成绩。
4.加工参考步骤(1)检查坯料70mm ×70 mm ,外形尺寸的偏差数值直接影响其他尺寸的锉配,应认真检查。
(2)划线,划出矩形槽加工线、燕尾角度加工线、孔位线,检查划线质量。
(3)加工矩形槽,钻排孔、锯去余料,锉削尺寸20±0.02 mm ,并达到对称度要求。
(4)锯除凸燕尾60°±3′两角余料,锉削加工燕尾平面,达到锉削 60°±3′角度,用控制间接尺寸α来保证尺寸及对称度要求,见图Ⅱ-3。
(5)加工燕尾槽,钻排孔锯除余料。
按照燕尾及矩形槽加工后的实际尺寸,配作燕尾槽,通过尺寸测量来控制,达到配作要求。
(6)钻、铰 孔,达到孔径尺寸要求和位置尺寸45±0.05 mm (25±0.08mm )及25±0.05 mm 的要求。
(7)对各锉削加工面再进行一次检查和修整,清角、去毛刺,以保证锯开后能达到配合要求。
(8)锯削尺寸35±0.3mm ,并保留32±l mm 尺寸的连接。
加工时应注意装夹部位和夹持方向,防止工件变形影响到锉削的加工精度。
(9)清除锯口毛刺,清理铁屑。
mm 15003.0-mm 40003.0-mm8021.00+φ技术要求1.工件不得自行锯断,否则按废件处理。
2.工件正反向配合间隙不大于0.05mm。
名称燕尾锉3.锐角倒钝。
材料 45图Ⅱ-2 燕尾锉配5.评分标准(见表Ⅱ-2)。
双燕尾

双燕尾配合【训练任务】1、掌握角度锉配和误差的检查方法。
2、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加工及测量方法;进一步提高锉削和锯削的技能操作。
3、了解燕尾的制作方法。
4、有关间接测量及计算的方法。
5、掌握角度锉配和误差的检查方法。
6、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加工及测量方法;进一步提高锉削和锯削的技能操作。
7、了解燕尾的制作方法【知识要点】1、画线工具、游标卡尺、钻床的使用方法2、工艺过程的编制【训练要点】一、图纸的熟悉及分析(如图2-2所示)燕尾镶配件是具有对称性,基轴制的明配件,其配合面之间具有关联性,应该一次性完成配合精度。
它与上一次完成的工件角度样板只有单独一个角度配合,而这次燕尾镶配件的难度在原先的基础上提高了,就是工件变了双角度配合且有对称性。
图3-13二、工艺分析1、对称度的控制,应以外形基准面作测量基准,先加工一边,再加工另一边(特别注意强调),一步一步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
2、角度斜面尺寸控制,应借用辅助工具测量棒间接测量,得相关的计算方法。
用测量棒间接测量,用相关的计算方法:图3-14注:先做好底边达到精度要求,再采用间接测量来达到尺寸要求,必须正确换算和测量。
有关直角三角形的计算:sin30°=1/2sin45°=2/2sin60°=3/2cos30°=3/2cos45°=2/2cos60°=1/2tan30°=3/3tan45°=1tan60°=3= 1.732cot30°=32-cot45°=1cot60°=3/3图3-15 工具量具清单:三、加工步骤1、毛坯测量1)用钢直尺检查外形尺寸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2)检查外形精度误差是否过大。
2、外形整理:(如图3-1)1)整边(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都附合图纸尺寸要求2)形状精度是配合精度的基础。
3、划线:按图样划线要找出外形基准的中心(对称面)线,以外形边作基准进行上下调整找出燕尾线两边画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F=25,通过三角形计算知EF=17.68
因FHK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K=15+40=55,通过三角形计算知FH=38.89 所以EH=EF+FH=17.68 +38.89=56.57 图中标注的为56.57和56.54是两个极限尺寸。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二、加工工艺步骤:
图10.2 件Ⅰ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件Ⅱ加工步骤(如图10.3)
综合练习
1.加工基准边①、②,保证①、②相互之间的垂直度≤0.02mm。
2.加工基准①对边③,保证尺寸60±0.04,同时与①的平行度≤0.02mm。 3.加工基准②对边④,保证尺寸60±0.04,同时与②的平行度≤0.02mm。 4.划线,用游标卡尺检查。
项目十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工件的锉配加工?
综合练习
2.在锉配加工中,平面锉配的加工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3.在锉配中应注意什么?
综合练习
项目十
【工作任务】
综合练习
任务二 锉配练习B
技术要求 1.不得损伤基准面C面, 有损伤扣有关项目分.。 2.锉面不得用导靠法及 样板加工,不得用砂布,倒 角≤0.1mm。 3.配合:凸件翻转180º, 检查共10处,配合间隙 ≤0.05mm。 4.毛坯件: 85×65×8mm,75×50×8mm, 两大平面磨削,粗糙度Ra = 1.6μ m 。 综合练习
图10.5 V形错配
项目十
【实践操作】
一、工艺重难点分析
难点就是中间90°凹凸的对称 度及尺寸45±0.03mm比较难保证。对 称度基准位于件Ⅰ中心,而这个中心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测量,所以 要改变测量基准。改为测量面到点的 距离。
AD⊥HK,EH∥AD,EH=AD EH=EF+FH
综合练习
图10.6
5.钻左下角φ 8mm的孔。先用φ 3mm的钻头钻孔,检查到两边的边距 15±0.10mm,不对就微调,用φ 5mm扩孔,直至边距符合要求,用φ 7.8mm的钻头扩 孔,留铰削余量。用同样的方法钻另一个孔,保证中心距30±0.15mm,边距 15±0.10mm。
6.用φ 7.8mm钻头钻下料工艺孔。
项目十
【教学目标】
1.掌握锉配的相关工艺知识。
综合练习
2.掌握锉配的一般加工工艺步骤。
【安全规范】
1.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工件配合时不允许用锤头或铜棒敲击工件表面,也不允许采用夹具 挤压方式进行装配。 3.用錾削去除材料时要注意錾刃放置正确,防止錾过线;夹持位置要 适当,錾削力要适中,防止工件变形。 4.锉削垂直面时,如需磨削锉刀侧面,要遵守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5.工件要倒圆倒钝,防止测量误差及扎伤手现象。
项目十
【工作任务】
综合练习
技术要求: 1.两大平面均为机加工面。 不准加工、敲打、辗压,违者扣除影 响部位配合分。 2.配合间隙≤0.05mm,配 合后外形尺寸为60±0.06mm。 3. 材料 Q235,65×65×6mm,55×35×6mm。 图 10.1 综合练习 锉配
项目十
【实践操作】
一、重难点分析:
件Ⅰ加工步骤
1.检查件Ⅰ的毛坯料。
综合练习
2.加工基准面F面①,保证与基准C的垂直度0.03mm。 3.加工与基准面相邻的侧面②保证与基准F、C垂直 度0.03mm。 4.以①、②面为基准双面划线,检查划线的准确度。 5.加工②的对面③,保证尺寸70±0.03mm。 6.锯割多余部分。 7.粗锉④、⑤、⑥、⑦四个面,留0.2mm左右的余量。
综合练习
1.Φ 8mm孔到边的距离为15±0.10mm,用划线的方法比较难 保证,可以采取先钻小孔,检查合格后再扩孔的方法。
2.配合间隙的保证。在加工件Ⅱ时,配作20mm和15mm尺寸, 要根据件Ⅰ相应的尺寸直接加工到位,不留加工余量。30mm尺寸要 根据15mm的实际尺寸确定,两者的公差必须一样,才能保证配合间 隙一致。斜面可以留一些余量进行试配,保证配合间隙。
6.正确摆放工量具,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综合练习
项目十
【技能要求】
综合练习
1.熟练掌握划线、钻孔、锯削、锉削、錾削等技能, 完成复杂零件加工。 2.正确掌握锉配件的加工及测量方法。 3.正确检查、修补各配合面间隙,并达到一定的配合 精度要求。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任务一
【场景描述】
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习
锉配练习A
锉配是钳工综合运用划线、锉削、锯削、錾削、钻孔和测量等方法,使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配合在一起,使工件达到规定的形状、尺寸和配合 要求的一项重要操作技能。锉配技能较客观地反映了操作者掌握基本操作 技能和测量技术的能力和熟练程度,并有利于提高操作者分析、判断、综 合处理问题的能力。锉配技术应用广泛,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配钥匙;工 业生产中的配键;制作各种样板、专用检具;各种模具的制造、修配、调 试等。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二、工件加工工艺步骤: 件Ⅰ加工步骤(如图10.2)
综合练习
1.加工基准边①、②,保证①、②相互之间的垂直度≤0.02mm。 2.加工基准①的对边③,保证尺寸30±0.03mm,同时与①的平行度 ≤0.02mm。 3.划斜边④加工线,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查。 4.锯割斜边④。 5.锉削斜边④,保证斜边角度60°±3′,以及49±0.05mm,加工过程 中可以检测斜边到点的距离42.44mm来控制余量。 6.锯割右下角小四方。 7.粗锉⑤、⑥两边,保证留0.1mm左右余量。 8.精锉⑤,保证尺寸15±0.02mm,与②垂直度≤0.02mm。 9.精锉⑥,保证尺寸20±0.03mm,与①垂直度≤0.02mm。 10.倒角、去尖边。
续表: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项目十
【巩固训练】
1.完成“7”字形锉配训 练。 2.技术要求: (1)能够转位互换。 (2)配合间隙 ≤0.04mm。 (3)完成时间6小时。 (4)锪孔底孔为通孔,孔 口无毛刺. (5)毛坯材料: Q235; 尺寸:61×61×10mm, 45×45×10mm。
综合练习
图10.4 7字形体锉配 综合练习
7.用φ 8H7的铰刀铰孔。
8.锯割去废料。 9.粗锉⑤、⑥、⑦、⑧,保证留0.2mm左右余量。 10.根据件Ⅰ上相应的尺寸配做15mm,配做20mm。 11.用件Ⅰ试配尺寸30mm及角度60°。 12.去除棱边毛刺,孔口清除铁屑。 图10.3 件Ⅱ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任务检测】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项目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