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
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教学设计(自主学习)(北师大版)

《詹天佑》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教学目标:知识: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
能力: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
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思品: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教学难点:开凿隧道的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时代背景。
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情: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谁能结合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师:刚才同学们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詹天佑》。
二、自读悟情:(一)预习展示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读生字组词。
(投影)施挟庸涧峭嘲勘勉纬饥隧渗竣邈(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哪些字在写法上应该注意?你能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吗?挟()侠()峡()涧()间()峭()俏()悄()峻()竣()俊()隧()遂()饥()讥()肌()(3)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2.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读书。
(2)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两人互相检查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问题,默读思考。
(投影)(1)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用“”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2.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3.两人交流。
4.全班交流。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下节课,我们在再深入学习课文。
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知识点
1.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和优秀的爱国主义者。
2. 他生于1877年,死于1940年,是湖北黄陂人。
3. 詹天佑少年时期就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4. 他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积极参与反清起义。
5. 詹天佑在武昌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之一。
6.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詹天佑成为新政权的重要干部。
7. 詹天佑积极推动了国民政府的建设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8. 他提出了“学兵法”、“创兵业”和“建军”等重要思想。
9. 詹天佑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支持者之一。
10.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组织抗日活动,并致力于国共合作。
11. 詹天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科学的精神 詹天佑》公开课课件_13

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 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源自?勘测线路 修筑铁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 路
1.第4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 的? 2.面对困难和帝国主义的嘲 笑,他是怎么想的?
3.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 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 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 程人员之口。”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 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 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 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 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 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 油灯下绘图,计算。
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詹天佑 怎样的品质?
联结 阻挠 修筑 控制 铜像 要挟 轻蔑 经纬 大概 居庸关 讥笑 嘲笑 毅然 勘测 勉励 开凿 隧道 泥浆 岔道 藐视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攀山越岭 赞叹不已 高山深涧
主要内容回顾
本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 ( 京张铁路 )的过程中,不 怕帝国主义者( 要挟嘲笑 ),
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
发真情,写出你心中
的詹天佑。
詹天佑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走进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祖籍徽州, 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12岁留 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 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 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被誉为“中国 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 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 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之称。
从以上的红色字体中我们能感受到 什么?
• 背景链接——
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 在我国掠夺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 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争着办工厂、 采煤矿,掠夺我国的资源。他们在我国 修筑铁路,除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 还控制了铁路和铁路沿线地区。
小学六年级语文《詹天佑》原文及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詹天佑》原文及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詹天佑》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语文《詹天佑》原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也得不到解决。
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xié),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yōnɡ)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kān)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wěi)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小学课文詹天佑ppt课件ppt课件

1919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
詹天佑的主要成就
01
02
03
04
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实现了中 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
路。
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开创了“ 折反线”和“折反法”的先河
。
担任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负 责全国铁路建设的管理工作。
参与修建了沪宁、洛潼、广九 等多条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
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背景
历史背景
课文《詹天佑》讲述了清朝末年,中 国面临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詹天佑 作为中国早期杰出的工程师,为国家 的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物背景
詹天佑出生于1861年,广东南海人, 中国近代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杰出 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在中国铁路建设 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 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 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京张路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也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充分 体现。”
隧道、桥梁、陡坡、勘测、施工、毅力 、智慧、爱国。
重点句子
03 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詹天佑在清朝末年,面对国家的危难,毅然投身铁路建设,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
克服困难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詹天 佑一样,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 的信念,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
法。
勤奋努力
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勤 奋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
水平。
团结协作
在团队中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共同的目
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总结与思考
从詹天佑身上学到什么?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詹天佑》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詹天佑》教学设计篇一1. 通过独立阅读, 用简笔画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不同的开凿方法及知道火车是怎样利用“ 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
2. 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课文选取典型素材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知道火车是怎样利用“ 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体会詹天佑创造性的杰出才华。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詹天佑》。
(板书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1至3自然段,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2、3自然段,回顾一下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一艰巨任务的?(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下接受任务的。
)师:正是在国家的危难之际,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足可以看出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二、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
1、快速默读4-6自然段, 思考: 围绕着“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一中心句,课文选取了詹天佑在铁路施工过程中的哪几项典型工作?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 人”字形线路2、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画出在困难面前他是怎么说, 怎么做, 怎么想的句子,思考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批注在书上。
重点点拨:①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抓重词语,理解詹天佑严谨的工作作风。
“精密”是什么意思?(精确细密)如果工程人员设计的图纸用的是“大概”或“差不多”的数据会是什么结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詹天佑有着怎样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精益求精。
)(2)、指导朗读。
所以,在施工的动员大会上,他会康慨激昂地说——在勘测工作中,有工作人员出现畏难情绪时,他会语重心长地说——(3)、课内拓展:师:詹天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指名读这段话。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詹天佑》

人字形线路.swf
“人”字形线路
勇于创新,回击帝国主义
交流探讨
看到詹天佑的铁路设计,同学们一定会惊 叹和敬佩。
詹天佑不愧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思考问 题: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 提早了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
回击主:了帝义帝国国者主主义义一先轻个视我有们,力詹天的佑回却提击前两。年修(筑成把功“,反回过来击攻击”改 打击为:只“强调打攻击击 ”行不行,为什么?)
17
詹 天 佑
制作人:陈娟
简介
詹天佑( 1861--1919) 我国杰出的爱 国工程师。
1905—— 1909年主持修 筑了京张铁路 这一伟大工程 。
历史背景
清政府朝廷腐败、经济落后、科技薄弱、人才 缺乏 。
国主义在中国攫取了近一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在铁路附近竟相 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控制铁路 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01 许多中外游客都惊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同学们站在 詹天佑的铜像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02
感悟
通过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了当 时中国的铁路都是由帝国主义修筑的,詹 天佑作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他要面临 哪些困难?
○ 帝国主义 阻挠、要挟、嘲笑。 ○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面对以上阻碍和各种困难,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从中同 学们体会到了什么?
默读4——6自然段
詹天佑在修筑铁路中具体做了哪些事?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行线路
请听录音,回答问 题
詹天佑在勘测线路 中是怎样做的,怎 样说的,怎样想的?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勇于创新创造奇迹
勘测线路时詹天佑发 现一路都是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其中居庸 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 最艰巨。Biblioteka 他是怎样解决这些困 难呢?
詹天佑(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 特别大。
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 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
北上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
头, 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
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
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
岔道口就倒过来, 原先推的火
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
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这样一
詹天佑字达朝,号眷诚,祖籍 徽州婺源县,本人籍贯广州南 海县(今广州荔湾区)。1872年, 詹天佑作为中国首批官办留美 幼童留学美国。1881年,詹 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雪非尔德 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詹 天佑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铁 路工程师,全长200多公里的
京张铁路为其代表作。
詹天佑
同桌讨论学习第五自然段,请用箭头试着为它 此山有什么特点?詹天佑是采用怎样的开凿方法?
居庸关。此山山势高,岩层厚。 詹天佑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
办法。
• 图2是什么山?此隧道有什么特点?詹天佑是采用怎样的开凿方法?
八达岭。此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 的三倍长。 詹天佑决定
先从山顶往下 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的办法。
知识链接
中国早期铁路的发展史
近代交通的变化——西方新式交通到中国
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
1
唐胥铁路(唐山--胥各庄)
2
淞沪铁路(上海----吴淞)
3
1.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2.中国自建的第一 条铁路;3.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作业本第2、3题。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4.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结合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竣工、轰动”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
4.用“否则、赞叹不已”练习说话。
(二)能力训练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加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画图、讲解,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学习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理解创新之美,科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主动深究新知。
(二)学生学法
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主动探索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
(二)难点
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问题。
(三)疑点
居庸关隧道能不能用中部凿井法?
(四)解决办法
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
疑点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在合作交流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
课上教师把所学的内容巧妙地融人各种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出示詹天佑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
3.教师补充介绍詹天佑。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
4.学生读字幕投影,找出中心句。
这里要让学生注意“杰出”和“爱国”两个词语,使之对詹天佑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
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可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读书时作批注的习惯。
(四)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交流过程中,要求各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五)质疑
学生质疑,有些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自由探讨课上归纳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明确目标
(三)合作探究
1.探究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的第3句话。
可抓住“第一条”。
“完全”等词语来理解。
“第一条”说明过去的铁路都是有外国工程师参与修筑的,这一条是詹天佑首开先例,可见意义之大。
“完全”就是说京张铁路的修筑都是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
2.探究课文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短语作为这一部分的小标题。
(如:“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接受任务”)
(2)模拟采访。
教师来当小记者,设计几个与本段内容有关的问题去采访同学们。
如“帝国主义者为什么想错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
(3)理解句子:“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
意思是当时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这条铁路。
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
(4)教师小结。
1905年,正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
多么了不起啊!
(5)指导朗读。
使学生在读中对詹天佑承担修筑京张铁路的复杂背景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3.围绕中心词,学习课文第三部分(4——6自然段)。
(1)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2)自学“勘测线路”,主动探索学法。
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先提出几个提示性的问题,如:①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品质?②你是抓住什么来体会詹
天佑的这种品质的?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抓关联词语,可抓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可抓重点语句等。
进而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画一画,学习“开凿隧道”。
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工程十分艰巨。
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开凿方法,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可让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教师不须多讲,学生自会明白。
①学生画草图。
(可让一个人到台前画。
)
②学生对照图进行讲解。
③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
)如果都使用中部凿井法好不好?(这是本文的疑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辨中明理。
)
④指导朗读。
(4)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
①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
)
③演一演。
教师可用多媒体软件,演示火车爬陡坡的过程,条件稍差的,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
情形,最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认真理解。
)
③练习朗读,边读边想像。
④教师小结。
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又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
工作中他时刻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抓“赞叹不已”,促想像。
①齐读这一段。
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是个笑话”、“还没出世呢”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
)
③促想像。
引导学生抓住“赞叹不已”一词,展开合理想像: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五)谈学习收获和感想
可以先让学生组内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六).总结、拓展
1.学会创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谈一谈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学会欣赏。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佳作,可引导学生从词、句、段,到结构安排进行赏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3.学会.写作。
课后可鼓励学生仿照本文布局谋篇的方法练习.写作。
4.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后可鼓励学生收集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学们交流。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附:板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教学设计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