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吕梁学院办学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山西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山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结构格式标准一、总则1.指导思想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
为加强这一工作环节的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设计报告,以下统称毕业论文)的撰写制作。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参照本标准的原则要求、按外文写作要求制作。
3.执行与监督本标准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执行。
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毕业论文原则上不能提交答辩。
二、毕业论文结构1.构成项目本科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注释、附录、致谢、封底。
“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2.各项目含义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院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等内容组成。
标题: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
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求简炼,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
如果主标题意犹未尽,可加附标题。
内容摘要与关键词: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
应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应突出论文的创新部分。
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摘要或正文中提取、能表现论文主题、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5个。
英文题目、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由中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
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等的对应页码。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正文字数:理科论文应达到5000字,文科论文应达到8000字。
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解释的问题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
山西师大论文标准格式

标准论文格式一:1、题目。
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
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
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
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
A4 210×297毫米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
(或听老师的安排)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太原师范学院论文格式与要求

高师函授毕业论文题目作者级专业选题专业方向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年月日太原师范学院成教处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基本要求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正确。
3.毕业设计(论文)篇幅以1.2—2.5万字左右(不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为宜。
4.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统一规定。
内容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1.题目:要求简洁、确切、鲜明,数字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
中文摘要约300汉字;英文摘要对应汉字。
3.关键字:从说明书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1)前言: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本论:①设计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论证(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②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
要列出各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给定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根据此计算应选用什么元、器件或零、部件;对采用计算机设计的还应包括各种软件设计。
③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各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及功能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的硬件装置设计等,以及以上各种设计所绘制的图纸。
④样机或试件的各种试验及测试情况:包括试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
⑤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XXXX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规范我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论文写作要求和方法,特制定“XXXXXX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时应严格遵照规则的要求,指导教师应按此规则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
毕业设计(论文)文档资料包括中文摘要与中文关键词、外文摘要与外文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评语、翻译用的外文资料原文及译文。
对各部分的要求分述如下:一、论文印装毕业论文采用A4幅面打印。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版面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行距:1.5倍行距;字间距:正常;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靠左边装订。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A.封面;B.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C.中文摘要;D.英文摘要;E.目录;F.正文;G.致谢;H.参考文献;I.附录(若图纸中有大于A3幅面时,所有图纸单独装订成册)。
(一)封面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封面格式见撰写模板。
任务书的格式应符合“XXXXX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管理规定”的要求。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专业教研室(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后生效。
任务书装订于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封面之后,目录页之前。
论文题目要简练、准确,通过标题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一般不应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中,可以设副标题把详细细节部分放在副标题中。
(二)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供检索使用。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封面: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院、专业、提交日期等信息。
封面格式可以根据学校要求进行调整。
3.摘要:简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方法。
摘要通常在200字左右。
4.关键词:在摘要下方写出与论文主题紧密相关的3-5个关键词。
5.引言: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阐述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6.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进行综合总结和评价。
7.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你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8.结果与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解释,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9.讨论与结论:针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并得出总结性的结论。
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可以在此部分进行讨论。
11.附录:如果有需要附上的相关材料,可以放在附录中。
如原始数据、调查问卷等。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文章结构:论文应具备明确的逻辑结构,论点要清晰,内容要有条理。
3.文章语言:使用准确、简明、通顺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式。
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及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及规范
一、选题
1.选择一个与专业相关且自身有兴趣的话题。
2.选题要明确、具体,避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
3.做好选题前的文献综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现有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1.在论文开始前,撰写一份对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
2.文献综述能够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问题和争议点。
3.综述应该有逻辑性,清晰地呈现出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
1.根据选题确定适用的研究方法。
2.方法应该是可靠的、有效的,并满足论文研究目标。
3.描述研究的过程和实施细节。
四、理论和实证分析
1.根据选题的性质,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2.理论分析应该基于文献综述,对前人的理论假设进行解读和扩展。
3.实证分析应该基于研究方法,利用实证数据验证理论假设。
五、撰写论文。
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新版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编辑格式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按以下项目依次编排:1. 封面使用学校统一格式(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分开)。
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
2. 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
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
关键词:一般3-5个。
3. 目录4. 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理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工科、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字数视专业情况而定。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
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或者“1”“1.1”“1.1.1”……5. 注释符合本学科学术规范,论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都要注明出处。
中外文注释要注明所用资料的原文版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页码。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1] [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区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两者都集中列表于文末;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学习成果、代表其专业水平的重要文献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字数、以及绘图工作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使毕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毕业设计(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一)前置部分1. 封面:封面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应有封面。
2. 毕业设计任务书。
3. 毕业设计总评定书。
4. 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记录。
5. 论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毕业设计(论文)的新见解。
为了方便文献检索,应在论文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6. 目录:毕业设计(论文)的提纲,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论文摘要之后,章、节、条分别以1、、1.1.2等数字依次标出。
(二)主体部分1. 引言(第一章):在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前,其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课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毕业设计(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2. 正文: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
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结论等,应在相应位置以上标的形式注明参考文献号码。
3. 结论(最后一章):结论是全文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形成的总观点,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要着重介绍本人的独立见解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附录部分1.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师X学院吕梁学院办学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X(暂行)2012年9月一. 论文页面书写、排版、打印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议表》,必须在电脑中用楷体小四号字体填写、打印。
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并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标准大小的白色复印纸打印。
其中上边距(天头)25㎜、下边距(地脚)25㎜、左边距(订口)25㎜、右边距(切口)20㎜、页眉15㎜、页脚15㎜。
字间距为标准间距,行间距为1.5倍行距。
页眉内容统一为“XX师X学院吕梁高专办学点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论文要求加注页码,页码位置放置在页面右下角(全部单面打印),使用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体。
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小写罗马数字(i、ii……)编排,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连续编排。
二. 微机编排的文稿字号题名(题目)二号XX五号摘要、关键字五号提纲小四(粗体)引言、正文、结论的内容五号文内一级标题四号(粗体)表题、图题小五(粗体)表内文字小五号参考文献条目文字五号注:以上内容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三.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Format of Note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Graduation Theses(说明:本格式参阅了MLA、CMS、《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格式、其他学术刊物、以及XX大学外语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I.注释Endnotes and In-text Citations1.夹注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号内注明。
1)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XX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出版年份:页码例:Rees (1986:241)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2 ) 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XX在文中没有出现:格式:作者XX,出版年份例: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plex ways”(Kramsch, 1968).3 ) 来自某篇文章的直接引语,作者XX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发表年份(无须页码)例:Ernst Rose (1974) submits, “The highly spiritual view of the …alike”.4 ) 来自某篇文章的直接引语,作者XX在文中没有出现:格式:作者XX(英文只注姓),出版年份(无须页码)例:“Everything rests on the notion that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just’ words – but there isn’t” (Bateson, 1972)5 ) 来自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XX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6 ) 来自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XX在文中没有提到:格式:作者XX:出版年份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1987).7 ) 来自文章的间接引语,作者XX在文中没有提到:格式:作者XX:出版年份(无须页码)例:It is argued that if munication is to be successful, the people involved need to share the same referential meaning of the words they are using (Byron & Fleming:1999).8) 互联网资料:格式:编号例:“A deconstructive reading is a reading which analyses the specificity of a text’s critical difference from itself” (Net. 2 ).( 注::Net. 1, Net. 2, Net. 3,……为了便于注明文内引语的出处,在参考文献中按编号顺序列出网址。
)II.参考文献Bibliography1.专著:1).作者的XX(英文作者的姓,名),出版年,书(篇)名。
出版地:出版商。
如果同一作者两本以上同年出版的参考书,在年份后用a,b ,c 等标出。
例:黄国文,1988,《语篇分析概要》。
XX:XX教育。
周兆祥,1996a,《翻译与人生》。
XX:商务印书馆。
周兆祥,1996a,《翻译初阶》。
XX:商务印书馆。
Hall, David. 1981.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 New York: OUP.2).书的主编:例:Hall, David, ed. 1981.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 New York: OUP.3).机构作者:例: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1996,《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0-1994)。
XX:XX外语教育。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3. Intellectual Freedom Manual. 2nd ed. Chicago: ALA.4).无作者署名的书:例:《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1992。
Encyclopedia of Photography. New York: Crown, 1984.5).一书多册:例:Blotner, Hohnson. 1974. Faulkner: A Biography (2 Vols). New York: Random.X道真,《现代英语用法词典》(5册)。
XX:XX译文。
6).翻译著作:例: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丁邦新译)。
XX:XX中文大学。
Calvino, Ian. 1986. The Uses of Literature. (P. Creagh Trans.) San Diego: Harcourt.7). 政府文件例:《中华人民XX国XX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1。
XX:三联书店XX。
2. 文章:格式:作者XX,年份,篇名,刊名,刊物的卷号和期号。
Format: Author’s last name, given name. Year. Article Title. Journal Title, Volume number( Issue /Issue number), 期刊文章例:陈渊,1979,国外英语教材初探,《外国语》第一期。
Boling, D. 1965. The atomization of meaning. Language41.2)论文集的文章:例:X美芳,1997,翻译学—关系繁多的综合性学科,黄国文主编,《语文研究群言集》。
XX:XX大学。
Peters, M & T. B. Stephen. 1986. Interaction routines as cultural influences upo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Schieffelin, B. B. & E. Ochs, eds.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 Cambridge: CUP.3)报纸署名文章:例:吴天,2000:B5,外来语与我国文化的冲突。
《羊城日报》10月23日。
英文报刊格式:作者姓,名. 年份: 版面 . 文章名. 报刊名, 日期,4)没有署名的社论:格式:社论名。
年份:版面,报刊名和日期加“社论”字样。
3. 文字资料:1) 电脑软件格式:制作人姓,名./XX,软件名称。
型号,年份。
2) 电影、电视、广播、录像、录音、艺术品等:格式:片名(或节目名),导演(或制作者)XX。
出品地(或播出台、地),年份(或播出日期)。
3) 互联网资料:格式:编号,作者名,篇名,网址例:Net. 1. Feminism, Ideology, and Deconstruction: a Pragmatist View..brocku.ca/english/courses/4f70/deconstruction.html注:参第二部分的II 中第8)条:互联网资料四.装订1、装订次序:(1)封皮;(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议表》;(4)论文正文(以上四项资料格式请到系办拷贝 )。
具体装订示意如下:外语系全套毕业论文资料编列成册顺序D.1封皮D.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D.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议表 D.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本 4.1 扉页 4.2 提纲页4.3 摘要与关键词页 4.4 正文 4.5 参考文献页D.5其它论文管理资料 ……注:1、以上资料一律装入透明塑皮资料夹中,无需装订,同时提交以上内容的电子版(要论文文本毕业论文装订本求以WORD格式并严格按照原文件格式与数目,并注明作者XX和汉语论文题目)。
2、XX师X学院吕梁学院办学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共2页)需单独交给指导教师。
附件一国际连续层次式编排格式1.××××(一级章序号和章标题名称)文内一级标题四号(粗体)2.××××(一级章序号和正文章标题名称)2.1××××(二级节序号和正文节标题名称五号缩进2字符)2.1.1××××(三级条序号和正文条标题名称五号缩进4字符)2.1.2××××(三级条序号和正文条标题名称)2.2 ××××(二级节序号和正文节标题名称)2.2.1××××(三级条序号和正文条标题名称)2.2.2××××(三级条序号和正文条标题名称)3.××××(一级章序号和正文章标题名称)3.1××××(二级节序号和正文节标题名称)3.1.1××××(三级条序号和正文条标题名称)3.1.2××××(三级条序号和正文条标题名称)3.2 ××××(二级节序号和正文节标题名称)3.2.1××××(三级条序号和正文条标题名称)3.2.2××××(三级条序号和正文条标题名称)……参考文献注:以上内容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附件二:英文扉页格式(全页使用1.5倍行距,标题上面空两行)Title of Your Thesis(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字,加粗,居中)A Graduation Thesis Submitted byZhang Minghua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In the Subjec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To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OfLuliangUniversitySupervisor: Li Guoqiang(以上使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除XX外不加粗,居中;此处空两行)May 30, 2005(日期使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不加粗,居中)附件三:论文提纲Outline1.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novel1.1 Introduction to the Thomas Hardy1.2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2.Tess’s tragedy caused by outside2.1 Social circumstance in Victorians2.2 Legal injustice2.3 Hyprocrital religion2.4 Prejudice of the social martyr and Christian principles3.Tess’s tragedy caused by personality3.1 Tess’s unique personality3.2 Tess’s tragedy caused by Alec and Angel4.Tess’s tragedy is inevitability5.Conclusion附件四:摘要与关键词页iA Report on the Findings of the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ReadingFor the Non-English Majors in Luliang Higher CollegeLi Tiantian(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LuliangHigherCollege, lishi, 03300,China)Abstract: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was the height of Hardy’s achievement. In this novel, we are introduced to Tess, an individual who is constantly rendered defendedless against fate. This essay will list some reasons of influencing Tess's tragic feature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at era, family causes, internal causes of Tess and nature's implied meaning. Therefore the form of her tragic features is unavoidable.Keywords: Tessfate tragedy摘要:本文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详细论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要实施好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只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