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教案
声乐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声乐基础训练课时安排:共8课时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歌唱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对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舞台表现力。
教学内容:一、教学第一周1. 基本呼吸训练(2课时)- 目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为歌唱打下基础。
- 内容:讲解呼吸原理,示范正确呼吸方法,学生练习。
2. 发声练习(2课时)- 目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提高歌唱音色。
- 内容:讲解发声原理,示范正确发声方法,学生练习。
二、教学第二周1. 咬字与共鸣训练(2课时)- 目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咬字方法,提高共鸣效果。
- 内容:讲解咬字与共鸣的关系,示范正确咬字与共鸣方法,学生练习。
2. 歌曲演唱技巧训练(2课时)- 目的:使学生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 内容:选择一首适合学生水平的歌曲,讲解歌曲演唱技巧,学生练习。
三、教学第三周1. 歌曲分析及演唱(2课时)- 目的:使学生学会分析歌曲,提高演唱水平。
- 内容: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讲解歌曲背景、结构、演唱技巧,学生演唱。
2. 舞台表现力训练(2课时)- 目的: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增强自信心。
- 内容:讲解舞台表现力的要素,示范舞台表现方法,学生进行舞台表演。
教学过程:1. 讲解: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2.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演唱,使学生直观了解正确的演唱方法。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演唱: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5. 舞台表演:学生进行舞台表演,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歌唱技巧的提高情况。
3. 学生舞台表现力的提升。
教学资源:1. 教师教学课件。
2. 歌曲曲谱。
3. 舞台设备。
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完整版)声乐教案

声 乐 课 教 案第 一 单 元一、课 题: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1、练 声 曲:(1) 1 2 3 4 ︱ 5 4 3 2 ︱1 —‖u o u o u(2)5 6 5 4 5 4 ︱3 43 2 3 2︱1—‖Li La Li La Li(3)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mi ma mi ma mo2、练习曲目: 《漂亮的草原我的家》 《啊!中国的土地》四、教 法:讲授法、因材施教法、练习法。
教案提纲一、《漂亮的草原我的家》 F调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作品的处理。
教学难点:① 开始乐句“漂亮的草原我的家”的高位置发声;② 高音乐句“牧羊姑娘放声唱”的共鸣与气息状态。
解决方案:① 通过母音“Li”、“La”的训练,为“漂亮”的发声打下高位置基础。
② 通过“U”、“o”的练习抓好“姑娘”里母音的发声共鸣习惯。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声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 保持微笑状态,体味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②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③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体味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2、新歌学习(1) 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2) 试唱歌曲作品,感受歌曲的情绪特征;(3) 深入学唱歌词,注意吸气换气、强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术问题,并从中找到在发声上存在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4) 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3、答 疑(1) 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 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3) 教师作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声乐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者提出声音训练要求。
二、《啊!中国的土地》 A 调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初中声乐课教案模板

初中声乐课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声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自信地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内容】1. 声乐基本知识:呼吸控制、发声方法、音准、节奏等。
2. 声乐曲目: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歌曲,涵盖不同风格和难度。
3. 声乐技巧:音阶、琶音、滑音、装饰音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声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
二、声乐基本知识学习(15分钟)1. 呼吸控制: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2. 发声方法:教师讲解发声技巧,学生分组练习。
3. 音准和节奏:教师演奏乐器,学生跟随演唱。
三、声乐曲目学习(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适合学生的歌曲,讲解歌曲背景和情感。
2. 分组演唱,教师指导学生调整音量和音色。
3. 全体学生共同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四、声乐技巧训练(15分钟)1. 音阶: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2. 琶音:教师讲解,学生分组练习。
3. 滑音和装饰音: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情况。
2. 学生演唱表现:评价学生在演唱中的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表现。
3. 学生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关注学生的进步。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音乐素材。
2. 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 声乐教材或歌曲谱子。
【教学延伸】1. 组织课后声乐兴趣小组,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和展示。
2. 邀请专业声乐教师进行讲座或辅导,提高学生声乐水平。
3. 组织校园声乐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
中职声乐课教案40篇

中职声乐课教案40篇1. 主题:声乐基础训练内容:介绍声乐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喉咙的放松和发声技巧等。
2. 主题:喉咙保护与声音健康内容:讲解如何保护喉咙,避免声带损伤,并提供声音健康的保养方法和习惯。
3. 主题:唱歌姿势与舞台表演内容:教授正确的唱歌姿势,以及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自信和吸引观众的技巧。
4. 主题:声乐发音训练内容:讲解如何正确发音,包括元音和辅音的发声技巧,以及如何克服发音困难。
5. 主题:声乐节奏训练内容:介绍声乐节奏的重要性,教授如何正确把握节奏,提高歌曲的整体表现力。
6. 主题:声乐音程训练内容:讲解音程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提高音程准确性和音域的扩展能力。
7. 主题:声乐音色训练内容:教授如何改变声音的音色,包括明亮、柔和、圆润等不同音色的发声技巧。
8. 主题:声乐演唱技巧内容:介绍演唱技巧,如如何运用卷舌、音色转换、音域切换等技巧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9. 主题:声乐表达与情感传达内容:讲解如何通过声音传达情感,以及如何在演唱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艺术表达。
10. 主题:声乐即兴演唱内容:教授即兴演唱的技巧,包括即兴创作歌曲的基本原则和练习方法。
11. 主题:声乐合唱训练内容:介绍合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声音的融合、和声的处理和团队合作等。
12. 主题:声乐艺术欣赏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声乐艺术的经典作品,提高对声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3. 主题:声乐演唱比赛准备内容:教授参加声乐比赛的准备工作,包括曲目的选择、舞台表演的训练和心理调整等。
14. 主题:声乐录音与制作内容:介绍声乐录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录音设备的选择、后期制作的方法和效果处理等。
15. 主题:声乐演唱技术的发展历程内容:回顾声乐演唱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不同时期的声乐技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16. 主题:声乐与身体语言的结合内容:讲解声乐与身体语言的关系,教授如何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增强歌曲的表达力。
声乐教学课件(通用10篇)

声乐教学课件(通用10篇)声乐教学课件(通用10篇)教学课件是有利于教学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氛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乐教学课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声乐教学课件篇1一、授课内容:声乐基本知识与发声技巧二、教学目的: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及良好的歌唱状态,在演唱练声曲时强调呼吸对声音连贯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声乐作品旋律性的歌唱要求,在正确演唱歌曲的同时保持声音的流动和统一。
三、授课时间:1课时四、教学重点:歌唱时声音与气息的结合,把握气息与声音的流动性,以及声音的连贯、统一。
教学难点:歌唱时气息的熟练运用,保持气息的均匀.连贯,唱高音时喉头的稳定和气息的运用,注意音乐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一)授课内容1、理论讲解:歌唱的状态:歌唱是以人的身体作为发声乐器来进行表演活动的。
发声歌唱时,人的形体和精神都应进入并保持演唱所需要的状态。
正确的呼吸、稳定的喉头位置、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以及表情动作,都是在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操作的。
要使整个身体的组织机构处于适合唱歌的最佳工作状态,才能使歌唱器官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协调运动,获得理想的歌唱声音。
歌唱的姿态:歌唱发声的一些毛病,或不能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常常是由于姿态不正确造成的。
正确的歌唱姿态要保持:1)身体自然端正站立,双脚平行分开,分开距离达到肩的宽度即可,双脚亦可一前一后,但重心要稳。
2)头端正、眼平视,勿伸下巴。
上胸舒展,双肩略向后,两手自然下垂,小腹微收,但身体不可紧张和僵直。
3)脸部自然呈微笑状态,根据歌曲内容而富于表情。
4)练习或歌唱时,整个人都要处于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状态。
呼吸练习:练习发声之前作一些无声的呼吸练习,有助于体会横膈膜控制呼吸的作用。
简单的练习方法是:在正确的歌唱姿态下,口鼻同时缓慢的吸气,感觉把气吸至腹部和腰周围,然后保持吸气状态缓慢而均匀的呼气,同时,小腹略向内收,要感觉到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气息的呼出,呼气时间应保持在20秒钟左右。
声乐课教案

声乐课教案【教案】声乐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学习正确的呼吸和演唱姿势;3. 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和节拍;4. 学习调音和发声技巧;5. 提高嗓音的稳定性和音准;6. 学习基本的歌曲演唱技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的呼吸和演唱姿势;2. 调音和发声技巧;3. 嗓音的稳定性和音准。
三、教学步骤1. 呼吸练习通过鼻子深吸气,然后用嘴巴慢慢呼出,并感受下腹的上下运动。
2. 演唱姿势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扣,身体自然放松。
坐姿姿势:双腿平放,脚尖平踩地面,上半身放松,身体挺直。
3. 音阶练习从低音到高音依次发出音阶,注意保持音准和稳定。
4. 节奏练习使用节拍器或打击乐器,学习基本的节拍。
5. 调音和发声技巧练习使用调音器调音,并学习正确的发声技巧,如开口吐字、舌位等。
6. 歌曲演唱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歌曲,进行演唱训练。
可以分为整体训练和分声部训练,注意嗓音的稳定性和音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模仿并学习。
2. 听觉训练法:通过听音乐和自己的声音,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和改善自己的演唱技巧。
3. 个别指导法: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和需求,提供个别的指导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呼吸和演唱姿势是否正确;2.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进行音阶和节奏的练习;3. 评估学生的调音和发声技巧;4. 评价学生演唱歌曲的稳定性和音准。
六、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歌唱家或声乐教师来进行讲座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练习声乐技巧;2. 组织学生进行声乐比赛或演出活动,展示学生的演唱成果;3. 组织学生参加声乐培训班或夏令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呼吸和演唱姿势,避免出现不正确的习惯;2. 鼓励学生多多练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演唱技巧;3. 为学生提供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声乐课程教学教案完整版

•课程介绍与目标•声乐基础知识•歌唱技巧训练•歌曲演唱实践目录•合唱排练与指挥技巧•考试评价与总结反馈01课程介绍与目标声乐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0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02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03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01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0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03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
初级阶段主要学习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中级阶段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高级阶段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上课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02声乐基础知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共鸣030201声乐基本原理发声器官与呼吸技巧发声器官呼吸技巧声音类型与音域声音类型音域03歌唱技巧训练发声练习与气息控制发声练习气息控制声音投射共鸣腔运用与音色塑造共鸣腔体认知向学生介绍人体的共鸣腔体,如头腔、鼻腔、口腔等,并解释它们在歌唱中的作用。
音色塑造通过不同的元音和辅音组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音色特点,并学会调整共鸣腔体的形状来改变音色。
声音美化教授学生运用轻声、气声等技巧来美化声音,增加声音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高低音转换及跳音处理跳音处理高低音转换教授学生如何处理跳音,即在不同音高之间快速移动时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音准与节奏04歌曲演唱实践歌曲选材及风格把握歌曲结构分析与处理分析歌曲的结构,包括前奏、主歌、副歌、过渡段等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教授学生如何处理歌曲中的难点和技巧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0102030405合唱排练与指挥技巧集体排练在分声部排练的基础上,将所有声部合并进行集体排练。
通过集体排练,可以调整各声部之间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分声部排练将合唱团成员按照声部进行分组,分别进行排练。
声乐集体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教案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声乐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声乐发声原理2. 发声技巧3. 作品分析4. 演唱实践【教学重点】1. 声乐发声原理2. 发声技巧3. 作品分析【教学难点】1. 声乐发声原理的掌握2. 发声技巧的运用3. 作品分析能力的提升【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讨论法4. 实践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优美的声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声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声乐发声的基本原理吗?二、新课讲授1. 声乐发声原理- 讲解呼吸、共鸣、咬字等基本原理。
- 结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
2. 发声技巧- 讲解气息控制、共鸣调整、咬字清晰等技巧。
- 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
3. 作品分析- 分析所选作品的风格、特点、演唱技巧等。
-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演唱,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歌唱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拟定一份个人声乐训练计划。
二、范文【教案名称】声乐发声原理及技巧【授课班级】高一(1)班【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时间】2023年4月10日【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声乐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声乐发声原理2. 发声技巧3. 作品分析4. 演唱实践【教学重点】1. 声乐发声原理2. 发声技巧3. 作品分析【教学难点】1. 声乐发声原理的掌握2. 发声技巧的运用3. 作品分析能力的提升【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讨论法4. 实践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优美的声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声乐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课教案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三年级﹙试用﹚第一单元一﹑课题: 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合,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运用声音的技巧,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1.练习曲:﹙1﹚. 13 24 ︱35 46 ︱53 42 ︱ 1 -︱︳u a u a u a u﹙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li la li la li la li2.演唱曲目:﹙1﹚.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陕北民歌向春编曲﹙2﹚. [[红豆词]] (清)曹雪芹词刘雪庵曲四﹑教法:讲授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一.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陕北民歌向春编曲G调这首由民歌改编的歌曲,其结构形式为带再现的三段式。
第一段四乐句加补充,前三乐句采用的同头变尾的旋法,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歌风格。
第二段转调,歌曲产生色彩变化,但风格未变。
第三段两个段落均为上下句加补充的结构。
歌曲音乐优美而抒情。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开始乐句的高位置发声,歌曲转调时的色彩变化。
解决方案:加强“li”﹑“la”的训练,打下高位置基础;熟悉歌曲的民歌风格。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红豆词]] (清)曹雪芹词刘雪庵曲F调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
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型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
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决方案:加强母音的练习,认识并掌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第二单元一﹑课题: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通过发声练习来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通过两首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的体验作品的情绪特点,在声音表现的基础上,融入体态的表演。
三﹑教学内容:1.练习曲:﹙1﹚ 12 34 ︱ 56 56 ︱ 54 32 ︱ 1 -︱︳m﹙2﹚ 1 1 3 3 ︱ 5 5 3 3 ︱ 1 1. ︱︳tita tita tita tita tita﹙3﹚ 1234 5 ︱ 5432 1 ︱1234 5432 ︱1 -︱︳mi ma mi ma mi ma mi2.演唱曲目:﹙1﹚. [[黄水谣]]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2﹚.[[在银色的月光下]]新疆塔塔尔族民歌黎英海编曲四﹑教法:讲授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一、[[黄水谣]]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D调这首歌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于1939年作于延安。
歌曲由三个乐段构成。
由于它借鉴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使它成为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
全曲以对比手法,开始通过对黄河两岸人民和平生活的描绘,继而叙述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作品中力度、速度、节奏及气息的把握,歌曲情绪的表达。
解决方案: 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强化吸气换气的练习.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 3 )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通过发声练习来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在银色的月光下]]新疆塔塔尔族民歌黎英海编曲降E调歌曲为三段式的结构形式。
第一乐段是分节歌形式,旋律起伏流畅,优美而抒情。
第二乐段采用转调手法,使曲调新颖而蕴含激情,与第一段形成较强的对比。
第三乐段是完全再现第一乐段音调,用的则是第三段歌词。
整首歌曲各段曲调虽然变化较大,但由于全曲是采用第一句的基本节奏型贯穿,使得歌曲的风格统一。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作品中力度、速度、节奏及气息的把握,歌曲情绪的表达。
解决方案: 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强化吸气换气的练习.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 3 )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通过发声练习来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第三单元一﹑课题: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真声成分逐渐减少,假声成分逐渐增多,真假声有机地混合,使音色达到优美动听。
三﹑教学内容:1. 练习曲:﹙1﹚ 5 4 ︱ 3 2 ︱ 1 -︱︳i﹙2﹚ 1 2 ︱ 3 2 ︱ 1 -︱︳e2.演唱曲目:﹙1﹚.[[我爱梅园梅]] 瞿琮曲郑秋枫词﹙2﹚.[[妈妈教我一支歌]] 杨涌词刘虹曲四﹑教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一、[[我爱梅园梅]] 瞿琮曲郑秋枫词D调这是一首通过歌唱梅花,赞美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的抒情歌曲,全曲由带再现的三段式构成,第一段由双句体加补充乐句的乐段构成,曲调带赞颂性质,第二段为多句体乐段,一字多音为主的词曲结合富于抒情性,第三段是第一段的扩展再现,特别是结束处的句尾拖腔韵味别致,颇具抒情性。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歌曲情感的表达。
解决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声音、节奏训练,解决声音力度的控制问题及节奏上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真假声有机地混合,使音色达到优美动听。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妈妈教我一支歌]] 杨涌词刘虹曲G调这首歌曲的三段歌词内容生动地概括了三个不同时期,从而阐明了世世代代永远铭记的革命真理:永远跟着共产党奋勇前进。
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段为乐段结构,曲调自然舒展,起伏曲折,表现出细腻﹑深沉的感情,第二段开始时有调性的变化,与前面音调形成了色彩对比。
这首歌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唱气息的流畅性,歌曲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表达。
解决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声音和气息的训练,解决声音力度的控制问题及气息上存在的问题;通过作品的分析解决演唱的情绪问题。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真假声有机地混合,使音色达到优美动听;还需注意气息流畅性的训练。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第一学期补充曲目: [[舞会圆舞曲]] 、 [[共和国之恋]] 、[[月光下的凤尾竹]]第四单元一﹑课题: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注意歌唱时气息的运用﹑咬字吐字的练习以及较好地归韵收音,使每句唱词都能做到较好的交待;特别是歌曲结尾最末一个字的归韵收音,无论是强音收或弱音收,都应精心处理。
三、教学内容:1.练习曲:﹙1﹚ 13 24 ︱ 35 42 ︱ 1 -︱︳a e i o u﹙ 2﹚ 5432 1234 ︱ 5432 1 ︱︳yi ya yi ya2.演唱曲目:1.[[祖国,慈祥的母亲]]张洪喜词陆在易曲2.[[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德词刘锡津曲四﹑教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一、[[祖国,慈祥的母亲]]张洪喜词陆在易曲G调这首歌曲用凝炼的笔触、浓郁的感情抒发了儿女们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
全曲由两个乐段加曲尾衬腔构成,第一乐段由四乐句构成,以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为主,曲调流畅地在中低音区进行,似诵似唱地叙说对祖国的深切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